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

人性到底是醜惡的,還是善良的,這個從古代討論到今天,都沒有結果。如果人性本來之初都是醜惡的,那麼世界上是不是都沒有善良了?

陳文強曾冥思苦想尋得了自己的答案:如果道德在可以約束的情況下,道德是強大的,可以約束人們的不良行爲。但社會如果陷入混亂狀態,約束大家的社會道德不復存在時,人性中的醜惡面就會無情的暴露出來。生活中的不滿,妒忌、貪婪、暴戾,在這個時候就象放大鏡一樣被乘以倍數的放大,被無限制地釋放出來,形成巨大的破壞力。

無所謂善良,那只是相對的,只是未被煽動,未被激發出來的狀態。人人心中都有野獸,而每次動亂則給了人們釋放人性中醜惡、殘忍、野蠻的機會。

雖然陳文強親自坐鎮,用鐵腕壓制中的宵小之徒,用殺戮維持着所佔城鎮的社會秩序。但他看到了很多,親眼所見令他對革命的破壞性和對人性的放縱有了很深的警懼,對梁啓超的擔心也相當欽佩。

梁啓超在《開明專制論》、《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這幾篇最重要的論戰文章中,明確指出,革命難免殺人流血,終究是不祥之事,是國家和人民的“大不幸”;在國內,革命易生內亂而釀分裂之患,對國外,易招干涉惹瓜分之禍;又“革命復產革命”。

而大亂之後易生惡政,人民最終只能將自由奉於一人或一黨之手以苟全性命與財產,“此則民主專制政體所由生也”;且破壞之後建設不易,革命的成本代價不可能一筆勾銷,終必由子孫後代加倍償還。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輕言革命。

反觀同盟會中的論點,則顯得過於想當然。他們認爲革命軍只排滿不排外,不擾“外人物業”,不改對外條約,列強不僅不會干涉。反而會同情中國革命。在對內方面,他們認爲革命軍不會重蹈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羣雄割據的覆轍,因爲共和革命無帝位之爭,沒有內亂的理由。中國革命也將吸取法國革命恐怖專政的教訓,所以,革命將皆大歡喜,並無任何外患內憂。

而縱觀歷史,革命建國之後不久。手創共和的革命黨即憤怒指證民國陷入了“假共和”,然後是獨夫專政、帝制復辟,然後是地方割據、南北分裂,然後是大亂來臨、革命蜂起……“革命復產革命”,這正是梁啓超當年所一再警告、而革命黨所一再否認的革命內亂之後果。而外蒙古終究是真獨立了(雖然最初是假獨立、真附俄),西藏、新疆也几几乎“被獨立”……

梁啓超的不幸言中,雖然並不能證明革命是錯的,保皇立憲是對的,但他具有歷史穿透力的眼光,卻可以讓陳文強認真思考革命道路和方式的選擇。以及對目前義軍的收編或改造。

退出所佔地盤,長途作戰,既是避開清軍鋒芒,誘其分兵或使其疲憊;同時,對義軍也是一次盪滌、重整,對沿途百姓也是一次教育、宣傳。而靠近五指山,義軍也可依據山巒、叢林與清軍周旋,長期堅持,使復興會大旗立而不倒,持續發揮着影響力和號召力。

陳文強在馬上已經能坐得很穩。這是一匹不錯的好馬,但想要很好地駕馭,還要費點時間。而他的馬伕也換了新人,名字叫付長鎖。可人們卻叫他“刀斧手”,他也很願意被這麼叫。因爲,他的腰上老是彆着把斧子,並曾用這把斧子劈碎過幾個清兵的的腦袋。

“跑的時候把繮繩抓得短些,在縱馬跳躍時不要拉得太緊,否則馬嚼子會勒進馬嘴而把人摔下來。”陳文強會騎馬。在前世,在上海的馬術俱樂部,他都曾學習過,現在,他在點拔着付長鎖。

“是的,大人。”付長鎖跳下馬,恭謹地答道。

“你喜歡軍隊生活?”陳文強隨意地問道。

“是的,大人。”

“你將來想指揮一支部隊嗎?”

“也許……”刀斧手猶豫了一下,“是的。”

陳文強笑了笑,伸手說道:“把你的斧子給我看看。”

付長鎖遲疑着把斧子摘下來,遞過去。陳文強接過來仔細看着:長長的木柄插在斧子的槽孔裡,掄起來非常帶勁兒。

“你看這支軍隊怎麼樣?”陳文強把斧子扔給了付長鎖,想從這個傢伙口中得到最中肯的評價。

“嗯,很好,大人。”付長鎖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誰要是糟蹋女人,就砍誰的頭;誰要是搶老百姓,就砍誰的頭。這很好。”

很樸實,也很有那麼一股子勁兒,陳文強讚賞地點了點頭。在老百姓眼裡,這就是好軍隊,很簡單。

“知道革命是怎麼回事嗎?”陳文強開口問道:“你爲什麼參加革命軍?”

付長鎖眨巴着眼睛,有些迷茫,半晌纔回答道:“清兵不是好東西,那些大官也很壞,打他們、殺他們的自然是好的。而且,賦稅少了……”

陳文強笑了,付長鎖回答得很有意思,但這正是他心中所想。革命不應該只是有知識的人的專利,而要使百姓也參與其中,似乎需要更淺顯的口號,更易懂的號召。

“告訴我,你想得到什麼?”陳文強做了個手勢,又解釋道:“你參加革命軍,以後想得到怎樣的生活?”

付長鎖想了想,不太確定地說道:“有飯吃,有衣穿,有地種,有房住,不受欺負,還有……”

憂國憂民那是知識分子的想法,老百姓最切身的要求呢,算不算革命要解決的問題?只是推翻朝廷,換個政體,是否就意味着革命成功?

陳文強呵呵一笑,用力拍了拍付長鎖的臂膀,翻身上馬,緩緩而行。

……

陵水縣城外。

吳祿貞帶隊與徐春山所部會合後,打着義軍的旗號連下陵水、保亭,仗打得輕鬆。從上到下,也就瀰漫起一股輕敵、樂觀的情緒。當然,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從瓊州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來看。勝利是完全可能的。

“誘敵深入,伏擊巡防營?”吳祿貞在帳篷內看着陳文強的密信,沉思着望了信使一眼,估計也問不出什麼,便繼續看信。

在陳文強的設想中。吳祿貞這路人馬也要向瓊中靠攏,或者伏擊巡防營,或者視情況再作打算。因爲時間緊,陳文強給自己定的時間是一個半月,他要從義軍中脫身,便要儘快安排好之後的事情。

相當複雜!吳祿貞看着陳文強的設想,緊張地思索着,到底是選擇簡單易行的,還是選複雜多變的,到底不是那麼好取捨。

而萬寧起義到了現在這個時候。也確實到了一個分界點,是偃旗息鼓,還是長期堅持,這其中的利弊着實不好判斷。

好半晌,吳祿貞才擡起頭,盯着阿貓沉聲問道:“你能保證幹掉鄭鴻名嗎?”

“應該沒問題。”阿貓比較有信心,停頓了一下,又提醒道:“大哥說要你們派人配合,纔會不讓人懷疑。”

“我明白。”吳祿貞點了點頭,想了想說道:“時間很緊啊。我這就派一隊人跟着你去瓊中,還要穿上巡防營的衣服。”

“人不用太多,最好是能跑的,信得過的。別被人抓住,那可露餡兒了。”阿貓不忘提醒道。

“那是自然。”吳祿貞知道事關重大,要完全掌握義軍的指揮權,鄭鴻名是必須除掉的,而且不能露出馬腳,假手於巡防營是個不錯的辦法。關鍵還要看行動。

“那我就到外面等着了。”阿貓屬於陳文強的親信,與吳祿貞並不熟悉,說話也缺了點恭敬。

吳祿貞點了點頭,看着阿貓出了帳篷,叫過兩個復興會骨幹,大概把密信的內容轉述一遍,徵求着他們的意見。

“變數太多,不好掌握。”張繼緊皺着眉頭,陳述着自己的意見,“來一個巡防營可以全殲,多了又要採取不同的策略,最後還要看廣東官府方面的態度,才能決定計劃的成敗。如此複雜,成功的希望不大,老陳有點太想當然了。”

“我看不管來幾個巡防營,就算全來也不過一千多人,咱們就做好徹底擊敗他們的。”陳自新思索着說道:“老陳是不能暴露,可咱們無所謂。若是廣東清軍也被調動,大不了咱們進入五指山與敵長期周旋。有崖州掌握在老陳和老萬手裡,咱們的人員和物資應該是不會缺乏的。”

“要打就盡全力,我也是這個意思。”吳祿貞作爲軍事將領,自然希望一展所長,而要象陳文強所說的那樣計算着打擊清軍的力道,也確實很難掌握,“當然,老陳的想法也很好,能使咱們復興會在瓊州切實控制的地盤大幅增加。我看就按簡單易行的策略行動,老陳那邊呢,儘量按着他的設想來,成不成功,咱們也沒辦法。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對呀,老陳想得再好,清廷官府不配合,也沒有辦法。”張繼表示贊同,說道:“不過,綬卿的身份暫時不要暴露,如果事態真向着老陳設想的那樣發展,也有轉圜的餘地。”

“把徐春山頂上去,我看他還是信得過的。”陳自新說道:“鄭鴻名一死,由他控制義軍,也不是辦不到的事情。”

“那就這麼定了。”吳祿貞終於拍板決定。

……

奮鬥就會成功,夢想總會成真。在陳文強看來,那是哄小孩子的話,儘管很多大人也以此爲激勵。

因爲上天只給了每個人活着的幸運,並未給每個人一條大魚的承諾。任何一個地方或者工作,只是你在當下運行的一個軌道,卻並不註定是你能飛翔的天空。

現在便是如此,雖然他化名“吳廣”,號稱“吳帥”,但指揮千軍萬馬,成爲叱詫戰場的名將,陳文強自問不是那塊材料。還是他自己一直堅持的理念,專業不同,不能瞎幹。

爲了儘快退出現在的角色,陳文強就必須幹掉鄭鴻名,以免自己離開後,無人能夠壓制並控制他。而替代鄭鴻名的人選不僅僅有徐青山,還有李家俊,甚至是吳祿貞也可以由暗轉明。

義軍的旗幟不能倒,退入山林繼續堅持,似乎更有利於復興會的發展壯大。而養賊自重,也有利於瓊州商團和民團的擴充。還有一點,長期堅持武裝鬥爭,對於培養具有實戰經驗的士兵,也是極有用處的。

當然,如果“假招安”的計劃能夠順利,那就更好了。但正如吳祿貞等人所顧慮的,計劃成功與否取決於廣東官府的態度,確實很難把握。

率領着義軍向瓊中轉進,這一路上陳文強沒少琢磨,也得出了與吳祿貞相似的結論,那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而說到人生的軌道,陳文強更有了自己的感悟,有了更準確的定位。沒有親臨戰場前,對他可能是一場激烈刺激驚險的嚮往;而有了這樣的經歷後,他便開始厭煩,開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急於從中脫身,而用專業人士來接手。

能嚴厲尖銳地反思自己的不足,或者是失敗的原因,這無疑是陳文強的一個優秀特點。雖然萬寧起義到現在來看,都是成功而勝利的,但陳文強卻從中看出了太多的需要改正的問題。

陳文強不想做事後諸葛亮,也不想居高臨下地利用後來歷史的研究結果來顯示自己的高明。就象一個人對另一個正處於低落情緒的人說:“我就知道會這樣,我早就知道這不行……”,那是很招人反感和厭惡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失敗了再爬起來,只要你還有體力,還能堅持。但再愚蠢地不改變策略,那就只能倒下再爬起,倒下再爬起,除了無謂的倔強,根本於事無補。

作爲後來者,陳文強想做一個教練,一個在場外冷靜觀察的教練,提醒正在戰鬥的己方:“對手強大,但也不是沒有破綻,小心左勾拳,防護腹部,當心右直拳……”

不必過於細緻,不必面面俱到。中國不是沒有能人,只要打開思路,設想出這種可能,自然有人去研究,去發掘,去完善。陳文強不想做一個絮絮叨叨的老太婆,不想做一個事事都能的大顯擺,讓人覺得他在耳提面命,在處處冒頭;他要做一盞黑暗中的燈,雖然不是過於明亮,但卻能指引方向,給人以希望。

……(。)xh211

第26章 只要一個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34章 猶太人第38章 爭論妥協第72章 南洋,軍火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25章 綁架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6章 新藥,說和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46章 味素問世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22章 青幫會集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32章 小題大作的刺殺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59章 檳城立足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59章 戰端開第207章 憲政會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245章 忽悠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52章 內應外合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191章 無題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74章 回滬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70章 雙花洪棍第82章 各有感慨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86章 黑吃黑第78章 拒法拒俄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25章 綁架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70章 雙花洪棍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9章 外謙內毒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17章 觸痛,招聘第92章 天涯海角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
第26章 只要一個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34章 猶太人第38章 爭論妥協第72章 南洋,軍火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25章 綁架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6章 新藥,說和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46章 味素問世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22章 青幫會集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32章 小題大作的刺殺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59章 檳城立足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59章 戰端開第207章 憲政會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245章 忽悠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52章 內應外合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191章 無題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74章 回滬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70章 雙花洪棍第82章 各有感慨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86章 黑吃黑第78章 拒法拒俄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25章 綁架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70章 雙花洪棍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9章 外謙內毒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17章 觸痛,招聘第92章 天涯海角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