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七章 遊行

清晨,金陵城剛剛迎來了朝陽,厚重的城門緩緩打開,倚靠在城牆邊結棚而居的乞丐和流浪者開始66續續的進了城。

南o京兵部尚書王永光素來愛民,因而並不因爲皇帝陛下朱由校蒞臨南o京,而限制這些衣食無憂者進城討食。

但今日不同的是,這些乞丐或流浪者沒有分散謀食,一些曾在大戶人家做過工,且見過一定世面且或許識得幾個字的織工們爲,帶着他們朝三山街走來。

且走着走着,就見有越來越多的人從各坊各巷匯聚而來,人羣由數十人增加到數百人再到上千,乃至上萬。

過了三山街到了南o京繁華地帶會同橋上時,就能看見烏壓壓一大片的人羣從四面北方涌來,建安坊和太平橋方向已經是摩肩接踵一般。

這些人或滿臉憤慨,或一臉索然無色,或哭喪着臉;大多數衣衫襤褸或短衣草鞋,但細心觀察會現這裡面也有滿臉橫肉的混混或豪奴辦成普通百姓手裡持着裹鐵木棒,甚至有暗藏利刃者,且眼露兇光的掃視着周邊街巷上的店鋪或街坊民宅。

巡視而過的官兵衙役對此是視若無睹,或者也沒當回事,見到人很多就乾脆繞路而回。

會同橋上,陳名夏在幾個家奴的護衛下,朝着四周圍攏而來的市井百姓們大聲呼喊起來:

“諸位應天府的父老鄉親們,如今朝廷奸臣當道,荼毒民財,先是開商收稅以奪民利,後又設皇家織造局奪我江南織造產業,無數作坊因此而破敗,百萬織工衣食無着,不得不乞討賣兒鬻女以度日;

而我董公乃大道爲公之士也,素來憐貧惜弱,不忍見江南百姓流離失所,便趁陛下南巡之機,陳江南實情於御前,誰知那內閣大學士李明睿不問青紅皁白誣陷董公圖謀不軌,且擅自殺害了董公,此乃我江南士民之大仇恨,大冤枉,不殺李明睿這個大奸臣,我等將繼續處於水火之中!”

與此同時,在金陵新浮橋上,方大猷與冒闢疆也站在橋頭之上,對着橋頭兩岸,橋下城濠兩邊的百姓們高喊道:

“起早貪黑,難有茅屋一間;食粥吃糠,難裹肚皮之飢,這是爲什麼!

究其原因,就是當今朝綱混亂,貪官污吏橫行,有奸臣如錢謙益、李明睿、盧象升;閹宦王承恩、魏忠賢等恃寵而驕,矇蔽聖上,貪贓枉法,奪取民財所致;本我江南乃天下富庶之地,民不知饑饉,士不知國仇家恨,可魏忠賢一來,我江南文人竟被罵成芻狗;

我江南百姓也被嘲弄自私無恥,可細想想,是誰讓你們一家老小不得不賣房賣地居住在狹小棚子裡的,是誰讓你們原本可以領了工錢去秦淮河上喝花酒如今卻不得不乞討度日的,都是他們!是閹黨們的皇家織造居,是害死董公的奸臣李明睿!”

冒闢疆這時候也忙跟着高呼起來:“江南士民們,如今陛下就在我們金陵城,讓我們像數百年前鎖拿貪官見高皇帝一樣去面見陛下,讓陛下知道我們的冤屈,讓陛下懲處這些奸佞之徒!”

待這時,方大猷和冒闢疆的家奴們忙先呼應起來,高喊着“剷除奸佞”、“殺李明睿”、“還董公清白”、“取締皇家織造局”等口號來。

頓時本就因爲社會矛盾加劇而壓抑了許久的失業百姓們也跟着響應起來,跟着喊着口號,一個個是血脈沸騰、似乎真的有滿腔怒火亟需泄一般,赤紅着眼,緊握着拳頭。

江南文人之地,陳名夏和方大猷、冒闢疆等文人士子本就掌控着這裡的話語權,因而也極易挑唆起百姓對官府的仇恨來。

而百姓們也不明白這裡面的具體的利害,他們直觀的經驗告訴他們就是官府的橫徵暴斂導致他們現在流離失所,再加上聽了這些文人士子們有邏輯的蠱惑後便覺得就是這麼回事。

於是,李明睿和魏忠賢等就這樣被百姓們當做了仇恨者,而陳名夏等卻似乎也因此有了無上的成就感,他們覺得自己真正代表着民心、代表着真理。

這樣一來,再加上從衆心理的作用,整個人羣就瘋狂起來,變成了一場浩浩蕩蕩的羣o衆o運動;整個南o京城的主要幹道上開始響起震天動地的吶喊聲。

也不知道是誰教的,開始有人用白底黑字的布條拉起了橫幅,上面寫着“董公奇恥大冤,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平民憤”等語。

一些原本沒打算參加的市井士民見此也跟着加入,隨着人流的滾動,加上歷年來階級矛盾的積累,士民們開始認爲不加入進來就是奸臣閹黨。

且漸漸的,有自以爲自己就是真理的百姓開始逼迫其他人加進來,若不加進來就謾罵或毆打。

甚至,開始有人趁此混亂之時偷盜起來,或是直接衝進店鋪搶劫,只說這些都是貪官污吏家開的。

有店鋪商人嚇到要立即關店打烊,但還是被憤怒的人羣衝了進來,或搶或砸,一片混亂!

這一幕不僅僅在金陵城上演。

王思任素來在紹興府名望甚重,在他的帶領下,整個紹興府縣學的生員乃至舉人們也開始齊聚在府衙或各縣衙們前喊冤,甚至漸漸的也有百姓加入進來,逐漸就也演變成一場不可遏制的運動。

陳繼儒此時已經沒法控制松江府的局勢,他似乎也感覺到有人在利用此事興風作浪,但他不能止步,因爲他要爲大明、爲自己的好友董其昌鳴不平。

甚至連帶浙o江、江西等地也開始有零星的生員罷課、百姓們罷工涌上街頭,圍堵衙門鬧事的生。

也因此,之前在各地本就時常生的偷盜、搶劫、毆打、殺人等惡**件開始成爲常態。

一場名爲喊冤的運動也因此演變成一場動亂,各地衙門被圍堵的水泄不通,一些無辜的小商人或只想安安穩穩生活的百姓們被欺凌。

似乎,就在這一夜之間,整個平靜的江南就變了樣。

誰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一場蓄意已久的陰謀,還是真的因爲朝綱混亂,百姓們積怨已久所導致的結果,但的的確確,大明最富庶的江南,亂了!

而這個時候,東廠、各地衙門也開始將消息傳遞進了紫禁城,等待着皇帝朱由校的裁決。

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五章 朱由檢最後的請求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變得很賤的多爾袞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十七章 結黨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兩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
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五章 朱由檢最後的請求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變得很賤的多爾袞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十七章 結黨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兩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