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聽到他的問題,非常坦然的點了點頭:
“當然了,上次《御修醫方類聚》就是我參與校驗的,對於這些古籍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下令解縉等人開始編纂,初名《文獻大成》。永樂二年1404年,編成初稿,但朱棣認爲內容不夠完備,遂令姚廣孝等加入,重新進行編纂。永樂五年1407年,全書編纂完成,朱棣親自撰寫序言,並定名爲《永樂大典》。”
“這裡面涵蓋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各個領域,收集了上自先秦、下至明初的各種典籍資料,全書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共2287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
說完他頓了頓,看向大冢敬節。
大冢敬節倒是沒有什麼表情,反倒是一旁的助理說道:
“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知識,你知道也不稀奇。”
方言點點頭,然後繼續說道:
“你們日本收藏的《永樂大典》分散在多個機構,不同機構所藏卷目的內容各不相同。”
“根據目前我們掌握的資料,除了宮內廳書陵部,在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大阪府立中之島圖書館,東洋文庫,天理圖書館……以及這次來的京都大學裡,都有收藏,並且日本考古學家富岡謙藏,和內閣中擔任農林大臣山本悌二郎的家中也有收藏,其中中醫內容的資料應該集中在宮內廳書陵部,京都大學,和富岡謙藏手裡。”
這話一出,頓時日本那邊的人不淡定了。
實在沒想到方言居然知道這麼多。
這個其實是後世他們自己爆出來的,方言只不過就是記性好點而已。
但是在現在方言說出來就讓他們感覺有些恐懼了。
也就是說很可能在他們來之前,這邊就已經得到他們要用《永樂大典》交換秘方的情報了。
並且調查清楚整個永樂大典在日本的分佈情況。
甚至在各人的家裡藏品,他都知道的很清楚。
這種對非公開私人收藏的掌握,直接證明這邊已深度滲透日方文物掠奪網絡。
日方原以爲國內的事情這邊不知道,卻未料這邊連“誰家書架有幾冊”都一清二楚,這說明,這邊很可能掌握更多未公開的文物線索。
方言幾乎已經是明示:“我們清楚你們藏了多少”。
這迫使他們不得不考慮到一個情況,那就是這邊後續的全盤追索,既然要有誠意,那你們搶的還回來,是不是也算誠意?
你可別說自己不知道,你要是不知道,那我可以告訴你東西放什麼地方了。
當這邊對日方底牌瞭如指掌時,《永樂大典》的“稀缺性談判價值”瞬間就被大幅削弱了。
而且方言特別提到富岡謙藏(曾參與侵華文物掠奪)和山本悌二郎(戰時內閣成員),實質是將文物問題與歷史罪行掛鉤。
他們的恐懼並非單純因方言“知道得多”,而是發現信息黑箱被打破,原以爲隱蔽的掠奪網絡遭全面曝光;而且學術人設崩塌,文化盜竊行爲從“歷史模糊地帶”被拉到道德審判臺,還有就是這次戰略被動了,談判籌碼快速失效,且更麻煩的是可能引發更大規模追責。
一瞬間,他們想到了很多東西。
哪怕是嘴上再強硬,只要是自己的邏輯站不穩腳,談判的天秤就會朝着一個方向倒。
幹壞事兒可以,但是被人拿到了證據,就他媽很尷尬了。
一時間,大冢敬節額頭上的汗水都出來了,腦子裡開始快速的思考,到底應該怎麼樣破局,今天好像是被鬼纏上了似的,怎麼幹什麼什麼都不順利。
每次對方都要從他們意想不到的角度發動攻擊。
來之前在飛機上做過很多設想和預案,現在發現對方根本就不按照套路來。
大冢敬節把目光投向王玉川,感覺肯定是這個傢伙乾的。
他就是對日本那邊太瞭解了,才能想出如此狡猾的計劃。
這邊也不急,大有一種給大冢敬節考慮的樣子。
只有方言和老季正在專心致志的鑑定。
方言翻書很快,老季這邊則是幫忙篩選,放在一旁的放大鏡說明他這會兒並沒有去看書的材質,而是在查看書中的目錄。
日方那邊有人注意到了這點,但是剛纔方言一句話給他們都幹沉默了,大冢敬節沒有開口,其他人也只能幹看着。
而且方言的舉動其實也正常,他看的速度實在有些快,是在瞄一眼整片內容後,然後就翻到下一頁,更像是在找尋什麼內容一樣。
大家也沒警惕起來。
就在這時候大冢敬節終於開口了。
他扶了扶眼鏡,故作鎮定地開口:
“方大夫對日本收藏如數家珍,正說明中日文化血脈相連!正如鑑真大師東渡傳法,貴國典籍能在日本得以保存,何嘗不是文明火種的延續?”
他話鋒一轉,冷聲道:
“不過您提及富岡謙藏私藏一事,呵呵……恕我直言,連日本學界都未曾公開的資料,您從何得知?莫非貴方的情報網已伸入學者書齋?”說完他看向“罪魁禍首”王玉川教授,說道:
“王先生,滲透的手段可不光明!”
其實王玉川和這邊的其他人也有些懵逼,他們也不知道方言是從什麼地方得到的消息,最大可能也許是那些日本的僑商。
畢竟這些人也在和日本高層打交道,聽到一些信息後,回來給方言說了,也是有可能的。
方言看起來和所有的病人關係都處的比較好,人家提供一些情報給他,其實也能夠說的過去。
當然了,最關鍵的一點是什麼,是大冢敬節沉默了。
而且不光是他沉默,他身邊的人也沉默了,甚至一個個有些震驚,明顯方言是說對了。
這就很有意思了。
這會兒大冢敬節反咬一口,聽到這話後,王玉川立馬笑呵呵的懟了回去:
“滲透不光明,那麼將掠奪美化爲文化保護就光明瞭?大冢先生可知富岡謙藏1943年以‘文化考察’之名,從北平帶走多少典籍?需不需要我念一念故宮當年的失竊清單?”
他底氣很足。
“……”大冢敬節捏捏拳頭。
然後不得不拿出另外一張底牌,只見他隨即拍出一份文件,並表示:
“富岡先生的個人行爲和我無關,我無權評價他的行動,但是我方願以京都大學分子藥理實驗室的共享權限,加上永樂大典,換取方大夫手裡的秘方,這纔是真正利於醫學進步的誠意!”
王玉川沒有說話,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嶽美中和焦書德,這會兒該他們登場了。
嶽美中第一個會意,他從兜裡掏了下,然後摸出來一本書,他將書舉起衆人才看到是《康平本傷寒論》影印件。
這個是1946年的時候,中醫藥學家葉橘泉與大冢敬節互相交換著作而獲得的《康平本傷寒論》排印本。
當時葉先生如獲至寶,並在國內重印推廣。
嶽美中把書翻到第16條:“貴方把仲景原文隨證治之篡改爲方證相對,連辨證精髓都閹割了……”
接着他將書甩在桌上繼續說道:“這種篡改版《傷寒論》教出的漢方醫,也配談藥理實驗室共享?”
此話一出,日方震驚。
剛纔小屁孩兒上來打臉就算了,現在怎麼老的也來說這事兒?
就非揪着不放嗎?
我們都私密馬賽了,你還要怎麼樣?
這時候焦樹德也說道:
“去年我用桂枝加大黃湯,治好了你們方證相對判死刑的三個病例!”
“其中一個患者合併陽明腑實,按你們理論早該放棄,結果三天退熱!”
嶽美中接過話茬,對着大冢敬節說道:
“大冢先生,您學的仲景怕是沒學對吧?這樣就算是方言給了你秘方,你拿回去一改想要變成自己的,估計也要害死不少人。”
“我們有句話叫屁股歪了,做什麼都是錯的。”
“我看你還是別想着秘方了,老老實實讀下正經的仲景學說吧。”
聽到嶽美中的話,大冢敬節頓時就怒了。
說什麼不好,非要說他學了一輩子的仲景學說有問題?
大冢敬節拍案而起:
“嶽先生可知康平本是現存最早《傷寒論》寫本?公元1060年丹波雅忠親筆校勘時,貴國《傷寒》真本早已散佚!”
“‘方證相對’源自唐代孫思邈‘方證同條’之法,我們不過是將仲景散落的明珠重新串起,倒是你們宋人擅改經文,把‘脈浮緩’硬改成‘脈浮緊’的桂枝湯禁忌,這纔是斷章取義!”
接着嶽美中和焦樹德開始和大冢敬節爭論起來。
一旁的其他人,也時不時拱拱火提出質疑。
日本那邊的京都大學的人,也忍不住加入了進來。
開始針鋒相對。
好好好,上當了!
方言在一旁聽着,手裡的動作不停,眼睛快速的在內容上掠過。
等到雙方老頭們都快吵炸的時候。
他翻到了最後一頁,腦海裡系統提示音【叮】一聲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