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

孫承宗的意思其實很明白,就是想告訴朱由校,你用閹黨是因爲閹黨聽話,老臣明白,但你不能只用閹黨,畢竟願意投靠太監的官員大都是些趨炎附勢的小人。

而且,閹黨領魏忠賢已經替你得罪了不少人,你也該是時候放棄這條狗了。

狡兔死,走狗烹,這不過是常見的帝王之術,陛下爲何就不能用呢。

朱由校也自然知道孫承宗的意思,對於九千歲魏忠賢,他也知道,這位替自己轉移了不少矛盾的大太監是不可能有好結局的,就如同劉謹一樣,他們最後一點的利用價值就是被皇帝處死,然後重拾臣心。

但朱由校卻不認爲魏忠賢的路會是走向死亡,自己還需要他,繼續爲自己做事。

不過,爲了麻痹大多數溫和派東林黨,他必須得對魏忠賢採取一些措施,至少不能讓他繼續待在司禮監。

“李明睿是你的門生吧?”

朱由校問了一句,他所提到的李明睿正是後世那位在李自成破城前夕建議崇禎帝南遷的官員,算是一比較務實的循吏。

李明睿的確是孫承宗的門生,但孫承宗卻不明白李明睿爲何會被陛下看重,但現在他也不好多問,便點了點頭。

“你授意給他,讓他來彈劾魏忠賢吧,但要記住,朕現在還不想讓魏忠賢死,讓他自己把握好分寸,若是讓朕不滿意,朕不但不會罷免魏忠賢,還要殺他的頭!”

伴君如伴虎,孫承宗自是清楚這一點,但他此時心裡卻更多的是興奮。

因爲這說明,皇帝陛下已經有了放棄魏忠賢的意思,而且讓他的門生來彈劾魏忠賢,則裡面明顯有讓自己這個新任大學士增加威望的意思。

自己的門生彈劾掉了朝中最顯赫的人物,誰敢說這裡面沒有自己的意思,而這在外人眼裡,則是自己比魏忠賢更受皇帝寵信。

如此,無論是閹黨還是東林黨,只怕都得給自己面子。

閹黨自然是因爲自己比魏忠賢更受寵而不得不巴結自己,東林黨自然也是因爲自己的門生能彈劾掉魏忠賢而願意跟着自己走。

如今已是八月,正是秋雨纏綿,冷風吹拂之時,早已在宮門外等候已經的李明睿不由得跺了跺腳。

從得知自己恩師孫承宗已被皇帝朱由校起復之日起,他已經興奮的幾日都沒有睡好覺了,以至於今日得知自己恩師一入京城就進了宮面聖。

他也就不可耐的來到宮門外等候。

如穿針銀線的細雨密幕中,自己恩師孫承宗的身影漸漸由模糊變得清晰,已由英氣少年變成中年半老的李明睿忙拍了拍身上的雨珠,就迅疾地跑到了孫承宗跟前,長長的作了一揖:

“恩師在上,請受學生一拜!”

“起身吧,幾年不見,你也添了不少白啊”。

孫承宗不由得喟嘆一聲,想起了自己當年在貢院評點天下文章,在遼東揮兵殺敵的場景。

“自從得知恩師罷職還鄉後,學生就一直寢食不安,如今恩師回朝,學生這一頭白自會變青”,李明睿強笑了一句。

孫承宗也沒多說,任由李明睿扶着一邊走一邊嘆道:“你在翰林院待了有五年了吧。”

“學生是天啓二年的進士,整整有五年零五個月了”。

李明睿苦笑着回了一句。

翰林院官職雖是清流,但也是窮官,而他自己又家境貧寒,不比士紳之家出身的官員可靠家裡賑濟多日,當官這些年來,李明睿連一件冬衣也沒添置過,偏偏因爲自己老師孫承宗被罷職,而自己又不願入東林,也不願入閹黨,致使現在官未升,家也越的窘困。

這些都不算什麼,早已將自己視爲大明劉禹錫的李明睿心裡更憋屈的是一生的抱負得不到施展,偏偏他的頂頭上司又是奸詐小人孫之獬,連上達天聽的機會也沒有。

李明睿沒有向孫承宗說自己的苦楚,但孫承宗從他那已打了補丁的環領裡衣也看出來了他這個學生如今的困境。

“這些年因爲恩師不是在遼東就是閒居在家,也沒來得及提攜你,你自己又不願走其他關係,還好的是陛下記住了你,從今天起你就改投天子門下吧。”

孫承宗說道。

李明睿不明白自己老師是何意思,卻聽孫承宗又道:“朝中現在權勢最大的是誰,你知道吧?”

“自然是人稱九千歲的魏忠賢”,李明睿回道。

孫承宗點了點頭:“你寫份摺子彈劾他吧。”

李明睿不由得一驚,暗想爲何老師剛復職就讓自己彈劾朝中權勢最大的魏忠賢。

要知道,無論是東林黨還是信王朱由檢,都沒有扳倒魏忠賢,甚至也因此導致信王驅趕除京城,而東林黨也因爲彈劾魏忠賢而又有無數人進了錦衣衛詔獄。

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小翰林院檢討,且不是六科給事中或者都察院御史,自己若是因此惹惱陛下,陛下可是能直接殺自己頭的。

沒等李明睿問,孫承宗就感慨了一聲:“陛下不是昏君啊,天下大事早已被他洞若觀火!”

說着,孫承宗又看了李明睿一眼:“彈劾時注意分寸,不可像東林黨一樣欲致魏忠賢死罪,也不可隔靴搔癢,其中分寸自己把握吧,另外,這是陛下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

李明睿糊塗了,要知道當年就是因爲有百官彈劾李進忠並威逼陛下嚴懲魏忠賢,才惹得陛下龍顏大怒,且直接下中旨封魏忠賢“九千歲”。

這才短短不到兩年,陛下就開始厭惡起魏忠賢了?

但通過近日陛下的表現,沒這跡象啊。

孫承宗點了點頭。

李明睿見此也不得不信,心裡也有些激動,自己若是參倒了魏忠賢,就註定會立下大功,青史留名,這對於自己來說,簡直就是一件大好事。

欣喜之餘的李明睿不由得問了一句:“先生可知,陛下爲何授意學生?”

“因爲你既不是東林黨又不是閹黨”。

孫承宗說了一句就進了轎裡,只有李明睿一人還愣在原地,直到一陣狂風呼嘯而過,他才扶了扶頭上烏紗,往回走去。

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兩百七十七章 萬人空巷拜皇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五百零八章 帝國很忙,帝王很閒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八章 皇后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
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兩百七十七章 萬人空巷拜皇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五百零八章 帝國很忙,帝王很閒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八章 皇后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