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除夕

每天卯時三刻就起牀進行各種隊列訓練、體能訓練的覃博桐在匆匆洗完?21??後就立即回來開始刷牙洗臉,直到確定自己擺放的確是跟戰友們一個位置後才爬到了牀上準備睡覺。天籟小說

一連十多天被重點照顧的他不禁暗暗誓,以後即便是打死他,他也不會再在別人面前說自己想要升官財。

覃博桐覺得自己得像常延齡那小子一樣,動不動就說自己要報效大明,忠於陛下,這樣盧侍郎纔會放過自己。

“有時候人要學會說大話,空話”,多年後,席捲歐洲的大元帥覃博桐在回憶自己戰友常延齡時,也曾這樣說過。

“緊急集合!”

突然,外面一陣哨聲,讓正爲自己想要升官財而懺悔的覃博桐立即翻身起來,忙開始穿衣服,生怕晚了一秒。

現在的他已經習慣了這種時不時就來一次的緊急集合,而且也習慣了無釐頭的被盧侍郎帶着出紫禁城,沿着景山跑。

這一次,覃博桐很快,等他出現在盧侍郎面前站好後,鰲拜和常延齡才趕了來,他見此便不由得打趣鰲拜:

“喂,我說,人家常小侯爺是爲了大明,你是爲了什麼,是不是黃太吉搶了你小妾,給你戴了你綠帽子,所以你投靠我大明想以後找黃太吉報仇的。”

“姓覃的,你信不信,老子現在就打爆你的牙!”

鰲拜正要亮出拳頭,盧象升的皮鞭直接就打了過來:“本官讓你們說話了嗎,操典紀律背了多少遍了,還記不住嗎,都給老子趴下,做俯臥撐,做到本官滿意爲止!”

覃博桐朝鰲拜啐了一口就趴在地上做了起來。

而鰲拜由於是被盧象升俘虜的,所以大明朝裡他現在只聽兩個人的,一個人是朱由校,一個是盧象升。

因而被盧象升甩了一鞭子的他也不敢反抗,只是瞪了覃博桐一眼,也乖乖的做起俯臥撐來。

……

時值除夕,朱由校幾天前別出心裁弄的新年寄語此時已貼滿了京城各大城門,同時,由禮部承辦的新報刊《京都日報》和已銷遍全國的《大明日報》也同時頭版刊登了大明皇帝陛下的新年寄語。

彷彿也正因爲此,天啓八年的新年似乎與往年有一種不一樣的年味。

大明的百姓們尤其是底層的士子現,原來自己和皇帝可以這麼近的交流,自己也能收到君王的祝福。

保皇黨們更是將朱由校的親民之舉大肆宣揚,他這個木匠皇帝、抄家皇帝名聲就在這樣在市井之間開始慢慢生變化。

除此之外,因爲是新年新氣象,連老天爺都賞臉的停了連續下了好幾天的大雪。

甚至,據孫承宗來報,久旱的秦晉之地有幾個州縣終於迎來一場甘霖,今年有望能挽救一部分冬小麥的收成。

而且,由於水利的興修疏浚,土地墾荒以及番薯等農作物的推廣,還有吏治的澄清,已有數萬流民重新迴歸故土,重建家園。

同時,出巡各地,監督各處工程的工部尚書霍維華來報,黃河、長江、淮河等河流疏通工程進展順利,且已有十萬流離失所的百姓參與其間,並得到妥善安置,預計他這個六部尚書將能與十萬百姓一起在黃河過一個大團圓年。

朱由校得知後不由得命內閣在摺子批覆愛卿能與民同樂,有六一居士之風,並賞賜其鬥牛服一件。

閒話少敘,雖是除夕,但作爲皇帝,朱由校還得一大早的去太廟祭祀。

看着太廟裡的一排排牌位和香薰煙繞的掛像,從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再到他那位繼位不過一月的父親朱常洛。

朱由校彷彿在一瞬間就經歷了大明兩百年的滄桑,直到此時,帝國由自己來掌舵。

國教重禮,以恢復中華禮儀的大明更是如此,百姓尚且有開祠堂,擺大宴席,殺豬宰羊以供祖先之禮。

而朱由校作爲大明皇帝,帝國禮儀秩序的象徵,其間禮節自然更加繁瑣,僅僅一場太廟祭祀下來,他就得完成無數項儀式。

等到祭祀結束,就已是傍晚,朱由校也只得把政務擱置,給自己放一晚上的假。

皇后張嫣也會在這個時候獻上妻子的溫柔。

在朱由校教導下,她已熟練了各種按摩技巧,每每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朱由校疲倦的身子就能在皇后的一番按摩下就能恢復精力,渾身舒坦若臥軟綿。

柳如是也會在這個時候懂事的端上一盆熱水,替朱由校泡腳。

昏昏欲睡的朱由校很享受現在這種靜謐的狀態,如果不是因爲現在是明末,危機重重,他寧願就這樣當一個守成的皇帝,與自己的愛妃婢妾安靜的生活在這與世隔絕的紫禁城裡。

或許他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微服去領略一下各地風光,即便像正德帝一樣也不錯。

文官也好,宦官也好,還有武官,讓他們去鬥好了,自己懶得去管。

可按照歷史的安排,自己的大明江山從現在開始就只有十七年的國祚,也因此註定,自己這個皇帝得同崇禎一樣勤政。

“臣,盧象升見過陛下!”

爲了訓練軍官生,盧象升被朱由校強留在了宮中,因而沒有辦法回家過年。

皇后張嫣見此乾脆下懿旨命宮中人接盧象升之家人進宮暫住,以解盧象升團圓之思。

朱由校也主動邀請盧象升一家與自己這個皇帝一起過除夕。

這倒也亙古未有的榮耀,盧象升此刻來就是要親自上一道謝恩摺子。

朱由校也沒多少閒情去看那文縐縐的謝恩摺子,命人賜座後就問盧象升:“這些日子,軍官生們的訓練如何?”

對於“軍官生”這一詞彙,盧象升最初聽朱由校提及也是頗爲驚異好奇,但如今倒也習慣了,一見陛下問起,就忙回道:“進益了不少,已能做到令行禁止,紈絝習氣也減少許多,各項體能也提高了上來,想不到陛下的一套練兵方法不但新奇而且有效。”

“你不必奉承朕”,朱由校見劉汝愚也在一旁侍候,便道:“今天是除夕夜,你去把那一衆軍官生都叫到朕的乾清宮來,霍維華那傢伙與數十萬百姓同過除夕,如今朕也不能太寒磣,索性與朕的這些軍官生們一起過年,皇后,吩咐御膳房,多煮些餃子。”

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兩百四十七章 遊行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談判開始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八章 皇后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九章 早朝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八十章 上當
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兩百四十七章 遊行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談判開始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爪哇國(第六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八章 皇后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九章 早朝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八十章 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