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

在常延齡等教官教授火器操作的同時,孫元化和西洋人湯若望以及他們的學徒們此時也正耐心的對着這些禁衛軍官兵講解新式大明炮的性能和操作模式以及如何使用銃矩等調整射擊準確度。

“古人曾有勾股一說,這個瞄準也跟此有關,以前面的旗杆爲目標物,那麼這條線就爲勾,這就爲股”。

被尊稱泰西儒者的湯若望也算是博學古今,此時正用樹枝在地上兜售自己的一套三角函數倒也是誨人不倦。

這些官兵們大多以前都是神機營出身即便不是在大明的士兵也都摸過舊式的火炮,再加上夜課的培訓,因而都能勉強聽懂,更何況他們也只是聽聽而已,重要的是掌握住湯若望如何操作就是了,基本原理和瞄準方式雖然是核心技術,但那是皇家工程院的事。

“孫先生,我可以試一下嗎?”富大海明顯對這種新火炮有着更爲濃烈的興趣,他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試一試。

孫元化教過這些禁衛軍官兵的夜課,因而也被稱爲孫先生,他見富大海兩眼炙熱,便點了點頭。

富大海則忙走過來,而湯若望則主動給富大海當起了副炮手。

一旁的其他官兵不由得小聲議論起來:“你說,這玩意兒能行嗎,實不相瞞,我以前在神機營幹過,那旗杆的位置太遠了些,得城牆上的紅衣大炮能打到,而且估計也不能一炮而中。”

“這得看看這西洋人教的方法到底行不行了,不過想來不就是打個炮而已,也沒這麼多講究,不用他教,我也會啊!。”

同樣出自神機營的一隊正也接了一句,不過,就在這時,富大海已在湯若望指點下調試好位置,然後點火,很快就是轟隆一聲巨響。

前方的旗杆應聲而倒。

官兵們不由得張大了嘴,從這爆炸效果看好像就比以前的火炮威力猛,但讓他們想不到的是,富大海很快就射第二。

“姥姥,難怪陛下說未來戰爭是火炮的天下”,一軍官生出身的指揮僉事不由得讚歎道。

而湯若望此時卻向富大海豎起了大拇指,並對孫元化道:“老孫,我強烈要求陛下讓這位將軍管炮營,因爲他有非同常人的天賦。”

……

“第三營第一隊射擊完畢,請指示!”

一隊持着天啓一式燧槍走了過來,並很整齊的槍放在肩膀上,踏着正步朝第三營指揮使覃博桐走來。

“原地休息,第二隊就位!“

早已準備好的第二隊和第一隊同時應了一聲,而這時候,前面已有士兵報出了第一隊射擊成績:“第一隊,脫靶十三個,八環以下二十九個,其餘皆是八環以上!”

“喲呵!”

已經原地休息即盤坐在地上的第一隊不由得吆喝起來,按照軍隊紀律,在休息時他們是可以高聲歡呼的,特別是這種因爲集體榮譽而喝彩的事。

雖然按照前面幾次訓練的效果,一個隊能有大半戰士命中八環以上已經算不錯的成績,但第二隊卻有些不以爲然,很是鄙夷的看了有些容易滿足的第一隊後就朝射擊場走去。

“記住,我們的目標是零脫靶,八環以下控制在二十個,如果辦不到,今晚就全隊一起跑二十圈!”

“是!”

第二隊素來爭強好勝,覃博桐也沒有阻止,依舊是冷着一臉:“第二隊,準備好了嗎?”

“報告,準備完畢!”

“射擊!”

覃博桐一聲令下,就聽見整齊的擊聲,噼噼啪啪如炒豆子般的聲音響起,然後就見一股白煙沿着一條弧線瀰漫開來。

”第三營第二隊射擊完畢,請指示!“

”原地休息,第三隊就位!“

“第二隊,脫靶一個,八環以下十七個,其餘皆是八環以上!”

“隊正,今晚跑圈嗎?”

“跑!格老子的,是誰脫靶了!給老子站出來!”

這個隊正以前是跟隨秦良玉的蜀地兵,後來因緣巧合的被留在了京營,但儘管如此,依舊操着一口川音。

脫靶的士兵耷拉着腦袋站了起來:”報告,是我!“

……

火器綜合操作訓練就這樣如火如荼的開始進行,整個禁衛軍營地以前是從早到五的口令聲,而現在開始就各種轟炸聲,甚至有時候大地都跟着顫抖幾下。

好在這裡遠離居民,要不然一定能把人嚇死。

不過也有御史上奏說這樣會震動龍脈,但朱由校不是慈禧,不會傻到真就因爲什麼龍脈而停止訓練,反而那御史還因爲危言聳聽被罷職免官。

不過官兵們現在的理論課學習並沒有減少,如今除了晚上,下午也不得不抽出時間進行學習。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操作火器並運用火器作戰,涉及到許多專業知識,必須對這些官兵加以普及,好在這些官兵不比才從百姓中招募的士兵那樣什麼都不懂。

最起碼能認字的特別是軍官們還是佔了很大部分,即便是士兵也不是零起步。

火器綜合操作訓練結束,朱由校就開始了對禁衛軍進行整編,準備接下來的專項訓練。

先是編炮營和騎兵營,因爲這兩個營對士兵有一定特殊要求,必須先把有操炮天賦的士兵和善於騎馬的士兵先挑出來。

操作火炮直接考覈,並由湯若望把關,而騎兵則直接由鰲拜挑選,鰲拜倒是有比他人與衆不同的挑選方式,因爲他往往會在各營巡視,還時不時的跑去在別人胯上拍一下甚至還摸一下。

衆人不解他爲何會這樣挑選而不是先問會不會騎馬,但偏偏陛下和盧侍郎都支持他。

不過被一個粗鄙大漢摸上一把也着實讓人不爽,而且你還不能脾氣。

朱由檢就被鰲拜摸了一下,嚇得他當即轉過身來:“幹嘛!”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列兵朱由檢,從今天起你將加入禁衛軍騎兵營,文書,將他名單記下來報給第一營指揮使常閻羅!”

按照上面的命令,只要是鰲拜挑中的人,誰也不能阻止,也不能拒絕,因而常閻羅和朱由檢也只得認栽。

在挑選了一千騎兵和一千五百炮兵和相應輔兵組成騎兵營和炮兵營後,下面則是進行全營的射擊訓練,凡是依舊脫靶或者三次射擊不能達到平均七環以上的都被淘汰,也就無緣步兵營。

不過被淘汰的士兵也不是毫無用處,裡面有很多在其他方面有特長的士兵,如沒學幾天就測繪一流的,有的甚至對氣候和地下水位置的判斷特別準確。

шшш тTk an ¢ ○

朱由校乾脆將他們編爲工兵,實在沒有特殊技能也沒天賦的士兵還可以待在輜重營,負責管理和保護全軍物資。

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棄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五百零八章 帝國很忙,帝王很閒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周祚再亮屠刀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
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棄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五百零八章 帝國很忙,帝王很閒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周祚再亮屠刀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