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2)

大家也許都知道,益州以“巴”字命名的郡就有三個,分別是巴郡、鎊郡和巴東郡,很是令人費解。鎊郡和漢中郡相鄰,位置在漢中南面,從南鄭出發,經過鎊郡的漢昌,再向西便到了鎊郡的治所。巴郡位處益州的最南端,和南越接壤,靈帝時期的益州只有三國後期諸葛亮六出祁山時的益州面積的一半左右。

但是,在靈帝的時期,益州卻只有一個巴郡,而沒有鎊郡和巴東郡,因爲只是在獻帝建安六年(公元201)的時候,當時的益州牧劉璋才從巴郡中分出了鎊郡和巴東郡,可見巴郡的面積之大。

目前的益州只有巴郡、漢中郡、武都郡、陰平郡、辛潼郡、汶山郡、東廣漢郡、犍爲郡、蜀郡、漢嘉郡、江陽郡、涪陵郡等十二個郡,而三國後期的益州除了這十四個郡(鎊、巴東已經從巴郡分出)之外,還包含了原來孟獲等少數民族的居住地,孟獲降蜀之後,其所居地,被諸葛亮劃成了七個郡:祥柯郡、朱提郡、越攜郡、雲南郡、永昌郡、建寧郡、興古郡,雖然數量少了一半,但是這七個郡的面積和那十四個郡的面積相當,當然,人口卻比之益州北部少了太多,畢竟這七個郡在當時只是一些少數民族的聚集地,沒有經過開發,環境、生產、技術等都十分落後。

巴郡的治所在江州,由於不知道閻圃的家在巴郡的那個地方,所以楊奉一行只能先到江州造訪巴郡太守,以希望能在這裡查到閻圃的所居地。現任的巴郡太守是何康,此人頗爲正派,只是能力有限,手下又無能人輔佐,所以五十三歲才登上巴郡太守的位置。

對於楊奉的造訪,何康顯得不是很歡迎也不算很失禮,畢竟對於楊奉這個曾經聚衆爲王,佔山自立,與官府爲敵的人,何康顯得有些不屑,但是楊奉畢竟是靈帝頗爲欣賞的紅人,加上又是亭侯,而且楊奉還是丁原夫人的孃家外甥,何康還不敢太得罪於楊奉。

楊奉心下也是十分清楚,對於何康這個老頑固的態度不以爲然,心中想的只是趕緊找出閻圃在什麼地方。但是成廉和龐德對何康的態度卻是有些惱怒,但是沒有楊奉的命令二人也不敢怎樣,畢竟這裡是巴郡,是何康的地盤。

招待過後,酒宴撤去,下人送上茶水,何康便和楊奉攀談了幾句。本來,何康的意思是隨便和楊奉聊上幾句,看看他是否有什麼事情,打發過去就可以了。漢中的情況何康基本瞭解,由於多山,沒有太多的田地,加上太守蘇固沒有什麼能力,所以漢中百姓的生活很苦,致使很多百姓背井離鄉,舉家搬到了荊州或益州其他的郡縣。越亂的地方,盜賊強盜越多,漢中就是這樣,由於地形比較複雜,賊寇都依靠漢中多山的特點,藏在深山,不時出來騷擾一下,一旦搶襲成功,立刻撤退,原太守蘇固雖有心剷除這些賊寇,一來沒有可以帶兵的將領,二來漢中士兵缺乏訓練,軍紀又不嚴明,經歷兩次失敗之後,蘇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不問了,好在這些賊寇平日只是出來搶襲一下,並不過多殺人,否則蘇固就算拼着被撤職的風險,也會請求刺史張喬派兵清剿的。

所以,以何康看來,楊奉年輕,又是新上任,必然暫無對策,來此的目的無非就是借錢或是借糧,因爲巴郡之地分別在光和二年的十二月份和光和三年的十二月份都發生了板楯叛亂,現在叛亂剛平復不久,巴郡的財力和糧草都較爲緊張,何康前些日子剛剛向刺史張喬快馬報信,要求張喬撥錢撥糧,又豈能有多餘錢糧借給楊奉。

何康的這番猜測,可以說是對了一半,爲什麼這樣說呢。楊奉和蘇固交接之後,確實發現了這些情況,並且也確實不知如何解決,而高順、龐德等人只是武將,對內政方面絲毫不懂,更談不上爲楊奉出謀劃策了。

沒想到在和楊奉攀談的過程中,何康驚訝萬分,沒想到眼前這個僅有十八歲的少年不但知識淵博,對歷史熟悉得簡直不能再熟悉了,很多歷史上的不解之謎他都能侃侃而談,而且楊奉的見識更是令何康佩服,一些新奇的思想更是何康聞所未聞,雖然不合時宜,聽起來卻又沒有絲毫破綻。何康頓時收起了輕視之心,對楊奉頓時奉若上賓,兩人竟然一直長談到深夜都不覺得累(其實這只是何康,楊奉早就受不了了,只是苦於不能先開口結束這場長時間的談話)。

這一次談話竟然讓兩人成了忘年之交,所以楊奉尋找閻圃一事在何康的幫助下應該就變得十分容易,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大凡有真實才華的人大都有一種怪脾氣,並且心高氣傲,目空一切,而閻圃就是這樣的人。但是這種人有一個好處,如果一旦能夠遇到真正令其心服口服,感到可以終身追隨的主公,他便會一心一意,絕不會中途變節。

第一百四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二百九十三章 濮陽相持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七十章皇甫兵敗(1)第二百零一章荀諶降曹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一百三十三章 報仇爲名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1)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一百零一章 董卓迎駕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雍州攻略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序章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2)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2)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投袁術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豹受傷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二百九十三章 濮陽相持第二百四十八章 靈堂荒唐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一百三十三章 報仇爲名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2)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2)第九章四門絕技(2)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1)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
第一百四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二百九十三章 濮陽相持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七十章皇甫兵敗(1)第二百零一章荀諶降曹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一百三十三章 報仇爲名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1)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一百零一章 董卓迎駕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雍州攻略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一百二十九章 盡釋前嫌序章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2)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2)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投袁術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豹受傷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1)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二百九十三章 濮陽相持第二百四十八章 靈堂荒唐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一百三十三章 報仇爲名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2)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2)第九章四門絕技(2)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1)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