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

但由於溫體仁雖官居正三品,卻不是內閣閣臣又沒入值西暖閣成爲天子近臣,因而負責守衛宮廷的官兵並不放他進去。

他也只有走其他的路子,以有緊急事爲由遞牌子求見,並塞了負責宮禁的宦官足足百兩銀票纔得到了陛下准予他覲見的消息。

朱由校也不知道溫體仁有何緊急事,但只要遞牌子求見,他也不好不見,而且他也很好奇這個在後世崇禎朝居輔之職最久的官場牛人到底要在自己面前表演什麼花招。

“微臣禮部左侍郎溫體仁見過陛下”,溫體仁雖是第一次來平臺面聖,卻也能做到波瀾不驚,神色自然。

“起身吧”,朱由校端坐在龍椅上,瞄了這身材矮胖,一身緋紅官袍穿在身上卻沒半點官威之像的溫體仁一眼,並問道:“你有何緊急事求見於朕?”

溫體仁忙從袖中拿出一折子來:“啓稟陛下,微臣要彈劾國子監祭酒劉宗周危言聳聽,詆譭聖意之罪!”

原來,溫體仁在進宮前的前一天晚上就連夜將劉宗周對他說的一番話添油加醋的寫在了摺子上,並也直接寫了許多參劾劉宗周的話。

溫體仁雖然沒實權,但這些日子也一直通過報紙觀察陛下動向,也算是窺見了如何才能被陛下重用的方法,那就是表忠於陛下,幫陛下剷除陛下不聽話的人。

所以,溫體仁決定出賣劉宗周,他不是劉宗周那樣的理想主義者,要爲了某某階層的利益;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只想升官,實現入閣位列三公三孤的仕途目標。

而劉宗周的過激言論將是他向陛下表忠心的投名狀,他要讓劉宗周成爲自己更上一層樓的墊腳石。

“你一個禮部堂官,怎麼管起都察院的事了?”

朱由校沒有接過溫體仁手裡的摺子,而是直接問了這麼一句,坦白講,朱由校很反感一些大臣借和談一事來互相攻訐,這樣往往是黨爭之現象,同朝堂上左都御史曹思誠和刑部尚書蘇茂貞是要巴結自己這個皇帝不一樣,這種只是根據私人利益而進行的黨同伐異只會讓吏治更爲**。

溫體仁看出了朱由校的不滿,硬是直接跪了下來:“陛下,非臣有意攻訐劉宗周,實在是劉宗周之狂言事關陛下,事關社稷安危呀!且陛下曾有過旨意,部堂高官可有密摺參劾之權,而微臣乃禮部左侍郎,既然得知劉宗周之不臣之心,自當陳情於陛下,不能因此而包庇徇私於劉宗周!”

朱由校見他說的言辭激切,便自己走過來從他手裡奪走摺子,看了一會兒,就不由得笑道:“好,好一個溫體仁,不愧是真小人也。”

朱由校可沒想到這溫體仁居然將自己是如何想辦法接近劉宗周,並套劉宗周的話,以及爲何要彈劾劉宗周的所有經歷都寫在了上面,他也沒想到這溫體仁如此明目張膽地將他出賣朋友的陰險狡詐暴露給自己,這簡直就是小人行徑,但偏偏這溫體仁此時卻是面不紅心不跳,而且當朱由校罵了他小人後,溫體仁還自己笑將起來:“微臣雖是小人,但也是忠於陛下之人。”

同時,溫體仁見朱由校雖然口口聲聲罵自己是小人,但明顯對自己也和顏悅色了許多。

溫體仁明白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重要性,忙趁熱打鐵地又對朱由校進言:“陛下,微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朱由校回到了龍椅上坐了下來,他倒想要看看這個溫體仁還要再說什麼,難不成這傢伙還要再坑幾個好友?

“這劉宗周雖說是理學名臣,但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忠義之臣,他們所顧忌的不過是他們這些士紳的利益,而陛下所顧忌的纔是大明的江山社稷,萬千黎庶,所以若是論誰纔是最自私最無恥的小人,無疑當屬他們!如今和談一事不是與民休息不得不做之事,但在這些人眼裡卻成了苟且賣國,自取其辱之事,以在下看,和談並非可恥,而關鍵是和談之結果,是誰得利,是誰吃虧。”

溫體仁的一番言論倒也算是說到了朱由校的心坎裡,朱由校倒也沒想到這人能如此善於察言觀色。

對於劉宗周的言論,朱由校其實並不太在意,士紳雖依舊強大,但也算不上是一個嚴密的組織對自己夠不成危險,自己要與韃子和談也根本用不着管這些書生們的意見,他之所以在報紙上造勢也不過是轉移這些書生們的注意力,等到這些人還在報紙上口誅筆伐大吵大鬧時,他早已和談完畢。

等到這些書生們吵完結束,並確定出是不是該接受韃子和議時,生米早已煮成了熟飯。

大明的中央決策層許多時候做不到立即應對突情況就是因爲滿朝大臣吵得太久而缺乏乾坤獨斷者導致,當然這跟皇權衰弱有關係。

但朱由校現在不一樣,他控制着錦衣衛和東廠,還有自己的禁衛軍,並通過和調任總兵官和京畿一戰進一步控制了其他軍隊,所以他能做到獨斷乾坤。

不過,也不是說,這些士紳出身的官員們一點也不敢反對,許多人雖然明着不敢跟陛下對着幹,但也會表現出不配合的意思。

比如,到目前爲止,也沒有一個朝中重臣主動站出來作這次和談的使臣。

而如今溫體仁能通過出賣劉宗周的方式向自己表達忠心還表態支持自己與韃子和議,到讓朱由校覺得溫體仁這樣的老狐狸沒準就適合這樣的和議,太過正直如盧象升會不懂得變通,太過怯弱如錢謙益會因一兩句恫嚇就沒有了原則,也就溫體仁這樣的不擇手段之人能做到。

於是,朱由校便問道:“朕讓你負責此次與韃子和談,你可爲朕辦好此事?”

溫體仁知道一旦陛下委任重任於一官員,就意味着他將要被重任,於是,溫體仁毫不猶豫地躬身道:“微臣定當幸不辱命!”

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兩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上架感言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封推感言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韃子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
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兩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羅剎國談判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上架感言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封推感言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韃子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兩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離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