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

這清倌人玉芬姑娘本名徐佛,素來自矜身價的她是不會輕易推門出來與這些書生隨意交談的。天『籟小說

但當管紹寧怒吼“冒起宗”的名諱時,卻引起了這徐佛的注意。

對於她們這些清倌人而言,能得到如冒起宗這等大才子的熱捧,無疑是讓她們身價倍增的最好方式,因而見有人與冒起宗爭執,她便想着出來幫襯一把,更何況她內心對於冒起宗這種敢直言朝政的赤誠之心也深有好感。

因而她一出來就秋波暗傳向冒起宗。

對於眼前這個說知道陛下所作詩詞的普通舉子朱寧(朱由校)。

徐佛也只不過是出於客套而已,嫣然一笑的同時,其實也有些不以爲然。

已在京城待了些時日的她在瓊芳樓也見過不少達官貴人,對於當今陛下也聽到了不少消息,如從某一位尚書口中,她就聽到當今陛下竟然與某一個工匠討論用如何打鐵,從某一少卿口中聽到陛下還在什麼皇家科學院煉丹。

如今更是京郊練起兵來,而且還練的是一羣同陛下一樣的紈絝子弟。

即便練兵的大臣也只是一個個提拔爲知府的兵部左侍郎,既不是翰林出身,也不是內閣重臣。

相反朝中重臣如孫承宗卻被他外派出去,而袁崇煥等更是棄之不用。

所以同冒起宗和呂大器一樣,這徐佛潛意識裡也認爲當今陛下是一不學無術之徒,而且還五毒俱全,不但好木匠,好打鐵,還好煉丹。

“既然陛下寫過詞章,這位公子何不寫就出來,讓小女子與在場的諸位公子看看?”

шшш☢ттkan☢co

徐佛說着的時候,那叫白嬰的侍女已在對面的方几上擺好了文房四寶。

冒起宗這時候不由得笑了起來:“也罷,難得玉芬姑娘有如此興致,這位仁兄就寫寫吧,只是冒某擔心的是,這位仁兄不會拿自己的大作去充作陛下之筆吧,那樣的話,若是寫的好,還能替君王掙幾分面子,若不好,可就丟的不是你一個人的臉。”

“假借陛下之名沽名釣譽,得虧你們保皇黨的口口聲聲說忠於陛下,實則纔是對陛下的真正大不敬!”

呂大器冷聲說了幾句,氣得劉汝愚恨不得立即就把這有眼不識泰山的傢伙給直接拿下。

管紹寧見這兩人對陛下明罵暗諷,如今這呂大器還詆譭起保皇黨,因而氣得直接拽住呂大器衣領來:“你們這些復社除了胡亂攀咬,還能不能會點別的!再若嘴巴不乾淨,信不信你管爺我則就撕爛你的嘴!”

管紹寧畢竟也是讀書人,威逼呂大器幾句後也就收了手,並拍了拍朱由校肩膀道:

”這位仁兄,陛下御筆沒必要給這羣沒長眼睛的看,更何況詩詞終算不上是什麼實務,陛下既是君主,治國理政當爲第一,詩詞好不好有什麼要緊,李煜倒是寫的好詞,但還不是做了亡國君。“

管紹寧雖然佩服當今聖上誅殺東林、抄沒晉商的果斷,但也不相信聖上有何過人的文采,因而便想着替朱由校開脫,畢竟這位叫朱寧的仁兄若是寫出來的詞不夠好,丟的可不是他一人的臉,而是當今陛下的臉面。

他甚至心裡也有些這位叫朱寧的仁兄有些魯莽,且太過自負以至於把自己陷進了坑中。

“這位公子此言差矣,常言詩以言志,李煜沉湎酒色,做詞香豔無用,但亦不可說君王就做不得詞,當今太祖雖是布衣出身,但也有《秋水賦》,也因此國朝自建立初既重文教,如今天子既有心振興大明,當也有好文尊儒之心,若真有詩詞,吾等能窺見陛下之志向,也不失爲一件人生幸事。”

但這時候,名.妓徐佛並沒有要放過朱由校的意思,見管紹寧有意要替這朱公子開脫就便也跟着反駁起來,還把朱元璋搬了出來。

朱由校本來最初見這徐佛長得姿容俊俏,也有些男人本能的好感,但如今見她如此刻薄,心裡也有些厭惡起來。

特別是當他見這徐佛居然還說朱元璋都有才自己作爲其子孫也不能無才時,心裡就更加又氣又笑,但現在一心提升自己這個君王在儒林中的話語權的朱由校還是暫且忍住了,心裡也算是徹底恨死了這兩復社鉅子,拿起毛筆就開始寫起太祖的《沁園春·雪》來。

“對於陛下這詞是否入得了眼,有無太祖遺風,諸位一看便知。”

朱由校這時候已經寫完,便面帶笑容地擱下了毛筆。

有些近視的冒起宗眯着眼看了一眼,就鄙夷地道:“就這筆**底,跟我家十歲蒙童還差些,也不知道這位公子當初是怎麼鄉試中舉的。“

朱由校微微有些臉紅,心中怒意更深,他的毛筆字雖在現代社會算得上好,但在古代特別是被以書法見長的冒起宗面前,的確有些入不了眼。

這作爲君王,特別是執掌生殺大權的君王,向來是既能寬宏大量又能睚眥必報的,而冒起宗等明顯以後要深刻體驗到朱由校的後一種性格。

管紹寧也是隻搖頭,現在朱由校在他眼裡簡直就是豬隊友的角色,不過爲了挽回幾分陛下和保皇黨的面子,他也得捏着鼻子去認真看看朱由校寫在紙上的詞,並想着一定要竭盡全能誇這詞幾句,那怕寫的像****,自己也得誇上天。

但當他仔細看時,卻不禁喃喃唸了起來: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好!”

管紹寧一拍桌子大叫了一聲,由不得他不激動,雖然這詞算不上多麼瑰麗華美,但難得是有一種帝王獨有的豪邁和偉略。

他甚至不由得呆看了朱由校幾眼,在他看來,當今陛下應該做不出這樣的詞,但偏偏這種詞也就陛下這樣的人適合。

而這時,冒起宗也閉住了嘴,雖然對於管紹寧剛纔的表現,他很是惱火,但作爲一個深諳詩詞的大才子,他此時也沒辦法說着詞不好。

呂大器不由得問了一句:“此沁園春真是陛下所做?”

第五百零三章 驅趕紅毛鬼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九十章 火炮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場大富貴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封推感言第兩百零六章 孔聞詩欲留遺言第二十七章 敢要挾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
第五百零三章 驅趕紅毛鬼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九十章 火炮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場大富貴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封推感言第兩百零六章 孔聞詩欲留遺言第二十七章 敢要挾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