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

如果按照歷史的原有軌跡,從今天開始,應該是崇禎元年。

且從這一年開始,大明王朝就像一輛馬車墜入深淵一般,國勢一天比一天危急,直至滅亡。

在歷史上的這一年,秦地農民起義大爆,全國性饑荒也開始出現。

遼東的局勢開始惡化,並從崇禎二年開始,滿清八旗入關次數增多,規模一次比一次大,給大明的破壞也是一次比一次厲害。

而且以後幾年,還會出現駭人聽聞的鼠疫,朱由校作爲醫生,自然知道這個亦被稱作黑死病的且曾經席捲歐洲導致幾千萬死亡的瘟疫有多麼恐怖。

天花尚可有種痘之法,可鼠疫在這個沒有疫苗的年代要想進行免疫接種談何容易。

好在因爲朱由校的到來,歷史就這樣悄然生了改變,也許是因爲蝴蝶效應,但不管怎麼說,現在不是崇禎元年,而是天啓八年。

這說明,歷史的軌跡不是不能改變,命運似乎也並不是完全不可控。

從去年八月開始,朱由校命孫承宗主政秦晉隴三邊,收攏流民,開荒賑災。

再到現在開始着實編練新軍,提拔少壯派官員,建立科技體系,棄用空談誤國的東林黨,聯合傳統士紳與勳貴。

雖然朱由校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讓這個王朝重新迸出他新的活力,但他一直在努力,而且他還要做的有很多,他的危機意識從未消除過。

只是,常言道,治大國如烹小鮮,朱由校不是天生的政治家,在這牽一而動全身的時局之中,他只能慢慢來。

如今,雖然東林黨已除,但文官的勢力依舊龐大,只是由東林黨或閹黨一家獨大變成各省鄉黨互相攻訐而已,朱由校的保皇黨在人數和規模上還沒有完全控制住朝堂和民間。

與此同時,也已出現地方軍閥開始割據自立的現象,尤以關寧鐵騎爲最,雖然八大晉商被朱由校迅抄沒,但蠢蠢欲動,通敵賣國的軍官或其背後支持的商人走私依舊存在。

而朱由校現在所設的鈔關其實也只是卡了普通商人的錢,這從長遠來講,並不利於大明經濟的展。

商品經濟若不能展起來,代表着小農經濟的士紳們仍然控制着廣大鄉村的治理權,朱由校的皇權就下不了縣。

而他也就動搖不了儒家體系,也改變不了文官的統治體系。

現在,朱由校只能靠着自己是皇帝這個大義名分,且各方勢力彼此制衡而做些事情,但他現在好在有些錢糧,再加上自己這位身體的原主人近七年的努力,至少還能通過錦衣衛和東廠做些不被文臣喜愛如抄家之類的事。

只要自己不太過,自己這個皇帝因爲還是他們維持統治體系的禮儀象徵,他們就不會造反,即做出清君側的事來。

看着前方小院裡軍官生們整齊的吶喊聲和結實有力的步伐,朱由校不由得不興奮,這說明,這個王朝的朝氣還在,也不是他一個人還在努力。

盧象升、王承恩、曹文詔、滿桂、趙率教、秦良玉……

朱由校的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這些人名,大明並非無銳意進取之士,只是自私自利的小人漢奸太多了些。

既如此,朱由校希望帶着眼前這一羣精神勃的青年除掉國家之蛀蟲,恢復大明昔日的榮光。

覃博桐和常延齡等軍官生因爲皇帝陛下朱由校的出現都不由得將胸膛挺得更加直,炯炯有神的雙目平視着前方,當朱由校親口喊出一聲立正之後,全都整齊一致的出了比以往更加響亮的撞擊聲。

感覺自己表現很好,許多軍官生都暗暗露出了一絲自豪的笑容。

朱由校也不住的點了點頭,拍手稱好,並跟着這些軍官生們一起奔赴景山,看他們接下來的體能拉練。

由皇帝在一旁看着,這些軍官生倒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從爬鐵柵欄到跑獨木再到躍塹壕時,一個個倒也是奮勇爭先,即便是獨臂的鰲拜也能在獨木上奇蹟般的保持平衡且快通過。

見這些軍官生們雖不過幾日訓練但也有了些效果,朱由校也就沒有因爲毀了自己景山後花園十畝薔薇圃而後悔。

他甚至在想是不是就在景山之下,挨着紫禁城不遠的地方建設一座講武堂,訓練場就以此爲基礎擴建,日後武官訓練自然不能侷限於弓馬騎射,軍官生培訓也應該有所準備。

既是新年,羣臣自然也要上表向朱由校慶賀,各種祥瑞與貢品也是66續續的被送進宮中。

朱由校也不是刻薄寡恩之人,大臣們只要聽話,肯實心辦事,他也不會表現得太吝嗇。

念及雖有許多京官有地方官的孝敬,但亦有清貧衙門的官員難以度日,朱由校索性也給他們了一筆“年終獎”,加四倍俸祿放,並宣旨以後此爲慣例。

除此之外,朱由校給一批去年卓有貢獻的大臣賜銀賜物,且同時對貨物額在一千兩以下的普通商販也豁免了一個月的鈔關稅收。

秦晉兩地的賦稅也被朱由校以旱災爲由豁免了一年。

一時間,羣臣對朱由校讚譽自然不少,但只有朱由校自己知道,他的內帑到現在就一直是在往外拿,回收的稅收根本就填補不了各處的花銷。

“陛下,王在晉來報,遼東如今鬧春荒,數十萬軍民衣食堪憂,懇請朝廷撥銀賑濟並補去年所積欠響銀共計五十萬兩。”

王承恩話剛一出,朱由校手裡的筆頓時就落在了紙上,很愕然地看向王承恩,緊接着,突然咆哮道:“五十萬兩!他當朕真的是土豪嗎,一個月前要走朕三十萬石糧草,如今又伸手來要響銀,他王在晉除了找朕打秋風,他還能幹什麼!”

“陛下息怒,非王在晉要,實乃遼東軍民只看錢辦事,這比去年算要得少了。”

王承恩這麼一說,讓朱由校怒火更深,一拳砸在案桌上:“朕若是不明事理,早砍了他的腦袋,給銀三十萬,糧草五萬石吧,告訴王在晉,他是大明的臣子,不是遼東的國主,多體諒朝廷的難處,不要聽他人擺佈,若不然,朕讓他當這個督師又有何用!“

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兩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八十章 上當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韃子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五百六十九章 斬殺克倫威爾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
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兩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八十章 上當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兩百三十一章 活躍資本經濟的阻礙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韃子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兩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五百六十九章 斬殺克倫威爾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