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

當時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夠深切的感受到天對於人巨大的影響力,在祭天之前,皇上已經齋戒四十九天,在這四十九天裡,每天都堅持焚香沐浴,靜坐祈禱。以至於當他登上祭壇的那一刻心中已經沒有任何雜念,只有對上天的敬畏和對未來的期盼。當儀式結束之後,皇上換上了袞冕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之後換上了常服離開了現場,文武百官跟着他回到了大內,夜裡舉行盛大的宴會,將會現場每個人都非常的激動。皇上說:“常言道,冬至一陽生,我們即將迎來新的一年。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洗掉這一年來所有的晦氣。”說到這裡,他非常熱切的望着李淳風,說:“你幫朕推算一下來年運勢如何?”李淳風說:“陛下酒宴之上並不適合占卜,待明日我帶上龜甲和銅錢再占卜。”皇上說:“說實在的,這有一種預感,即將來的這一年,恐怕有更大的考驗,希望在場的文武百官能夠恪盡職守,不要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出任何差錯。”

房喬說:“陛下,運勢之如何與天子之德行有關,只要天子重德,就一定能夠得到上天的垂青,無論什麼樣的問題都能夠克服。”皇上說:“這些年朕德行有虧嗎?爲什麼今年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房喬說:“陛下,可能陛下以及文武百官乃至於天下人都對陛下非常的滿意,可是上天遠要比陛下自己文武百官,天下百姓要嚴苛的多。面對上天示警不應該有任何怨言,而應該仔細的反省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的德行,如此才能夠洗掉自己的黴運。”皇上說:“魏夫子,你沒有什麼要說的嗎?”魏徵說:“臣沒有什麼要說的,如果陛下一定要讓臣說點什麼的話,希望陛下不要認爲自己的德行已經沒有任何虧欠的地方,只要天下還有一人能感受到世道之不公,陛下作爲天子就沒有做到盡善盡美。”皇上說:“從古至今有幾個帝王能盡善盡美。”魏徵說:“所以從古至今各種各樣的災異就沒有停止過。”

房喬說:“陛下,大禹說過滿招損,謙受益。無論是作爲個人還是作爲天子,自滿都是非常不祥的徵兆。”皇上說:“難道普天之下只有朕一個人自滿?”魏徵說:“普天之下只有陛下一個人坐在金殿之上接受文武百官朝拜,山呼萬歲之聲怎麼能不讓人不自滿呢?”皇上啞口無言,但是沒過多久,他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一雙眸子,如同春光,一般明媚,手裡舉着酒杯說:“諸位愛卿能夠如此直言相諫,朕深感欣慰,希望大家一直保持,大唐的江山社稷一定能夠持久。”魏徵說:“記得當年晉武帝曾經問手底下的一位臣子,自己可以比作漢朝的哪一位皇帝?那位臣子說可以與漢朝的桓靈二帝相比,當時場面非常的尷尬,晉武帝卻說桓靈二帝現在手底下的大臣可沒有這樣的寬厚,沒有這樣的胸襟能夠聽取臣下的諫言。”皇上說:“晉武帝說的沒有錯。”

魏徵說:“孟子曾經說過,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皇上說:“朕想起來了,曾經有人說朕不如隋煬帝,現在又聽你這麼說,既然朕如此的不堪,爲什麼近些年能夠取得這麼多業績呢?”魏徵說:“桀紂在位的時候也取得不少業績,隋煬帝在位的時候也有不少業績,可他們到最後怎麼樣了呢?在許多時候,昏君不能夠亡國,而是那些取得不少業績而又非常自大的人往往敗掉了祖宗的社稷。”一聽這話皇上就像是渾身被針刺一樣,魏徵說:“開皇年間,高相國位極人臣,可他的母親卻告訴他你現在只差被殺頭了,誰也沒想到他的母親一語成讖,最終高相國因爲沒辦法管住自己的嘴巴而身首異處,怎麼能不讓天下英雄同悲?”房喬說:“正所謂樂極生悲,人在得意的時候多想想這些事情是沒有什麼壞處的。”

這個時候長孫無忌有些聽不下去了,說:“你們這些人有些過頭了吧!今天是冬至,我應該多說一些吉祥的話,那些諫言能不能留着日後再說,在這樣的日子說這樣的話,實在是煞風景。”皇上卻擺了擺手說:“在中原,絕大多數人都喜歡喜鵲,可是在塞外絕大多數人都把烏鴉當作是一種非常吉祥的鳥兒,從口中聽到的似乎永遠是不祥之音,可這樣的不祥之音,在關鍵時候能夠救你的命。喜鵲帶給人的永遠是好消息,可人生在世並不會因爲有了喜鵲而讓你的好運增加,烏鴉卻可以減少因爲黴運而帶給你的損失。魏徵這樣的人,就像是烏鴉一樣,古往今來的人主大概很少有人會喜歡這樣的臣子,唯獨朕把魏徵這樣的人視作是珍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朕雖然貴爲天子,每天都在說錯話,做錯事,有一隻烏鴉在不停的發出示警,讓朕時刻保持謹小慎微的狀態,這也許就是近些年朝廷之所以能夠取得那麼多成就的根本原因。”

皇上的話說的如此通透,在場的人無不感到歡欣鼓舞。就在這個時候,皇上忽然看到其中有一個人情緒變化的非常快,到一個瞬間還滿心歡喜,下一個瞬間就滿臉愁容。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李淳風。皇上說:“你有什麼要說的嗎?”李淳風說:“臣如果有話要說,絕不會有所隱瞞,只是在這樣的場合實在不宜說出來。”這個時候皇上心思一沉,覺得李淳風說的定然不是什麼好事。長孫無忌說:“陛下不用擔心,以唐朝現在的國力,一般的風險都能夠扛得住。”皇上說:“如今朕最擔心兩件事,一是上皇的龍體,二是年初的這一場大戰。”房喬說:“陛下放心,李靖將軍老成持重,爲了準備這一場戰事他已經花費了很久的時間,相信一旦開戰慕容伏允絕對沒有機會。”皇上說:“你覺得他會重蹈頡利的覆轍?”

房喬說:“這個可以放心,他絕對不會重蹈頡利的覆轍。”皇上皺着眉頭說:“這個慕容伏允狡詐無比,想要對付他也沒有那麼容易。”房喬說:“慕容伏允固然狡詐,但也沒必要太過於擡舉他。”皇上說:“朕已經很久不上戰場了,朕擔心久而久之自己就打不了仗了。”房喬說:“人之所以能夠強於百獸而爲萬物之靈,最關鍵的就是人善假於物。天子最重要的才能是善於用人,陛下知人善任讓李靖將軍主持這一場大戰,結果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皇上說 : “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但願李靖將軍也能夠保持這樣一種畏懼的心理,這樣纔能有一個好的結果。”與此同時在吐谷渾。大家也都是神經緊繃,慕容伏允說:“按照唐朝的風俗今天是冬至,對於他們來說今天是非常重要的日子。”

天柱王說:“爲什麼可汗不願意採納我的建議在今天發起一波攻擊呢?”慕容伏允說:“之所以沒有接受你的建議,是因爲在這麼重要的日子,一定不會在戒備上有所鬆懈,甚至有可能已經設好了埋伏反正我們去送死。”聞聽此言,天柱王立刻挑起大拇指,臉上洋溢着春天般溫暖的笑容,目光之中充滿了諂媚的眼神,用極爲溫柔的聲調說:“可汗說的極對,是我在這件事情上思慮不周,險些給咱們帶來難以挽回的重大損失。”在這期間,高昌王鞠文泰和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兩個人頻繁書信往來,因爲兩個人交往的熱情高漲常常詞不達意,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就舉行多次會盟。然而他們只是表面上談得來,實際上卻各懷鬼胎。在鞠文泰的眼睛裡,慕容伏允不過是一個狡詐的村夫而已,在慕容伏允的眼睛裡,鞠文泰不過是一個長着鬍子的婦人而已,從來就沒有把他當做什麼轉輪聖王。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臘月二十三日,清晨天還沒有亮,大內就開始舉行非常隆重的祭竈儀式,按照中土的舊俗,這一天要把竈君送到天上,讓他去彙報,這一年來事主所做的善事和惡事。儀式結束之後,皇上感到惴惴不安,皇后說:“陛下何故如此?”皇上說:“朕仔細的想,過了一年來朕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要是都被上天知道了,會不會讓朕遭到報復呢?”皇后說:“陛下不必過於擔心,雖然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可在這一年當中,陛下也做了不少好事,上天會根據一年來陛下做的善事和惡事綜合考慮之後也決定未來一年陛下的時運。”皇上說:“做天子不易,過去做秦王的時候,自覺大多數的事情都與我不相干,自從做了天子之後,每件事朕都脫不了干係。”皇后笑着說:“陛下難道忘了嗎?公門之中好修行,天子稍微做一件事情就是大功德。”

皇后的話給了皇上極大的鼓勵,之後他就去了辦公的地方,看着堆積如山的奏本,他感覺自己的渾身充滿了幹勁兒。而這一天在宮門之外百姓們沉浸在節日的歡愉當中,房喬騎着馬在街上行走,如果是外出公幹,身爲尚書左僕射他出行要帶着儀仗,如果是出去辦私事,大多隻是騎着馬,帶着一兩名隨從。走到大街之上,大多數人是不認識他的,頭上帶着青巾,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圓領袍衫,腰中系的是一條鑲嵌着珠寶的皮帶。腳上穿的是一雙皮靴,看上去我想是一位生意人。看着來來往往的行人,那麼每個人都在爲自己的生計忙碌,而這一天大家都要去買羊肉回家做羊肉湯餅吃。當然每一戶人家的家境是不同的,有很多人買不起羊肉,就購買別的肉作爲代替。如果家境更爲貧寒,就只能吃素面了。

走了一段路之後,房喬翻身下馬,對牽馬的家丁說:“你把馬牽回去吧,我一個人到處逛一逛。”那位家丁說:“我把馬牽回去了,你騎什麼?”房喬說:“我打算走一走,如果再不走路恐怕將來就不會走路了。”家丁無奈的把馬牽走了,房喬一溜煙走到了西市,到這裡人頭攢動,十分的熱鬧。他並沒有上前排隊,而是站在一邊默默的看着,旁邊一個人拍着他的肩膀說:“兄弟,你是來買東西的嗎?”房喬笑着說:“不是,我就是隨便看一看。”那個傢伙一臉詫異,彷彿聽到了病人的胡言亂語一樣,說:“既然你不買東西,勞駕你給我讓個路。”房喬把路讓開之後,那個人投來了不屑的一撇。這個時候房喬感到一陣傷心,他以爲這些年自己調和陰陽,對教化的重視更是前所未有,爲何面對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而有如此大的惡意的。這在這裡難過,忽然後邊有一隻手搭在了他的肩上,回過頭一瞧,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長孫無忌。

房喬說:“太尉何故到此?”長孫無忌說:“我聽說房先生喜歡一個人到集市上閒逛,所以特意來瞧一瞧,沒想到如此不巧,這就撞上了。”房喬說:“讓你見笑了,我之所以喜歡到儀式上走一走,是因爲這裡能夠看到長安百姓生活的狀況,如果前來買貨的人,一個個面露喜色,說明大家過得還不錯。如果大家都哭喪着臉,所有的東西都供不應求,那就是我作爲尚書左僕射的失職了。”長孫無忌說:“房先生對自己的要求如此嚴格,難怪被天下人認定是一代賢相。”一聽這話,房喬有些難爲情說:“承蒙大家看得起,我心裡是非常感激的,至於賢相二字,我如何能擔得起?”長孫無忌說:“房先生且不可以這樣說,房謀杜斷恐怕要千古流傳了。”話說到這裡,房喬才意識到,原來長孫無忌的話裡邊是埋了刺的,房謀杜斷已經是過去的事了,現如今他是孤身一人留在朝堂之中。

事實也是如此,自從杜如晦病故之後。房喬的處境就變得非常的微妙,話說作爲一代賢相,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夠成就自己的美名呢?孔子說三年有成,當年周公輔政,花費七年的時間,奠定了萬年不朽之功業。一般來說,對於一個才華出衆的人,給他十年的時間,就可以讓天下發生根本的轉變,給他二十年的時間一定會虎頭蛇尾。要是給他三十年乃至於更多的時間,人們一定會更多的看到這個人的缺陷。這個時候長孫無忌一臉得意,房喬說:“房謀杜斷已經不存在了,如果不是陛下執意挽留,像我這樣的無用老臣早就應該離開朝廷了,太尉智略過人,將來一定會大展宏圖。”長孫無忌說:“承蒙房先生吉言,我感激不盡。”

嘴上雖然這麼說,心中卻十分不屑。房喬雖然心裡很不自在,臉上卻還是要過得去的,兩個人來到附近的一家酒店坐下來,沒過多一會兒。店家就把酒菜端了上來,兩個人一般推杯換盞之後,都有了一些醉意。長孫無忌說:“不管未來如何,房先生已經是一代賢相了,就連那個魏徵現在也已經成就了自己的功業,只有我一把年紀尚且一事無成。”說到這裡他竟然流出了眼淚,房喬說:“衆所周知,你是貞觀朝的第一大功臣,爲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感覺呢?”長孫無忌說:“雖然我被評爲貞觀第一功臣,可是在很多人的眼裡我始終是一名外氣罷了,他們打心眼裡不把我當一回事。”房喬說:“這話嚴重了,你記得嗎?當年有一位宗王對我和杜如晦得到的封賞都感覺不滿,認爲我們這些人不過是動一動筆桿子而已,不像他出生入死。即便是這樣一個人也沒有對你的功勞提出任何異議,爲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長孫無忌說:“我跟你有什麼不同嗎?你和杜如晦沒有在戰場上廝殺,我也沒有,可你和杜如慧被他質疑,我卻沒有,並不是因爲我有多了不起,只是因爲我是皇后的哥哥而已。”房喬說:“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當初我與杜如晦都已經被上皇趕出了長安,唯獨你和尉遲敬德程知節三個人陪在陛下的身邊,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你們三個,這個時候陛下早已經被建成和元吉所害,哪裡還能做天子呢?而在這三人當中,太尉是智囊,是真正拿主意的人。”長孫無忌要的就是他這番話,邊聽着一邊心裡覺得得意。房喬當然知道他的用意所在,說:“寶劍鋒從磨練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太尉將來所取得的功勳一定勝過我與杜如晦。”長孫無忌說:“你與杜如晦所取得的功勳完全可以與當初的蕭何、曹參丙吉、魏相相提並論了。”房喬說:“如果我是丙吉、魏相,你可以說是伊尹、周公了。”

因爲房喬把身段放的很低,所以兩個人聊得非常愉快,以至於長孫無忌忍不住嘆口氣說:“當初秦王在危難之際,是你提出讓他行周公之事,現如今秦王已經是皇帝了,而你成就了一代賢相的美名。”房喬說:“自從杜公過世之後,我常常感覺力有不逮,就想着找個機會從尚書左僕射的位置退下來回到老家安享晚年,希望太尉在這件事情上多多幫助。”長孫無忌說:“你這是說的哪裡話?都知道你智略過人,無論如何陛下是不會放你走的。另外你也是知道的,皇后非常賞識你的才幹,爲了你能夠當上這個尚書左僕射,他甚至跟皇上吵過一架。”房喬仔細的聽着長孫無忌的話,心裡琢磨,他說這番話到底是示好還是在抱怨呢?長孫無忌的本意當然是爲了示好,可是在說話之間不由得付出了自己對這件事的真實看法。

他希望房喬能把他當做自己人,畢竟他的皇后妹妹是如此的賞識他。只要房喬心中牢記皇后對他的知遇之恩,就一定不會做對不起長孫無忌的事。房喬說:“你知道嗎?自從陛下登基之後,程知節和秦叔寶兩個人話就變得越來越少了,李靖將軍也深知進退,主動放棄了尚書右僕射的位置,我是玄武門之役的謀主,上皇對我非常的記恨……”說到這裡,長孫無忌忍不住說:“你放心吧!上皇奈何不了你,如果皇上爲了盡孝把你賠了進去,當初那些逼着他行周公之事的其他人會不會也遭到同樣的報復呢?我就不相信上皇殺一個人能真的滿意。”房喬說:“如果我真的告老還鄉,如果上皇真的要對我不利,希望太尉能夠多多周旋。”長孫無忌說:“你擔心的這件事情根本不會發生,依我看,你想告老還鄉這件事情恐怕不會如願。”

不知不覺已經是傍晚了,這個時候兩家的家丁突然出現在酒店裡,其中一個說:“阿郎快走吧!屋裡傳出來只一招你進宮赴宴。”兩個人付了錢走出酒店,翻身上馬,一溜煙來到了大內。這個時候皇宮之中張燈結綵,入座之後沒過多一會兒,太監就在每個人的面前放了一碗羊肉湯餅。皇上說:“今年年景不好,在這羊肉之中沒有放魚肉,來年朕與大家攜手並進,我有個好年景,一定不會少了魚肉。”這一場宴會氣氛非常的融洽,在之後數天每一天都非常的忙碌,到了年三十這一天,皇上沒有在後宮陪着,皇后也沒有跑到大安宮去見上皇,而是請來了當朝知名的術士李淳風,皇上說:“之前朕說讓你卜一卦,然後因爲各種緣故沒有那麼做,今天正是年三十,是占卜的最好時間,你千萬不要拒絕。”李淳風趕緊說:“臣不敢。”然後就從袖子裡取出三枚銅錢,在地上先後投擲了六次……

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270顯仁宮皇上責官吏白石廳郎中刺川王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291李元嬰上封爵滕王楊師道官拜中書令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103魏夫子御前陳心跡 隋烈士英魂還故鄉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
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270顯仁宮皇上責官吏白石廳郎中刺川王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230慕容順親唐遠斯民苗山幽謁見大可汗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291李元嬰上封爵滕王楊師道官拜中書令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102爲守社稷分封皇親 宗室立功平息夷亂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第十回懼內憂天子殺廢帝 憚功臣雄主失人心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第81回突利可汗爵封郡王失意胡兒進位將軍239番邦監國提前卸任河源郡王遣子來唐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308房玄齡隨駕幸洛陽李淳風問道在青院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103魏夫子御前陳心跡 隋烈士英魂還故鄉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227悟人生此行多慘淡飲黃湯局中多頗淒涼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