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逍遙侯

文笙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門口,耳聽“藏頭猱”道:“我看看,你叫……顧文笙,小姑娘膽子到是不小,不過你是學生,他是師長,又分屬南北兩院,想正大光明地交手,只有等春秋兩試和大比的時候了。”

文笙趁機請教他:“陳老,不知道此人怎麼稱呼?”

“藏頭猱”奇道:“你還不知道他叫什麼?”

文笙便將她與那老者結怨的經過講了一講。

“他叫烏大元,人稱‘風驚鶴’,乃是國師的記名弟子。”

譚老國師的記名弟子着實不少,多是當年追隨他左右的一些樂師,大約正是因此,烏大元才同鳳嵩川扯上了關係。

生事的師徒倆走了,“藏頭猱”與文笙繼續剛纔的問題。

文笙這時候對這姓陳的老樂師隱隱生出了一絲同仇敵愾之意,很是輕鬆隨意地答道:“藏頭猱聲音圓潤厚實,未打弦先猱上,好比胸有遠見料敵機先,至於將聲藏起,令聲無頭,大抵是同神龍見首不見尾一個意思吧。”

“藏頭猱”聞言“噗”地一聲笑,道:“哎呀,這馬屁拍的,叫人好生愜意。好了,給你過了。借書去吧,你要不要也看一下《古平琴歌考》?”

文笙恭敬稱謝,她需要學的東西還很多,琴歌被她排在了後面,不會因爲對方一句戲言便改了主意。

不過“藏頭猱”提到這本書,到叫文笙想起剛纔他同那烏大元所作的約定,不由關切地問了一句:“陳老,烏大元既然敢說錯若在他,以後再不進應天塔這等話。看來是對國師如何決斷頗有把握,不要緊吧?”

“藏頭猱”微微一笑:“放心就是。”

文笙於是聽他的話,放心去借書。

從那以後,文笙果然在應天塔再沒見到烏大元師徒。

過了大半個月,一日她來還書,又遇上了“藏頭猱”,文笙算着時間。那次的事情應該有個結果了。難抑好奇,覷着外頭沒有旁的學生,請教道:“陳老。可否見告烏大元的弟子就《古平琴歌考》回答您的那番話,有何不妥?”

文笙問這話的時候,已經做好了碰釘子的準備,那日她在外邊。對烏大元弟子的回答聽得一清二楚,不想辦法弄明白了。心裡老是有個疑問。

出乎文笙意料的是,“藏頭猱”很痛快就告訴了她自己爲什麼要叫那人反覆補考。

“玄音閣應天塔,是國師花了很多的心血才爲吾等創下的福祉,之前沒有。後世也不好說,所以每一個樂師都應該倍加珍惜。讀書要用心,絕不是簡單地抄回去。將書上的內容背下來就算完了,《古平琴歌考》是講琴歌的。很多樂師覺着對琴歌瞭解一下即可,他會借這本書,大約也是想着湊個數,好儘快上二層。我考他對這本書的看法,其實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他非要說這本書全是糟粕,簡直是一堆臭狗屎,只要他能自圓其說,我也會給過。”

文笙聽到這裡更好奇了,道:“可是那日他確實說了一番想法,看出來是做了很多準備。”

“藏頭猱”笑了一聲:“那是他的想法麼?那明明是烏大元的想法。我要在他的回答裡面聽到他自己的思考,比方說,他在《古平琴歌考》之前,剛借過一本《弦上無情論》,若是他自己用心研究過這兩本書,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共通之處,可以相互參詳,乃至引申。可我一點都沒聽到。”

文笙覺着“藏頭猱”這話對自己也是一種提醒,不禁動容。

“藏頭猱”語重心長道:“學習,要多用心思考,踏踏實實,切勿好高騖遠,光看着應天塔有這麼多層,這麼多的書,便急着想去最後一層看看,這種心態可不行。這第一層有近千本書,我敢說,若是能將這些書都讀透了,融會貫通,便足成大家,去不去上面幾層到也無關緊要。”

文笙聽完老樂師這番勸告,滿心感激,深施了一禮,恭恭敬敬道:“多謝陳老指點,學生受益不淺。”

文笙說的是真心話,初進應天塔,就像是進到了一座寶庫,有這麼多書在等着她一一抄回去學習,難免由迫切中升出一種急躁來。

所幸這種情緒剛一冒頭,便被陳老先生今日一席話給打消了。

“藏頭猱”笑道:“不必如此,這番話我對很多樂師都說過,肯聽的人少,大多數都是像烏大元師徒那樣,不知領情。”

文笙也笑了,暗忖:“烏大元那樣的人,教出來的弟子必定也是一丘之貉,要叫他們理解陳老的一片苦心可太難了,尤其又是以這麼特別的方式,不領情是肯定的。”

由烏大元文笙又想到了即將到來的秋試,秋試是每年的八月中旬開始,八月底結束。這眼看着就要到六月份了,文笙他們參加團戰的人還未湊齊。

鍾天政也很無奈,早由野心勃勃想取代譚四先生的隊伍拿南院團戰第一,變成了第一次只要能進宮榜就好,大不了來年再戰。

可如今團戰對文笙的意義又不一樣,輸給誰,也不能輸給烏大元師徒啊。

趁着陳老先生耐心指導她之際,文笙心念一動,請教道:“陳老,我們組了一隻隊伍,想要參加秋試的團戰,現下還缺師徒二人,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不知您平時可曾留意到南院有哪位樂師深藏不露?”

南院有名的樂師除了院長譚二先生,其他的要麼有隊伍,要麼已經明確拒絕了鍾天政,剩下這些偶有高手,也是爲人低調不喜爭鬥,要從中找出合適的人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藏頭猱”守着這應天塔,和他們時常接觸,衆人真正的實力如何可瞞不過他的眼睛。

“你先同我說說,你們的隊伍裡都是些什麼人?”

文笙便將隊中六人的情況說了說。

“藏頭猱”一聽名字便心下了然:“譚五公子、聞人英再加上你師父。你們這一隊師父實力尚可,吃虧在徒弟都是今年的新生,不找兩個強手,怕是走不多遠。南院麼……深藏不露的沒有,混吃等死的到不少。你若實在找不齊人,不妨去‘逍遙侯’楊綽那裡瞧瞧,據我所知。他的學生到是挺想參加團戰。正在想方設法地勸說他。”

陳老給她推薦的這樂師頗爲陌生,文笙道了謝,自去書室借書。

今日書室裡人不多。文笙轉了轉,正好看到有陳老適才提到的那本《弦上無情論》,便順手借了。

她已經打定主意要沉下心來,在這第一層多呆上一段時間。再借書也就不像先前那樣還挑挑撿撿的,只要與古琴有關就好。

《弦上無情論》字不算太多。文笙將書抄完自應天塔出來,天還亮着,離衆人約定一起回馬場的時間還早。

文笙決定按陳老所說的,去見一見那“逍遙侯”楊綽。

這麼久了。鍾天政一直沒有將楊綽列入考慮的範圍,肯定是這位‘逍遙侯’有什麼地方叫他看不上眼。

這時候鍾天政還在上課,文笙便去向譚瑤華打聽。

不問不知道。原來“逍遙侯”楊綽竟還真是一位閒散侯爺,往上數幾代。同當今聖上還是同一個祖宗呢。

當然世襲的封號並不是逍遙侯。

楊綽的父親還活着的時候,對這個兒子寄予了厚望,指望着他能重振門楣,最起碼能叫萬歲爺想起來自己還有這麼一門親戚。

可這楊綽,你說他沒出息吧,音律上簡直無師自通一樣,早早就成了樂師進了玄音閣,你說他有出息吧,他怎麼就那麼懶呢。

懶得應酬,和老侯爺還走動的權貴人家等到了楊綽當家的時候自然而然就都淡了,懶得出門,平時能躺着不坐着,叫他走幾步路都懶得動,更不要說去什麼青樓妓館花天酒地。

最要命的是,他竟然連媳婦都懶得娶,孩子都懶得生。

老夫人身體硬朗,想起這不孝子就哭,楊綽不堪其擾,乾脆住在玄音閣,連家也不回了。

這樣的一個人,做學生的時候春秋兩試都是混下來的,從來沒上過宮榜,差點把師父氣死,如今自己做了師父,怎麼可能上去打團戰?

所以鍾天政根本就沒有打過此人的主意。

不過楊綽的徒弟很有出息,全玄音閣的樂師都羨慕楊綽有個好徒弟,人家基本上靠着自學,每回考試竟也名列前茅。

叫文笙沒想到的是,他的徒弟就是那位時常在應天塔看到的“小鬍子”卓玄。

楊綽住在南院空弦居,獨門獨院,地方稍顯偏僻。

找楊綽不用約時間,到空弦居找他,基本上都在。

文笙到時,師徒兩個正在院子裡說話。

文笙怕耽誤了人家難得的授課時間,在院門口站了一站。

就聽着其中一人道:“趕緊的,再磨蹭太陽都快下山了,趁着天有陽氣,敲夠這一千下,咱們今天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另一個人討價還價:“敲鼓那麼累,改成彈琴行不行?”

聲音不大,透着一股子懶洋洋。

文笙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門口,耳聽“藏頭猱”道:“我看看,你叫……顧文笙,小姑娘膽子到是不小,不過你是學生,他是師長,又分屬南北兩院,想正大光明地交手,只有等春秋兩試和大比的時候了。”

文笙趁機請教他:“陳老,不知道此人怎麼稱呼?”

“藏頭猱”奇道:“你還不知道他叫什麼?”

文笙便將她與那老者結怨的經過講了一講。

“他叫烏大元,人稱‘風驚鶴’,乃是國師的記名弟子。”

譚老國師的記名弟子着實不少,多是當年追隨他左右的一些樂師,大約正是因此,烏大元才同鳳嵩川扯上了關係。

生事的師徒倆走了,“藏頭猱”與文笙繼續剛纔的問題。

文笙這時候對這姓陳的老樂師隱隱生出了一絲同仇敵愾之意,很是輕鬆隨意地答道:“藏頭猱聲音圓潤厚實。未打弦先猱上,好比胸有遠見料敵機先,至於將聲藏起,令聲無頭,大抵是同神龍見首不見尾一個意思吧。”

“藏頭猱”聞言“噗”地一聲笑,道:“哎呀,這馬屁拍的。叫人好生愜意。好了。給你過了。借書去吧,你要不要也看一下《古平琴歌考》?”

文笙恭敬稱謝,她需要學的東西還很多。琴歌被她排在了後面,不會因爲對方一句戲言便改了主意。

不過“藏頭猱”提到這本書,到叫文笙想起剛纔他同那烏大元所作的約定,不由關切地問了一句:“陳老。烏大元既然敢說錯若在他,以後再不進應天塔這等話。看來是對國師如何決斷頗有把握,不要緊吧?”

“藏頭猱”微微一笑:“放心就是。”

文笙於是聽他的話,放心去借書。

從那以後,文笙果然在應天塔再沒見到烏大元師徒。

過了大半個月。一日她來還書,又遇上了“藏頭猱”,文笙算着時間。那次的事情應該有個結果了,難抑好奇。覷着外頭沒有旁的學生,請教道:“陳老,可否見告烏大元的弟子就《古平琴歌考》回答您的那番話,有何不妥?”

文笙問這話的時候,已經做好了碰釘子的準備,那日她在外邊,對烏大元弟子的回答聽得一清二楚,不想辦法弄明白了,心裡老是有個疑問。

出乎文笙意料的是,“藏頭猱”很痛快就告訴了她自己爲什麼要叫那人反覆補考。

“玄音閣應天塔,是國師花了很多的心血才爲吾等創下的福祉,之前沒有,後世也不好說,所以每一個樂師都應該倍加珍惜。讀書要用心,絕不是簡單地抄回去,將書上的內容背下來就算完了,《古平琴歌考》是講琴歌的,很多樂師覺着對琴歌瞭解一下即可,他會借這本書,大約也是想着湊個數,好儘快上二層。我考他對這本書的看法,其實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他非要說這本書全是糟粕,簡直是一堆臭狗屎,只要他能自圓其說,我也會給過。”

文笙聽到這裡更好奇了,道:“可是那日他確實說了一番想法,看出來是做了很多準備。”

“藏頭猱”笑了一聲:“那是他的想法麼?那明明是烏大元的想法。我要在他的回答裡面聽到他自己的思考,比方說,他在《古平琴歌考》之前,剛借過一本《弦上無情論》,若是他自己用心研究過這兩本書,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共通之處,可以相互參詳,乃至引申。可我一點都沒聽到。”

文笙覺着“藏頭猱”這話對自己也是一種提醒,不禁動容。

“藏頭猱”語重心長道:“學習,要多用心思考,踏踏實實,切勿好高騖遠,光看着應天塔有這麼多層,這麼多的書,便急着想去最後一層看看,這種心態可不行。這第一層有近千本書,我敢說,若是能將這些書都讀透了,融會貫通,便足成大家,去不去上面幾層到也無關緊要。”

文笙聽完老樂師這番勸告,滿心感激,深施了一禮,恭恭敬敬道:“多謝陳老指點,學生受益不淺。”

文笙說的是真心話,初進應天塔,就像是進到了一座寶庫,有這麼多書在等着她一一抄回去學習,難免由迫切中升出一種急躁來。

所幸這種情緒剛一冒頭,便被陳老先生今日一席話給打消了。

“藏頭猱”笑道:“不必如此,這番話我對很多樂師都說過,肯聽的人少,大多數都是像烏大元師徒那樣,不知領情。”

文笙也笑了,暗忖:“烏大元那樣的人,教出來的弟子必定也是一丘之貉,要叫他們理解陳老的一片苦心可太難了,尤其又是以這麼特別的方式,不領情是肯定的。”

由烏大元文笙又想到了即將到來的秋試,秋試是每年的八月中旬開始,八月底結束。這眼看着就要到六月份了,文笙他們參加團戰的人還未湊齊。

鍾天政也很無奈,早由野心勃勃想取代譚四先生的隊伍拿南院團戰第一,變成了第一次只要能進宮榜就好,大不了來年再戰。

可如今團戰對文笙的意義又不一樣。輸給誰,也不能輸給烏大元師徒啊。

趁着陳老先生耐心指導她之際,文笙心念一動,請教道:“陳老,我們組了一隻隊伍,想要參加秋試的團戰,現下還缺師徒二人。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不知您平時可曾留意到南院有哪位樂師深藏不露?”

南院有名的樂師除了院長譚二先生,其他的要麼有隊伍,要麼已經明確拒絕了鍾天政。剩下這些偶有高手,也是爲人低調不喜爭鬥,要從中找出合適的人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藏頭猱”守着這應天塔。和他們時常接觸,衆人真正的實力如何可瞞不過他的眼睛。

“你先同我說說。你們的隊伍裡都是些什麼人?”

文笙便將隊中六人的情況說了說。

“藏頭猱”一聽名字便心下了然:“譚五公子、聞人英再加上你師父,你們這一隊師父實力尚可,吃虧在徒弟都是今年的新生,不找兩個強手。怕是走不多遠。南院麼……深藏不露的沒有,混吃等死的到不少。你若實在找不齊人,不妨去‘逍遙侯’楊綽那裡瞧瞧。據我所知,他的學生到是挺想參加團戰。正在想方設法地勸說他。”

陳老給她推薦的這樂師頗爲陌生,文笙道了謝,自去書室借書。

今日書室裡人不多,文笙轉了轉,正好看到有陳老適才提到的那本《弦上無情論》,便順手借了。

她已經打定主意要沉下心來,在這第一層多呆上一段時間,再借書也就不像先前那樣還挑挑撿撿的,只要與古琴有關就好。

《弦上無情論》字不算太多,文笙將書抄完自應天塔出來,天還亮着,離衆人約定一起回馬場的時間還早。

文笙決定按陳老所說的,去見一見那“逍遙侯”楊綽。

這麼久了,鍾天政一直沒有將楊綽列入考慮的範圍,肯定是這位‘逍遙侯’有什麼地方叫他看不上眼。

這時候鍾天政還在上課,文笙便去向譚瑤華打聽。

不問不知道,原來“逍遙侯”楊綽竟還真是一位閒散侯爺,往上數幾代,同當今聖上還是同一個祖宗呢。

當然世襲的封號並不是逍遙侯。

楊綽的父親還活着的時候,對這個兒子寄予了厚望,指望着他能重振門楣,最起碼能叫萬歲爺想起來自己還有這麼一門親戚。

可這楊綽,你說他沒出息吧,音律上簡直無師自通一樣,早早就成了樂師進了玄音閣,你說他有出息吧,他怎麼就那麼懶呢。

懶得應酬,和老侯爺還走動的權貴人家等到了楊綽當家的時候自然而然就都淡了,懶得出門,平時能躺着不坐着,叫他走幾步路都懶得動,更不要說去什麼青樓妓館花天酒地。

最要命的是,他竟然連媳婦都懶得娶,孩子都懶得生。

老夫人身體硬朗,想起這不孝子就哭,楊綽不堪其擾,乾脆住在玄音閣,連家也不回了。

這樣的一個人,做學生的時候春秋兩試都是混下來的,從來沒上過宮榜,差點把師父氣死,如今自己做了師父,怎麼可能上去打團戰?

所以鍾天政根本就沒有打過此人的主意。

不過楊綽的徒弟很有出息,全玄音閣的樂師都羨慕楊綽有個好徒弟,人家基本上靠着自學,每回考試竟也名列前茅。

叫文笙沒想到的是,他的徒弟就是那位時常在應天塔看到的“小鬍子”卓玄。

楊綽住在南院空弦居,獨門獨院,地方稍顯偏僻。

找楊綽不用約時間,到空弦居找他,基本上都在。

文笙到時,師徒兩個正在院子裡說話。

文笙怕耽誤了人家難得的授課時間,在院門口站了一站。

就聽着其中一人道:“趕緊的,再磨蹭太陽都快下山了,趁着天有陽氣,敲夠這一千下,咱們今天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另一個人討價還價:“敲鼓那麼累,改成彈琴行不行?”

聲音不大,透着一股子懶洋洋。()

第296章 接風宴第54章 鄉下戲班第110章 技驚四座第25章 最後一面第451章 尋找線索第289章 長亭送別第482章 破局第451章 尋找線索第557章 人生喜樂事第434章 勝利!第75章 羽音社集會第22章 雲鷺送信第217章 活見鬼第161章 冤家路窄第501章 耍花招第8章 胡琴悲歌第362章 摘星節第390章 鍾天政的下落第539章 回京決戰第450章 朗月齋第334章 悍匪殺神第309章 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49章 刁難第501章 耍花招第232章 大事件第38章 塵埃初定第365章 笨辦法第268章 御前官司第402章 散不散功抉擇在你第345章 奪命箭第246章 脫胎換骨第430章 戰白州第53章 分道揚鑣第314章 海遁第531章 無法回頭第266章 建昭三十一年上第148章 赴宴譚家第313章 無情第265章 鳥官人皇第244章 金蟬第406章 根治第457章 分魚第84章 自悟第302章 如何善後第360章 玉盤雲水第535章 陣中見第316章 天下大亂第533章 深入虎穴第426章 再走鬼見峽第508章 復仇第267章 建昭三十一年下第548章 發財了第511章 此生心事只此一樁第389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557章 人生喜樂事第486章 離京第440章 吉魯第25章 最後一面第321章 成親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494章 順金第32章 畫中人第443章 鼻血第199章 抽籤小能手第196章 備戰第403章 我住隔壁我姓王第130章 大難題第42章 追捕第249章 捨身一擊第280章 第一天第61章 青泥山雨季第69章 古琴名家厲建章第29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第309章 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276章 打個賭如何?第236章 團戰重啓第113章 君子約定第258章 臨終重託第533章 深入虎穴第326章 霍將軍歌第250章 古怪第136章 行船欸乃第229章 天下第一鼓第169章 路途上的較量第217章 活見鬼第266章 建昭三十一年上第15章 “請”出去第244章 金蟬第121章 同樂較藝第308章 請假三月第349章 刀削麪還是混沌面?第355章 結衣第215章 要命的套路第199章 抽籤小能手第536章 曲終人散第277章 狐狸尾巴第22章 雲鷺送信第399章 認親
第296章 接風宴第54章 鄉下戲班第110章 技驚四座第25章 最後一面第451章 尋找線索第289章 長亭送別第482章 破局第451章 尋找線索第557章 人生喜樂事第434章 勝利!第75章 羽音社集會第22章 雲鷺送信第217章 活見鬼第161章 冤家路窄第501章 耍花招第8章 胡琴悲歌第362章 摘星節第390章 鍾天政的下落第539章 回京決戰第450章 朗月齋第334章 悍匪殺神第309章 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49章 刁難第501章 耍花招第232章 大事件第38章 塵埃初定第365章 笨辦法第268章 御前官司第402章 散不散功抉擇在你第345章 奪命箭第246章 脫胎換骨第430章 戰白州第53章 分道揚鑣第314章 海遁第531章 無法回頭第266章 建昭三十一年上第148章 赴宴譚家第313章 無情第265章 鳥官人皇第244章 金蟬第406章 根治第457章 分魚第84章 自悟第302章 如何善後第360章 玉盤雲水第535章 陣中見第316章 天下大亂第533章 深入虎穴第426章 再走鬼見峽第508章 復仇第267章 建昭三十一年下第548章 發財了第511章 此生心事只此一樁第389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557章 人生喜樂事第486章 離京第440章 吉魯第25章 最後一面第321章 成親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494章 順金第32章 畫中人第443章 鼻血第199章 抽籤小能手第196章 備戰第403章 我住隔壁我姓王第130章 大難題第42章 追捕第249章 捨身一擊第280章 第一天第61章 青泥山雨季第69章 古琴名家厲建章第29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第309章 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276章 打個賭如何?第236章 團戰重啓第113章 君子約定第258章 臨終重託第533章 深入虎穴第326章 霍將軍歌第250章 古怪第136章 行船欸乃第229章 天下第一鼓第169章 路途上的較量第217章 活見鬼第266章 建昭三十一年上第15章 “請”出去第244章 金蟬第121章 同樂較藝第308章 請假三月第349章 刀削麪還是混沌面?第355章 結衣第215章 要命的套路第199章 抽籤小能手第536章 曲終人散第277章 狐狸尾巴第22章 雲鷺送信第399章 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