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

會後,馮雲山將羅大綱、林鳳祥、左宗棠、崔大同、陸順德、譚紹光、許祥光等人留下。

“本王留下你們,想必都心裡清楚了!”馮雲山直接說開了:“以後,聖軍,哦,不對,從現在起,要叫中華討虜軍!以後討虜軍的主要具體指揮者,不是本王,而是準備要成立的總參謀部!而你們,便成爲總參謀部的骨幹!”

見衆人一臉喜色,馮雲山繼續說道:“總參謀部直接對本王負責!總參謀部負責人稱爲總參謀長,設一正二副。總參謀部下設五大處:作戰處,作訓處,情報處,後勤處,軍事科學處。”

“大綱兄弟,還有林兄弟,你二人要指揮軍隊,便不進入總參謀部了!但這次總參新成立,人手不夠,並且需要儘快編制《中華討虜軍編制章程》,因此,這幾天你們留在這裡,幫忙參詳。”馮雲山直接佈置任務。

羅大綱和林鳳祥臉色黯然,他們沒能進入聖王所說的這麼重要的總參謀部,雖不至於對馮雲山不滿,但心中難免不快。

馮雲山見狀,解釋道:“大綱兄弟,林兄弟,總參謀部雖說重要,但畢竟只是參贊謀劃,具體作戰還得你們來指揮將士們執行。而且,想進入總參謀部,首先起碼要能識字寫字,否則,如何看懂作戰計劃?而且進入總參謀部後,便不能率領士兵了。你們自己考慮,要是想進總參謀部,首先一點,三個月內必須能認識一千個以上的漢字。”

聽到這裡,羅大綱和林鳳祥連忙搖頭,將心思去得一乾二淨。開玩笑,他們勉強只能認識自己的名字,讓他們重新識字,和讓他們繡花沒什麼區別。而且,進了參謀部便不能帶兵,對於這點,他們兩人均不能接受,還是乖乖領兵作戰得了。

看兩人模樣,馮雲山暗笑,繼續說道:“以後,討虜軍以及總參謀部等機構的職務長官,都稱爲某長。鑑於你們都不甚熟悉總參謀部的情況,暫時便由本王暫時兼任這個總參謀長!由陸順德、左宗棠兩人任副總參謀長;作戰處處長由陸順德兼任;譚紹光任作訓處處長,崔大同任作訓處副處長;情報處處長由左宗棠兼任;許祥光暫任後勤處副處長,軍事科學處由徐壽任副處長。”

“作戰處的職責是負責討虜軍總體戰略戰術,制訂作戰計劃和動員計劃,並幫助作戰部隊實施,指揮並協調各軍隊的作戰行動。”

“作訓處的職責是負責討虜軍軍官的培養、選拔和士兵的訓練,以及組織完善不同軍中的聯合作戰。”

“情報處的職責是蒐集和提供一切有利於作戰的情報,包括敵軍的情報,戰場環境、天氣、武器裝備等一切因素,爲作戰處和作戰部隊提供情報支持。”

“後勤處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討虜軍將士的吃、穿、住、行等後勤需求,並制訂作戰軍隊的行軍交通方式,提供工程兵勤務和營地、構築陣地等方案,幫忙聯繫支援部隊儘快到達。

“軍事科學處的主要職責是研發並生產先進的武器裝備,並提供先進的測量、統計、地形測繪等幫助。現階段是招募和收集各類工匠,還有洋人的科學家,研發新式武器裝備。”

一口氣將自己對總參謀部五大處的設想說了出來,馮雲山將後世普魯士和華夏的軍事總參謀制度基本都涵蓋在內。

左宗棠剛開始還只是覺得這個總參謀部只是聖王發明的一個新名詞,仿照滿清的軍機處設立的一個機構。最多招幾個幕僚,幫忙參贊軍事。

隨着馮雲山越說越多,越說越順,一個嚴密而系統的軍事指揮機構呈現在左宗棠眼前!他越思量,便越覺得這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創造。

這個總參謀部一旦建成,必將成爲指揮討虜軍的一個關鍵機構,不但能將成爲一個培養軍隊精英和專門研究戰爭經驗的學堂,還是一臺高效地發動戰爭並用盡一切辦法取得勝利的利器。

說完總參謀部的職能和人員任命,馮雲山當下便說了自己的一些軍制改編的想法,讓左宗棠等人進行整理,都編入到《中華討虜軍編制章程》裡面去。

……

二天後,馮雲山首先宣佈改組聖教,將原來的拜上帝聖教,改爲中華復興會。

馮雲山自任會長,是最高領導人,任命羅大綱爲副會長。下設執行委員會,爲中華復興會的權利組織機構。

執行委員會成員人數不固定,全部由馮雲山任命,對馮雲山負責。

執行委員會下暫時設立庶務部、宣傳部、調查部、財政部、內務部、外務部以及安全部、教化部與工匠部等九個下屬機構。

在馮雲山的構想中,庶務部是整個中華復興會的各類行政事務中心,併爲自己提供智囊幕僚的支持,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某辦公廳,總體牽頭諸般事務。

而宣傳部,則負責在中華復興會內部和外部進行各類宣傳活動,特別是對廣大百姓的宣傳。

調查部,則是抓中華復興會的內部調查和紀律,以及轄區的百姓、軍隊、商賈等各類調查處理,有點類似後世的紀檢委。

財政部的職責較爲清晰,抓收入與支出,相當於原來聖教中的總聖庫。

內務部,負責內部管理,會衆的培養與發展,類似於後世的組織部。

外務部,則負責對外的聯繫,外交與商貿。乃是外交、商務、統戰和對外聯絡的綜合機構。

安全部,則負責馮雲山的保護工作;對中華復興會所轄百姓的保護;對各類案犯、奸細間諜的抓捕緝拿,以及對敵人的破壞與暗殺活動。

教化部,則負責教化中華復興會中兄弟和所轄百姓,發展教育和醫療衛生。

工匠部,則負責佔領區的一切建設,發展房屋、交通、水利、礦場以及其他設施。

所有聖教會衆,自動轉爲中華復興會會員。

本來,馮雲山只想將聖軍編制整編改革一下,但隨着他與手下的討論和自己的思索,發現不改編聖教,便無法改編在聖教基礎上成立的聖軍。

聖教的改動,影響實在是太大,但馮雲山已經意識到,隨着太平軍的進一步攻佔南京城,建立起穩固地太平天國地方政權,依照洪秀全和楊秀清兩人的性子,遲早跟原來的歷史上一樣,會實行一些天怒人怨的民間政策,尤其是禁止百姓有私有財物,所有一切要上交聖庫,以及滅絕一切其他宗教、焚燒一切其他書籍的行爲,導致民心大失。

因此,馮雲山決定改組聖教,與將太平天國名聲徹底搞壞的洪楊等人劃清界限。

反正,理由已經找好了,天地會“逼”着自己這樣做的!只要給自己一些時間,發展起來,便徹底不用與洪楊兩人虛與委蛇。

緊接着,馮雲山又宣佈,廢除原來的“太平聖軍”稱號和一切聖軍有關編制、職務,設立“中華討虜軍”。

馮雲山將中華討虜軍軍制,在採用後世普魯士和北洋軍閥三三制軍制的基礎上,又稍微做了些修改。

隨後,馮雲山頒發了《中華討虜軍編制章程》。

《章程》首先規定了討虜軍的軍制。

最基層的軍隊編制爲班,最大編制爲軍。

由下往上依次爲班、排、連、營、團、旅、師和軍。

《章程》規定,中華討虜軍由中華復興會唯一指揮,會長馮雲山是最高統帥。

爲加強中華復興會對討虜軍的指導,連以上的建制單位,都必須成立分會,由上一級建制單位指派會員擔任專職指導員,協助主官抓好軍隊的軍事建設。

連、營級設對應級別的指導員,團級以上設中華復興會執行委員,簡稱執委,主官本單位內的中華復興會內部事宜,負責本部官兵的晉升、提拔等,位高權重,僅次於團長等職務。

班:士兵10人,加上正副班長,共計12人。

排:三個班爲一排,加上正副排長,共計38人。

連:三個排爲一連,每連設立連部,含連長、指導員、副連長、司務長、傳令兵和醫護員、文書等人,並且每個戰鬥連都還配有8人的炊事後勤班,人數總共在130人。

營:三個連爲一營,每營設立營部,含營長、指導員、副營長、傳令兵和文書,還有5人編的營警衛班,共400人。

團:三個營爲一團,每團都設立團部,含團長、團執委、副團長、團副執委、團參謀長以及幾名傳令兵和文書,還有直屬團部的警衛排38人,偵查排30人,2個醫護班20人,共1300人。

這是標準步兵團的編制。另根據武器裝備和戰鬥需要,成立特殊作戰任務的炮兵團、工兵團、輜重團等編制,人員則根據具體需要。

旅:旅又分爲甲等旅和乙等旅兩種,甲等旅含四個團,乙等旅含三個團。

旅部內有旅長、旅執委、副旅長、旅副執委、旅參謀長、副參謀長等人,並在旅一級編制中設立參謀部,分爲作戰組、情報組、作訓組、軍需組等,內有幾十名參謀,負責整理戰鬥情報信息,爲旅長提供資料並提出作戰建議,由旅參謀長主管。

旅部內還設有直屬的警衛連、偵查連、傳令排、醫護班、炊事後勤班等。

甲等旅約5700人~6000人。乙等旅4500人。

另外,還預留混編旅的編制,等日後中華討虜軍中有大量野戰火炮後,在甲等旅中再加入炮兵團、爆破連、工兵團等編制,屆時,混編旅將達到8500~10000人的規模。

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661章 浩大的工程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153章 招標(上)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948章 俄軍大敗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549章 鎮海馮石羅再晤(加更求全訂)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第三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549章 鎮海馮石羅再晤(加更求全訂)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170章 英軍來襲(強推,求支持!)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1238章 貪婪的本性907章 工人領袖麥喀士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049章 亂戰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292章 兵工廠第129章 見洋人(下)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亂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772章 日本長崎的唐人坊第688 章 參觀聖京織造局的觸動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784章 移民政策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771章 南北朝鮮省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第635 章 洪秀全的失落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第659章 魏源第406 章 潘起亮和劉麗川第371章 福州滿旗老幼的處置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995章 馬納薩斯戰役(下)(感謝鬼狐毒士的打賞)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129章 帝國瑣事第509章 攻佔寧波(聖王的原點)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252章 再敗福健水師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990章 被否的蟒蛇行動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第611章 南方戰事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999章 華盛頓淪陷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223章 福鍵遇襲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
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661章 浩大的工程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153章 招標(上)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948章 俄軍大敗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549章 鎮海馮石羅再晤(加更求全訂)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第三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549章 鎮海馮石羅再晤(加更求全訂)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170章 英軍來襲(強推,求支持!)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1238章 貪婪的本性907章 工人領袖麥喀士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049章 亂戰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292章 兵工廠第129章 見洋人(下)第398 章 夫妻同房也是婬亂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772章 日本長崎的唐人坊第688 章 參觀聖京織造局的觸動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784章 移民政策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771章 南北朝鮮省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第635 章 洪秀全的失落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第659章 魏源第406 章 潘起亮和劉麗川第371章 福州滿旗老幼的處置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995章 馬納薩斯戰役(下)(感謝鬼狐毒士的打賞)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129章 帝國瑣事第509章 攻佔寧波(聖王的原點)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252章 再敗福健水師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990章 被否的蟒蛇行動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219章 湘軍的雛形(陸師和水師)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第611章 南方戰事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999章 華盛頓淪陷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223章 福鍵遇襲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