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勝敗豈是天註定(3)

“大人您說的一點沒有錯,這些當然不夠,這些麼,只不過是必要的鋪墊。”崔浩笑道。

“那麼殺招呢?”

“殺招是蜀中!”崔浩終於說出來了答案。

段業有些驚訝的看了崔浩一眼,這個小子果然厲害,思路的跳躍性也未免太大了吧,從江南到蜀中,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可是崔浩卻沒有接着談下一步的計劃,而是朗聲道:“以長江,黃河爲界限,則大可以把天下大勢分爲南北。所以說,河北、江南爲天下制勝之地,而挈南北之輕重者卻在川、陝。對於偏安江南的晉國來說,他們之所以還能偏安一方,所倚靠的,無非是長江天險罷了,而蜀中之地,據長江上游,下臨吳、楚,其勢足以奪長江之險,如今苻詵佔據蜀中,則足可以威脅荊襄,且此人精明強幹,雖然年輕,但是上一次在江南三路大軍北伐的時候,除了苻宏指揮有方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苻詵及時出三峽,奇襲荊州側後,這才讓已經深入關中的西路軍桓家叔侄後方不穩,奠定了,整個逆轉勝的基礎呀。“

”是啊。“段業也搖頭嘆息,雖然他早就知道,淝水之戰後,東晉的那一次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爲歷史上就沒有成功。況且段業也不希望他們成功,如果他們成功了,還要自己幹什麼呢?

只是段業那時候還在西域征戰,而且也沒有條件建立強大而完備的信息網,等到在敦煌當了太守後,才搞到了當時的戰報,也大概對於那次北伐的細節有了些瞭解。

雖然歷史的大勢,依然沒有改變,可是段業心裡還是覺得蠻可惜的,因爲那一次的三路齊頭並進,不論是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比歷史上謝玄主導的那一次要好,只可惜依然功敗垂成,除了讓段業唏噓之外,也讓段業感到了一絲慶幸,也正因爲如此,段業纔有機會和空間。

崔浩笑了笑,卻突然說道:“大人,您覺得蜀中之地如何?”

段業差點就脫口說出辣子和妹子了!

確實,段業在後世,對於四川這個地方印象極好,這裡氣候溫和而溼潤,女人漂亮而潑辣,川菜又辣又可口,生活安逸而平靜,人心總體也不錯,環境也基本沒有污染,不論從哪個地方來說,四川都是一個極爲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段業如果現在沒有來到這個時代,很可能就在四川生活了。

見崔浩一直在等話,段業說道:“蜀中之地,天府之國,物產富饒,自成體系,而且也是用兵之地。”

“然也!”崔浩撫掌道,“蜀中之地,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南賈滇、僰偅,西近邛、笮馬旄牛。其寶則有壁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赭、堊、錦、繡、犛、犀、象、氈、犛、丹黃、空青、桑、漆、麻、苧之饒。可以說蜀中區區一州之地,富饒程度堪比北地之和,據有蜀中,兵甲糧草無憂。此外,蜀地地多鹽井,獲利豐饒。小可方纔聽說大人在這裡也大開鹽井,而且靠着種種巧妙的方法,讓這裡也能獲利甚豐,那麼一旦到了蜀中,大人的獲利豈不是十倍百倍?”

段業聽了卻笑道:“你這小鬼頭。你這意思,莫非是建議我奪取蜀中麼?”

“現在當然條件不足。”崔浩說道,“不過,大人的方略,不是先全有涼州麼,等到涼州在手的時候,大人就該慎重考慮奪取蜀中的事情了。”

見段業未知可否,崔浩忙道:“大人的基業起於涼州,但是根本不是關中,就是河北,別無他想,那麼大人如果想統一天下,則必須從北朝南打,而可以預見,大人最大的對手,很可能便是劉裕,而劉裕的根據地則一定是江南,以北方對東南,則蜀中就是不可缺少的地方了。大人您看,蜀中據長江流域的上游,以北方進取南方時,取得蜀中便可順流長驅,直下東南,而對江南來說,以南方對抗北方,確保蜀中可以屏護上游,可見,蜀中是兵家必爭之地,大人如果不取,就會被人家給搶走啊。”

張袞這時候也說道:“蜀中居天下之上游。對於在江南的國家來說,只要蜀中還在手上,江山就沒有問題,而如果蜀中丟了,滅亡幾乎就是不可以你轉的事情。同樣,對於北方來說,只要有了蜀中,自己又不出大的失誤,則奪取天下,則大爲容易,請大人要仔細考慮。”

段業想了一想,還真的是這樣,歷史上的劉裕在取得了軍政大權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別的,正是迅速統兵溯江而上,趁着割據蜀中的譙家內亂,一戰而定乾坤,收復蜀中,這才安心。

不然的話,上游如果一直有敵對勢力的話,江南的側後就一直受到威脅,哪裡敢輕舉妄動呢?

崔浩又說道:“戰國時期爲巴、蜀之國。巴、蜀分據兩川,秦惠王趁巴蜀兩國相攻,遣司馬錯統兵伐蜀,擊滅蜀國而並其地。而秦國之所以強於六國,天下莫可當也,歸根到底,是得到了巴蜀這富饒的土地,從此就有了源源不斷的糧草和兵源,不僅增強了其國力,且改變了對楚國的戰略態勢。巴蜀之地成了秦脅楚、攻楚的一個策源地。彼時楚軍雖然精銳聞名天下,可是每每楚軍想在中原與其他五國合縱之時,秦軍只需要稍微在峽口製造點動靜,楚軍就不得不快速回防,可以說佔盡了優勢。再說三國之時,鄧艾剛剛滅蜀,即上表建議經營蜀地爲伐吳作準備,因爲趁着一戰攻克蜀中的氣勢來打江南的主意,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因爲那時候,江南人心浮動,而魏軍大有席捲天下的氣勢,按照鄧艾的想法,留隴右兵二萬人,蜀兵二萬人,煮鹽興冶,爲軍農要用,並作舟船,豫備順流之事,然後發使告以利害,吳必歸化,可兵不血刃,拿下江南,鄧艾雖死,但後有王濬在益州經營水師,圖吳上游。而晉國代曹魏後,羊祜的戰略大概也和鄧艾雷同,他主張引樑益之兵,水陸俱下;荊楚之衆,進臨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揚、青、兗,並會襪陵。以一隅之吳當天下之衆,勢分形散,所備皆急。巴、漢奇兵出其空虛,一處傾壞,則上下震盪,雖有智者不能爲吳謀矣。結果果不其然,大軍齊頭逼近之下,東吳一戰而潰。”

崔浩一口氣說完,段業也一直點頭,最後說道:“你的建議,我會仔細去考慮的,那麼你具體打算怎麼做?”

“小可打算說服苻詵出兵東下!“崔浩終於亮出了底牌。

“苻詵東下?”這一點也完全出乎段業的預料,“這卻是爲什麼?”

“呵呵呵,很簡單,這個也是聲東擊西罷了。”崔浩這一刻神采飛揚,雖然他年紀還小的很,可是這一瞬間,真的有點俾睨天下的意思了,“苻詵本是苻堅愛妃張氏的兒子,最受寵幸,可是論嫡是苻宏,論人望是苻睿,苻詵本來是絕對沒有奪嫡的機會的。”

段業打斷道,“可是,他也的確沒有奪嫡的想法,據我所知苻詵和苻宏的關係非常好。”

“呵呵呵。”崔浩雖然歲數小,可是他的那種笑容,總讓段業覺得有些個不自在,看來這個人,終歸還是心機太過深沉,哪怕是拓跋燾這樣寬宏的人,最終還是難免殺了他。

張袞這個時候也注意到崔浩笑的實在有些那個了,因此瞪了崔浩一眼,崔浩才收斂了點,說道:“大人,他們二人之所以關係好,一個是因爲苻宏會做人,另一個,是因爲他們沒有利害衝突,但是,據小可所知,他們二人的感情也只是尚可,而且彼此之間也沒有恩惠,因此,這樣的感情,是不牢固的。“

“所以呢?”

“所以,我們就可以在裡面大做文章了。”崔浩道,“小可就有個辦法,一定能讓他們兄弟二人翻臉!”

段業定定的看着崔浩,而崔浩迎上去的,是堅定而執着的眼神,段業從裡面看見的,只有絕對的信心!

“好,我相信你。”段業說道,“具體的細節我不問了,我相信你可以辦到。”

“崔浩一定不辱使命!“崔浩行了個禮,然後說道,”這樣的話,如果他們二人反目成仇,苻詵爲了自己考慮,一定會想割據四川,那麼哪怕是自保的目的,單單靠峽口那是守不住的,他一定不能讓桓家完全的保住荊州,不然蜀中的安全也是無法保證的。這樣算來,崔浩有把握讓苻詵一定能夠出兵峽口,再次攻打西陵,南郡一線,到時候,桓家一定告急,因爲上一次桓家全力北伐,卻是元氣大傷,到了那個時候,晉廷迫於無奈,一定會調劉裕千里回援,大人您說,劉裕是回來,還是不回來呢?“

說到這,終於算是圖窮匕首見了,原來這崔浩準備的完全就是一出連環計!

在劉裕北伐的時候,調動拓跋珪部,助劉裕一臂之力,還能極大地削弱慕容衝,避免他在河北坐大,而在劉裕志得意滿的時候,西線的苻詵一出峽口,就會把劉裕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如果劉裕回去,那麼奮戰得到的結果,就幾乎是化爲烏有,如果不回去,事實上現在也辦不到,因爲劉裕在此刻還沒有完全獨立的實力。

但是可以肯定,不管怎麼樣,劉裕就一定會提前和晉廷生了嫌隙,這一點對於段業就是大大有利了。

因爲歷史之上,劉裕是已經威望足夠高,手上的兵足夠多,控制的資源足夠多,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才漸漸選擇和朝廷對抗,並且用強大的實力強渡關山,在很多問題上迫使朝廷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但是現在則和那個時候不一樣,因爲問題的關鍵,在於現在劉裕的實力還沒有這麼強。而本來,劉裕實力不強的時候,是一定會選擇韜光養晦,藏起鋒芒的,但是現在逼迫他提前表態,則大大讓彼此之間的互信破裂。

段業甚至還想到了一些崔浩沒有想到和提到的。比如,現在劉裕的主要支持者是謝家,但是段業知道,謝家雖然也是門閥,但是謝安,謝玄,謝靈等人,其實是真心爲了國家考慮,對於自己家族的利益當然也上心,卻的確從來沒有過取司馬家而代之的想法。

因此,在國家利益之下,如果真的到了需要劉裕退兵的地步,其實真的謝安很可能會讓劉裕退兵。

但是在這種背景下,劉裕是不是聽得進去,會不會因此對謝家有了嫌隙,這可是個未知數。

但是不管會不會,雙方的關係幾乎很難像從前一樣融洽,這也是必然的,且不說雙方的出身差距,隨着劉裕實力的增強,他遲早要自立門戶,而這就一定會和謝家起了衝突。

不管怎麼說,這都對段業有利的,如此穩賺不賠的買賣,當然是非做不可。

至於可能造成的後果,苻詵這個人,段業是毫不擔心的,段業真正擔心的,是拓跋珪。

“小崔,你說說,縱拓跋珪入塞,固然是步好棋,可是拓跋珪如果壯大,那豈不是對我們來說是弄巧成拙麼?”

“大人且放心,此事簡單。”崔浩笑道,“我們還有一張王牌。”

“王牌?“

”是的。“崔浩很有自信,“大人記得麼,匈奴和鮮卑人,可是世仇啊!”

“你是說盧水胡?”段業好像突然抓住了什麼。

“不錯,正是那盧水胡。”崔浩笑了,“沮渠蒙遜這個人,可是個有趣的人吶。”

段業一愣,旋即大笑。而崔浩也笑了。就連張袞也笑了,因爲他們發現了又一條好辦法,可以消除拓跋珪可能造成的隱患。只有小楚和胡凱,還沒有抓住要害。

利用別人,永遠是政治鬥爭裡的至高境界。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31章 精確預計第53章 意料之外第93章 交易(27)第146章 烽煙滾滾來天半(7)第76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1)第267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19)第104章 弔喪(2)第72章 傾慕第331章 最長的一天(15)第18章 神秘來客駕臨(1)第45章 天下英雄入吾榖(1)第183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3)第75章 突圍(35)第46章 青史之名第116章 耳鬢廝磨(3)第42章 貨幣戰爭(18)第267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19)第74章 婚禮第108章 格局(1)第23章 變徵(8)第80章 交易(14)第122章 和盤托出第99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第297章 攤牌(5)第35章 草蛇灰線伏千里(1)第334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3)第80章 橫生枝節第105章 這不公平第116章 耳鬢廝磨(3)第120章 託孤第7章 奇襲高昌(1)第169章 決戰(9)第122章 夢裡乾坤(2)第50章 科舉(3)第35章 貨幣戰爭(11)第3章 佈局(3)第199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19)第282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4)第68章 突圍(28)第316章 最長的一天(2)第157章 聯絡(4)第113章 聖僧之妻(2)第17章 長安(17)第40章 考驗(12)第95章 交易(27)第46章 貨幣戰爭(22)第147章 烽煙滾滾來天半(8)第48章 結義(1)第88章 交易(22)第303章 攤牌(11)第100章 婚姻(7)第84章 砍瓜切菜第166章 決戰(6)第242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11)第97章 交易(29)第6章 長安(6)第101章 美人如玉第46章 青史之名第6章 千里來求援第158章 夾縫生存(2)第16章 風雲際會河西(2)第272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4)第12章 出使(1)第42章 突圍(2)第68章 面臨選擇第283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5)第48章 突圍(9)第279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1)第8章 佈局(8)第293章 攤牌(1)第39章 貨幣戰爭(15)第71章 喋血第46章 青史之名第16章 變徵(2)第6章 交鋒(2)第49章 彭鳳鬧事第64章 煮酒論英(中)第326章 漫長的一天(10)第122章 和盤托出第240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9)第163章 決戰(1)第107章 婚姻(14)第130章 後院起火第177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7)第113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5)第181章 意外奪命刀第16章 變徵(2)第70章 不戰不和第99章 直接攤牌第103章 明教來人第134章 借刀報仇第60章 頭回開房第122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4)第103章 明教來人第57章 突圍(18)第62章 突圍(23)第46章 天下英雄入吾榖(2)第106章 關鍵會議第169章 見君絕世姿第138章 螟蛉之子勝親生(5)
第131章 精確預計第53章 意料之外第93章 交易(27)第146章 烽煙滾滾來天半(7)第76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1)第267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19)第104章 弔喪(2)第72章 傾慕第331章 最長的一天(15)第18章 神秘來客駕臨(1)第45章 天下英雄入吾榖(1)第183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3)第75章 突圍(35)第46章 青史之名第116章 耳鬢廝磨(3)第42章 貨幣戰爭(18)第267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19)第74章 婚禮第108章 格局(1)第23章 變徵(8)第80章 交易(14)第122章 和盤托出第99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第297章 攤牌(5)第35章 草蛇灰線伏千里(1)第334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3)第80章 橫生枝節第105章 這不公平第116章 耳鬢廝磨(3)第120章 託孤第7章 奇襲高昌(1)第169章 決戰(9)第122章 夢裡乾坤(2)第50章 科舉(3)第35章 貨幣戰爭(11)第3章 佈局(3)第199章 改變命運的時刻(19)第282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4)第68章 突圍(28)第316章 最長的一天(2)第157章 聯絡(4)第113章 聖僧之妻(2)第17章 長安(17)第40章 考驗(12)第95章 交易(27)第46章 貨幣戰爭(22)第147章 烽煙滾滾來天半(8)第48章 結義(1)第88章 交易(22)第303章 攤牌(11)第100章 婚姻(7)第84章 砍瓜切菜第166章 決戰(6)第242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11)第97章 交易(29)第6章 長安(6)第101章 美人如玉第46章 青史之名第6章 千里來求援第158章 夾縫生存(2)第16章 風雲際會河西(2)第272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24)第12章 出使(1)第42章 突圍(2)第68章 面臨選擇第283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5)第48章 突圍(9)第279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1)第8章 佈局(8)第293章 攤牌(1)第39章 貨幣戰爭(15)第71章 喋血第46章 青史之名第16章 變徵(2)第6章 交鋒(2)第49章 彭鳳鬧事第64章 煮酒論英(中)第326章 漫長的一天(10)第122章 和盤托出第240章 另闢蹊徑取大權(9)第163章 決戰(1)第107章 婚姻(14)第130章 後院起火第177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17)第113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15)第181章 意外奪命刀第16章 變徵(2)第70章 不戰不和第99章 直接攤牌第103章 明教來人第134章 借刀報仇第60章 頭回開房第122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4)第103章 明教來人第57章 突圍(18)第62章 突圍(23)第46章 天下英雄入吾榖(2)第106章 關鍵會議第169章 見君絕世姿第138章 螟蛉之子勝親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