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袁紹的描述,衆人皆罵董卓。張邈勸道:“人死不能復生,本初兄尚請節哀,董賊不但是本初兄之仇人,更是天下人之仇人,我等聚兵於此正是爲了天下蒼生□□董卓,以順天意。只要我等能夠齊心協力,本初兄不日便可得報大仇,更爲天下除一****。”
衆人皆稱是。
袁紹又道:“紹啓程之時,已經以盟主身份命令冀州韓州牧、豫州孔州牧、河內王太守以及吾弟袁公路即可來酸棗會盟,估計衆人今日即可到達。”
張邈大喜道:“如此一來,我等十三路諸侯就可盡數在此,討董之事必成無疑。”
曹操道:“本初遠來疲憊,可下去休息,我等在此等候公路等人。待明日一早,我十三路諸侯即可歃血會盟,同誅董卓,爲國鋤奸,衆人以爲如何?”
楊奉接口道:“孟德所言甚是,正該如此,本初可先行休息。”
袁紹一路急行,確實也很疲憊了,於是也就不再客氣,自顧下去休息了。之後,冀州韓馥、豫州孔啤⒑幽諭蹩錆馱躋慘灰壞嚼矗鏈耍分詈鉅丫康狡耄庖磺卸莢諮罘畹腦ち現校Ω貌換岱⑸飛系鬧諡詈畛懿僦饢摶換窒罅恕
次日一早,張邈命人築臺三層,遍列五方五色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衆諸侯請袁紹登壇。只見袁紹早已一改昨日之戚容面貌,而是英氣勃發,颯爽飄逸,得衆人相請便慨然而上,焚香數拜。當場宣讀昨日楊奉所寫的盟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恐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衆人因袁紹辭氣慷慨,都是涕泗橫流。這一番宣誓下來,幾乎讓人分不清究竟袁紹是心存漢室,心痛於董卓誤國,皇上備受欺凌,還是因爲其叔父一家百餘口人的不幸遭難而傷懷,恐怕這個答案也只有袁紹一人才能知道了。
接下來便是歃血爲盟,歃血完畢,袁紹下壇。然後,衆人扶袁紹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齡分列坐定。袁紹手持酒杯,敬天敬地敬皇上,然後再向衆諸侯一一敬酒,以爲誠意,行酒數巡後,袁紹將酒杯放在案上,道:“袁紹不才,既蒙諸公不棄,推舉爲盟主,自當一視同仁,號令嚴明,不分官爵年幼。”
衆人皆道:“盟主所言甚是,我等自當謹遵盟主號令。”
袁紹點了點頭,繼續道:“董卓勢大,我等不可小覷。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得探馬相報,董卓在洛陽城內大軍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之衆,我諸侯聯軍合在一起也只有三十萬,故我等需上下同心,以爲整體,纔有戰勝董卓的可能。”
衆人又道:“謹遵盟主統一調遣,不敢懷有異心。”
袁紹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再次點了點頭,道:“董賊兵力與我盟軍相當,而且又佔有地形優勢,手下更有呂布、華雄等萬夫難敵的猛將,我等不可小覷對手。以紹之意,可令我弟袁公路總督糧草,應付諸營,不可使糧草有缺。更須有一人爲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下各人各據險要,以爲接應。”
話音剛落,只見一人一捋衣甲,出列道:“孫堅願爲前部。”衆人一看,原來是後將軍袁術麾下、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楊奉又仔細打量孫堅,見他眉毛粗長,雙眼有神,臉龐白淨,八字黑鬚,站在面前,氣勢不凡,頗有王侯氣概。
袁紹將孫堅自告奮勇,大喜道:“文臺素有江東猛虎之稱,可當此任。”孫堅得令大喜,立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
諸侯散去後,楊奉等人回到自己的營帳,楊奉道:“孫堅此去必敗無疑。”
衆人聽得一頭霧水,韓烈更是不解道:“孫堅這個人,韓烈倒是知之甚詳,在黃巾之亂中,他表現甚是勇烈,並且武藝高強,手下程普、黃蓋等也都是猛將。並且傳聞孫堅乃是孫武后人,深知兵法,用兵有度,韓烈在黃巾軍之時,就曾聽說,黃巾軍中數員大將均喪命於孫堅手中,主公爲何斷定孫堅此次必敗?”
楊奉看到郭嘉沉思了一會,便點頭微笑起來,知道他已明白了,於是說:“奉孝已經明白了,就由奉孝來說吧。”
郭嘉一聽主公點到了自己,也不推辭,道:“孫堅雖勇,然而督糧之人,卻是袁術,此人忌妒心強,必不願見孫堅立此頭功,而不發或遲發糧草。孫堅雖猛,但是如果大軍沒有糧草,如何能夠不敗?”
趙雲、太史慈、韓烈方始恍然大悟,齊聲佩服。
楊奉又道:“袁氏樹恩四世,歷代公侯。袁本初此人,乃是空有其名,不得其實,如此大事,獨斷獨行,也不與衆諸候商議,日久必爲董賊所敗。”
郭嘉點頭道:“主公言之有理,我等當早作準備。”
楊奉豈能不知,只是笑笑,點頭稱是,忽然想起一事,忙喚趙雲上前,教引兩千快馬輕騎如此如此,趙雲領命之後,星夜倍道而去。這時士兵傳命道,盟主已下令大軍向汜水關徐徐開進。
卻說孫堅帶領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而去。守關將士連夜流星馬往洛陽告急。董卓在殺了袁槐一家之後便知道中了別人的借刀殺人之計了,只是苦於不知用計之人是誰,此刻又聽到這個消息,不由大驚,急忙加封華雄爲驍騎校尉,撥給其馬步軍五萬,並讓李肅、胡軫、趙岑爲副將火速赴關應敵。
次日,孫堅領大軍至關前,自己一馬當先,只見他身披爛銀鎧,裹赤幘,手橫古錠刀,騎花鬃馬,威風懍懍。衆將在他身後一字排開,左邊是使鐵脊蛇矛的程普;過來一位是使鞭的黃蓋;第三個是韓當,使一口大刀;最後一位是手拿雙刀的祖茂。
孫堅指着關上大罵道:“助惡匹夫,何不早降。”
華雄大怒,正待出關大戰。副將胡軫自告奮勇道:“殺雞焉用牛刀,待末將前去誅殺孫堅。”華雄轉怒爲喜,令胡軫引兵五千出關應戰。
程普見關下城門大下,接着衝出一敵將來,程普二話不說,飛馬挺矛,直取胡軫。兩人沒斗數回合,程普一槍刺中胡軫咽喉,後者死於馬下。
孫堅見狀,急令鼓手,揮軍衝殺。衝到關前,無奈關上矢石如雨,士兵傷亡甚多。孫堅見久攻不下,只好鳴金收兵,退回至樑東。同時一邊差人向袁紹報喜,一邊派人至袁術處催糧。
袁術得信後,正準備發糧,手下有人進言:“孫堅乃是江東猛虎,雖在主公帳下,卻非真心隨侍主公,若是一旦打破洛陽,殺了董卓,主公豈能再約束之,今不與之糧草,彼軍必散。”袁術從之,不發軍糧。
楊奉不敢保證袁術真如《三國演義》中所描寫,聽信手下讒言而沒有及時發糧,畢竟孫堅現在也是袁術手下,所以派人買通了袁術手下謀士,纔有了此人進獻讒言,袁術果真沒有給孫堅發糧之事。
沒出幾日,孫堅缺糧,軍中大亂,有細作報到華雄那裡。李肅出謀道:“孫堅無糧,軍心煥散,今夜我引一軍從小路下關襲孫堅寨後,將軍攻打孫堅前寨,孫堅必然手到擒來。”華雄採用李肅的計策,下令軍士飽餐之後乘夜下關。
孫堅無糧數日,士兵沒有了戰鬥力,忽遭華雄大軍前後夾擊,於是大敗。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將,不敢戀戰,保了孫堅便走。不料正好遇到華雄,大殺一場。祖茂斷後,孫堅等人於小路逃脫。孫堅正在奔逃間,突然聽到馬蹄亂響,一彪軍馬攔住孫堅去路,盡是白馬精騎,勇悍無比,當先一員大將,銀甲長槍,甚是威武。孫堅大驚道:“沒想到華雄在此還有伏兵,看來我孫堅今日要喪命於此!”
出乎孫堅意料,月色下只聽那將高呼:“來者莫非是孫文臺將軍嗎?我乃青州牧楊奉部下大將趙雲趙子龍。奉我家主公將令,特來相助。”
孫堅大喜道:“有勞將軍!”遂與趙雲合兵一處,回軍來戰華雄。
且說那祖茂被華雄追得急,逃脫不掉,只好回身來戰,戰不十回合,已是氣力不支,眼看就要喪命於華雄刀下。
忽聽弓弦響處,一箭直取華雄,華雄急忙堪堪閃過,頓時驚出一身冷汗。祖茂方纔得以逃脫。華雄急忙看去,只見明月下一員白袍小將,躍馬引弓,大呼:“助惡匹夫,敢傷我諸侯聯軍大將,教你認得趙雲神箭!”說完又是一箭,華雄急忙再次閃躲,但是深夜之中,看不甚清,箭把頭盔射掉。
華雄頓時嚇得魂飛膽喪,知道敵方已有強援,更怕對方繼續射箭,不敢久留,於是便撥馬便退,孫堅等人趁此機會連忙撤退50裡外。
孫堅等收拾軍馬屯紮,與四將徑來謝趙雲。孫堅再次拜感嘆道:“若非子龍遠來援我,孫堅必然狼狽大敗,性命不保!”
祖茂也拜伏於地道:“若非子龍相救,祖茂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趙雲遜謝曰:“我家主公早就聽說孫將軍的大名,好生仰慕,只恨無緣相識。知道會有今夜之事,特命趙雲倍道來助。”
孫堅大驚道:“楊大人難道會未卜先知?莫非是神人不成?”於是遣人星夜報知袁紹此事,一面徑與趙雲在泗水關外等候袁紹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