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主任說完,在場的二十幾號人都陸陸續續的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沈懷民朝着外邊看去,發現停機坪外邊有軍樂隊,還有幾個穿着軍裝的人在等待。
這明顯是市裡和軍區的人來接機了。
他有些錯愕的看着方言以及他身邊的一衆老幹部。
“先走了!”方言從行李架上拿下自己的行李,對着沈懷民說道。
沈懷民有些懵逼的點點頭。
接着看着方言跟着一衆老爺子們走出了飛機艙門。
一出艙門,廣州那股獨有的溼熱氣息洶涌襲來,裡頭裹挾着濃郁的亞熱帶植物芬芳。
方言擡眼望去,停機坪上,數名的幹部正嚴陣以待,爲首的正是一個國字臉的老者,他身材中等偏瘦,腰板挺直,目光堅毅有神。
他身旁站着幾位身着軍裝的人,目光滿含敬意與期待,緊緊盯着艙口。
不遠處,排列整齊的士兵身姿筆挺,組成莊嚴的儀仗隊,在烈日下,槍上的刺刀閃爍着寒光。
這啥規格啊?
方言隨着廖主任一行徐徐步下舷梯,鞋底與金屬階梯碰撞,發出清脆聲響,在空曠的停機坪上回蕩。
忽然方言聽到遠處響起:
“預備!”
“奏樂!”
接着,軍樂隊奏響激昂的迎賓曲,鼓點和着號聲,氣勢磅礴。
爲首的老楊快步走了過來,和隊伍最前面的廖主任雙手緊握,用力搖晃着,熱情說道:“老廖,一路辛苦了!我可盼着您吶!”
廖主任笑着迴應:“老楊,又見面了,廣州這變化,一年一個樣啊!”
接着又是其他的老幹部們,一個個上去和老楊同志握手。
衆人寒暄之際,方言的目光被四周景緻吸引。
南方氣候確實比北方溫潤。
初夏的景色也比北方更加絢麗多彩。
湛藍天空下,高大的木棉樹矗立,滿樹紅花似燃燒的火焰,熱烈而奔放。
機場周邊的綠地裡,三角梅肆意綻放,紅的、紫的花朵簇擁成團,將這片土地裝點得色彩斑斕。
等到方言下到地面後,看到廖主任在向他招手。
等到方言走過去後,廖主任對着老楊介紹道:
“這位是我提過的方言,幫我幹成了不少事兒。”
老楊笑道:
“哈哈,知道!你手下第一干將嘛!”
方言趕忙對着老楊同志招呼:
“首長好!”
“好好好,年紀輕輕醫術精湛,前途不可限量啊!”老楊同志上下打量方言,點了點頭,先不說別的,光是這外在條件就讓人賞心悅目了。
第一眼就讓人心生好感。
“首長誇獎了!”方言笑着迴應道。
老楊笑着看了看手錶,說道:
“行了,時間不早了,後面人還等着下飛機呢!”
說罷他對着身後的人招呼:
“把車開過來。”
很快,好幾輛紅旗開了過來。
老爺子們先上車。
方言坐到最後一輛上。
接着前往迎賓館的車隊緩緩啓動,行駛出了機場。
車隊打頭的是掛着警備車牌的吉普車,車頂的警燈閃爍,卻未拉響警笛。
方言坐在黑色紅旗轎車內,透過車窗,看向1978年的廣州。
駛出機場,是白雲機場至市區的城郊段也就是機場路。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片綠油油的農田和魚塘。
水牛在水田裡慢悠悠地耕作,戴着斗笠的農民彎腰插着晚稻,竹製的“戽斗”放在田埂邊,偶爾有赤腳的孩童追逐着打鬧着。
道路兩旁是高大的桉樹和木麻黃,枝葉在風中沙沙作響,偶爾還能看到騎着重型自行車的郵差,車後馱着已經送空了的綠色的郵包,車鈴“叮鈴”聲清脆悅耳。
這會兒是十一點出頭,這是完事兒騎車往單位趕了。
隨着車隊駛入市區後,速度相對慢了下來,方言回憶了下,認出這裡應該是進入解放北路了,此刻看到的騎樓建築逐漸密集起來。
騎樓是廣州最具特色的街景,二層以上出挑至街道紅線處,形成底層廊道,既遮陽避雨,又美觀大方。
陽光透過雲層灑在騎樓上,形成明暗交錯的光影。
街道兩旁的榕樹枝繁葉茂,氣根垂到地面,彷彿天然的遮陽棚。
方言注意到,騎樓底層多爲商鋪。
裁縫鋪櫥窗裡掛着藍布工裝樣衣,裁縫師傅腳踩縫紉機,“噠噠”聲此起彼伏;副食店門口擺着大缸裝的腐乳、醃菜,店員正用草紙包裹顧客買的糖果。
當然了,少不了還有這邊的特色涼茶鋪。
銅製大壺在炭爐上冒着熱氣,櫃檯上擺着“癍痧茶”“夏枯草”的搪瓷牌。
理髮店門口,老式的轉燈慢悠悠旋轉,幾位大爺坐在裡頭,閉目享受着剃頭師傅的服務。路上,時不時能瞧見身着藍色工裝的工人,騎着自行車匆匆而過,路邊的宣傳欄上,張貼着“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標語,旁邊還配有最新的工業生產數據圖表,展現着廣州蓬勃發展的工業勢頭。
偶爾駛過一座石拱橋,橋下的河涌裡漂着幾艘小木船,船尾的爐竈上,粥香混着河水的腥氣撲面而來。
路過越秀山時,能看到五羊雕像的輪廓在綠樹中若隱若現,那是廣州的城市象徵,1960年建成時曾轟動一時。
車隊在解放北路603號緩緩停下,迎賓館的青磚大門兩側,兩名衛兵身着草綠色軍裝,站姿筆挺。
廖主任他們從車上下來,方言也同樣走了下來。
他跟在隊伍最後面,提着自己的行李,東張西望。
這時候已經有服務生過來,接過方言的包裹,然後遞給他一把鑰匙。
這是他房間的鑰匙,包裹會直接送到房間裡去。
他們這會兒是直接去宴會廳吃接風宴。
跟着隊伍進門後,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荔枝花香,方言擡頭,庭院裡的荔枝樹正值花期,白色的小花簇生在枝頭,蜜蜂嗡嗡作響。
穿過九曲迴廊,便能看到主樓的飛檐斗拱,檐下掛着紅燈籠,廊柱上貼着“熱烈歡迎”的紅底標語。
庭院內,假山怪石林立,潺潺流水環繞其間,魚羣在清澈的池塘裡自在遊弋。
除了有點熱,一片南方的生機盎然。
走進餐廳,嶺南風格的裝飾讓人眼前一亮。
牆壁上掛着大幅的嶺南山水畫,筆墨間盡顯山川的靈秀,方言仔細看去發現作者是關山月。
這位是GD省陽江人,是當代國畫藝術大師、書法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重要代表人物。
上輩子方言還是先知道徐錦江才知道這位大佬的。
沒想到這裡還能看到他的畫。
他這會兒好像還是廣東畫院院長。
再看其他地方,酸枝木桌椅擺放整齊,桌面擦拭得一塵不染,反射着柔和的光。
餐桌上,已精心擺好了頗具廣東特色的菜品。
這都屬於是前菜,開胃的。
粵菜在這塊兒特別講究,前菜冷盤通常以清爽、鹹鮮爲主,起到開胃作用,今天也不例外。
方言瞄了一眼,有燒味拼盤,滷味小碟,涼拌時蔬,醃製品。
這些都是刀工精細爲主的菜。
等到衆人坐下後,酒就上來了。
不過這次老楊和廖主任都沒要酒,兩人現在手裡都有醫囑擋酒牌,只有其餘老爺子們不客氣,舉起酒杯喝了起來。
接着菜就開始上來了。
和其他地方不一樣,接下來上來的是湯。
粵菜“無湯不成宴”,湯品提前熬製,象徵“團圓”,同時潤喉開胃,爲後續菜餚做鋪墊。
湯是霸王花瘦肉湯。
這個霸王花其實就是火龍果的花,性微寒、味甘,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質,能清熱潤肺、理氣化痰。
裡面有瘦肉,蜜棗和無花果,還有南北杏,薑片。
湯品呈淺褐色,清澈透亮,帶有霸王花的自然清香和蜜棗的甜潤,瘦肉軟嫩不柴。
這個湯尤其適合夏秋季節飲用,可緩解燥熱、咳嗽、咽喉乾燥等症狀,也是這邊“下火”的常見選擇。
因爲這次不用陪着領導,方言可以專心吃菜。
喝完了湯,就是熱菜了,清蒸魚,白切雞,炒菜心,瓦罐燉雞……
老實講水準挺高的,也不知道是哪個大佬做的。
隨後還有主食,甜品,水果,七七八八的。
……
吃完了飯過後,廖主任和好些老幹部要去軍區參觀,走之前也沒忘了給方言的勻禮物的事兒,讓周秘書給拿了兩罐河南信陽毛尖過來。
這是北方最著名的綠茶之一,屬於是華夏十大名茶。
罐子上面還有封條,寫着中央特供。
另外周秘書還給方言拿了一套輕薄的襯衫和短褲。
看那個摺痕明顯都是新的。
方言感謝了過後,回到自己的房間換了一身衣服,然後纔出了門。
和上海那邊一樣,這裡同樣有車供他們出行用。
走的時候,廖主任正在樓下,他還不忘了提醒方言,晚上六點的晚飯。
方言答應一聲“知道了!”
搞得周圍好些不知道內情的幹部,還以爲方言是廖主任帶來的子侄什麼的。
接着方言上了車,詢問了一下司機師傅,這裡過去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只有四公里多路程,十幾分鍾就到。
接着,汽車發動,駛出迎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