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

雖說有小冰河氣候的影響,導致氣溫一年比一年冷。

但到了眼下五六月間,整個山海關外也開始染了些綠色,而人們也開始從自家的炕頭裡跑了出來,開始一年的生產。

隨着朱由校明旨允許關內外進行貿易往來,且又與韃子達成了和議,所以今年出關的商隊倒也比往年更多。

此時的遼東經略王在晉也來到了山海關外,於十里長亭處,擺好了酒席。

而王在晉要送的自然就是此番要出使韃子並長駐韃子所在地的國子監司業兼駐清正使劉宗周,隨同要送的還有以戶科給事中銜擔任副使的史可法。

這兩人雖然不討朱由校喜歡,但在很多官員心中卻是極有聲望的人,在這些官員看來,這兩人才是大明爲官的典範。

也正因爲此,作爲天下五大封疆大吏之一的王在晉也不得不撥冗前來款待。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如今我大明與韃子雖說已達成和解,但天下誰都知道這只是緩兵之計,兩位此去只怕是凶多吉少啊。”

王在晉吟誦了一句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後就親自給劉宗周和史可法倒了酒。

劉宗周和史可法二人卻也同樣是面帶苦色,一言不,因王在晉官位比他們高,便向王在晉行了一禮,然後舉起酒杯就將一杯烈酒吞入了口中。

劉宗周自己直接就嘆了口氣:“唉,不敢對王經略有所隱瞞,下官自然知道此次出關是難以再回故土,只可恨遭受小人暗算,這口氣一直難除啊。”

聽劉宗周這麼說,史可法卻是欲哭無淚的看了劉宗周一眼,如果劉宗周是因爲被小人暗算,那他則是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被當今陛下給任命爲副使。

王在晉見二人鬱鬱寡歡,也不好再多說什麼,而且旁邊還有隨行的錦衣衛站着,誰也不好說當今陛下的不是。

因而,王在晉也只有好言相勸道:“兩位也不必如此悲觀,正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是小人暗算也罷還是陛下有意也罷,兩位此次出關,當爲我大明盡忠盡責,現在我大明商人出關闖蕩的越來越多,一些不法之徒趁機巧取豪奪或者做其他不利於大明之事,也要全靠兩位周旋纔是,若他日兩國再起戰端,王某相信陛下不會不管二位的。”

既然王在晉如此勸解,劉宗周和史可法也只得跟着說一下豪言壯語的話,且不情願的朝北方紫禁城所在的方向磕了頭後才意興闌珊的出了關。

一出山海關就進入了吳襄也就是現在遼王的地盤。

現在吳襄也不敢招惹大明,畢竟他的關寧軍不比韃子,以前尚且要靠着大明朝廷的糧餉供養纔有些戰鬥力,現在自己獨立做主了,日子自然難過,很多士兵已經再次重歸了農民的角色,而其他還在當兵吃糧的也沒以前那麼敢拼,因爲現在即便殺了幾個韃子也不會再有賞錢。

而他們也不敢同韃子一樣直接入關劫掠,負責鎮守山海關正是差點被吳襄部擺了一道的滿桂。

這麼一來,吳襄部也只能對大明俯帖耳,甚至他還想恢復到以前只在大明當總兵的日子,雖說沒現在這個遼王的身份聽起來好,但至少每月還是有銀子可貪的,現在輪到他自己當家做主了,也只有喝西北風的份。

因此,當劉宗周和史可法進入吳襄地界後,吳襄部的關寧軍也不敢爲難,甚至其子吳三桂也親自出錦州城設宴款送劉宗周和史可法二人。

“兩位先生遠道而來,小王略備薄酒相待,還請兩位不要嫌棄”,吳三桂做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朝二人行了一禮。

劉宗周和史可法雖說性格固執卻也不笨,知道這個被陛下欽封的遼王世子是什麼來路,也明白陛下內心裡對眼前這人態度。

所以二人也沒多少熱情,表情冷漠地朝吳三桂拱了拱手,就拂袖而去。

吳三桂兩人如此態度,雖說恨得咬牙切齒,但也不得不立即跑上前來,攔住劉宗宗和史可法:“兩位先生請留步,小侄自知是上不得高臺盤的一介武夫,也不配在兩位先生面前提壺倒酒,但小侄的確有一件大事要求兩位先生,希望兩位先生看在我們同爲大明之臣的份上,幫小侄一把。”

這吳三桂說着就朝左右使了使眼色,頓時就是兩排人馬出現在道路前後。

劉宗周和史可法見此皆是一驚,劉宗周也沒喊吳三桂世子殿下,而是直呼其名,叱問道:“吳三桂,你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想劫持我們不成,另外,本官提醒你一句,陛下早已有明旨,你們不再是我大明之臣,你們只是外藩,所以爾等若敢對我上朝之臣有不敬之心,他日休怪我大明不客氣!”

吳三桂也沒有立即回答劉宗周的話,直接大喝一聲:“擡上來!”緊接着就見兩箱銀光閃爍的銀兩被擡了上來。

“小侄沒有要劫持兩位先生的意思,如今韃子對我大淩河一帶攻勢甚猛,小侄只是想求兩位先生此去韃子所部能爲我們求求情,我父王可以獻出大淩河之地,但請大清之皇帝能也與我等達成和議,另外還請兩位先生書信一封與遼東經略王督師,希望王督師也能重開貿易於我等,畢竟我等也比韃子親近些,而這兩箱銀子,是給兩位先生的謝禮。”

劉宗周算是明白了這吳三桂的意思,敢情是要讓自己和史可法做箇中間人,勸和韃子和他吳襄所部。

“可以”,劉宗周答應了吳三桂的要求,並順利出了錦州城。

一出錦州城,史可法不由得拉住劉宗周問道:“劉正使,下官斗膽請問,你爲何要收下這逆臣賊子的銀子,還答應他去說和韃子,這要是讓陛下知道了,還不得砍了你我的腦袋,只怕現在這些錦衣衛已經開始準備傳遞消息給陛下,請求陛下裁奪了。”

劉宗周不由得笑道:“我若不答應,只怕就出不了錦州城,當年永平一帶的無數冤魂還在,他吳襄部別以爲我等已經忘記了此事。”

劉宗周說着,就見前方跑來一路騎兵,一看那腦袋後的金錢鼠尾,就知道是韃子,領頭的卻是韃子貝勒阿巴泰之子博洛。

這個後來一手製造江陰屠城的劊子手此時雖然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卻已有了幾分蠻橫跋扈之象,來到劉宗周等面前,也不下馬,甩開鞭子指着劉宗周問道:“你們就是來我大清當使臣的明狗?”

“非也,我等是來替我大明皇帝陛下管教管教他這個不聽話的兒子來的,當然還有他的這些不懂規矩的奴才。”

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變得很賤的多爾袞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親自爲誘餌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八章 皇后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變得很賤的多爾袞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兩百四十七章 遊行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五章 朱由檢最後的請求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蘭珠面聖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
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變得很賤的多爾袞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親自爲誘餌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八章 皇后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變得很賤的多爾袞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兩百四十七章 遊行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五章 朱由檢最後的請求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蘭珠面聖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二百二十五章 盧象升對吳三桂的羞辱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