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

這一次張岱也沒有獲勝。

最終成爲第二任首輔的是楊廷麟。

在大明皇帝朱由校的授意下,顧眉生、鞏永固、畢懋時等皇家資本代理人選擇投了楊廷麟一票,使得楊廷麟以微弱的優勢戰勝張岱成爲新的內閣首輔。

此時的整個大明上層政治圈才恍然大悟,原來一直決定着選舉結果的還是當今的皇帝陛下。

但他們也只能暗地裡抱怨當今陛下太過腹黑,明着對選內閣首輔之事不加干涉,甚至還直接躲到一個大家都不知所蹤的地方,卻沒想到最終決定內閣首輔的卻就是他自己培養的一幫管家。

不過,讓人更加驚訝的是,大明的皇帝陛下朱由校竟然主動給楊廷麟在《大明日報》上發佈了一份賀詞。

賀詞中高度評價了楊廷麟在成爲首輔之前對大明所做出的貢獻,並對其以往的仕途經驗做了說明,並認爲楊廷麟能夠勝任首輔之職,也將能很好的配合好自己這個皇帝,且有能力讓大明更加的強盛。

誰都看得出來,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校明着是在祝賀楊廷麟其實是在告訴世人他爲什麼選擇楊廷麟。

在朱由校看來,楊廷麟在軍中任過職,也在中央管過一個部,還進過內閣,甚至在新佔領區做過總督,也在經濟貿易最發達的兩廣任過總督,從政經驗很豐富,對於大明各個方面的問題也畢竟清楚,所以是能夠勝任首輔之職的。

朱由校的理由足夠充分,在履歷上確實要比張岱豐富,但還是讓很多人在興奮之餘有些無奈的嘆氣,畢竟原來最終決定權還是在陛下手裡。

不過,現在楊廷麟已經成了事實上的首輔,誰也不能不承認。

楊廷麟成爲繼楊嗣昌之後第二個由全民選舉產生的內閣首輔,因爲與楊嗣昌同姓,所以後來的史書又把這一段時間稱爲“大小楊時代”,大楊自然指的是楊嗣昌,小楊指的是楊廷麟。

盧象升與楊嗣昌時代,是大明徵服整個歐亞的時期,並建設了數年,而小楊時代,則是大明繼續進取美洲開始的時代。

按照新的規則,楊廷麟繼任爲新的大明首輔好需要向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校重新推薦各部正堂官與內閣成員即所謂的組閣,這是大明新首輔的權力。

大明皇帝一般不會否掉新首輔的推薦人選,畢竟這樣纔有利於新任首輔的政策推行。

所以,楊廷麟做了內閣首輔後,拜訪楊廷麟的可謂是門庭若市,楊廷麟成爲朝廷第一權臣的現象也因此被演繹的淋漓盡致。

不過,楊廷麟倒也會做事,直接採取逃避這些人,而且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是通過《大明日報》向當今陛下朱由校表達敬意和謝意,並表示自己將竭力忠誠大明陛下,爲大明鞠躬盡瘁云云,甚至還提出了一系列目標,要開發美洲的事更是提到了最前面,還賣了關子說要進一步加大對帝國公民醫療與養老福利的投入。

一時間,百姓們聽了是喜不自勝,朱由校聽了也頗爲滿意,不過細細一看卻發現這位新首輔所說的也不過是泛泛之詞,實際上到底能滿足多少人的利益需求也還是未可知的。

楊廷麟在競選內閣首輔之時就已經開始暗暗籌謀着自己擔任首輔該讓那些部堂高官繼續留任哪些該換掉,所以當他成爲新首輔需要組閣時倒也沒拖延很久,差不多一旬之內就將名單遞了上去,並開始埋頭加班積累下來的急務。

朱由校看他的推薦名單裡的人都是比較可靠的也很滿意,便也直接通過,但還是笑着說了一句:“我的敏兒,你要想做內閣成員,不能指望張岱,得指望你夫君我才行,明白嗎,這不,楊廷麟不會看在你是我的女人就讓你進入他的內閣。”

說着,朱由校又多看了看太子朱慈熔的名字幾眼。

楊嗣昌成爲第一任內閣首輔後便直接舉薦朱慈熔擔任戶部尚書,讓皇儲擔任部堂正官這在當時引起一片譁然,但朱由校卻很是支持,認爲楊嗣昌是老成謀國之舉,是要讓儲君多親歷政務的舉動。

如今的楊廷麟也延續了這一規則,同樣舉薦皇太子朱慈熔做了學部尚書,在楊廷麟看來爲來經濟建設與教育投入將是大明之大計,而作爲儲君就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這些事身上,以便他日登基後能更多的關注這方面。

這也算是內閣首輔一個特權,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影響未來儲君的政治志向。

楊廷麟在做首輔的第二年後便開始籌備資金和人力準備開啓開墾美洲的計劃。

如今大明在亞歐大陸的統治已經趨於穩定,基本上沒有再擔心各地會發生什麼叛亂的必要,因而開發美洲算是時機成熟之時。

一時間,整個大明的造船業再一次進入繁榮時代,按照楊廷麟的初步計劃,是要建立更龐大的海軍,以滿足能夠先期在美洲建立軍事基地的目的。

本來,楊廷麟的目的只是開發北美洲,但因被陛下告知南美洲也同樣需要重點關照後便更改了計劃,且還準備建造巴拿馬運河。

按照楊廷麟的計劃,開發美洲的第一個階段是先派海陸兩軍去美洲擴大控制區,然後第二階段就是分批次移一些以第一二等公民爲主的百姓去開墾荒地和建設農場和其他作坊,接着再三階段就是移大量士子過去,特別是現在還流放在西南地區的原東林和復社成員去美洲繼續燃燒他們的激情。

按照楊廷麟呈遞給朱由校的計劃設想是讓整個美洲成爲大明第二個工業原料採集地以及商品糧基地,朱由校基本上都直接同意,不過朱由校沒有同意楊廷麟在南美洲亞馬遜平原建立木材加工基地,他甚至下嚴旨,命令後世子孫不論是誰都不能開採亞馬孫森林的樹木,畢竟這裡是地球之肺,而大明能夠建立工業基地的地方多的是,也就沒必要要摧毀這一塊造氧之地。

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二十七章 敢要挾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兩百七十七章 萬人空巷拜皇上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發現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八十章 上當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兩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
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三十五章 處處花錢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二十七章 敢要挾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兩百七十七章 萬人空巷拜皇上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發現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八十章 上當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兩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七十三章 訓練開始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