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爭吵

從內閣出來,林聿修有些心神不寧。

他的腦海中反覆回憶着屋門打開時陳遠思和虞江輝一坐一立那沉默又尷尬的場面,以及陳遠思的那句“陛下一定會下旨平亂”。

他走到刑部的大門前,突然停住了腳步,頓了片刻,他轉身快步向宮中走去。

——

“陛下,刑部侍郎林聿修求見。”

葉傾懷聽到門外李保全的聲音,停下了手中的筆,她看着面前那道寫了一半的聖旨,嘆了口氣,索性將筆擱在了硯臺邊,道:“讓他進來吧。”

“聽聞陛下龍體欠安,微臣深感惴惴,故來叩請聖安。”林聿修說完叩首在地,禮數十分周全。

葉傾懷卻沒回他的話,而是對他身後候着的李保全道:“你出去吧,把門帶上。”

屋內只剩他兩人後,葉傾懷道:“起來吧。你來的正好,朕在擬旨,可惜擬到一半寫不下去了,你來幫朕看看。”

聽到“擬旨”二字,林聿修立即又想起了陳遠思罵虞江輝的話裡那句“陛下一定會下旨平亂”,不由得心中生出了一股不好的預感。

但他還是不動聲色地湊近了書桌,向那張只寫了幾行的聖旨看了去。

不出意料,果然是與慶縣的叛亂有關。

但那卻不是一道寫給潁州軍或者說能夠發告天下的詔書,而是一道寫給陸宴塵的聖旨。

皇帝在那張貼在明黃絹布的白紙上明確地要求陸宴塵率領西軍退出慶縣的紛亂,並勸服慶縣城中的軍民歸降朝廷。

那道聖旨卡在了“否則”二字上。

按照慣例後面應當接的是“軍法論處”四字。

但陸宴塵性子執拗,葉傾懷拿不準他會如何行事。若是旨意下得太絕對,後面便沒有轉圜餘地了,所以她下筆猶豫了。

林聿修並不知道慶縣叛亂的實情,但從陳遠思的態度和朝堂上臣工們的細碎言語中他也能推斷出其中必有隱情,於是他道:“陛下,潁州素來民風順和,陸將軍也是明理之人,想必不會平白無故發生這樣的事情。”

葉傾懷點了點頭,道:“確實並非平白無故。慶縣叛亂是因爲去年糧食歉收,百姓食不果腹,但朝廷卻沒有開倉賑災,而是調撥糧食給前線戰事所用才引起的。這是陸宴塵從前線傳回來的信,裡面寫的很清楚。”

她從桌邊的一摞書信裡將那張陶遠帶回來的陸宴塵的密信翻出來遞給了林聿修。“這件事只有朕和內閣知道,糧草緊張的事情不必讓滿朝臣工們都跟着操心。再過三個月,中州和潁州的夏稅米麥收繳上來,糧草的問題自會迎刃而解。”葉傾懷道。

林聿修看完那封密信,忖了忖,問道:“慶縣的情況已屬災情,陛下要開倉賑災嗎?”

葉傾懷撫了撫額,有些煩躁。

擱在旁人,必會先問皇帝準備如何處置叛亂解決眼下的糧草問題,但林聿修開口問的卻是受災的百姓該如何安置。

像以往一樣,林聿修就像是看不到皇帝的難處,一開口就直中葉傾懷最想回避的問題,令她感到渾身難受。

“拿什麼賑?賑災需要錢糧,不是兩嘴一碰就能讓人吃飽了。慶縣糧倉裡的糧食是供給陸宴塵的西軍的,沒有這些糧食他拿什麼去打西戎?又拿什麼去駐軍威懾北狄?”

林聿修薄脣微抿,神色冷了冷,道:“我大景富有耕地四千萬畝,卻連幾萬災民都救濟不了嗎?”

“幾萬災民?光一個慶縣,這次拒不出城的叛黨就有十餘萬。這裡面有多少是真正的災民,又有多少是渾水摸魚的紳黨,你分得清楚嗎?何況按照陸宴塵沿途所見,以及去年潁州各縣糧稅收繳的情況來看,慶縣的情況在潁州並非個例,路有餓殍的郡縣只怕還有許多。沒人說得清潁州倒底有多少個慶縣,大景九州又有多少個慶縣。這次縱容了慶縣的叛亂,不知道多少地方要效仿起來,到時候內亂四起,北狄在外虎視眈眈,纔是國運崩殂之時!”

“陛下,他們是活不下去的災民,不是居心叵測的亂民。陛下向他們舉起屠刀,與當日禁軍在承天門外對學子們舉起的屠刀又有何異?”

葉傾懷被他激得火上心頭,怒道:“你以爲朕想這麼做嗎?朕也想大筆一揮就把這些災民賑濟了,可前線的戰事靠什麼支撐?國庫現在就這些錢糧,總要做出一些選擇和犧牲。”

林聿修卻不依不饒:“所以陛下選擇了犧牲慶縣的百姓麼?陛下,朝廷賑災一人只需發放三鬥糧食便能維持一月,十萬災民一個月也不過是三萬石糧食,以如今的市價,三萬石糧食約合三萬六千兩白銀。陛下可知,京中上三坊中三進以上的大宅有五百餘戶,這些府邸中僅是衣食僕役開銷一項,一年就能達到萬兩白銀,五進大宅更甚。去年市井傳聞,陳閣老的陳府單是在錦華軒一家買衣料就花費了萬金以上。朝廷養得起這些揮金如土的權貴,卻救不起幾個受災的平民百姓麼?”

葉傾懷怔了一下,她倒從未算過這樣的賬,也是第一次聽說陳府這樣的傳聞。林聿修將這兩者放在一起對比,確是顯得災民的性命過於輕賤了。

只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事,她又何嘗不知?

葉傾懷垂下眼,道:“我朝規定六品以下官員及庶民房舍不過三進,你所說的這些宅院,都是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員和富商府邸。這些人的錢,你能要得出來嗎?你在殿試上也說過,連我朝近年的律例修訂都在偏袒權貴。爲什麼偏袒權貴?因爲律例也是他們修訂的。大景律法尚且如此,你還指望他們能割肉出錢嗎?”

林聿修默了默,道:“微臣要不出來是因爲人微言輕,但陛下是九五至尊,這世上沒有陛下做不到的事,只有陛下不想做的事。”

他如此出言,已屬不敬,葉傾懷卻仍壓着心頭的火氣,耐着性子對他道:“聿修,朕雖是天子,卻不能爲所欲爲。朕不能和滿朝所有官員作對,朝務還需要他們來處理,政策也需要他們來推行。朕有朕的難處,聿修,你就不能體諒一下朕嗎?”

第187章 生死第177章 掛帥214.第214章 戰略第166章 辭呈230.第230章 人選第187章 生死第85章 苦心第160章 無眠第139章 政務216.第216章 行雲寨190.第190章 難民216.第216章 行雲寨第89章 利刃第三章 畫像第172章 意象212.第212章 荒謬第135章 狀元第196章 平等第五十四章 突圍220.第220章 天真第六十八章 少東家第130章 洞房第179章 秦陽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175章 請求211.第211章 瑞雪第十五章 明路第170章 琴聲第168章 舒窈第245章 陷阱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71章 番外——秦寶珠3第十章 文校第三十四張 對峙第三十八章 重逢第199章 困惑211.第211章 瑞雪第109章 右衙衛第二十六章 守歲第241章 夢魘第81章 勸言第133章 對答第115章 長命鎖第200章 鏡子第125章 落定第93章 開支第95章 進退第十七章 買賣第248章 取捨第五十三章 宮變第十一章 秦陽第六十六章 慎刑司第102章 冤情第四十章 策劃第88章 鷹衛第五十三章 宮變219.第219章 改變第四十章 策劃第87章 甦醒第197章 萬壽節第202章 月季第127章 貢士第147章 請命第六十五章 蘭貴人第204章 嬉春第十四章 求親第三十三章 放榜第239章 判斷第136章 決意230.第230章 人選第100章 非人第208章 失蹤210.第210章 返京第125章 落定第128章 大婚第187章 生死第93章 開支第252章 破局第105章 師生第二十八章 流放233.第233章 任命第85章 苦心第250章 請辭第六十八章 少東家第247章 壓力第147章 請命第八章 出宮第204章 嬉春第198章 貪墨第191章 截殺第86章 演戲第173章 杜荊第204章 嬉春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十六章 鬼市第二十三章 陳府232.第232章 舅甥第150章 鉗制第156章 薛鬆215.第215章 內亂
第187章 生死第177章 掛帥214.第214章 戰略第166章 辭呈230.第230章 人選第187章 生死第85章 苦心第160章 無眠第139章 政務216.第216章 行雲寨190.第190章 難民216.第216章 行雲寨第89章 利刃第三章 畫像第172章 意象212.第212章 荒謬第135章 狀元第196章 平等第五十四章 突圍220.第220章 天真第六十八章 少東家第130章 洞房第179章 秦陽第四十二章 爲難第175章 請求211.第211章 瑞雪第十五章 明路第170章 琴聲第168章 舒窈第245章 陷阱第五十六章 短兵第71章 番外——秦寶珠3第十章 文校第三十四張 對峙第三十八章 重逢第199章 困惑211.第211章 瑞雪第109章 右衙衛第二十六章 守歲第241章 夢魘第81章 勸言第133章 對答第115章 長命鎖第200章 鏡子第125章 落定第93章 開支第95章 進退第十七章 買賣第248章 取捨第五十三章 宮變第十一章 秦陽第六十六章 慎刑司第102章 冤情第四十章 策劃第88章 鷹衛第五十三章 宮變219.第219章 改變第四十章 策劃第87章 甦醒第197章 萬壽節第202章 月季第127章 貢士第147章 請命第六十五章 蘭貴人第204章 嬉春第十四章 求親第三十三章 放榜第239章 判斷第136章 決意230.第230章 人選第100章 非人第208章 失蹤210.第210章 返京第125章 落定第128章 大婚第187章 生死第93章 開支第252章 破局第105章 師生第二十八章 流放233.第233章 任命第85章 苦心第250章 請辭第六十八章 少東家第247章 壓力第147章 請命第八章 出宮第204章 嬉春第198章 貪墨第191章 截殺第86章 演戲第173章 杜荊第204章 嬉春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十六章 鬼市第二十三章 陳府232.第232章 舅甥第150章 鉗制第156章 薛鬆215.第215章 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