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



這種人員配製,和現在明軍一般兩千人一個營比起來多了一倍多人手,和後世一千多人一個團,或是三千多人一個團的配給,仍然是要多出不少人來。

倒是和一些加強旅或乙等師的人數相差彷彿,這也是張守仁這樣設定編制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說,浮山營能承擔任何戰場的獨立做戰任務。

就算面對優勢敵人,比如說數倍之敵,或是地域廣闊的戰場,有自己的輔兵和輜重補給,不需依賴地方或友軍,浮山營永遠可以獨立承擔作戰任務,而且,四千多人的規模擁有近三千的戰兵,就算遇到數萬之敵也是有一戰之力,這一點,十分重要。

只是儘管早就知道可以設立營頭,但畢竟沒有正式下令前他不能大張旗鼓的招兵買馬,所以到目前爲止,除了方家集營和張家堡新丁營內又有六百餘新兵在訓練外,還有一些人放在膠州和白河口一帶,靈山鹽場也有一個小旗的人在,這麼一來,在浮山所東門外奉命緊急集合待命的,也就是這眼前的六百來人。

儘管只是六百餘人,但在葉曙青等老軍頭的眼中,這六百人何異於千軍萬馬?

軍營整齊,自有一股威武森嚴的強軍氣勢,一排排的縱隊和橫隊猶如刀削一般的整齊,放眼看去,幾乎沒有一丁點兒的歪斜。

這些人,都是曾經長年呆在軍旅之中,現在雖然沒有直接帶兵,但營伍之事也是知道的。

能站着把隊形保持到眼前這六百多人的水平,並且肅立無聲,軍容莊重整齊,刀槍林立肅穆無聲,光是這一層功夫,就得把全大明多少個營頭都甩在後頭!

別的營頭整隊,沒有一兩個時辰不算完,站好之後,軍官得把嗓子喊破了。

這還得是上頭要來校閱,上下都緊張的情形下,要是平時自己人校閱列隊,大兵和軍官們都是懶洋洋的,除了將領的親兵家丁之外,沒有哪個營兵會正經當兵,都是應付差事。

一個月一兩五的餉銀是不少了,比一般百姓賺的要多少兩三倍來。

可要命的是一年最多發半年,甚至只發四個月的餉,發的口糧糧食也是有九成以上是黴爛的,或是糙米,陳米,根本就不可能發新米下來。

軍服和安家銀子原本都是朝廷發放,現在也很少提這個事了,因爲遍地都是流民,招兵容易,誰還把以前的規矩放在心上?

這麼一鬧,營兵的素質和軍紀是直線下降,平時動輒來個小譁變,將領們只能哄着,任由他們敗壞軍紀,要是地方上的官員和士紳敢問,爲將者還要替手下出頭,否則的話,下頭就會心生不滿,將領的位子也就坐的不穩了。

至於打仗時殘害地方,搶掠民財,強搶民婦,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就算是朝堂之上,對這些事也是心知肚明,除了少數天真幼稚的言官御史之外,根本就不會有人想起來去整頓軍紀。

而眼前的浮山兵卻是與衆人記憶中的營兵截然不同,可以說,毫無共通之處。

“這,這是張將軍的兵嗎?”

衆人亂成一窩蜂的當口,葉曙青卻是鎮定下來,一

邊看着在列隊的士兵,看着那豆腐塊一樣的方陣列隊,這個都指揮使喃喃道:“看起來可真是威武雄壯,委實不同凡俗啊!”

“是啊,應是張將軍的部下,認旗是張將軍的旗幟。”

明軍的軍旗也是有講究的,營有營旗,軍有軍旗,比如錦衣衛是飛魚旗,禁軍是龍旗,各野戰邊軍都有自己的旗幟。

除了軍旗之外,還有表明主帥身份的旗幟。

比如要是文官總督在軍中,那麼打的旗幟就是“三軍司命”的總督旗。

如果是總兵在軍中爲帥,那麼就是丈六高的總兵旗。

然後副將有副將的認旗,參將和遊擊也是分別有自己的認旗。

除了這種旗幟之外,便是以各將領姓氏爲標誌的認旗。比如在眼前的軍陣之中,最當中是的一柄剛趕製出來的遊擊將軍旗,另外便是“張”字字樣的將領認旗,接着是各隊的隊旗,哨旗,排旗。

旗幟多主要是便於用旗語在戰場指揮。當時可沒有上帝視角,也沒有即時通信,將領不停的發展新的敵情,可能是在方圓數裡的戰場上突然發覺一支生力敵軍,這時候派兵傳令或是別的傳令方法都沒有用旗語來的方便快捷。

戚繼光的兵書中,就有很多旗語指揮的辦法。大體上來說,明軍的旗語都是依從戚帥的教導,各地的營兵都是大同而小異。

不過張守仁的旗語可能有自己的一套,更方便快捷,更利於士兵和各級武官理解和全部掌握戰場旗語的含義。

至於營旗,老實說張守仁現在還真想不到,浮山營用什麼樣的營旗,暫且也只能放着不去管它了。

有遊擊旗和將領認旗,城門上頭的這些文武官員們也是確定了下頭是張守仁的兵,到了此時,終於有一個指揮同知感慨道:“看到眼前的兵,我才相信,所謂一天二百里,六百破三千,恐怕並非是完全的吹噓和傳言。”

“是的,營伍中整齊不算什麼,臨時列陣,就有如此森嚴氣象,這兵,練的非常好,非一時之功。”

“但張將軍把這些兵召來,是兵備大人要校閱嗎?”

“對了,是要校閱?”

“那我等可是有眼福了。”

校閱兵馬並不算稀奇事,在場的人和劉景曜一起過來,要麼是武官,要麼也是有兵事有關。象校閱的事一年少說也經歷個十回八回,不過眼前的這些兵,肅穆莊嚴,威武霸氣,而且明顯裝備比一般的營頭要精良的多,叫人感覺有鮮明的特色。

比如葉曙青幾個老軍頭一眼就看出來,軍陣之中,刀牌於最正中,想來是掩護遮擋對方弓箭手的襲擊,但刀牌數量太少,不利破陣,而長槍過多,幾個老軍頭都想不通,一旦敵人襲近,憑一排排的長槍,如何能夠克敵制勝?

至於兩翼全部是火銃手,這倒無甚可說。

象遼東戰場,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關寧鐵騎營,在孫承宗督師遼東的時候,車炮營每營有近三千步兵,兩千多騎兵,數百輛大車,擁有的大炮每營就是八十八門,其中有不少是重型火炮,由孫傳化在耶蘇會買來大量器械,僱傭了不

少西洋技師鑄成交付軍用,除了火炮之外,每個車炮營還有五千多支長短火銃,可以說,明軍的關寧軍的車炮營已經提前完成了純火器化,明軍在山海關和寧遠一帶訓練成立的戰兵營,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和敵軍白刃相交的戰鬥。

按當時明軍高層的相法,就是一現敵蹤,先用大車列成車陣,然後大炮開火轟擊,接着就是火銃齊發,等敵人潰敗,再用騎兵持短火銃追擊。

反正就是想打一場不對稱的戰爭,以火器制敵。

這個想法倒是不能說完全的錯誤,但致命處有兩條:第一,明軍因爲過於倚重火器而導致了肉博訓練的缺失,同時,也失去了肉搏的膽氣。從將領到普通的士兵,都是如此。

然後,便是火器的合格率實在太低,一百支火銃在上戰場後,有九十九支在三槍之內都會炸膛,這樣的火器誰敢裝填過多的火藥,誰又敢放心的瞄準擊發?

加上明軍普通的訓練不足,陣形不齊,一遇敵這些兵就是先慌亂了,然後亂放一通,接着被後金兵逼近,一次衝鋒,明軍的所謂車炮防線就徹底的悲劇,結局只能是敗逃這一條路可走了。

遼東戰場和登州息息相關,當年車炮營的遭遇在場的人不少也知道。

看向浮山營的配置,各人也都是感覺無奈,這火銃手看着多,但威力太小了。

葉曙青嘆息:“浮山營這邊畢竟是軍戶爲主,想來很難找到太多合格的弓箭手。”

按說軍戶是應該世代習武,不論是騎馬還是刀槍,或是弓箭,按朱元璋的規矩佈置,每個百戶最少有三四十戶是習弓箭的纔是。

但現在這世道,軍戶不習弓箭反而是很紮實的理由,都指揮這麼一說,衆人都是點頭。

“張國華不是找不到弓箭手,又或是練不出弓箭手來。”

衆人議論紛紛,倒沒有注意,劉景曜和一羣屬員也是匆忙趕了來。

站在城頭,劉景曜面如沉水,用極其冷峻的語調對着衆人道:“浮山營靠的就是火銃克敵,在登州時就是如此……今天各位大人怕是要有一場大熱鬧好瞧了呢。”

“劉大人是說……”

劉景曜一席話把衆人說的色變,那個布政司的參議臉上霍然變色,問道:“是不是浮山這裡要出什麼亂子?”

“是的,”劉景曜答道:“適才張國華報我,有人勾結海盜來攻打浮山,大股盜匪,今夜必定來犯!”

這一下所有的文官都是麪皮變色,就算是武臣也有點拿捏不住的感覺。

這裡浮山營有六百多兵,而劉景曜還是說的“大股”盜匪,想來這海匪人數一定遠超過官兵了。

一想到海盜的兇惡殘忍,各人都是有點腿肚子轉筋。

和響馬不同,響馬是活躍在各州府間,對地方官好歹賣點面子,殺官造反,惹動大軍追剿就不值當了。

但海盜橫行海上,殺人越貨橫行不法,根本不把朝廷看在眼中。而朝廷沒有水師,也無力壓制,所以儘管這裡文武官員衆多,但海盜們殺起性子來,一身官袍能不能保命,實在難說的很了。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二百二十六章 賀客盈門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六百五十三章 調令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難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六章 準備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六百二十八章 漢道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七百五十四 論策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一百零四章 出鹽第一百四十四章 請罪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三百零二章 閱兵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家閨秀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八百二十章 問鼎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三十章 福利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六百三十八章 菸草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六百六十一章 會館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第七百三十章 追逃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六章 準備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
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二百二十六章 賀客盈門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六百五十三章 調令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難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六章 準備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六百二十八章 漢道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七百五十四 論策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一百零四章 出鹽第一百四十四章 請罪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三百零二章 閱兵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家閨秀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八百二十章 問鼎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三十章 福利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六百三十八章 菸草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六百六十一章 會館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第七百三十章 追逃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六章 準備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