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文強看來,外資借款要求抵押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抵押,誰不擔心錢打水漂啊!至於管理權,用人權,稽覈權和購料權等,如果全交與國人,不管是官府,還是商人,管理水平還在其次,貪墨侵蝕挪用就將使鐵路修建的成本大增,建成的鐵路收效期也將延後.
說到底,到了滿清末期,差不多已經是全民,不僅是官員,民衆也.比如各地商辦的鐵路公司,揮霍奢糜,私親遍植,打着冠冕堂皇的民族主義旗號,卻是損民利己,養肥了大碩鼠,留下了糊塗賬,平頭百姓的股金卻無人關心.
其實這也是清廷相當鬱悶的事情,精心設計的改革,在經過官僚體系的執行後總是會";爛尾";:明明是利國利民的";仁政";,最後卻被大小領導幹部轉變爲擾民和斂財的工具.在這樣巨大的利潤誘惑下,";新政";成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當地官紳迅速躋身先富起來的行列.
";仁政爛尾";的後果,就是民怨與改革成正比上升,改革越深化,民怨越沸騰,";羣體件";就越多,甚至遠超過政治高壓之下的前朝.而原先作爲民意代表的鄉紳們,因爲沒有";公務員";身份的束縛,而又有着在鄉間的權威,左右逢源,把持公事,侵蝕款項,甚至藉口籌款苛斂商民.
清廷對吏治的重視可謂到了相當深的程度,但在制度化監督的缺位下,上有老虎,下有蒼蠅,在白花花的銀子面前,各種手段便顯得十分蒼白無力.
而修鐵路呢,投資大,見效慢,又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實在是個燙手的山芋.陳文強聽出了張之洞和辜鴻銘話中之意.並探出了二人的心思,但對此大事卻很謹慎,不敢輕易表態.
但陳文強也沒有斷然拒絕,甚至在心中有了個隱隱的想法.便委婉地表示要回去研究商議,然後再拿出章程.
";好,好刀,好劍.";張之洞對陳文強的禮物讚不絕口,本是崖州鍊鐵廠打造的錳鋼刀劍.他卻信以爲真地當成漢陽鐵廠所打造.
";陳大人於洋務是勇猛精進,想來也定會爲總督大人分憂.";辜鴻銘在旁不失時機地又提醒着陳文強.
";事在人爲,這天下本沒有辦不成的事情.";陳文強淡淡笑着,";雖然在中國要辦成實事,糾葛重重,困難紛繁,但也有解決之道.其實,這還要看總督大人的決心和魄力,能支持到什麼程度?";
";哦,那你要本督如何支持?";張之洞疑惑望着陳文強.
";待我回去招人研商.拿出章程再請大人決定.";陳文強含糊地回了一句,又笑道:";此番還請大人先拔付一批槍械,以爲漢陽鐵廠護廠之用.";
張之洞本欲拒絕,可轉念一想,不過是護廠之用,幾十條槍也就打發了.憑陳文強的能力,人家能購到更多更好的,這是給他面子,請示一下,也是尊重之意.再說.粵漢鐵路還想由陳文強接手,犯不了爲了這新而傷了和氣.
陳文強告辭,辜鴻銘代張之洞相送,直送到總督府大門.
";辜先生.";陳文強停下腳步.伸出了手,誠懇地說道:";對於先生的才學,兄弟是欽佩備至的,始知世上真有天才.先生學貫中西,兄弟只會些奇技淫巧,卻也有相通之處.明日可有空閒.兄弟想與先生小聚暢談,聆聽教誨.";
";客氣了.";辜鴻銘一愣之下,伸手與陳文強相握,笑道:";聆聽教誨實在是折殺我了,在下倒是想聽聽陳兄弟對洋務的獨到見解.";
";一言爲定.";陳文強呵呵一笑,用力握了握,轉身而去.
辜鴻銘望着陳文強的背影,若有所思.好半晌,才灑然一笑,轉身回府.
…………
無能成爲本能,敷衍成爲常態,而官紳們的心態卻超級良好,將所有問題一股腦兒推給所謂的";體制";,彷彿與己無關.
而在新政改革潮流中,各地鄉紳紛紛投身參與,高級的做法是開辦新企業和商號,背後卻往往有官員的隱形投資,各取所需;低級的做法,便是當上新政推行機構的各種";委員";或";董事";,從新政的捐稅中直接漁利.
農村的民,紳,官關係因此而日益複雜,進一步激化了鄉村矛盾和基層幹羣關係,也開創了中國近現代";土豪劣紳";氾濫的先河.
再從道理上來說,鐵路乃國民經濟之命脈,民間修建和管理的確有不妥之處,至少幹線應該由國家控制纔是長遠規劃.
顯然,要接手粵漢鐵路,陳文強面對的就不僅只是資金,技術等問題,而是要砸各省商辦鐵路公司的飯碗,得罪因此得利的商人,士紳.換句話說,是一批地頭蛇似的傢伙,盤踞在要修建的鐵路的沿途,最善利用愚昧,盲從的平民百姓爲其造勢.
但事有利弊,陳文強在估量着自己的能力,估量着將得到的利益.所以,他一回來,立刻便召集了人手,連夜進行研究和商議.
首先是大概確定工程的總造價,總工期,以及相關的施工方案.儘管陳文強很想接手這項大工程,但他也要做到心中有數,要服從經濟,科學規律.
";五十多年前,修築美國太平洋大鐵路時,全長三千多公里,只有兩家公司承建,卻能在七年便完工.粵漢鐵路只有一千多公里,且路途多坦易,若同樣以兩家公司南北對修,三四年便可完成.";
";按粵漢鐵路官方估算之造價,共計五千六百萬兩白銀.官方造價只多不少,若是精打細算,管理得力,再加漢陽鐵廠所出之鋼軌,估計能省下數百萬兩.";
";美國修建太平洋鐵路之時,有現金補助法,還規定凡鋪軌兩旁的土地即歸施工公司開發利用.有此激勵,施工公司自然都想加快
建設速度以獲得更多利益.粵漢鐵路呢,所經地方可不是荒蕪之地.可見阻力不在施工,而在地方.這造價和工期自不能相提並論.";
";湖南,湖北是兩廣總督管轄之地,若總督大人全力支持,地方阻力當大爲減輕.況陳大人爲立憲派新秀,與兩省立憲派首腦進行商洽.或可得到兩士紳之通融.";
聽着下屬或洋人,或華人的闡述,陳文強並未輕易表態,只是做到心中有數.造價大概在五六千萬兩,剔除各種阻礙的話.工期當在三,四年之間,他卻不知道在歷史上粵漢鐵路前前後後可是共修了三十六年,可見在中國要辦成事情有多麼艱難.
";工期定爲七年,造價就以官方爲準,至於阻礙";陳文強沉吟了一下,說道:";便由我向總督大人交涉,如果達不到預期的支持,便不接手了.當然,借款多少,如何籌措.是以後的事情了.我覺得資金並不是主要問題,暫時不在商議之列.嗯,明日中午前我要拿到工程計劃,粗略一些也沒有關係.會議就到此爲止,散了吧!";
外人散去,卻有核心人員留下,他們是負責制定向張之洞所提諸項要求和條件的,涉及到工程技術以外的方方面面.
";大人,這粵漢鐵路接不得.";率先發言並阻止陳文強的竟然是李維格,這令陳文強稍有些意外.";總督大人先是高價由美國人手中贖回路權,倡議商辦,並定由三省各就本省地段,分擔建築.現粵,湘,鄂三省商辦公司已經成立.且募股籌資.總督大人又要大人接手,置各省商辦公司於何地?所募路股如何處置?各公司經營不善所造成的虧損由誰負責?借款修路爲國人所怨恨,不借款則資金匱乏,總督大人左右爲難,卻要陳大人爲其接盤,還請陳大人三思慎行.";
陳文強點了點頭.笑道:";李總辦深悉內情啊,所提問題切中要害,大家便一個一個商議研究.對了,這個借款啊,以後改個說法,就叫‘招商引資’好了.";
類似的行爲,差不多的目的,但名稱不同,時人的評價也不同.一來是觀念問題,二來則是操作問題.如果是正常的借貸範圍,無苛刻條件,自然是很有裨益,甚至可以美其名曰";借雞生蛋";.
而陳文強要借外款,自然不象滿清官員那般不懂利害,目光短淺.他要藉此機會爭取形成中美德聯盟的雛形或嘗試,起碼要讓德國人以爲這是三國聯盟的試驗階段,是一個考察期.
此外,陳文強還籌劃着藉機建立起一支公開的,官面上的武裝,甚至連名字都想好了,鐵路巡警,專門負責保障粵漢鐵路的修建順利,以及日後的運營安全.
眼光再放遠一些的話,粵漢鐵路還可以歸入到復興會的革命大業之內.試想,如果革命率先在兩廣取得突破,沿着粵漢鐵路,革命軍便可直搗武漢三鎮這個中國腹心,形成更有利的局面.
當然,這些都是設想.陳文強準備把困難都擺出來,甚至不惜誇大,以便從張之洞那裡獲得最有利的條件.所謂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如果張之洞不肯答應,那陳文強便撒手不管,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一個個問題被提出商議,並制定出不止一套的解決辦法,附帶着陳文強和衆人所想出的要求和條件.都是中國人,很多條件固然苛刻了一些,但卻沒有什麼喪失路權之說,而真的喪失,也是被掌握在了陳文強及其團體手中.
這是一個相當複雜耗時的籌劃.陳文強知道,愈是考慮周全,愈能在張之洞那裡獲得更有利,寬鬆的條件,也愈能得到包括中僑合資銀行在內的合作伙伴的支持.
";別寫五百萬兩銀子,翻一番,一千萬兩.";陳文強眯着眼睛提醒道:";總得留下討價還價的餘地,不可過於實打實了.";
如果張之洞答應以官庫銀子換合資銀行印發的鈔票,並在官府日後的活動中全部使用鈔票結算,則意味着合資銀行印發的鈔票在湖廣兩省獲得了官方認可,可以逐漸在民間成爲法定貨幣.而官庫的銀子成爲合資銀行的儲備金後,又可以發行數倍的鈔票進行信貸金融擴張.
以紙抵銀,以鈔票支付各種開支,一旦實現,陳文強幾乎不用投入,便已經獲得了至少千萬元的築路資金.按照官方所估算的每公里三萬五千兩白銀的鐵路造價,就已經可以修築三百公里左右的鐵路,頭一年或兩年的資金問題便可以解決了.
我用鈔票換你的銀子,再用你的銀子發行兩倍的鈔票,裡外裡陳文強便空手套取至少數百萬元.但這在市面上是看不出來的,只要保證銀行不被擠兌,或者能夠應付可能的擠兌,那一元鈔票還是值一兩銀子,還是能購買價值一兩銀子的實物.
";鐵路巡警必須要由修路的公司直接控制管轄,以確保其盡職盡責,爲修路,護路保駕護航.路成後,每列火車擬派五人稽查彈壓,重要車站擬定員十人,次要車站擬定員五人或三人.另應特設‘鐵路巡警教練所’,負責招募,訓練巡警人員.以後,在重要車站和區段應設立警察所,警察段,護路隊等組織.";
在當時,是沒有鐵路警察這一稱謂和職業的,只有身着號服的";巡夫";,在重要車站僱傭三五人,負站臺守望之責,算是鐵路警察的雛形.即便不是爲保障鐵路修建,不是爲復興會組織建立武裝力量,鐵路警察也是早晚必須要建立的.
";命令鐵路沿途各官府,全力配合鐵路修建.其中,使轄區百姓知曉鐵路公司頒佈的各項事宜,避免爲人所煽惑,是爲工作之重.而對故意擾亂路政,煽惑抵抗,即照違制論,不可姑息枉法.";
這一條是針對劣紳,愚民的,對地方官員也是一個考驗,一個選擇.能力不足,或者是另有打算,這樣的地方官員該撤就撤,該辦就辦.張之洞若沒有這樣的魄力和鐵腕,這鐵路不接也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