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

如今雖已是春季,但天氣仍有些微寒,朱由校清晨起來就不由得跺了跺腳,搓了搓手。

而這時候,柳如是則抱着一個銅製暖手爐走了過來:“陛下,用用這個吧,免得待會寫字的時候手打顫。”

“用不着,這點冷算什麼,只要不冷着全天下的百姓,冷冷朕一個人倒也無妨”,朱由校隨意一說就在院子裡跑動起來。

而柳如是雖說是還小,但聽了陛下這句話,心裡卻有些感動,暗道:“陛下的確是個好皇帝。”

朱由校見柳如是還傻站在那裡,便喊道:

“你也過來陪朕跑跑,加強鍛鍊,越是這樣的天氣越是出出汗纔不容易惹上風寒,朕的那些祖宗們就是因爲不注意體質鍛鍊才一個個活得不長。”

朱由校這樣一說,柳如是應了一聲好,就放下小手爐,撒開腳丫子跟着朱由校跑了起來。

一大一小的就這樣饒着宮牆跑,等到太陽上了鼓樓,整個白雪覆蓋的紫禁城開始鑲嵌上明亮的金光時,二人才停下腳步來,大汗淋漓的看着對方笑。

氣喘吁吁的小柳如是倒也會服侍人,見朱由校額頭上滿是汗珠,就要替揩拭,而朱由校卻直接抱着她的細腰將她舉了起來,架在脖子上:“走,回屋裡。”

坤寧宮內依舊是溫暖如春,厚厚的地毯鋪在暖閣裡,下面還通着地暖,雲霧繚繞的香爐周圍也是暖意洋洋。

一見朱由校這樣揹着柳如是進來,張嫣不由得嗔道:“陛下您喜歡小孩子,也得注意下自己的身份,這龍頭看是能讓人隨便騎的。”

“這又不是在朝堂之上,何必如此拘泥”,朱由校說着又命道:“叫人準備兩桶熱水,讓我和小如是都洗了澡,去去寒氣。

但就在這時,坤寧宮外卻傳來王承恩的聲音:“陛下,三邊總制孫承宗有六百里加急奏報奏回!”

朱由校不由得一愣,暗想現在是天啓八年,也就是歷史上的崇禎元年,明末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日子,莫非自己花了那麼多糧食和錢賑濟的陝地百姓們還是揭竿而起了?

朱由校現在也顧不得要去洗澡,穿着汗津津的衣服就出了裡屋,一見到王承恩,就把他手裡的摺子奪了過來:“給朕看看!”

”陛下萬安,臣三邊總制孫承安啓奏:

自臣去歲西入潼關以來,得蒙陛下照顧,已平三起士兵譁變,四處百姓騷亂,懲辦不法官員自巡撫以下十二位,其中罷免吏員五十六位,賑濟流民十四萬三千餘人,本以爲可保無事。

但誰料今年一入春,漢中一帶突蝗災,周圍十多個州縣收成不保,而這時候,流民一下子又多了起來,且由於g縣令羅文謹繼續盤剝百姓,導致百姓生****,包圍縣衙,幸而臣及時趕去殺了此縣令,平得民怨,但現在有近百萬百姓亟需賑濟,而且今年一入春,糧食價格暴漲,陛下此前所撥之糧已用完,懇請陛下再撥三百萬石糧,否則各處騷亂勢必會形成燎原之勢,一旦陝地民變四起,老臣也只有一死以謝陛下!“

朱由校看完摺子見沒有提起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心裡不由得一鬆,並把摺子遞給了王承恩:“這個孫承宗沒事倒把朕嚇一跳,只要沒有百姓造反就好。”

但就在這時,屋外又有小黃門喊道:“陛下,朱由檢和周氏請求覲見。”

朱由校沒想到這朱由檢才第一天當逃兵,第二天就來見自己,也就命人將他帶進來,而他一同進來的還有周氏。

周氏因爲皇后張嫣的照顧,還能隨意進出宮廷,要不然朱由檢一個被廢黜王爵的軟禁者也不能來到這裡。

不過,這次朱由檢一進來卻直接朝朱由校跪了下來:“臣弟朱由檢擅離軍營,違反軍規,請陛下懲處!”

朱由檢沒想到他一逃出禁衛軍軍營第二日就得知禁衛軍已對陳名夏等三名擅自逃脫軍營的士兵處死,也因此,他意識到自己也跟着犯了很大的罪過。

等到他今日早晨一回到西苑,就很是擔憂的向周氏提及了此事,在周氏勸說下,朱由檢只好主動來請罪。

看見朱由檢能主動來請罪,朱由校或多或少對這朱由檢的不好印象改觀了不少,便也故作嚴肅的道:“知道自己犯罪了就好,先就跪着吧,待會朕在問你!”

朱由校這麼做自然是要看看這朱由檢的反應,看他這麼一直跪着會不會還有逆反之心。

而皇后張嫣想勸幾句,但朱由校卻擺了擺手,她也只得閉嘴。

朱由校這時候依舊繼續拿起孫承宗的奏摺道;“對於孫承宗所要糧食,告訴內閣,票擬時答應孫承宗所有要求,糧食不夠就拿銀子湊,另外再查查陝地糧食爲何會瘋漲,朕不是已經命人蜀地湖廣等地運糧了嗎?”

“陛下,現在京城太倉還有通州等地所存漕糧已然不多,只怕湊不足三百萬石,五十萬石頭尚且艱難呢,另外內帑存量已不多,禁衛軍訓練後每日消耗實在太大。”

王承恩說着又道:“而且以臣看來,孫承宗所言未免言過其實,往年比這個還嚴重,朝廷也沒怎麼賑濟,不也沒事,雖也小股暴亂,但也能輕易平定。”

“不能這麼想,今年不必往年,社會矛盾已經日益加劇,寧願朝廷多拿出一點,也不能讓這些百姓再餓肚子了!”

朱由校說着就道:“糧食不夠,就拿銀子,着戶部去各地收購,朕聽說兩廣一帶去年收了不少糧食,就去那裡收購,另外還可以讓市舶司去南洋一帶收購糧食,總之,一定要滿足孫承宗的要求。”

“陛下,可是銀子不夠啊,您是不知道,現在內帑也不過兩千餘萬兩了,國庫今年的賦稅也還沒收上來,而您又免幾乎整個北方的賦稅,現在還得維持皇家科學院和工程院以及軍械司和各地軍餉以及您的陵地建設,若再撥銀出去,只怕就週轉不開啊,倒是若是遼東再要銀子,就更沒辦法了。”

王承恩有些擔憂的回道。

“朕怎麼花得這麼快,從八大晉商和東林黨手裡的銀子怎麼這麼快就花出去了“,朱由校對此大感驚訝,但一想想自己這些日子到處花錢,哪裡鬧響銀就直接撥銀子,哪裡鬧災也直接撥銀子,再加上各地藩王的供養,一下子花了一大半倒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如此,那就這樣,把朕修陵墓的錢拿出來,人死不過化作一抔黃土,修什麼陵墓,咒朕早死嗎?”

朱由校剛這麼一說,朱由檢卻先是大呼道:“皇兄不可!”

而王承恩也跪了下來:“不可呀,陛下!陵寢乃國之大事,萬萬不可耽誤啊!”

第五百六十九章 斬殺克倫威爾第一百四十九章 閣老納小妾(一)(第三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八章 皇后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九章 早朝第二十七章 敢要挾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兩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兩百七十一章 處置王文奎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
第五百六十九章 斬殺克倫威爾第一百四十九章 閣老納小妾(一)(第三更)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八章 皇后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九章 早朝第二十七章 敢要挾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殲與妄圖稱帝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變經濟活動方式的統治階級 (第四更)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兩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兩百七十一章 處置王文奎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