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求賢令

李霖在處州的臨時郡守府之中接見了這些寒門學子,這些學子各個都激動異常,因爲他們知道如果能得到李霖的青睞,他們便可以轉變自己的命運,一步登天,成爲官吏,這在以前對他們這些寒門子弟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現在因爲這個年輕的郡守大人,卻讓他們有了這樣一個難得的晉身的機會,於是被帶入郡守府大堂之後,便一起跪下,對李霖跪拜行禮。

李霖端坐在臺子上的大椅中,擡眼掃了一遍眼前跪着的這羣寒門士子,他關注的是他們頭頂的氣運。

一些人雖然很有才,但是氣運不足,卻依舊不足以委以重任,因爲他們的氣運鎮壓不住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事情,結果往往非但做不好,還會引火上身,下場往往不好。

當他掃了一遍這些被推薦上來的學子之後,多少有些失望,這些寒門學子大部分頭頂的氣運都是白色氣運,這樣的人當作爲吏員尚可,但是想要委以重任,就不足了。

不過好歹其中還有幾個頭頂是紅白氣運之人,畢竟是各縣之中選出來的,如果連幾個紅白氣運之人都沒有的話,那就太失敗了,這些人到底是從很多人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所以有幾個人纔是說得通的。

不過當李霖把目光掃到最後面一角的時候,還是驚喜了一下,那裡跪着一個身材淡薄的年輕學子,身上的衣服比較舊,上面還有補丁,臉色發黃,很顯然比較缺乏營養,但是在他的頭頂,居然豎着一根淡黃色的本命之氣。

這一下李霖就留意上了這個人,能擁有淡黃本命之氣的人,不說以後他的進展,就算是眼下最起碼也能夠當從五品一下的官職,而不至於出現鎮壓不住局面的情況。

這樣的人,來做一個知州,是輕輕鬆鬆的事情,完全可以鎮得住場面,不至於失控,而他目前最缺乏的就是這樣的人才。

現如今他手頭已經控制了幾個州,但是卻還沒有找到幾個氣運足夠充作知州的人,可是沒想到在這些學子之中,居然會出現這麼一個天生自帶黃色本命之氣的寒門學子。

李霖按耐住心中的激動,令這些學子免禮起身,對他們嘉勉了幾句之後,下令在院子之中,佈置下一些矮桌,先給這些學子賜宴,讓他們吃飽喝足,然後當場出了一份試題,令他們當場做題。

李霖出的試題難度不大,多是民務方面的問題,間雜一些較爲簡單的算學、刑律、水利、工商等方面的試題,涵蓋面倒是相當廣泛。

這份試題做出來之後,便可以通過卷面,看出這些學子在什麼方面比較擅長,這樣便可以因才適用,不至於浪費他們的才學。

這份試題的題量也不是很大,一天時間如果他們有點才學的話,應該可以做完。

而李霖就親自在大堂上觀看這些學子當面做題,偶爾走到他們中間巡視一下,表面上是看他們做題,實際上卻主要關注那幾個紅色氣運的學子的答題情況,另外特別關注了那個有黃色本命之氣的學子。

暗中他將這些氣運不錯的學子的名字都暗自記了下來,只等卷子交上來之後,看看這些人到底是否有真才實學了。

一天下來之後,到了掌燈時分,李霖下令停止答題,令人將他們的卷子都收了上來,而他連夜開始帶着唐宏等人開始閱卷。

經過兩天閱卷之後,一些成績不錯的卷子被放在了李霖面前,李霖看罷之後,果真和他預料的相差不多,那幾個頭頂有紅色以上氣運的學子,全部都在,特別是那個黃色本命氣運的學子,更是沒有被淘汰。

只是這個名叫李昊的頭頂有淡黃氣運的學子,似乎狀態不佳,答題的質量並不是最好的,只能說是中等水平罷了,但是從卷面上看,此人在民政方面以及實務方面的水平還是不錯的,另外在刑律方面也頗有點建樹。

於是李霖把李昊的卷子單獨拿了出來,最後按照成績,給這些學子分派了官職,當然直接讓他們當官是不行的,這些人目前還缺乏鍛鍊,直接給他們個知縣當,根本就是在害他們,所以李霖便安排他們到各州縣之中,先從令吏做起,一年之後觀看他們做事的情況,再來決定他們升遷與否。

至於那個李昊,他則任命其爲秘書郎,不過沒有品級,只算是一個司吏,跟在李霖身邊,充當秘書之用。

即便如此,所有人也都知道,這個秘書郎的重要性,這個位子上的人,雖然官職不高,可是卻直接跟在李霖身邊,接觸的也是最爲機密的事情,只要幹一段時間,隨便外放下去,最起碼也是一個知縣,連縣丞、主薄這樣的職位都不會做。

所以很多人都感嘆這個李昊的命簡直太好了,這麼簡單就被李霖選中,成了李霖身邊的近臣。

其實這些人之中,也有部分學子水平很差,卷子答得是一塌糊塗,完全不能讓李霖滿意,但是爲了鼓勵寒門學子以後入學,爲他效力,他還是決定千金買馬骨,就算是這些學子之中部分人水平很差,他也並不棄用他們,而是給他們安排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職位,讓他們去做,再差也不至於惹出太大的麻煩。

但是僅靠着這些縣學州學之中推薦出來的學子,還是遠不夠李霖求才的需要,於是緊接着李霖就下達了一個新的諭令,那就是後世著名的求賢令。

這樣的求賢令其實歷朝歷代都曾經出現過,不過李霖的這個求賢令,卻和以往各朝各代的求賢令有很大的區別。

因爲李霖這份求賢令之中,並不要求出身,更沒有針對世家大戶子弟,而是面向所有人,甚至可以說是主要針對的是寒門士子。

雖然這時代讀書的權力大多被豪門世家所壟斷,但是民間還是有些稍微富裕一些的家庭的子弟,也有讀書的機會,這些平民出身的學子,也就是屬於寒門士子,這些人之中還是存在不少有才學之人。

只是以前因爲出身的問題,他們很難得到豪門世家的推薦,所以即便是身負才學,在沒有獲得豪門世家推薦的情況下,也沒有晉身爲官的可能性,充其量也只能被豪門大戶選中,到他們府上充當私塾的教習或者是清客,最多也就是充當幕僚。

這麼一來也就阻擋了寒門士子爲國效力的出路,使得他們只能寄人籬下,難以獲得晉身的機會。

但是這一次李霖下達的求賢令,卻給他們了一個出頭的機會,李霖在求賢令之中說的明白,不問出身,只問才學,只要自認爲有才之人,便可到當地縣衙之中報名,在經過縣衙初選之後,認爲他們有資格參與選才,便可以被送往處州參加考試,期間不需要任何豪門大戶的舉薦,一切全憑他們自己的本事。

這麼一來,就徹底掃掉了阻擋這些寒門士子晉身道路上的一塊巨石,掃平了他們當官道路上的羈絆。

甚至於李霖的求賢令對地域都沒有加以限制,即便不是屬於他轄域之內的寒門士子,得知消息之後,也可以前來處州直接報名參加考試遴選,只要通過審查,照樣可以在山陽郡之中爲官。

這份求賢令一出,消息便立即不脛而走,以最快的速度朝着四面八方傳開,民間頓時一片譁然,那些寒門士子聞聽之後,大部分人頓時喜極而涕,奔走相告,紛紛趕往當地的縣衙報名,並且挑燈夜戰準備考試。

但是那些豪門大戶之家聽聞之後,一個個卻目瞪口呆,大呼不妙,因爲他們很清楚,李霖這份求賢令意味着什麼。

因爲李霖徹底繞過了他們這些所謂的精英階層,不再被他們所訛詐,直接從民間選材任用,這就代表着將會將他們這些所謂的精英階層,徹底從李霖所轄之地的統治階層排除掉,李霖不帶他們玩兒了。

等到了這個時候,他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那麼以後統治階層就跟他們無緣了,他們高門大戶不假,但是當官的都不是他們的人了,誰還會再照顧他們的利益?

一想到這一點,這些世家豪門就坐不住了,原來李霖多次下令讓他們舉才,可是他們不肯配合,現在求賢令一出,他們就慌了神,紛紛趕緊將族中的精英舉薦了出來。

但是現在等他們願意舉薦的時候,李霖卻不願意輕易任用了,輕描淡寫的以求賢令已出,便一視同仁,如果想要出仕就一起參加考試,然後擇優錄用。

這一下這些原來捏着不鬆的豪門世家都傻眼了,李霖這麼做,雖然並未將他們排斥出去,但是卻也等於宣告將他們這些世家豪門的子弟,和那些寒門子弟放在了一條線上,一視同仁,以後他們就沒有辦法再繼續把持官路了。

於是一些世家大戶從中看到了危機,開始變得不太安分了起來,溫和一些的人想方設法的走門路,想要遊說李霖身邊的近臣,讓李霖取消這樣的考選;

激進一些的則暗中開始聯合在了一起,懸出了重賞,請殺手暗殺李霖,在他們眼中,但凡是威脅到他們這個階層地位之人,就該立即被扼殺在襁褓之中。

更有一些大戶則開始聯絡其它勢力,準備請其他勢力介入到山陽郡,如果能出兵攻打山陽郡的話,那麼他們願做暗線,裡應外合對付李霖。

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六十六章 破村第五十二章 族祭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九十三章 縣令蒙難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拔第九章 亂中取利第十九章 強勢第二十七章 背棄第九十一章 踹門而入第四十二章 市舶司第八十四章 禮佛寺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九章 狂妄的代價第五十四章 奇怪傢伙(求收藏)第八十六章 劫殺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七十一章 溫柔鄉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發利市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二十九章 僥倖第三章 醫癡第二十一章 誅仙劍第十八章 逍遙第九章 亂中取利第八十八章 絕望之城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十章 唐軍之威第十七章 此酒只應天上有第六十七章 內外夾擊第七十七章 陰招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八十七章 拿人手短第六章 原形畢露第五十八章 建州之役第六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二章 意外的同行者第一百三十二章 嫁禍於人新書感言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局2第七十九章 文武分治第十八章 兄弟來援第七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六十五章 羣鬼襲村新書感言第七十章 灘塗開田第九十七章 縣兵第七章 收服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情誼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九十章 金面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吃相難看第六十章 厄運之鬼第十八章 逍遙第二十二章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十章 唐軍之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五十二章 族祭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五十二章 傲老二第八十八章 軍氣第三十六章 贈劍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一章 試劍石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十二章 邱二的見識第五十一章 醫官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禍第一百四十七章 州兵來襲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三十六章 贈劍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途艱難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四十四章 求賢令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程進度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一百二十章 恩威並施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二十一章 誅仙劍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四十二章 市舶司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
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六十六章 破村第五十二章 族祭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九十三章 縣令蒙難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拔第九章 亂中取利第十九章 強勢第二十七章 背棄第九十一章 踹門而入第四十二章 市舶司第八十四章 禮佛寺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九章 狂妄的代價第五十四章 奇怪傢伙(求收藏)第八十六章 劫殺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七十一章 溫柔鄉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發利市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二十九章 僥倖第三章 醫癡第二十一章 誅仙劍第十八章 逍遙第九章 亂中取利第八十八章 絕望之城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十章 唐軍之威第十七章 此酒只應天上有第六十七章 內外夾擊第七十七章 陰招第一百五十三章 慘烈第八十七章 拿人手短第六章 原形畢露第五十八章 建州之役第六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二章 意外的同行者第一百三十二章 嫁禍於人新書感言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局2第七十九章 文武分治第十八章 兄弟來援第七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六十五章 羣鬼襲村新書感言第七十章 灘塗開田第九十七章 縣兵第七章 收服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情誼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九十章 金面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吃相難看第六十章 厄運之鬼第十八章 逍遙第二十二章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第四十三章 凶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十章 唐軍之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五十二章 族祭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五十二章 傲老二第八十八章 軍氣第三十六章 贈劍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一章 試劍石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十二章 邱二的見識第五十一章 醫官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禍第一百四十七章 州兵來襲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三十六章 贈劍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途艱難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四十四章 求賢令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程進度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一百二十章 恩威並施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二十一章 誅仙劍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四十二章 市舶司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