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驚雷之震

戰事的突然爆發,完全出乎了人們的意料。所謂的人們,包括清廷,包括葡人,包括其他列強,包括國內民衆。

多少年了,列強一兩艘炮艦,千八百士兵,就敢橫行霸道。所謂的大清國,地廣人多,屢戰屢敗之下,卻無敢戰之兵。

而就在民心士氣久久低沉於谷底,洋人不可一視、蠻橫無理之時,路環島的這一戰卻如驚雷巨震,中外一片譁然。

不在於殲滅了多少葡兵,不在於路環島這彈丸之地,而在於這膽量,這敢於同洋人開戰,敢於爲國爲民而戰的勇氣。

大清上下,除了朝廷一時失聲兒,震驚得來不及做出反應之外。在媒體的鼓譟宣傳下,民間頓時就沸沸揚揚了起來。

清季以降,正是最沉悶陰沉地時候兒。洪楊之亂以後,整個國家,整個統治機構藉着最後幾位名臣,迴光返照般的熱鬧激動了一陣兒。建立海軍,收復新疆,平定回亂,洋務運動,中法戰爭……可惜,甲午一戰,庚子事變,又象是耗盡了最後一分元氣兒,到了死氣沉沉的時候。

國勢,大家都知道非要振作而起方免亡國之禍,而此時內憂外患連在一起,令人悶得發狂。

就說最近吧,英人在廣州鐵路終點站的河邊,圈地一塊作爲裝起重機卸煤炭以及堆放沉重貨物的地方,屢番交涉皆被英國人拒不接納;日人“二辰丸”案,以廣東水師鳴炮道歉告終,且竊據東興島不還;澳門劃界談判,馬沙鐸態度蠻橫,訛詐手段不成便拂袖而去,悍然破壞談判。又以剿匪爲名。悍然入侵路環島,燒殺搶掠……

交涉,交涉。哪一次不是以朝廷的妥協退讓作爲結束?地方被侵佔,百姓被驅逐殺戮。屈辱地道歉,樁樁件件,壓在人們的心頭。可偏偏沒有人振臂一呼,給整個大清帶來一種揚眉吐氣,耳目一新的感覺。

而現在,一個並不算是位高權重的官員,居然做出了這麼震動天下,讓老百姓們覺着腰桿兒都硬了幾分的一樁大事出來!

造勢。宣傳,是陳文強向來比較擅長的手段。這次也不例外,消息從廣州通過電報傳到北京、上海、武昌、漢口、天津等地,立刻便見報,便爲人們所知曉。

多數人的情緒,都是緊張而且略微有點兒亢奮。自道光皇帝以來。受洋鬼子的欺負真是不在少數了,民氣被壓抑得太久了,只要能夠稍微在洋鬼子面前漲臉地人物,都會成爲民衆心目中的英雄。

民間的議論、稱讚、分析,輿論的洶涌。能夠影響到清廷的應對嗎?

大清現在的官僚體系,已經是完全的鴕鳥心態。這些按照傳統士大夫規程培養出來的官僚,已經完全不能應付這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列強之間的關係。各個國家的實力,朝廷官員可謂是知之甚少,只知道是藍眼睛、紅頭髮的洋人不好招惹。

只不過,這些大小官員剛剛從報紙上知道葡萄牙不過一個彈丸小國,況且民情輿論如此,倒也不敢輕易處置。

“這個陳文強啊,真是——”張之洞看着及時送到的第二封密信,終於明白了陳文強是早有準備,計劃是一步接着一步。

“中堂。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是澳葡先行侵佔,我軍方纔反擊。”辜鴻銘沉吟着說道:“若論軍力。澳葡不足爲慮。現在擔心的是葡人從國內增兵派艦,擴大戰事。有西南革黨牽制,恐怕廣東是調動不了多少兵馬的。”

張之洞把密信遞給了辜鴻銘,嘆了口氣,說道:“文強對此亦有準備,只不過,想法有些幼稚。革黨以推翻朝廷爲目的,與葡人戰事一開,他們難道會不趁此機會再掀攻勢?”

辜鴻銘看着密信,久久無言,好半晌才緩緩說道:“試試也無妨。若革黨趁外患之機動兵,失去民心倒也是有的。”

“革黨豈能有如此遠見?”張之洞搖頭說道:“趁朝廷忙亂而起事,不正是革黨一貫之策略?”

“中堂可稍等時日,看西南革黨如何動作。”辜鴻銘說道:“據卑職研究,西南革黨與孫*文所率亂黨並不完全一樣。”

張之洞嘆了口氣,說道:“那交涉之事呢,文強毛遂自薦,會不會更加觸怒洋人,使戰事擴大?”

“卑職覺得可以。”辜鴻銘說道:“文強精於洋務,對國際大勢也頗有研究,朝廷中怕是很難找出比他強的人來。此番爆發戰事,也是朝廷用人不當,於澳門劃界談判中高爾謙軟弱妥協,以致輿情洶涌,民衆憤恨。路環島戰事由文強而起,他又自信能夠交涉成功,那便交給他,倒也說得過去。”

“我只怕文強重蹈當年新疆伊犁交涉的例子。”張之洞不無擔心地說道:“若辦失敗了,各國環逼,朝廷就殺他的頭,再換一個欽差大臣去收拾全局。”

“文強豈是少謀寡慮之人,他敢請纓,自然是有把握的。”辜鴻銘說道:“就看這路環島戰事,他可是深謀遠慮,準備齊全。”

張之洞苦笑連連,有些無奈地說道:“也罷,他惹的禍,就讓他去解決,朝廷諸公也沒有什麼責任,太后那裡估計也能交代得過去。”

對於陳文強所說的在報紙上呼籲,爭取西南革黨暫時以御外侮爲要,力持鎮靜,使政府得以全力對外。張之洞對此並沒有什麼信心,因爲他也是老派的知識分子,對政府和國家這兩個概念也沒有明確地區分。當然,他更不知道陳文強就是革命黨,已經打好了招呼,很快就會得到響應。

同樣,陳文強的密信也送到了袁世凱手中。儘管有所懷疑,袁世凱也不想把這麻煩攬到自己身上。在朝堂上不過是說句話的事情,何況又有新疆伊犁交涉的例子,無論成敗,朝廷日後有替罪羊頂着,自然也願意把這爛攤子交給始作俑者。

而且,路環島上的殺伐果決,倒讓袁世凱更加賞識陳文強。有擔待,有膽識,又在山高皇帝遠的地方,還有一股瘋勁兒。說不定日後扶危定難,成爲自己一大臂助呢!

……(。)

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99章 武昌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35章 無題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12章 夜市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51章 無題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8章 遭罪,青樓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32章 小題大作的刺殺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223章 退位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27章 翻臉如翻書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83章 伯蓀來訪第190章 硬碰硬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66章 慶生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43章 安頓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19章 心死,追人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92章 天涯海角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69章 工會設想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57章 辣手摧磨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235章 無題第57章 瓊州戰略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84章 大敵——日本
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99章 武昌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35章 無題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12章 夜市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51章 無題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8章 遭罪,青樓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32章 小題大作的刺殺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223章 退位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227章 翻臉如翻書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83章 伯蓀來訪第190章 硬碰硬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66章 慶生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43章 安頓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19章 心死,追人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92章 天涯海角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69章 工會設想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57章 辣手摧磨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235章 無題第57章 瓊州戰略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84章 大敵——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