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

這些各縣的縣令聽罷之後,只得趕緊起身告罪,稍稍爲他們自己辯解了一下,但是同時也都保證,一定會聽從李霖的調遣,配合李霖共討劉賊,其實這個姿態不是做給李霖看的,而是做給在座的穆青所看。

李霖和穆青滿意的點了點頭,請他們坐下說話,接着李霖便拋出了一攬子的計劃,對各縣要兵要糧,給他們攤牌下去了大量的錢糧以及壯丁。

這幾個縣令和縣尉心中暗暗叫苦不迭,上一次劉辯命他們助戰,他們已經把縣兵派給了劉辯,還擠出了不少錢糧給劉辯所用。

現在各縣的縣兵幾乎被李霖在山海縣一鍋端了,跑回去的沒幾個,剩下被俘的也被李霖強行收編了,李霖一點還給他們的意思都沒有,現如今他們各縣現在已經沒有成建制的縣兵了,而且現在正值年節之中,各縣的縣倉之中也不算充裕,一下子被攤派了這麼大量的錢糧,還要各縣再出壯丁三百,讓這些縣令叫苦不迭。

於是各縣縣令都紛紛起身,對李霖表示這樣的攤派他們實在是承受不起,而李霖立即不喜道:“諸位恐怕也都心知肚明,此次進討劉賊,乃是我山海縣負擔最重,不但要養這麼多兵馬,還要徵募大量的兵員,山海縣本身就算是下縣,諸位所轄各縣,卻都是中縣,難不成連我山海縣都不如嗎?

今日本官開給各位的條件,其實只是參照當初諸位給劉賊提供的錢糧數目,並無超出,雖然壯丁稍多一些,但是三百壯丁對於你等各縣來說,卻並不算多,我山海縣作爲下縣,還徵募了五百壯丁,難不成諸位連三百壯丁都徵募不到嗎?

當初劉賊要你們助戰,你們都出的起,現如今郡守大人令我討賊,你等難道就拿不出來了嗎?”

這幾個各縣縣令以及縣尉都暗自叫苦,李霖開出的索要錢糧的數目,確實與當初劉辯索要的錢糧數目相仿,他們當初能拿出來,是因爲各縣縣倉之中還有些積蓄,但是被劉辯敲詐了一次之後,他們口袋裡的錢糧已經是捉襟見肘了,一下再讓他們拿出這麼多錢糧,確實有點讓他們難爲。

可是李霖這話說的也太誅心了,你們這些人能給劉賊拿出這麼多錢糧,難道現在就給我這個招討使拿不出這麼多錢糧嗎?

就這一句話,就把這些人給堵得沒話可說了,而且作爲郡守大人的代言人穆青還在坐,今日不答應下來,看來他們是不好交差,於是這些傢伙只得捏着鼻子認了下來。

李霖接着給他們交代,所招募的壯丁,必須是青壯之士,決不許拿老弱病殘來濫竽充數,而且三百壯丁之中,最好有木匠石匠以及鐵匠各二十名,這些人對於攻城的時候,會有大用。

再者這三百壯丁所裝備的兵器,也需要各縣準備妥當,沒有甲冑可以說得過去,畢竟各縣縣倉的兵庫之中,甲冑存量都很少,上一次也配給縣兵的那些器甲也損失一空,就不難爲他們了,可是這刀槍弓弩之物,卻必須要他們提供。

這一下就又讓這些縣令們叫苦不迭,李霖等於這一下子就把他們縣倉的兵庫之中給掏了個精光,就算是拿出所有兵庫之中的存貨,估計也難滿足需求。

可是穆青卻在一旁點頭稱是,認爲李霖所提的這個要求確實有理,如果這些各縣派來的壯丁都空這手,就算是李霖也拿不出這麼多兵器來裝備他們,畢竟江楓這次給李霖提供的器甲數量有限,充其量裝備二三百人就不錯了,這一點李霖的要求並不算過分。

於是各縣的官員也只得再次捏着鼻子認了,但是唯有樂安縣派來的那個兵房司吏,對此不置可否,一推六二五直說他無權答應,這件事必須回去之後稟報給他們的縣尊大人另行定奪才行。

李霖也沒搭理那廝,因爲他很清楚這禮佛寺雖然實力並不算強,但是既然他們能在樂安縣站穩腳跟,那麼肯定對於樂安縣當地的影響力還是很強的,而且禮佛寺接連在李霖手中吃了幾次虧,上次派人在李家堡佈置聚陰大陣也被李霖所破,暴露了他們的行跡,現如今已經完全沒有迴旋的餘地,所以禮佛寺一定會在樂安縣境內施加影響力,迫使樂安縣不協助李霖,甚至極有可能暗中還襄助於劉辯。

李霖於是便暗自記了下來,這筆賬等他回頭弄死了劉辯之後,自然會去跟樂安縣的縣令好好算算。

整個年節期間,山海縣都沒發生什麼大事,諸軍在城外兵營之中的操練,即便是在年節期間也沒有停下來,只是讓諸軍在過年的時候,休息了兩天,之後訓練繼續照舊。

原本李霖手頭的兵糧還很有限,但是在江楓給他撥發了一千五百石兵糧之後,這兵糧的問題便也就緩解了下來,加之南方本來就產糧較多,糧食比較充裕,糧價始終比較低,每年還會向北方輸送大量的糧食,故此出錢採購也比較容易。

更加上餘杭本來就是江南的產糧大區,北面餘杭、蘇州、明州、湖州等地,也都是產糧之地,只要花錢倒也不虞買不到糧食。

李霖現在手頭還真就不怎麼缺錢,現在李家堡出了繼續擴大鹽田面積,海鹽產量越來越高,加之李霖在這邊又開始製造精鹽,更是讓鹽的利潤翻了很多,自從李霖當了縣丞之後,原來山海縣每年要給餘杭郡上交二百石海鹽,這些海鹽多是要攤派到沿海漁村的漁民頭上。

在李霖上位之後,這些攤派還是要照收的,另外李霖還多給餘杭郡上交一百石海鹽,這讓江楓很是高興,同時也讓本地的一些大戶放心了下來,李霖沒有把這些所交的海鹽的份額攤到他們的頭上,這讓本地大戶很是欣慰。

除了海鹽的買賣之外,李家堡這一年來在新墾的土地上,開始大量種植棉花,這東西目前根本沒幾個人知道是什麼,所以大家對李霖要求大面積種植這種東西很是不解,可是李霖卻說這東西可以讓李家發大財,李家族人也不得不信,反正李霖也從不胡來,他說能掙錢那就肯定能掙錢,只是到底能掙多少,大家暫時不知罷了。

僅僅這一年下來,擴種的棉田就達到了近千畝之多,擴繁出來的棉種就收穫了皮棉將近四萬斤,堆滿了幾座大倉。

這些棉花被脫離了棉籽之後,就是皮棉,而且李霖通過兩年多的觀察之後,感覺這種棉種還算是相當不錯,棉絨比較長,不是短絨棉,也不知道棉種是出自何地,總之棉花質量相當不錯。

這些棉花除了拿出一部分爲李家族人制作了棉袍之外,還剩下了很多,被李霖送去餘家,讓餘家在山海縣新開設的織作紡成棉線,並且織成棉布。

餘家本身就是織作行業爲家族的支柱產業,家中擁有很高超的織作技藝,雖然沒有接觸過棉花,但是經過高手幾經試驗之後,還是紡出了棉線,進而織出了棉布。

到了年節的時候,餘家便將第一批試製的棉布交給了餘烈,餘烈看罷之後大喜過望,趕緊將樣品送交給了李霖。

李霖撫摸着這種柔軟的棉布,不由得心花怒放,這種餘家織就的棉布雖然只算是試製品,但是在餘家織作之中的高手紡織之下,這一批棉布基本上還是達到了李霖的預計質量。

棉布質地輕柔,而且貼身穿着十分舒適,另外還吸汗透氣,比起粗糙的麻布要舒服得多,這個位面上這時代的紡織技術比之另外周元當初所處的位面上歷史上的防治技術並不差,甚至還有超出,這時代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織機,所織造出的棉布相當緊密皮實。

於是李霖大喜過望,當即令餘烈重賞試製棉布的織工,並且要求和餘家在本地合作開設一座大型的織造坊,招募大量的織工,開始大批織造這種棉布,以後兩家合作銷售這種棉布。

餘烈當然不會反對,這棉花是李霖弄來的,而且目前只有李家能大批生產,餘烈從小在餘家對於織作行業耳聞目染,當然看得出這種棉布的優越性,立即就意識到這種東西一旦上市,肯定會受到極力的追捧,獲利肯定頗豐。

李霖讓餘家插手棉布織造這行,其實是給了餘家一個發財的機會,按照李霖的能力,現在李家完全可以不依靠餘家,就能織出這種棉布,但是卻要和他們合作,就等於是把他餘家當成了自己人看待。

餘烈豈有不答應之理,立即點頭答應了下來,並且主動要求承擔建造織造坊以及購置織機的成本。

這件事李霖也不多參與,畢竟餘家在織造行業之中經驗極爲豐富,這兩年來餘烈餘虎二人對他也算是忠心耿耿,給他幫了不少忙,餘家在本地也賺錢不多,既然跟着他幹,就不能虧待了餘家,所以這次賺錢的機會,自然就給了餘家。

除了鹽和棉花兩項事情之外,李霖還在李家堡專門另外建起了一座鐵作,利用李家從北方大批用船隻轉運來的鐵料,開始暗中大批打造器甲,除了自己儲備起來待用之外,還將其中一些精品拿去販售。

眼下天下已經開始大亂,北方諸王加緊收攏封地的權力,和封地之中的老牌世家望族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各地世家望族開始經常性的以武力抗拒北方諸王的收權行爲,導致了北方各地開始出現了大量的衝突,雖然還沒有到烽火連天的程度,但是這種隱藏的矛盾也已經徹底到了激化的邊緣。

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一百二十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一百三十六章 臨海州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七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九章 攝魂第五章 折其鋒第十七章 掮客第二十三章 船入大湖第五章 族堂第十四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二十九章 吃相難看第五章 小霸王周成第六十一章 李家老祖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八十六章 劫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十四章 趕盡殺絕第二十八章 明碼標價(還是三更)第八十七章 克敵之術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七章 黑胡奴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二十二章 傀儡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五十一章 一腳崩飛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四十四章 自我推銷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三章 李霖的憤怒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叔公的安排第二十二章 傀儡第六十章 栽贓第二章 意外的同行者第十四章 襲營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九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男女之防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三十八章 棉花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一百四十九章 示威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五十八章 倒黴了第一百章 再次進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禍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三十一章 湖州司馬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十六章 餘家相逼第六十五章 羣鬼襲村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程進度第一百四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二十五章 大發利市(繼續三更求票)第十九章 強勢第一章 南下第八十七章 誅滅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七十九章 文武分治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人來訪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二十六章 因果第一百零七章 清理首尾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三章 前嫌盡釋第十一章 湖匪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五十三章 珠貝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智之舉第八章 兵行險招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五章 唐王強令第六十四章 大妖第四十七章 溫柔鄉第二十七章 退敵第三十五章 遷族
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一百二十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一百三十六章 臨海州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七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九章 攝魂第五章 折其鋒第十七章 掮客第二十三章 船入大湖第五章 族堂第十四章 趕盡殺絕第一百二十九章 吃相難看第五章 小霸王周成第六十一章 李家老祖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八十六章 劫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十四章 趕盡殺絕第二十八章 明碼標價(還是三更)第八十七章 克敵之術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七章 黑胡奴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二十二章 傀儡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五十一章 一腳崩飛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四十四章 自我推銷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三章 李霖的憤怒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叔公的安排第二十二章 傀儡第六十章 栽贓第二章 意外的同行者第十四章 襲營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九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男女之防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三十八章 棉花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一百四十九章 示威第三十九章 餘杭長史第五十八章 倒黴了第一百章 再次進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禍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三十一章 湖州司馬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十六章 餘家相逼第六十五章 羣鬼襲村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三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程進度第一百四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二十五章 大發利市(繼續三更求票)第十九章 強勢第一章 南下第八十七章 誅滅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七十九章 文武分治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人來訪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二十六章 因果第一百零七章 清理首尾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三章 前嫌盡釋第十一章 湖匪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五十三章 珠貝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智之舉第八章 兵行險招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五章 唐王強令第六十四章 大妖第四十七章 溫柔鄉第二十七章 退敵第三十五章 遷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