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

魏徵說:“沒有亂君怎麼會有亂臣呢?如果君主賞罰得當,人臣又怎麼能亂得了呢?”皇上說:“齊文宣王得了楊遵彥,豈不是君亂而臣治?”魏徵說:“那是因爲楊遵彥有救亂的本事,不能叫做治。”皇上一下子啞口無言,說:“魏夫子,受教了。”明日一早,天亮之後打開窗戶一瞧發現外面已經是粉妝玉砌的世界了。魏徵對僕人說:“瑞雪兆豐年,也許明年有一個好收成……”話沒有來得及,說完就開始猛烈的咳嗽起來,他下意識的用手捂着嘴巴,等到把手拿開的時候,發現掌心裡多了一股鮮血。這可把僕人嚇壞了,趕緊說:“否則今天就不用去內庭議事了吧?”魏徵點點頭說:“也是時候有個了結了,你就幫我去告個假吧!”僕人不敢怠慢,去馬廄牽了一匹馬,急忙趕往內廷,正好遇見了房喬,因爲看見是魏徵的僕人,立刻派人上去攔住了他。問明原因之後房喬說:“放心吧!你先回去我去替他告假。”僕人調轉馬頭回去了,房喬趕到了內廷。

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政事堂不斷有人進進出出,只有房喬幾乎是一直都留在這裡。此刻他的心情是孤獨的,他覺得自己生平所願已經實現了。他寧願學范雎,而不願意學李斯。老子說:“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很快宦官把消息告訴了皇帝,說:“魏夫子清晨吐血不能來意識了。”皇上說:“立刻派御醫過去瞧一瞧,希望他沒什麼事。”宦官說:“這一次的情形有些不大妙,陛下還是應該早做準備。”皇上說:“你要朕準備什麼呢?”宦官說:“這麼多年,陛下與魏夫子雖沒有師生之名,卻有師生之實,有些事情如不早早去做,事後不能做的時候就留下了遺憾。”皇上點點頭說:“你說的在理。”宦官說:“我這就去一趟太醫院,希望能夠儘快安排御醫給他診治。”太醫院有一位姓王的御醫,這個時候正好得空,於是趕緊收拾東西前往魏徵的宅邸。

魏徵躺在病榻之上,不遠處有一個香爐,整個房間裡瀰漫着中草藥的味道。魏徵看上去一臉疲憊、眼神朦朧、膚色蠟黃,頭髮無須像枯草一樣。僕人伺候在一旁,宦官到了之後上前一瞧說:“魏夫子,你還好嗎?”魏徵的嘴角掠過一絲慘淡的笑容說:“不太好,多謝公公照顧,這一關我怕是挺不過去了。”宦官說:“夫子說的哪裡話?我已經把御醫帶來了,不管需要多麼名貴的藥材,我都想辦法弄來。”魏徵說:“你也知道的,我經通易理,我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了。”這個時候他表情非常的痛苦,眼睛像是已經乾涸了的湖泊。宦官說:“夫子,事情總是在不斷的變化當中,所以千萬不要放棄希望。”魏徵說:“我蹉跎半生,很晚採用陛下結緣,現如今功成名就,就算是今天讓我離開人世,我也沒什麼可遺憾的了。”宦官說:“陛下把皇嗣拜託給了夫子,這件事夫子沒有忘記吧?”

魏徵說:“這個我自然不會忘記的,只是上天不會讓任何一個人過得過於盈滿。”之後陸陸續續有官員且來探望,有的魏徵見了,有的被僕人擋在門外,僕人說:“夫子病重,沒辦法見這麼多的客人,希望諸位體諒。”到了傍晚時分,房喬到了,這個時候魏徵的情況有明顯的好轉。房喬說:“你不要擔心,孫思邈有妙手回春的本事,我已經傳令各地衙門,凡是得到孫思邈的消息即刻上報。”魏徵笑着說:“孫思邈醫得了病,醫不了命。還記得杜如晦杜公的事嗎?”房喬低下頭沉吟片刻,說:“這件事已經過去了,相信他日在地下相逢,他也一定不願意在提及這件事。”魏徵點點頭說:“你我師出同門,到最後還是成了一殿之臣,有件事我從來沒有對你說過,假如建成得勢,我保證你也會得到重用的。”

房喬說:“過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他了。”魏徵說:“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我並不服你,經歷了玄武門之役我才明白,你比我想象的厲害太多了。”房喬說:“玄武門之役之所以能夠成功,這裡邊有太多的巧合。而你之所以沒能輔佐建成登上皇位,最關鍵的是他不採納你的建議。”魏徵搖了搖頭說:“秦王一開始也不採納你的建議。”兩個人沉默了,似乎還有千言萬語沒有說,卻又不知道從哪一句開始說起。魏徵說:“我死之後你的處境會更難,因爲沒有人幫助你制衡長孫無忌了。”房喬說:“我家最大的隱患是高陽公主,此人不知道禮節爲何物,對舅姑傲慢無禮,更不要說夫君了。”魏徵說:“我也覺得高陽公主很可能會給房家招來禍患,只是我一時想不出破解之法,所以沒有跟你說過這件事。”房喬說:“走一步看一步吧!如果上天給我房家過不去,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兩個人一直聊到很晚,房喬才離開,不久之後,夫人來到魏徵的面前,說:“你還好吧!如果太累就休息。”魏徵說:“我怕這一歇就永遠歇過去了。”夫人說:“方纔你們兩個人的談話,我在屏風後邊聽到一部分,這樣的話如果傳揚出去後患無窮。”魏徵笑着說:“人之將死,我想說一些心裡話。”夫人說:“房先生向來謹慎,應該不至於有什麼問題。”不知不覺已經是凌晨了,皇上還在那裡忙碌,宦官說:“陛下,還是歇了吧!明日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皇上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說:“魏夫子的病情怎麼樣了?”宦官說:“不見有好轉的跡象,不過已經穩住了。”皇上說:“明天你去東宮一趟,先生病了,瞧都不去瞧,做人怎麼能如此的沒有禮數呢?”宦官說:“陛下放心,我已經讓人提醒過了。”皇上說:“這次你要親自去。”

因爲皇上親自囑咐了宦官,不敢怠慢,火速趕往東宮,見了皇嗣如此這般一說,皇嗣說:“你派人來提醒過之後,我就已經準備要去看他了。”宦官說:“這種事最好不要等。”皇嗣說:“我必須向你坦白,魏夫子這個人直來直去,皇上的過失,他張嘴就敢說,何況是我呢?所以去見他,我有點發怵。”宦官笑着說:“貴爲一國之儲君也會害怕一個大臣,這也算是曠古未有之奇聞。”皇嗣說:“他的這些毛病都是陛下給慣出來的。”宦官說:“巢裡有這樣的大臣,對於皇上來說是非常吉祥的,如果朝堂之中聽到的永遠是喜鵲的叫聲,這並非祥瑞,而是非常嚴重的隱患,就像隋煬帝在晚年時聽不到任何不好的消息,但並不意味着壞事沒有發生。喜鵲固然令人歡喜,但烏鴉更應該得到人的尊敬。”

皇嗣說:“你這麼一說,我還真的想起來了,聽說烏鴉是一種非常孝順的鳥,卻從來沒有聽說喜鵲是孝順的鳥。”於是他趕緊收拾東西然後騎馬去了魏徵的府邸,因爲沒有看到儀仗,皇嗣竟然被擋在了門外。當時外面有很多百姓聚集在那裡,皇嗣隨便抓了一個人說:“向你請教一個問題,爲什麼這裡會聚集這麼多的人呢?”對方說:“魏夫子德高望重,很多升斗小民受他的恩惠,聽說他病重,特意來看望。”看着他們真摯的表情,皇嗣被感動了。魏徵的府上有人是認識皇嗣的,所以沒過太長時間,就有人把他從外面迎了進去。這個時候魏徵時而糊塗時而清醒,皇嗣湊上去說:“夫子,我特意來受教了,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魏徵說:“身爲人子要孝,身爲人臣要忠,有朝一日你登基做了皇帝一定要仁。”皇嗣說:“房先生派人去找孫思邈,只要他來了,你就一定可以度過這一場劫難。”

魏徵說:“剛纔我說的,你如果做到了,我就算是死了也沒有遺憾。”皇嗣低下頭說:“夫子經歷過武德年間的爭鬥,也知道魏王李泰是如何逼迫我的,更關鍵的是陛下對他非常的寵幸,每一次去狩獵去巡遊都帶着他,夫子對於秦二世登上皇位的情形應該非常熟悉吧!”違章仔細的聽着,之後說:“武德年間陛下之所以能夠得知,是因爲在於天下豪傑爭雄的時候,必須率領全軍將士浴血奮戰立下了不世奇功。而如今的魏王與天下有什麼功勞呢?他又憑什麼能動了殿下的位置呢?”皇嗣說:“皇上如果覺得嫡長子繼承大位那麼重要,玄武門之役便不會發生了。”魏徵笑着說:“你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很多事情你還沒有想清楚,正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現如今他是皇帝了,他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兒子骨肉相殘嗎?只要殿下自己不出問題,就沒有人能動得了你。”

不久之後,魏王李泰也來探望,不過他們之間沒有什麼真心的話要說。回去之後李泰非常的失落,說:“除了那個嫡長子的身份,我哪一點不比李承乾強,爲什麼衆人都瞧不起我呢?”讓下一位謀士說:“當年陛下有那麼大的功勞,還是動搖不了太武皇帝要把皇位傳給建成的決心,你又怎麼能覺得自己可以動搖陛下的決心呢?”李泰說:“因爲她自己就是這麼上去的。”謀士說:“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希望自己的後世兒孫都這麼幹。”李泰眼睛裡閃着淚花,說:“很可惜現在天下太平,要不然我也會在戰場上取得不世奇功?”謀士說:“這樣的話以後不要再說了,傳到陛下的耳朵裡,對你可沒有好處。”李泰說:“魏徵要死了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這意味着皇嗣少了一個幫手。”

當天夜裡皇上得到消息,魏徵在一天之內吐血數升。看來這一關他是真的熬不過去了,明日皇上撂下所有的公務來到魏徵的府上探視,君臣見面,感慨頗多。皇上說:“人都說千金易得知己難尋,夫子如此知我,萬一有個閃失,朕怎麼辦呢?”魏徵說:“只要陛下有足夠的誠意,滿朝文武都願意幫助陛下匡正過失。”皇上說:“可他們並不能像你一樣一語中地。”魏徵說:“陛下對魏王非常的寵愛,以至於他變得越來越驕橫,有了奪嫡之心,如果陛下不希望玄武門之役再次出現,就該早做準備。”皇帝說:“魏夫子只管安心養病,其他的事情朕能處理好?”皇帝回到大內之後,派中郎將李安儼住在魏徵的府上,有任何情況馬上設法報告到大內。皇上這樣做,讓魏徵闔家上下惴惴不安,長孫無忌知道這件事之後,說:“其實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底下還是不願意相信魏徵。”門客說:“何止是這樣?再怎麼說他也是曾經想要陛下命的人。”

長孫無忌說:“之前我一直盼望着,這老兒早日離開朝廷,現在他果然要駕鶴西去了,我的想法卻變得複雜起來,你說我是不是有些捨不得這個傢伙呢?”門客說:“明公只是暫時沒有想好要如何駕馭即將到手的大權。”長孫無忌說:“無稽之談,我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門客說:“魏徵作爲一個貳臣,能夠有今天的人望,實在是太難得了,可能千百年以後會有很多人羨慕他的境遇。”長孫無忌說:“我有一種感覺,貞觀朝似乎要走下坡路了,魏夫子即將病逝,房先生垂垂老矣,秦府的舊臣日漸凋零,有時候我盼望着儘快掌權,有時候我又感到非常的難過,畢竟這些事情一件一件的發生,便預示着我已風華不在。”門客說:“明公想的有些多了,花開過了還會再開,春天過了還會再來,如果有朝一日明公操持大全,手底下自然會有很多體明公效力的人,這些人大多少壯,想必會比那些秦府的舊臣更容易親近。”

時光流逝,轉眼已經是貞觀十七年的正月了,開春之後,整個長安城大家都沒有過節的心情。所有人都記掛着魏徵,明知道他命不久矣,卻都盼望着他能夠儘快康復。這一天夜裡,宦官急急忙忙的來到御前,說:“陛下,御醫說過了,魏夫子也就是三五天的事了,如果陛下想去看事,就趕緊。”明日一早,皇上帶着皇嗣一起去了魏徵的宅邸。因爲事情緊急來不及通報,忽然聽說鸞駕已經到了門外,魏徵趕緊坐起來,讓家人給他穿上朝服,然而皇上進來的太快,朝服只穿了一半,皇帝遠遠的就瞧見魏徵跪在那裡,快步上前把他扶起來,流着眼淚說:“夫子,到這個時候了,不必多禮。”

魏徵說:“陛下,有句話臣一直沒有說過,今天不吐不快。”皇帝以爲他又要有什麼諫言匡正君王過失,趕緊說:“夫子有話,儘管直說,朕一定虛心改過。”魏徵說:“自從武德九年六月與陛下那一次談話之後,臣就一直後悔爲什麼沒有早一點來投奔陛下。”這話遠出過皇帝的預料,說:“夫子,我們君臣相知這麼多年,這已經是不淺的緣分了。”魏徵說:“我已經一把年紀,就算是離開人世也不可惜,只是有些事情放心不下。陛下千萬不要因爲自己憑藉玄武門之役得了天下,就支持魏王奪嫡。從古至今,像陛下這樣的例子是極少的,有多少帝王因爲廢長立幼而導致生平的功業半途而廢。”皇帝說:“魏夫子,都這個時候了,你還爲朕的事情操心。”魏徵說:“魏王這個人雖然非常的聰明,而且頗有文采,但曾仔細觀察過了,此人心機頗深、生性殘忍,父母愛子,常常因爲偏愛而不能夠看清一個人,希望陛下在這個問題上慎之又慎。”

同樣是在這一次談話當中,皇帝告訴他,會把一個公主嫁給他的兒子,以鞏固自己與魏徵之間的情誼。這一次談話的內容很快就到了魏王的耳朵裡,他非常的不安,對手底下的人說:“你說這個老皮膚都要死的人了,還不忘記禍害我。”一位年老的謀士捋着鬍鬚說:“殿下,魏徵這個人一向對陛下有極大的影響,看來皇嗣又贏了一局。”不久之後皇帝再次前往魏徵的府邸探視,不過這一次是便服前往,他看見魏徵躺在那裡昏迷不醒。心裡非常的難過,情急之下回到大內,竟然把房喬叫來大罵一頓,說:“你不是派人去請孫思邈了嗎?現在這個人在哪裡?”房喬說:“下面的人已經很努力的去找了,可就是找不到他的下落,有的人說他騎着鶴飛走了,又或者同一天不同地方的人都說自己見到了孫思邈,總之消息混亂,真假難辨。”

皇上不耐煩的說:“朕不要聽你說那麼多,朕只要馬上見到孫思邈,要是魏夫子因爲不能及時得到醫治,唯你是問。”沒有辦法,他只好再去督促下面的人。到了望日,皇帝罷朝。所有上元節所要舉行的慶祝活動全部取消,房喬被叫到御前。再次被詢問孫思邈的下落,房喬把自己的帽子摘下來說:“陛下,臣無能怕是沒辦法完成陛下賦予的使命了,請陛下責罰。”然後就把自己腰間的金魚摘了下來,又從袖子裡摸出一份奏表,說:“請陛下另擇賢良接替臣的職位,準臣告老還鄉頤養天年。”皇上說:“魏夫子性命垂危,你卻想着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你覺得朕會答應嗎?”房喬額頭上不住的冒汗,手掌心也黏糊糊的。感覺自己腦袋腫的像秤砣一樣,忽然一陣天旋地轉就昏了過去。

皇上趕緊讓人把他擡到配殿,衆人手忙腳亂好一陣。他終於醒了過來,發現自己躺在龍牀之上,嚇得立刻滾了下來,跪好說:“陛下臣有罪,請陛下責罰。”皇上一下子呆住了,他自以爲與房喬關係匪淺,何至於就能讓他害怕成這個樣子呢?一種情形,在魏徵的身上都不曾有過,看來人的性情不同,表現出來的樣子也迥然不同。想到這一點,對房喬不僅多了幾分鄙視,說:“房先生,你就那麼怕死嗎?”房喬說:“陛下,臣的確怕死了,而且臣的毛病不止是怕死。”看見他如此的狼狽,皇帝,突然動了惻隱之心,不管怎麼說多年以來,房喬爲朝廷事務出了不少力,而且他一向不主張求全於一人,於是說:“房先生,這件事你不用去管了,我安排別人去做吧!”房喬已經沒有辦法從大內走出來了,而是由兩名太監把他從裡面擡了出來,如是看着自己的夫君這個德性,心裡很不是滋味,說:“你也是堂堂的男子漢,爲什麼你就不能向魏徵學習呢?人家就沒有跟你一樣,皇帝咳嗽一聲,就怕成這個樣子。”

到了自己人面前,房喬不再隱瞞,直截了當的說:“魏徵之所以敢與直諫,是因爲他看到陛下迫切的希望從朝臣的口中聽到真話!所以儘管皇上幾次叫嚷着要殺他,到最後刀就是沒有落下來。而我就不同了,我的計謀讓他的兄弟死於非命,讓太武皇帝的多名孫子掉了腦袋。按照這個說法,我算是李家的仇人了,如果哪一天皇帝良心發現,很可能把所有的罪責推到我的頭上,然後用我的腦袋去求得他們的原諒。”一聽這話盧氏像是被雷劈了一樣。夜裡,右武侯大將軍邱行恭一邊吃着肉一邊看着天空的星星,忽然看到有一顆流星滑落,手裡的肉掉到了盤子裡。因爲有人曾經告訴他,天上每有一顆星星滑落,世上就會有一個人死去。不久之後,一個驚人的消息傳遍了長安的大街小巷。

240溫彥博進位右僕射魏夫子以疾辭侍中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196皇甫德上書言主失高季輔以禮正宗室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270顯仁宮皇上責官吏白石廳郎中刺川王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獄戰場落敗酋長投唐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196皇甫德上書言主失高季輔以禮正宗室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137長孫無忌耕耘東宮 尉遲敬德御前獻醜267魏夫子上疏止驕奢房玄齡請罷祀周公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191棄宗弄贊遣使入貢 大唐制史前往撫之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147爲人臣自當解君憂 逢天究何以濟蒼生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第41回螻蟻命莫有治世心無用人何談慷慨志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獄戰場落敗酋長投唐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267魏夫子上疏止驕奢房玄齡請罷祀周公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
240溫彥博進位右僕射魏夫子以疾辭侍中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247乳母進言請求換新東宮辛苦厭倦禮法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196皇甫德上書言主失高季輔以禮正宗室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270顯仁宮皇上責官吏白石廳郎中刺川王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獄戰場落敗酋長投唐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196皇甫德上書言主失高季輔以禮正宗室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137長孫無忌耕耘東宮 尉遲敬德御前獻醜267魏夫子上疏止驕奢房玄齡請罷祀周公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191棄宗弄贊遣使入貢 大唐制史前往撫之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147爲人臣自當解君憂 逢天究何以濟蒼生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第41回螻蟻命莫有治世心無用人何談慷慨志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獄戰場落敗酋長投唐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198同門兄弟對酒談心異域主僕仰望日月152居命處運存乎天數 爭名逐利近於人情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267魏夫子上疏止驕奢房玄齡請罷祀周公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