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

伽利略入職皇家科學院不過是大明天啓十二年的一件不甚惹人注目的小事。

在不遠的將來,或許會有更多來自於西洋和東洋的科學巨匠來到大明,爲大明的科技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甚至也不僅僅是科學巨匠,京師大學堂還會招收來自其他各國的留學生,甚至對於進修中國歷史和文化不僅僅是儒家學說的留學生,朝廷也會給予豐厚的獎學金。

單純的靠刀槍很難全方位的實現大明的利益最大化,畢竟拳頭只能打一個人,而文化輸出卻能讓大明的影響力逐漸擴大,進而取得靠刀槍帶來的同化效果。

海洋貿易的機構和制度基本完全建立,或許在不久的半年之後,大明的國庫收入就將增加數倍。

再加上馬士英已經被調任爲湖廣巡撫,袁可立做了河南巡撫,孫承宗現在去了遼東,也就是說,現在改革的試點區域已經延伸到大明中部和關外,可以想象得到,在不遠的將來,田賦所佔的稅收比例將會更低。

在得罪了幾乎所有的士紳階層的朱由校爲了團結庶民,並獲得庶民的支持,甚至早在年初就再一次調低了賦稅,甚至明確發佈聖旨於《大明日報》,即單戶田畝少於五畝者不會再徵收田稅,並命各府州縣將此消息公之於民。

這道惠民旨意也被稱作“盛世減賦,五畝不徵”,且正式記錄入朱由校的實錄中,成爲朱由校標榜自己是一代明君的一個重要的政績表現。

對於這種惠民政策,官員們倒不會反對,因爲這並不涉及到他們的利益,他們也樂得跟着奉承皇帝陛下朱由校。

而老百姓對此自然也是萬分感激的,特別是在這種土地兼併很嚴重的晚明社會裡,無地百姓和只佔有少量土地的貧農還是挺多的,雖然朱由校免了他們的徭役以及各種加派的響銀,但依舊承擔賦稅,生活壓力依舊大。

如今朱由校直接免徵田地佔有量五畝以下的賦稅,對於這種在生死線上掙扎的最底層百姓而言無疑給他們進一步減輕了負擔。

要知道,不是所有地區都是城鎮化高度發達的,很多無地百姓和貧農還不能完全像江南一帶的百姓們一樣離開了土地照樣生存。

另外,其實這個對大明的國庫收入倒也影響不大,因爲對於能承擔賦稅的自耕農而言,其田畝數量肯定不低於五畝,畢竟現在可沒有雜交水稻,家裡沒個十幾畝地,是沒法活的。

地方官員倒也並不是牴觸這種政策,因爲在這種土地擁有量五畝以下的家庭其實也沒有什麼油水可榨,逼急了,人家沒法活時反而會革命。

所以,顯而易見的是,朱由校這道旨意一出,日後大明所謂的刁民也就少了些。

當然,朱由校還特地畫了一張餅,在天啓十二年的新年,他就在各大官方報刊上提出自己的政治藍圖,即在今年讓田畝少的百姓不再繳納賦稅,在三年之後實現單丁田畝擁有量少於一定標準就不再徵收賦稅,在不遠的將來甚至會直接永久減免田賦。

而如今朱由校已經實現了第一個承諾,百姓們感恩戴德之餘也就不由得開始期待着陛下後續的承諾會兌現,甚至有的已經開始幻想日後若是真的連田賦也不徵收了,那自己的小日子將會是何等的愜意。

朱由校的這張畫餅也不僅僅是拉攏貧農階層的心,對於中層自耕農和中下層地主而言,也讓他們對朝廷的態度有了絲改觀和盼望,因爲誰都知道,田賦一旦減免,也是很符合他們的利益的。

不過對於縉紳階層而言,這個畫餅的誘惑並不大,因爲他們取得功名後最大的特權本就是不用繳稅,也因此纔能有大量自耕農投獻,自己才得以一夜暴富,併成爲寄生蟲,但現在陛下是要把自己這個階層的特權變成大明所有子民的權利,這下他們就沒有特權待遇了,也就沒辦法再讓別人來投獻做自己的奴才。

這就等於變相把全天下的縉紳的不納糧特權給徹底剝奪。

但代表縉紳階層的文官可不敢對朱由校許下的這個諾言指手畫腳,一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反對,陛下要在將來免天下百姓的稅這正符合儒家輕徭薄賦的政治理念,你無法反駁;再則就是,文官們要反對朱由校免除全天下百姓的田畝賦稅就只能找個現在國庫收入緊張,沒了田畝賦稅沒法活的理由。

不過,國庫收入是一年比一年充盈,尤其是今年海貿一開,再加上內地市場進一步擴大,商稅從鳳陽擴張到南直隸,使得文官完全找不出朝廷還窮的理由。

甚至有狡猾的官員開始諫言朱由校東遊,去祭祀泰山,甚至其他五嶽也去祭祀,還有的乾脆以國朝以孝治天下爲由懇請朱由校擴建列祖列宗之陵墓。

連帶着朱由校自己的陵墓,禮部官員也主動請求擴大規模。

還有直接要朱由校擴建皇家園林和行宮的,並諫言以安撫海疆爲由再次南巡。

朱由校知道這些文官們都是些什麼意思,擺明是要挖空心思讓自己這個帝王多花錢,即擴大國庫的開支,讓自己窮下來,好打自己的臉,讓自己在以後沒法兌現永久免除天下田賦的諾言。

同時自己也落了個好大喜功的罵名。

對於這些蠱惑自己多花錢的大臣,少數理由還可以的,朱由校可以欣然允諾,理由不充分的,朱由校則直接申飭,甚至擺明了是要讓自己做昏君的,朱由校乾脆直接下獄。

甚至有時候也不僅僅靠朱由校自己來標榜自己是一代明君,要勤儉,都察院和六科那些死腦筋的言官們現在發揮了作用,着實坑了他們那些腹黑的同僚們,誰要諫言朱由校大搞去泰山或擴建園林等活動的,只要有一個言官彈劾,朱由校就直接按照言官的意見對此人罷職。

“現在國庫充裕了,你們當中一些人就忘了爲人臣子的根本,奉承朕,諂媚朕,朕實話告訴你們,朕不是商紂王,也不是宋徽宗!你們趁早收起你們那些花花腸子,安安心心爲朝廷辦事纔是正經!”

朱由校不止一次這樣在朝堂上訓斥一幫文官們,文官們也只能感嘆當今陛下實在是太過賢明節儉,有堯舜之風。

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封推感言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無視林丹汗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親自爲誘餌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十七章 結黨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三十七章 出宮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
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五百零五章 準備讓倭國消失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封推感言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無視林丹汗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親自爲誘餌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十七章 結黨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三十七章 出宮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