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備戰

譚夢州和顧文笙鬥樂,意味着數十年穩坐樂師第一人寶座的譚老國師終於有了對手,這場生死戰由開始到結束,丁點兒風吹草動的消息都將牽動天下。

因爲是譚夢州主動約戰,且出動了大軍以勢相壓,咄咄逼人,對方是個女子不說,年紀小的可以當他孫女,這以大欺小的名聲算是坐實了。

這等情況之下,文笙不迴應便罷了,既然應戰,不趁機討要點彩頭,實在是對不起自己。

原本杜元樸想要親自走一趟,去幫着文笙與譚家商定此戰的賭注,卻被文笙勸住了。

一來杜元樸身上還帶着傷,受不了長途車馬勞頓,再者,誰不知道他是紀南棠的左膀右臂,文笙覺着這場賭鬥輸也好,贏也罷,後果都由她一身承擔,絕不能牽連到李承運和紀家軍。

所以去幫她談條件的人可以不那麼機敏,沒有厲害的口才,卻一定要與紀家軍沒有太深的淵源,纔不會被對方反將一軍。

她請了戚琴和安敏學代她前去同譚家人交涉。

這兩位都是樂師,戚老辦事向來牢靠,安敏學出身名門,熟悉譚家衆人,如今他整個家族都倒向了李承運,從旁協助,給戚老打打下手到也合適。

按文笙的意思,這一戰她若是輸了,自是萬事皆休,任由對方處置,可若是僥倖贏了,不能放過譚家。

她不像譚夢州非要趕盡殺絕,到時候譚家人包括徒子徒孫乃至姻親附庸在內,全都從戰場上離開,從此不問政事。

想講學、想遊歷還是打算離開大梁,都悉聽尊便。身爲樂師,就只彈彈琴吹吹簫研究一下學問好了。

如此一來,也算是釜底抽薪,解了李承運當下的燃眉之急。

涉及太皇太后,想來譚家的決心也不是那麼好下,戚琴和安敏學代表她去了大可慢慢地談,無需着急。能多拖延些時間更好。

誰想譚夢州不知是急於出心中的這口惡氣。得到希聲譜,還是看出文笙是想要拖延,篤定這一戰他必勝無疑。所有條件盡數答應下來。

戚、安二人此去不過七八天,便已是商定好了細節,拖無可拖,這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鬥樂定於冬月十七。在密州的順金山進行。

密州位於開州以北,遠離戰火。一直由朝廷控制。

州內多山嶺,東邊臨海,有鐵福港比較出名,當日王十三在冰剎島做海盜頭子。還曾向密州的地方官勒索過幾艘大福艦,密州官員想起來便恨得牙根癢癢,這次全國詆譭王十三。數他們罵得歡。

這順金山在密州以險峻出名,到是小有名氣。文笙接到戚琴傳信後便是一哂:“順金?譚家這是吸取了平雄嶺的教訓,特意找人算過了吧?”

按五行之說,西方爲金,奉京和離水相比,可不是位於西邊麼,譚夢州這是不管有用沒用,先討個吉兆,免得陰溝裡翻船。

文笙一笑了之,並未在意。

此時纔剛十月下旬,離冬月十七還有大半個月的時間,足夠準備的。

紀南棠叫文笙別管順金那邊,臨陣磨槍練上半個月的琴,看能不能有所突破。

他命景傑親帶一隊斥候,又捎上了厲俊馳等江湖好漢,偷偷潛入密州,把順金山的地勢地形偵查了個遍,再畫成圖冊,好叫文笙人不必親至便心中有數。

離水衆人無不爲文笙捏着把汗,此戰贏了還好,她憑着一己之力改變格局,消除了一場大戰,再爲李承運立下奇功一件,可一旦輸了,她便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而對手是譚老國師,怎麼看她獲勝的希望都很渺茫。

這半個多月,衆人不管與文笙交情有多麼深厚,都不敢前來打擾她,好叫她安心練琴。

不過在一開始,文笙知道自己和譚夢州的賭約轟動大梁十二州的時候,私心裡很希望能再次收到鍾天政的信。

他應該知道這一戰自己贏得可能微乎其微,所有譚家人退出戰場,這不但對離水方面有利,對他也是大有好處。都到這時候了,他爲什麼還不肯將最後一篇希聲譜交出來,好叫自己多幾成勝算呢?

可是沒有。

文笙只是等待了兩日就不再奢望,求人不如求己,她現在掌握的希聲譜足有八首,對方的技藝也不過是八法八重。

譚夢州技藝通神,叫她有高山仰止的感覺,這是她幾年前在奉京求學時留下的印象,而如今,她早已不是吳下阿蒙。

奇門遁甲那麼晦澀高深的學問,她只用了十五天便窺見門徑,若這大半個月她將全部心神沉浸於希聲譜,未必不能更上一層樓。

時間一晃,就到了冬月十三,文笙出關。

身體雖然疲憊之極,精神卻很亢奮。

文笙很想再晚上兩天,但決戰之日不等人,冬月十七馬上即到,她也該把事情交待一下,然後起程了。

這段時間文笙都住在師父家中,第一個拜別的人自然是王昔。

一轉眼聶信厚的兒子已經能跑會叫人了,王昔很是喜歡他,準備等孩子大大就爲他啓蒙,小傢伙圍着他“爺爺”“爺爺”地叫,王昔臉上樂呵呵的,到不寂寞。

小傢伙和文笙熟得很,看她進門,叫道:“顧姑姑,姑姑!”跑過去叫抱。

文笙同師父打過招呼,見他鼓着小臉,叫得像只歡快的小鳥,心下喜歡,彎了腰抱起他。

王昔很是擔心文笙此去順金,臉上卻不敢露,道:“你準備好了?”

文笙點了點頭:“徒兒今天就出發。”出發前,她還要回家一趟,再去見見李承運、紀南棠等人,還要給遠在南崇的十三留封信,該交待的都需交待好。這麼一算,時間也很緊張。

王昔欲言又止,文笙明白師父心裡的感受,摸了摸聶家小子的頭,將他放下,去到師父面前,跪下來。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

王昔忍不住長嘆一聲。老淚縱橫。

文笙笑笑,起身張開雙臂,擁抱住白髮白鬚的老王昔。柔聲道:“師父放心,笙兒會很快回來。”

打從師父那裡出來,文笙想着接下來該去舅舅李榮家,跟一家人告個別。

走到大門口。把守大門的是一隊紀家軍精銳,兵士們看她露面。爭先恐後地打招呼。

一旁門房裡上了茶水待客,楊蘭逸正捧着茶盞出神,聞聲驀然一醒,“騰”地站起來。幾步到了文笙跟前,喜道:“顧,我可算是等着你了!”

文笙聽這話莞爾道:“怎麼。你在這裡等我很久了?”

楊蘭逸緊走這兩步才發現坐得太久,腿都麻了。呲牙咧嘴:“可不是。”

旁邊一位隊長笑道:“楊樂師在這門房裡一連喝了十天的茶,知道在姑娘練琴,沒有進去打擾。”

楊蘭逸瞪眼:“那不是你們說的麼?”

文笙頓時有些過意不去:“我確實一直在練琴,不知道你在這裡等着,可是有什麼急事?”

楊蘭逸支支吾吾:“沒事,這不是怕你去順金山之前見不着你嗎?”

文笙只當他是來送行的,笑道:“今天下午走,我走前會將大家叫到一起,好好告個別,哪會見不上面?”

說話間兩人出了家門。

等馬車的工夫,楊蘭逸湊上來,悄聲道:“顧,我想和你一起去順金,帶上我吧,好不好?”

文笙計劃只帶着厲俊馳幾個前往,其他人全都留下看家,以防萬一。

她歪着頭,將楊蘭逸由頭打量到腳。

шωш★тTk дn★C 〇

楊蘭逸還當文笙在估量他的實力,着意挺了挺胸,道:“我都想好了,你喜歡誰不喜歡誰,只要你覺着開心就好,別把它當成一種負擔。”

文笙心中莫名,這話從何而起呀,她可從來沒把男女之情當成負擔。

不過楊蘭逸平時說話就經常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文笙想說點兒別的,未等開口,聽他又道:“這些日子我總聽人在背後說十三哥的壞話,那都是些壞人,站着說話不腰疼,顧你別往心裡去,我尋思着十三哥沒在,不如由我替他送你去順金。”

文笙又是好笑又是感動,道:“十三現在在做的也是要緊事,一時脫不開身,他要是在這裡,我也不會叫他去順金,而是有更重要的事託付給他。不如你替他做這個吧。”

“好啊,你快說。”

“譚老國師此次非揪着我不放,怕是中了他人的設計,我一直覺着譚令蕙的死另有玄機,那人說不定就等着我們生死鬥好趁火打劫,你和大家一起,一定要把家看好了。”

“這樣,好,你儘管放心,包在我身上。”楊蘭逸幾乎要拍着胸脯跟文笙保證。

如此說定,剩下的半天時間他想一直陪着文笙,乾脆等馬車來了,也賴着上了車,與文笙一起到了李家。

這兩年,文笙只要人在離水,便時不時回來看看,這次一走,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面,她心裡要說不惆悵怎麼可能。

李家靜悄悄的,老老小小明明都在家,氣氛卻有些壓抑。

同以往回來時全家透着生疏客套不同,今天所有人看到文笙,臉上都明晃晃寫着擔心。

文笙安慰衆人一番,特意留下吃了午飯,方從李家出來,驅車直奔國公府。

李承運這裡就簡單了,人手早已召集起來,該安排準備的都已備齊,只等文笙。

文笙帶着楊蘭逸通報之後進屋,見衆多的樂師將領會聚一堂,氣氛頗爲凝重,笑道:“不急着出發,我還有封信未寫,先借國公爺的地方一用。”

衆人見她這當事之人談笑自若,心絃齊齊一鬆。

李承運吩咐管事引她前去,道:“好,你且去慢慢寫,我這裡備了酒,寫完了過來,大家都想要敬你一杯,以壯行色。”

文笙平時很少沾酒,不過這時候何妨破例,笑道:“那我先謝謝國公爺以及諸位了。”

她隨管家去了東廂李承運的書房,書童上來伺候,管家將他打發了,親自給文笙磨墨。

文笙提筆蘸了墨,對着空空一張花箋,一時沉吟沒有落筆。

管家見狀知機地將硯臺放到一旁,垂手退了出去。

文笙到不是防着他,只是這封信是寫給王十三的,文笙思來想去,區區幾頁紙,此時實難表達自己心情之萬一。

這一去還能回來麼?楊蘭逸其實說得不錯,走前不能同十三見上一面,實在遺憾。

明日真經想來還在困擾着他,這麼久未用琴聲幫着十三調理,也不知他身體怎麼樣了。

而文笙最想說的不是這些,若能得勝回來,以後有的是時間團圓相聚,到時再說也不晚,她想同十三說說,若是自己這一戰輸了,不要太難過。

按十三的性子,輕生雖不至於,怕是會頹廢一陣,而且衝動之下不知會做出什麼事來。

到時他再如何難過,自己也不會知道,這是她對不起十三的地方,只希望他能儘快調整過來,好好過這一輩子,她會在來生等着他再續前緣。

但這些叮囑的話語一旦落到紙上,不說十三看到會是什麼心情,也不會起到該有的效果,多半還會適得其反。

文笙對着空白信箋坐在那裡的時間有些久,斟酌再三,苦笑着嘆了口氣,喃喃道:“算了,還是叫你開心一下吧。”

她筆走龍蛇,源源不斷的思念從筆端落於紙上。

什麼我若死了你去找別人,我們這麼般配,天造地設的一雙,誰想來拆散,都會遭天打雷劈,所以別擔心,我會很快回來,等我回來,我們便稟明天地,于飛,結百年之好……

文笙帶着笑意很快把信寫完,拿起紙來對着墨跡輕輕吹了吹,心中變得輕鬆而堅定。

此戰必須要勝,此行必須要從順金山回來,還有十三在南崇等着她呢,那般真情意,如何可以辜負!

等墨幹了,文笙小心將信摺好,收在袖中,回到大堂,與李承運等人告別。

酒已備好,李承運親自代衆人敬了一杯,爲文笙餞行。

而後紀南棠、米景陽一一上前。

三人敬過,絡繹不絕還有人上前,卻被李承運攔住。

文笙將給王十三的信拜託給了杜元樸,帶着厲俊馳幾人出發。

大家一直送到離水城外。

文笙催馬走出很遠,還聽着後頭傳來楊蘭逸的叫聲:“顧姑娘,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啊!”。

第168章 離京第81章 硬充高手第291章 兌現賭約第58章 隱士王昔第235章 狂熱的研究者第363章 爲你摘下滿天星第182章 入甕第92章 鍾天政的手段第131章 亂啾啾的第二場第166章 人各有志第407章 備戰上元節第374章 大侄子,跑快些!第89章 華服美食第503章 驚聞第382章 江審言第20章 首提離家第486章 離京第124章 遇強愈強第223章 心底的惡魔第550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385章 暖房奇遇第229章 天下第一鼓第296章 接風宴第207章 軟柿子第298章 運籌帷幄第443章 鼻血第528章 一勞永逸第309章 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394章 《大崇律》第159章 禍水東引第307章 夜宴第385章 暖房奇遇第477章 一張琴、一座城第530章 爾虞我詐第328章 吹風少年第40章 同謀第330章 接風第475章 戰書第459章 有情無情第274章 速戰速決第357章 驅蛇鼓第512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119章 .特別關照第183章 滿城烽火第161章 冤家路窄第380章 刺吳第285章 朋友還是對手第397章 爆竹聲響第55章 《希聲譜》第99章 智者樂水第7章 人情多冷漠第4章 惡媒第400章 過大年第49章 刁難第443章 鼻血第147章 鹹吃蘿蔔鍾天政第376章 爲了你,我願意第448章 三個騙子第227章 三杯通大道第552章 洗脫第166章 人各有志第386章 惱人的噴嚏第10章 賞菊秋景第4章 惡媒第195章 七月流火第528章 一勞永逸第5章 大人物第322章 四駙馬第245章 最後的相遇第326章 霍將軍歌第29章 出殯日第415章 鬧花燈(五)第397章 爆竹聲響第423章 現身第83章 求嫁第28章 兩起命案第189章 相見爭如不見第445章 發威第523章 樂師學堂第80章 投名狀第321章 成親第279章 全力去爭第一第419章 開誠佈公第10章 賞菊秋景第467章 破陣第49章 刁難第75章 羽音社集會第535章 陣中見第332章 趕鴨子上架第537章 兩國爭端第182章 入甕第60章 拜師第494章 順金第236章 團戰重啓第505章 風雪除夕夜第175章 夜深沉第396章 關乎尊嚴口風必緊第74章 最出風頭的人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465章 算學、天文和術數
第168章 離京第81章 硬充高手第291章 兌現賭約第58章 隱士王昔第235章 狂熱的研究者第363章 爲你摘下滿天星第182章 入甕第92章 鍾天政的手段第131章 亂啾啾的第二場第166章 人各有志第407章 備戰上元節第374章 大侄子,跑快些!第89章 華服美食第503章 驚聞第382章 江審言第20章 首提離家第486章 離京第124章 遇強愈強第223章 心底的惡魔第550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385章 暖房奇遇第229章 天下第一鼓第296章 接風宴第207章 軟柿子第298章 運籌帷幄第443章 鼻血第528章 一勞永逸第309章 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394章 《大崇律》第159章 禍水東引第307章 夜宴第385章 暖房奇遇第477章 一張琴、一座城第530章 爾虞我詐第328章 吹風少年第40章 同謀第330章 接風第475章 戰書第459章 有情無情第274章 速戰速決第357章 驅蛇鼓第512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119章 .特別關照第183章 滿城烽火第161章 冤家路窄第380章 刺吳第285章 朋友還是對手第397章 爆竹聲響第55章 《希聲譜》第99章 智者樂水第7章 人情多冷漠第4章 惡媒第400章 過大年第49章 刁難第443章 鼻血第147章 鹹吃蘿蔔鍾天政第376章 爲了你,我願意第448章 三個騙子第227章 三杯通大道第552章 洗脫第166章 人各有志第386章 惱人的噴嚏第10章 賞菊秋景第4章 惡媒第195章 七月流火第528章 一勞永逸第5章 大人物第322章 四駙馬第245章 最後的相遇第326章 霍將軍歌第29章 出殯日第415章 鬧花燈(五)第397章 爆竹聲響第423章 現身第83章 求嫁第28章 兩起命案第189章 相見爭如不見第445章 發威第523章 樂師學堂第80章 投名狀第321章 成親第279章 全力去爭第一第419章 開誠佈公第10章 賞菊秋景第467章 破陣第49章 刁難第75章 羽音社集會第535章 陣中見第332章 趕鴨子上架第537章 兩國爭端第182章 入甕第60章 拜師第494章 順金第236章 團戰重啓第505章 風雪除夕夜第175章 夜深沉第396章 關乎尊嚴口風必緊第74章 最出風頭的人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465章 算學、天文和術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