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科舉(4)

諸葛長民不屑的看了朱壽一眼,輕輕說道:“沒出息的東西。”

朱壽雖然怨毒的看了諸葛長民一眼,卻因爲段業在身邊,而不敢說什麼。

段業心裡對這個朱壽其實也有些鄙視的。在段業看來,你去妓院就去了唄,這事情雖然不像很多人想的是個多麼光彩的事情,但是怎麼也不算個如此避之不及的事情。再說了,那你自己不去,也沒人能夠強迫你去不是?裝什麼裝?

一想到這一點,段業對於那諸葛長民,倒是稍微高看了一眼。

“跟你們打架的幾個人,我們也抓起來了。”段業緩緩說道,“不過,你們不要理解錯了!”段業豎了豎手指,“目前呢,我涼州沒有哪條律法,說不能去妓院,也沒說當官的就不能去,你們來考科舉的考生,就更沒有規定了,沒有規定,就算無罪,所以我不能把你們怎麼樣!我抓你們,是因爲你們鬥毆,縱火!這個呢卻是律法有規定的。”

“你想怎麼樣?”諸葛長民問道。

“關你們三天!僅此而已。”段業說完,便和小楚扭頭就走。

朱壽等人倒是大喊大叫,還求饒起來,諸葛長民倒是坐在那裡,抱着胳膊,若有所思。

過了一會,諸葛長民笑了。

段業邊走,邊對楚雲深說道:“小楚,對這幾個人,要好好盯着點,尤其是那個諸葛長民。”

“大人看好他?”

“是的。”段業說道,“不管怎麼說考前敢去妓院放鬆,算他有膽子,見了我,不卑不亢,是個爺們,比起朱壽那幾個人來說,這個諸葛長民算是個人物。更何況……我有把握,這是個人才!你記住,他們幾個的對話,你都要給我記錄下來。”

“是。不過……”

“不過什麼?”段業奇道。

“這……隔壁不是還關了幾個人麼?”楚雲深說道。

“喔,我差點忘了。”段業拍了拍腦袋,“這幾個都是什麼人?”

“都是姑臧一些士紳的子弟。”

“求情的來了麼?”

“呃,已經來了。不過大人過去從來不給這些人的面子,所以他們也都一直在刺史府門外轉悠呢。”

“呵呵呵。”段業想了想,說道,“隨便吧,這些人呢,我就不見了,你派個人跟他們說下,說就是關幾天,替他們管教一下,嗯?”

“是。”

其實這也僅僅是科舉前的一個插曲罷了,從這之後,一直到考試前,就沒什麼大的事情發生。

讓段業非常震驚的是,在諸葛長民等人被拘留的這段時間,朱壽等人,先是哭天喊地,再是破口大罵,最後累了,又老實了一段時間,最後幾個人則開始聊天侃大山。

段業把他們對話的記錄看了看,卻發現裡面基本都是些沒用什麼營養的廢話,不由有些失望。

倒是這個諸葛長民,這些日子以來,幾乎一直坐在那裡閉目養神。

大概是因爲這次事情是他鬧出來的,在段業面前,諸葛長民的態度又過於囂張,讓朱壽等人都紛紛和他劃清了界限,甚至連話都不怎麼和他講。

而這個諸葛長民,倒是也真沉得住氣,對於這樣的事情,他也不惱,也不着急,更不抱怨,你們不和我講話,我正好消停下,也不和你們說話就是了。

有關諸葛長民的紙上,甚至連一頁紙都沒有用上。這倒讓段業暗自上了心。

順便需要說明的是,段業發現,這個年代雖然早就有了造紙術,段業還一度很興奮,想見識下傳說的四大發明。可是真正見到了,才發現和自己想的不是那麼回事。

造紙術其實很久就有,所以段業當初念得小學課本,說這是蔡倫發明的其實不對,蔡倫不過是有所改進而已。

在造紙術發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品種主要是苧麻和大麻。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着較多未鬆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只用於包裝。

那個著名的太監蔡倫搞的造紙術,其實技術上倒是不難,只需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也還算便宜,但是問題是,這個紙不好看,也不太適合書寫。

但是蔡倫真正的功績,是在於經過他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爲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爲四個步驟: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爲紙漿;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溼紙;第四是乾燥,即把溼紙曬趕或晾乾,揭下就成爲紙張。

本來姑臧就有造紙的作坊,段業還親自去看了,結果難聞的氣味,和惡劣的生產條件,讓段業搖頭不已,而那生產出來的紙張,也實在讓人沒有書寫的慾望。

當然了,段業自己,其實最喜歡絲帛了,因爲這東西質地精美,聞着,摸着,都很舒服,可是這成本實在太高了,官府的高級官員用一下,也就算了,如今要來的科舉考試,考生答題,無疑也需要大量使用紙張,如果全給絲帛那可給不起。

段業經過仔細思考,最後發現,其實要改進紙張質量,關鍵就是在紙漿裡添加東西,經過反覆做實驗,最後確定,在紙漿里加礬、加膠、塗粉、灑金,最後果然做出了質地精美,成本還不是太高的紙。

但是做出了之後,段業雖然下令批量生產,但是暫時還沒有打算髮給官員們,他打算在考試的時候,給考生們一個驚喜,這也算是福利吧。

至於考試的題目,段業想了再想,才確定了科目和題目。

首先,八股文是一定要考的,而且是段業堅持的。

道理很簡單,其實八股文,在段業的那個年代被嚴重妖魔化了,一批在舊時代水平不夠,混得不好,自己寫不好八股文的落魄文人,靠着在新時代運氣好而爆得大名,便開始清算八股文,甚至到了把國家積貧積弱都歸結到八股文身上。

這顯然是過了。

八股文再怎麼說,也不過是一種應用文,考的是最基本的寫作能力而已。雖然說,格式是死板的很,但是應用文,哪兒有那麼多你發揮的餘地呢?如果說八股文不能考校出很多別的東西,這是事實,可是如果你連最簡單的東西都做不好,又憑什麼相信你能夠做好更加複雜的呢?

總而言之,八股文的時代,真正的人才並沒有被戕害到,那個年代真正頂用的人,包括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又哪個不是能夠寫的一手漂亮的八股文呢?

反正如今文風比較浮華,基本是個人都能寫點駢四儷六,段業自己也愛看這個,那就讓他們好好發揮吧。

另外重要的一個,就是策論。

段業要他們這些讀書人過來,是要來了就能幹活的,當然首先要考察一下他們的水平,看看他們能不能有相關水平。而策論,是目前段業能夠想到的最好辦法,畢竟你總不可能給他們先實習一下吧。

所謂策論,其實就是給官府出主意,當然也少不了紙上談兵,但是這也沒有辦法,再則,從文章的水平,其實也多少可以看出些什麼。

至於其他的什麼俊士、明法、明字、明算,這當然也是要考的,段業對於人才麼,是永遠不嫌少的,但是畢竟要分清主次,這一次主要還是着眼於選拔行政人員。要的主要是能夠具體操作行政的長材。

當然,段業最怕的,最恨的也就是作弊。所以他不打算走彎路,而是一開始就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因爲想也知道,如果自己不管,那麼就算這一屆可能還好,但是以後徇私舞弊現象一定越來越嚴重。對此段業想的很清楚,別的都好說,唯有人才選拔,一定要公平,不然那就是寒了天下人的心。

段業的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謄錄制度的建立。這法子聽起來是很簡單,所謂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目的就是防止徇私。

但是這還不夠,因爲,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因爲事先確定字跡,串通好了後,考官就可以根據字跡作弊。

所以段業不會給他們機會,段業早就準備好了一堆人,等到考生答完卷子後,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段業相信,這種制度,對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可以產生了很大的效力。~

第315章 最長的一天(1)第51章 突圍(12)第151章 力挽狂瀾(7)第6章 千里來求援第115章 耳鬢廝磨(2)第24章 覲見(3)第128章 既成事實第96章 輕鬆進城第170章 北伐空遺恨第252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第131章 勝敗豈是天註定(6)第85章 道士(1)第74章 戰略退卻第18章 長安(18)第125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7)第292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4)第163章 決戰(1)第105章 究竟是誰第79章 苦練第12章 亂中才能得利(3)第13章 出使(2)第267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19)第76章 防範(1)第10章 利器(2)第60章 拜師(2)第34章 考驗(6)第27章 貨幣戰爭(3)第318章 最長的一天(4)第309章 掀桌(5)第2章 佈局(2)第107章 婚姻(14)第174章 五銖錢占卜(1)第114章 耳鬢廝磨(1)第24章 覲見(3)第275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7)第172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2)第122章 格局(15)第63章 突圍(24)第82章 突圍(42)第41章 齊心合力治敦煌(1)第99章 直接攤牌第49章 突圍(10)第6章 千里來求援第83章 交易(17)第6章 佈局深遠第122章 和盤托出第144章 風起雲涌(7)第27章 貨幣戰爭(3)第59章 突圍(20)第164章 決戰(4)第213章 生死之際的考驗(11)第32章 考驗(4)第4章 狼羣兇猛第241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10)第42章 求仁得仁第239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8)第232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1)第104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6)第105章 婚姻(12)第229章 閃轉騰挪求新局(13)第120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2)第128章 勝敗豈是天註定(3)第81章 殺人解危第109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1)第6章 佈局(6)第12章 亂中才能得利(3)第144章 風起雲涌(7)第92章 突圍(50)第68章 突圍(28)第12章 亂中才能得利(3)第88章 交易(22)第68章 突圍(28)第85章 兄弟恩怨何時了(4)第332章 最長的一天(16)第139章 螟蛉之子勝親生(6)第37章 酒泉城破(1)第55章 科舉(8)第316章 最長的一天(2)第313章 掀桌(9)第42章 突圍(2)第131章 精確預計第194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14)第108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0)楔子第24章 取字世民第51章 一戰乾坤(2)第113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5)第17章 甕中捉鱉(3)第9章 奇襲高昌(3)第189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9)第82章 交易(16)第140章 齊人之福第82章 激戰(1)第111章 格局(4)第148章 烽煙滾滾來天半(8)第305章 掀桌(1)第93章 兄弟恩怨何時了(12)第13章 斬將奪兵(2)第108章 格局(1)
第315章 最長的一天(1)第51章 突圍(12)第151章 力挽狂瀾(7)第6章 千里來求援第115章 耳鬢廝磨(2)第24章 覲見(3)第128章 既成事實第96章 輕鬆進城第170章 北伐空遺恨第252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第131章 勝敗豈是天註定(6)第85章 道士(1)第74章 戰略退卻第18章 長安(18)第125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7)第292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4)第163章 決戰(1)第105章 究竟是誰第79章 苦練第12章 亂中才能得利(3)第13章 出使(2)第267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19)第76章 防範(1)第10章 利器(2)第60章 拜師(2)第34章 考驗(6)第27章 貨幣戰爭(3)第318章 最長的一天(4)第309章 掀桌(5)第2章 佈局(2)第107章 婚姻(14)第174章 五銖錢占卜(1)第114章 耳鬢廝磨(1)第24章 覲見(3)第275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7)第172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2)第122章 格局(15)第63章 突圍(24)第82章 突圍(42)第41章 齊心合力治敦煌(1)第99章 直接攤牌第49章 突圍(10)第6章 千里來求援第83章 交易(17)第6章 佈局深遠第122章 和盤托出第144章 風起雲涌(7)第27章 貨幣戰爭(3)第59章 突圍(20)第164章 決戰(4)第213章 生死之際的考驗(11)第32章 考驗(4)第4章 狼羣兇猛第241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10)第42章 求仁得仁第239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8)第232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1)第104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6)第105章 婚姻(12)第229章 閃轉騰挪求新局(13)第120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2)第128章 勝敗豈是天註定(3)第81章 殺人解危第109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1)第6章 佈局(6)第12章 亂中才能得利(3)第144章 風起雲涌(7)第92章 突圍(50)第68章 突圍(28)第12章 亂中才能得利(3)第88章 交易(22)第68章 突圍(28)第85章 兄弟恩怨何時了(4)第332章 最長的一天(16)第139章 螟蛉之子勝親生(6)第37章 酒泉城破(1)第55章 科舉(8)第316章 最長的一天(2)第313章 掀桌(9)第42章 突圍(2)第131章 精確預計第194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14)第108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0)楔子第24章 取字世民第51章 一戰乾坤(2)第113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5)第17章 甕中捉鱉(3)第9章 奇襲高昌(3)第189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9)第82章 交易(16)第140章 齊人之福第82章 激戰(1)第111章 格局(4)第148章 烽煙滾滾來天半(8)第305章 掀桌(1)第93章 兄弟恩怨何時了(12)第13章 斬將奪兵(2)第108章 格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