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建立法院

不選孫堅,是因爲這個人的目光和心志都不夠大,跟着這樣的人,偏隅一角還可以,要說到統一天下就差遠了一些。

最後要說到張超了,不選他的原因更是簡單。正是因爲這個集團中文臣多智,武將多勇,便是他去了也難以有什麼太大的建術。而且諸葛亮心中還有一點點的感覺,那就是所有的諸侯勢力之中,怕最終可能會統一天下的就有這個張超了。

此人實在是太厲害了一些,縱看他每一次出手,都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尤其是對異族的政策,不降就殺,非是以前的安穩之術,更是討得諸葛亮的欣賞。

對於異族,一味的鎮壓不行,一味的討好更不行。要的就是直接剷除一路,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患禍永除,且還是擴大和提升國家影響力的最好方式。

當然,這樣的方法並非只有張超一人看懂了。其它諸侯中也有多智者,同樣看到了這一幕,但他們做不來的主要原因就是內部太過複雜了一些,想要形成一股合力去做消滅異族的事情將會非常的困難。而唯有張超,並沒有依靠任何人起家,這也使得他無需去顧慮其它人的感受,他的話就是聖旨,他說要怎麼樣,整個集團就會怎麼樣。

在這樣的合力之下,自然做起事情來成功率就會高上許多了。不誇張的話,只要張超不死,那這個集團就是一把利劍,兵鋒所指之處,顯少有人能敵。

話在說回來,正是因此,張超太強大了一些。強大到諸葛亮認爲自己去了最多也就是一個軍師的身份,且會與許多人一同分享這上勝利的果實。而這一點是讓他心中有些排斥的。

諸葛亮想要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想的是做事情以自己的意志爲主、他想的是將自己所有的才智完全的發揮出來,而這些在張超集團中都是很難會實現的。如此之下,他將目光放在了實力最小,但確同樣有着英雄之志的劉備身上。

劉備姓劉,論輩份是當今皇帝的叔叔,這樣的條件下,讓他做起什麼事情來,首先在大義上就佔據了主動。

其次,劉備手下雖然有一些猛將,比如關羽、張飛和張繡之流都有萬人敵的本事,可在謀士方面確是十分的缺少,他一旦去了,就馬上可以佔得首席之地,這也可以保證自己的想法能夠很快的被實現。

換一句話來說,劉備這裡就是一個可供人自由發揮的平臺,這也是諸葛亮選其的主要原因。

不同於歷史之中,諸葛亮是被三請而出的,這一次他主動的站出來想要幫助劉備,爲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他自然是先需要送上一份大禮了。而新野一戰便是他早就想好的退曹之策。

大勢上來說,曹操剛剛佔據了徐州,正是應該好好的穩固一下之時。但他此時確想乘勝利之師攻取荊州,這本就是有點人心不足蛇吞象了。那隻要能夠給予當頭一擊,便有很大的可能會讓曹操暫時的止步。

諸葛亮充分的摸清了曹操的想法,這就現身在劉備的面前,提出了新野可一戰,且可用火攻的方法。

劉備丟了徐州,一路被追殺着,正不知下一步要如何去做時。突然出現一個才子,說能救自己,那豈有不用對方辦法之理。當即在聽聞了計策之後,就將指揮權交給了諸葛亮。

自然,劉備也做好了隨時逃走的可能。一旦這個諸葛亮的計策行不通,他也需要有一條活路纔是。

諸葛亮未加理會劉備的想法,而是投入全心的指揮起了新野一戰。這是他成名之戰,倘若是敗了,那以後將會立足之地了。

索性的是,諸葛亮沒有敗。尤其是在準備了良久之後,終在新野給了曹操先鋒大軍以重擊,使其衝擊的鋒銳劍鋒在此停止。

前軍一敗,曹操果然就做出了回師許都的決定。對此時拿下荊州,曹操並沒有太大的自信,前鋒受阻,使他的頭腦更加的清醒,此時正好就退了回去。

新野一戰,劉備的最後一點家底算是保住了。諸葛亮也因此而成名。當這些情報一一送到了張超的面前時,他在嘆息得不到賢才的同時也開始好奇起來,他有了一種想與諸葛亮這個亂世奇才鬥法的衝動。

在諸葛亮出山敗曹軍之時,張超這裡也迎來了一個好消息,馬韓王也多,在經歷了近兩年的抵抗之後,終被賈詡所滅。至此,整個三韓現全落於張超的手中。

聞聽消息,張超十分的興奮,外患暫除,他也終於可以着手處理內部的一些事情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系列的舉措也因此而生。

比如說田豐的任命。

這一段時間以來,連審配都有了供職,可就是田豐一直沒有被安排什麼任務,他除了去河內說服沮授之外,便是回晉陽張家學院教學生,看起來儼然就成爲了一名先生。

只是田豐這樣的大才,張超是不會一直雪藏的。他心中早有了一個計劃,只是一直沒有來得及去實施而己。現在三韓平定了,暫時戰爭的硝煙停止了,一些內部事情也是應該處理了。

拿下了三韓,使得張超對於以後有了更多的想法。

生於這個亂世之中,張超百手起家,創建了現在的一切可以說是很不容易。古人言,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要如何守住這份家業,這也是他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現在他還活着,很多大事他在心中有所把握,可一旦自己故去的那一天,自己的兒子是不是不能守住江山呢?就算是兒子可以,孫子呢?他需要想一種長久的方法,不求永世,至少讓張家的江山可以延長一些吧。

如此之下,張超就想到了以制度立國。

以人立國,爲首之人需名辯是非,這樣做自然是最簡單的,可一旦爲首者犯了迷糊,就可能會犯下滔天之罪了。而以法之國則不同,只有法律在,人便是要去遵守的,一旦形成了一種制度的習慣,天下才能長久。

爲此,張超叫來了一直被雪藏的田豐,將自己的想法講了出來。

田豐在大將軍府中的書房之中認真聽取了張超所提的想法,臉上露出了即震驚又敬佩的目光。

張超座在那裡,用了很長時間,這纔將自己關於法制立國的想法講了出來,爾後就注意到田豐看向自己的目光是如此之炬,當即就問道:“元皓,你怎麼了?爲何有這樣的眼光看着我。”

“主公呀,您的想法實在令人佩服,您提出以法立國,這就等於是在削弱自己的權力,您這樣的英主實在是世間罕見。”

“哈哈,元皓,你也不用這樣的誇讚於我。我剛纔可和你說了,成立法院一事是以法制國的根本,但同時這也是非常得罪人的,弄一個不好,你就會成爲衆矢之的,不知道你可有這方面的準備嗎?”張超將目光落在田豐的身上,很是仔細的問着。要說一種制度的建立並不算是多麼困難,可問題就在於法制的執行。

一種制度是不是能夠利民,利國,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執行的情況如何。若是有可惡之人來做的話,那這樣的制度倒還不如不立也罷。

田豐原本是座着的,現在張超這一問他就站了起來,抱拳而道:“主公,豐雖沒有大才,但只要利國利民之事還是願意去做的。您提出的以法立國豐很支持,也願意爲此付出全部的努力。倘若是真的得罪了人,大不了就是一死而己。但只要有百姓因法制而獲得了公允,便是豐死也無遺憾了。”

“好。”見田豐說的堅決,張超也站了起來將手拍在其手背上說道:“元皓有此決定最好,只是你也放心,有吾在,只要你依法行事,別人是無法爲難於你的,我同時還會撥十名鐵衛於你,由他們來負責保護你的安全,介時,便是有權貴之人想要對你如何,他們也自會站出保你平安。”

聽到會將鐵衛派給自己,這可是除了張超和夫人才能有的待遇,當即田豐就跪拜在地道:“謝主公厚愛,豐定不辱使命。”

田豐接受了法院院長一職,同時也從張超的手中接過了厚厚一馬車竹簡。那裡記載的都是張超沒事時候想起來的一些後世法律,這就送給了田豐做爲借鑑之用。

田豐成爲了第一任法院的院長,開始執行了以法立國,期間得罪了多少人,又懲辦了多少的以權壓力,以權謀事之人就先不多說了。畢竟威武講的是天朝的浩蕩與風采。我們現在將目光重新的放回來,繼征服了三韓之後,又一個好消息傳到了晉陽城的大將軍府。

這個消息是由張強着人送回來的。

張強被張超所看中,成爲了商業大使,帶着漢朝有的一些好東西,比如說是絲綢和瓷器,自然最重要的也少不了鴉0片了,這就由幷州出發,經幽州去了東邊的高句麗和羅斯等國。

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一百九十二章 雁門再起硝煙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張燕要逃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一百六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九十八章 郭汜末日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六十七章 分開爲相聚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八百四十四章 張興出現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二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出招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戰啓第五十章 稱病不赴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危險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分化敵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十一章 褪衣收子龍第二百零八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七百一十二章 膽大妄爲第一百六十二章 張燕要逃第四十九章 貂蟬第八百七十七章 諸葛之強第八百三十八章 張興戰孫權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重的堅守第九十二章 火燒營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七章 特殊病人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八百三十二章 戰敗羅斯國第九百二十九章 調兵應對第六百一十九章 又一炸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七十四章 呂布臣服(上)第七百零八章 司馬懿獻計第七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炮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八百四十九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六百二十八章 龐德對步騭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三十九章 郭嘉的圍殺之計第九百三十一章 孟獲的重任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皇子動手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入高麗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撼的張家軍(加更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軍第九十五章 將膽兵魂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四章 做善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目標直指張超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抓現形第七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無奈之舉第五十二章 黃忠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九十九章 孫堅承情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滅曹丕第六百五十四章 兩雄相談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一百一十九章 挑將第四百二十八章 各有心思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九十八章 郭汜末日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各司其職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七百七十八章 同意援軍進入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
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一百九十二章 雁門再起硝煙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張燕要逃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一百六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九十八章 郭汜末日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六十七章 分開爲相聚第七百八十一章 準備入境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八百四十四章 張興出現第九百章 小宛國主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二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出招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戰啓第五十章 稱病不赴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雲危險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變第八百二十九章 分化敵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十一章 褪衣收子龍第二百零八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七百一十二章 膽大妄爲第一百六十二章 張燕要逃第四十九章 貂蟬第八百七十七章 諸葛之強第八百三十八章 張興戰孫權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重的堅守第九十二章 火燒營第五百五十章 魯肅的勸誡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七章 特殊病人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八百三十二章 戰敗羅斯國第九百二十九章 調兵應對第六百一十九章 又一炸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七十四章 呂布臣服(上)第七百零八章 司馬懿獻計第七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炮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八百四十九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六百二十八章 龐德對步騭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三十九章 郭嘉的圍殺之計第九百三十一章 孟獲的重任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皇子動手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入高麗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撼的張家軍(加更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軍第九十五章 將膽兵魂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四章 做善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目標直指張超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抓現形第七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無奈之舉第五十二章 黃忠第八百六十四章 啓用關羽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九十九章 孫堅承情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滅曹丕第六百五十四章 兩雄相談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一百一十九章 挑將第四百二十八章 各有心思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九十八章 郭汜末日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各司其職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七百七十八章 同意援軍進入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