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

朱由校沒有讓東廠透露出自己已經知道了曹思誠書房裡有寫給信王朱由檢的信件,以免引起曹思誠的警覺,讓他背後的人和另一派在私底下達成和解。

這樣一來,自己就沒辦法進一步得知曹思誠的真正底細。

爲了引蛇出洞,朱由校在這日在早朝上則準備給企圖誣陷曹思誠和信王朱由檢的人一個自己已經知道了曹思誠和信王朱由檢有來往的訊息。

這時候,朱由校則故意將曹思誠叫上前來,並詢問其都察院近年派往各省巡按的御史巡按情況。

曹思誠倒也不會想到當今陛下問及自己公務上的事是懷有什麼目的,因而也就沒有多想,很正常地就將自己都察院的概況都呈報給了朱由校。

朱由校聽後則點了點頭,面帶微笑,眼神中透露出對曹思誠的讚許之意,並道:“很好,都察院上匡吏治,下安黎庶,國朝能否萬世而傳全奈於此,爾等都察院等言官務必要清廉自守,有貪必糾,有錯必參!目前你這個左都御史是做的極好的,選薦的一干年輕御史也都是有才幹的,連帶信王也向朕誇讚你的,說你給西征軍選薦的巡兵御史就是個極得力的。”

本來,曹思誠在聽見皇帝陛下朱由校難得有如此耐心跟自己說這麼多話而且是在稱讚自己時而很是高興,但他沒想到陛下的話裡突然提到信王朱由檢。

饒是曹思誠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東廠的人查到他跟信王有聯繫的信件,但他一個官場老油條對於陛下突然提到信王朱由檢這個政治敏感人物還是不由得產生了一絲警覺,並驚起了一身冷汗。

不過,曹思誠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自己是不能說什麼的,越說就越容易壞事,於是他只得訕笑了笑,很客氣的表達了對陛下誇讚幹練的感謝,並表示以後還是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是,曹思誠表達感謝的話語裡,隻字沒有提到對信王殿下朱由檢表示感謝,這也是間接的向皇帝陛下朱由校表態:自己和信王朱由檢是沒有任何關係的,自己甚至都懶得感謝他。

“老狐狸!”

朱由校暗罵了一句,但也淡淡一笑,沒有多說什麼。

不過,堂下的各位大臣倒是面色詭異的很,李明睿看上去面沉似水,但心裡卻是直打鼓,他也疑惑起來,往常並不在朝堂之上提及信王朱由檢的陛下爲何突然提起信王,而且還是當着曹思誠的面提起的,莫非信王朱由檢來到京城後並不老實?這或許不可能。

但是,若信王真不老實,那從他之前在回京城一路上的表現,只能說明這個信王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其心志之成熟非一般人能及。

李明睿不由得感到一股強烈的危機感,他很後悔當初沒有死命要求皇帝陛下朱由校將信王處死!

而錢謙益此時卻是心裡有些得意,但他也沒有刻意表現出來,只是眉頭微蹙,表現出一種對於陛下突然提到信王殿下朱由檢的一種極不適應感。

看着這些在朝堂上的高級文官們的各種表象,朱由校有一種想撕開他們虛僞臉皮的強烈衝動。

但最終朱由校還是忍住了心裡的衝動,畢竟很多情況下,他即便是帝王也是不能任性的,而且玩政治不就是玩的表裡不如一嘛,若是真君子也沒辦法站在這廟堂之上。

“退朝吧,有事上本通政司”,朱由校說着起身進了內堂。

而在高呼萬歲且眼見朱由校沒了身影后,百官們纔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對於陛下朱由校突然提到信王朱由檢,任何一個文官都不感到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誰也不知道陛下放出的這是什麼信號,但大家都知道,這裡面最關鍵的人物就是左都御史曹思誠!

散朝後,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把目光齊聚到了曹思誠這裡,甚至與曹思誠相熟的還忍不住上前來詢問幾句。

原因自然是很簡單,爲何皇帝陛下提起信王朱由檢時單單提起信王朱由檢誇了你,而不是誇了其他大臣,要麼是陛下已經暗地裡認爲你這個左都御史曹思誠已經與信王朱由檢沆瀣一氣,要麼是你自己不修邊幅,政治智商還比較低,去接觸一個政治敏感人物。

但無論是那種情況,都可以明確的是,皇帝陛下朱由校已經對此事件表示了不滿。

因而官員們並沒有因爲皇帝陛下朱由校突然誇讚了左都御史曹思誠而認爲曹思誠會因此而飛黃騰達,相反誰都猜得出,這曹思城只怕已經給皇帝陛下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印象。

所以,一些明哲保身的官員們開始選擇性的疏遠與曹思誠的關係,一些副都御史和即將有資格補進內閣擔任內閣大學士的官員們更是不由得幸災樂禍起來,因爲這至少說明自己的仕途路上又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曹思誠自己的心情也不是很好,他也想不通當今陛下爲何會突然提起信王朱由檢誇過自己,這明顯是在表達對自己聯絡信王朱由檢的不滿。

帝心難測,曹思誠還不足以能揣摩透朱由校的心思,甚至他現在都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對於同僚們的各種表現,他也不知道怎麼應付。

而就在一干好事的官員幸災樂禍的要恭喜曹思誠深得陛下和信王殿下的讚賞時,內閣次輔李明睿這時候突然出現喝叱了一句:“都在幹什麼,宮禁之內豈是閒談的地方,諸位好歹也是朝廷大員,若是再不顧及自身體面,到時候御史參劾起來,別指望本官會幫你們求情,都散去吧!”

對於李明睿這種的炙手可熱的閣老,官員們還是有些怕的,也就不好再多說。

而曹思誠見李明睿突然出現爲自己解圍,倒也如久旱逢甘霖般欣喜不已,不由得哭喪着臉:“多謝閣老了,只是閣老您也看見了,今天朝堂上陛下突然說的話,下官到現在也還覺得芒刺在背亞。”

“出宮後再聊!”

李明睿四周看了一眼,就先一步而走,直到上了馬(李明睿有在紫禁城騎馬的特權),出了紫禁城後才停下來換了轎子。

但在走了一段後,李明睿就讓轎伕停下轎子,並等曹思誠也坐着轎子來後,才命人重新起轎,且與曹思誠的轎子保持同行,兩人就隔着轎簾說話。

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八章 皇后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八章 皇后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兩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
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八章 皇后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八章 皇后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兩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