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六月曆史大事件(月票加更32K)
這個所謂的面試,其實就是老師現場口頭提問,讓考生來回答。
試卷上的難度如果拉不大,在這個場合下就會直接拉得非常大。
在這個場合下,老師可以基於考生對問題的回答情況,進行即時追問、延伸或提出更復雜、更綜合的問題,這種即時互動是允許考官根據考生的實際水平隨時調整問題的難度和深度。
面試不僅考察知識記憶和解題能力,還能更直接地考察考生的邏輯思維、臨場反應、語言表達、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和融會貫通能力,例如綜合運用多個知識點解決複雜病例,這些都是紙面考試相對難以充分考查的方面。
理論上,考官可以提出遠超常規筆試難度的開放式、探究性問題,以測試考生的上限。
試想一下,在緊張、限時的口頭問答環境中,考生缺乏像筆試那樣的思考時間和容錯空間,例如筆試的話可以跳過難題先做簡單的,在這個場合下,任何知識掌握不牢固、理解不深刻或思維不清晰的地方,在考官的追問下更容易暴露出來。
這樣做的目的,說白了……就是當筆試的區分度不夠,而招生名額有限時,複試就必須承擔起更嚴格篩選的任務。
老師們連夜修改複試的考覈程序,就是爲了應對筆試高分扎堆的局面,特意增加面試環節來“把難度拉得非常大”,以此選拔出最拔尖的、綜合能力最強、最經得起即時深度考察的考生。
這個環節就是用來攔住大部分人的。
就像是上輩子一些公司招聘的時候,總會有些奇葩的問題,面試憑藉其動態難度調整、多維度綜合能力考察,以及有效暴露短板的特性,成爲了在頂尖競爭者中拉開差距、實現更精準選拔的必然選擇。
只要在筆試拉不開差距的情況下,面試自然成爲了大幅提升複試整體難度和區分度的關鍵環節。
他們甚至不用過多的調整複試題目的難度,就可以做到高效率的篩選。
當然了,這裡面唯一需要確定的一點就是公平性。
考官如果看一個人不順眼,他甚至可以提出很難爲人的問題,然後讓考生完全沒辦法回答。
所以這些問題應該也會被限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裡。
雖然沒辦法保證絕對公平,但是可以保證相對的公平。
其實方言也記得上輩子的教授說過,他們的面試時間很短,只是問了兩個問題,他還以爲只是開場就已經結束了,讓他出去的時候他還以爲自己是被淘汰了,結果後面才發現是被錄取了。
搞到教授也不太清楚到底是考官看自己順眼,還是因爲自己回答的特別快,讓考官感覺自己應該被錄取。
反倒是有些被錄取的同學一連被問了好幾個問題,這才通過了考試。
所以……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個人運氣的考驗。
事情到了這個時候,複試的難度成了一個未知數,班上的人想要通過考試,就要儘量知道更多的東西,不斷的提升自己,讓自己能夠通過考官的面試。
然後,這個消息在分析過後,讓大家再次捲了起來。
而且還有人擔心其他的事情,比如宋建中就找到方言,問道:
“方哥,你說考覈的老師是不是應該都是咱們學校和研究院的人?”
“按理說應該是。”方言點了點頭回應道。
接着宋建中又問道:
“你說他們會不會因爲避嫌,而限制我們通過的人數?”
方言一怔,歪着頭說道:
“這個……說不好。”
他想了想然後對着宋建中分析道:
“面試環節的增設是校方和研究院那邊,針對筆試高分扎堆、區分度不足的應對策略,主要目的據我分析,應該是通過高壓動態問答考察考生的綜合能力上限,本質上是一種精英篩選機制。”
“也就是說,最終的目的是篩選精英,不是避嫌。”
“其設計就是深度考察需求與相對公平的約束,但也承認主觀性和偶然性比如說運氣的影響。”
“咱們考生對此的應對策略,應該是繼續深化臨牀實戰能力與知識共享,以提升自身通過概率。”
“一句話,只要你是精英,淘汰的可能性非常低。”
說完方言又加了一句:
“至少我認爲是這樣。”
聽到方言這麼說,宋建中和其他人紛紛點頭,在大家的眼裡方言基本上算是半個官方口,主要目前就是研究院旗下一個研究所的主任,還和學校各老師教授混的挺熟。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基本上這次出題的這些人,都是他們公司的。
這是在研究生考試前就已經有的既定事實。
大家的要求也很簡單,一視同仁就行了,不說咱們是一個公司一個學校的人就我放水,至少保證不要刁難我就行了。
大家對自己的實力還是有些自信的,精英班天才的驕傲,多多少少都有點。
加上方言能夠招攬他們,那也是看中了他們的潛力。
所以大家想要的就是別因爲體現“公平”,被故意犧牲就行了。
誰要是不服,認爲他們是走後門,大不了以後在班上比劃比劃嘛,比誰醫術高比誰出的醫學成果多。
……
接下來,又過了幾天時間,初試通過的消息也下來了。 雖然早就預料到全班通過了,但是大家還是高興了一下。
最開始也不知道是誰猜測的,說是這次說不定只有滿分才能參加複試,給一幫人都整焦慮了,現在看到複試通知,那傢伙大夥兒都高興的不行。
當然了這個複試通知也只是首都這塊兒的人,其他地方的還沒統計出來,等到完全統計出來後,應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班上的同學們繼續在協和這邊開展工作。
和之前一樣,上午看病,下午總結,不過的大家都又認真努力了不少,就連每天看診的人數也多了起來。
協和的中醫科的口碑,被他們這幫人做的越來越好,現在大家不光是知道這裡有個方言,還有這麼一幫大學生醫生。
院長也非常滿意這個結果。
現在這就是他想要的協和中醫科雛形,他甚至還在想,這次研究生的考試肯定會刷下來不少人,如果有那種優秀的人才,甚至他可以招攬一些,讓協和這邊的中醫科室直接運作起來。
當然了,這就是個初步的想法,最終還是要和方言商量過才行,而且考試的人來自五湖四海的,每個人的實力參差不齊,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方言他們班上這些同學的能力的。
接下來的時間,又來了個大消息。
6月,“向陽紅09”號即將搭載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團隊,前往太平洋進行首次遠洋科學考察,爲華夏海洋科研積累基礎數據。
在出發前,科學家們來一趟協和體檢。
這個體檢其實不重要,他們這些人都是身體健康的。
重要的是,他們還隨隊帶走了一個醫療團隊。
這個團隊裡面中醫西醫都有,西醫是從協和調出。
而中醫是從華夏中醫研究院那邊抽調的。
根據名單所示,這次去的人裡面,方言認識的人有陳科冀教授,還有秘方研究所裡面的鍼灸大師賀普仁教授。
平日裡方言當甩手掌櫃,都是賀普仁在那邊工作,現在人被調走,好多事情就需要方言去過問了,還好金世元教授和曾路泉教授還在。
生產依舊還在繼續,方言現在每天的工作又多了一項,那就是往研究所跑。
不過這樣也有好處,方言對秘方研究所的工作也瞭解清楚了。
不光是地面上的,甚至地下的那些中藥研究也知道了。
方言之前在古籍裡面找到的那些秘方,都在這裡保存,並且做試驗。
而且下面還有一條京城的秘密地下通道。
方言也有在裡面乘坐的資格,據說可以直接到很多秘密的地方。
除了這些還有,日本與伊朗簽署協議,計劃爲伊朗建設德黑蘭至馬什哈德的高速鐵路,這是新幹線技術首次向海外輸出(雖然方言知道,後因伊朗革命未能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過去的人還有津村和京都大學漢方研究所的人,從那邊得到消息後,國內還是挺重視的,畢竟現在方言他們的中藥生意這麼好,已經認識到國際市場上的潛力了。
擔心小鬼子過去搶市場。
只有方言知道那地方其實也沒啥市場,而且馬上就要亂起來了。
說起亂起來,隨着方言上次從廣州中醫藥大學帶回來的手冊開始印刷,並且發放到各部隊後沒多久,猴子軍隊也開始搞事兒了。
他們持續攻入鄰國,扶持韓桑林,引發了戰爭。
毛熊也公開支持猴子,整個那邊亂了起來。
另外,上級批准恢復一批高等院校,擴大招生規模,加速培養專業人才。
好多去年沒有招生的高校也開始出臺招生簡章,陳大導要準備考的北影78級也開始接受報考。
總之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那些該有的歷史事件一個不落的都來了。
也沒過多久時間,方言又得到了另外一個消息,這個消息是老胡帶過來的。
根據他在中僑辦得到的消息,六月的僑商團體要回國了,他們的合作商李成竹這次還要跟着一起,帶着歐洲那邊的一個外國商人一起回來,爲的就是擴大這次合作並且在歐洲那邊建廠。
此外這次回來的,還有英國姓何的那位老中醫。
也就是疑似是方言外公兄弟的那位。
PS:更完這章,還欠大家16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請早。
老鳳努力碼明天的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