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



隨着河南局面的嚴重惡化,崇禎的質詢在兵部成了滔天的怒火,把以前主張持重的陳新甲燒的外焦裡嫩,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況且,他也認爲洪承疇過份持重了一些!

坐擁十三萬大軍,糧草的消耗是天文數字,最近戶部尚書李侍問已經十分有意見,坦言這樣的情形再過幾個月,朝廷可能就難以爲繼,堅持不下去了。

“告訴洪享九,必須立刻進兵,無論如何,做個樣子也得做。”

陳新甲告訴在京中待命的張廷麟,已經正式任命他爲軍前贊畫,以兵部職方司主事的身份擔任此職,洪承疇沒有辦法拿他當下屬來看,只能是當作監軍,張廷麟秉持着陳新甲的意思趕到錦州的時候,洪承疇這個老於世故的官僚當然會有所取捨。

“請本兵大人放心,學生一定督促洪制臺急速進兵,最少在三四月份時,就能聽到消息。”

“嗯。”

陳新甲面色陰沉,點了點頭,雖然在此之前他也認爲應該持重,也是一直支持洪承疇的,同時他也明白皇帝的心理也是如此。

但現在局面發生了變化,遼東的戰事再也拖不得了。

只是他的心中,不免也是有點疑惑。

點頭應和一聲後,陳新甲問張廷麟道:“以老兄之見,進兵有把握麼?”

“自然有把握!”

張廷麟以書兵論兵,前方將士對他不服氣居多,便是洪承疇和邱民仰等人對他也是若即若離,爲了改變自己的不利局面,洪承疇等人主張持重,他自然就主張前進決戰。

同時和他持相同論調的也不乏其人,馬紹榆等陳新甲的親信都是持立刻決戰的態度,論調當然就是趁明軍銳氣尚在,糧草充足時,把握勝機,一擊獲勝。

這樣的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明軍現在大軍集結一處,確實是士氣正旺之時,每常關寧兵根本不敢與清軍進行前哨站,此時因爲兵馬充足,大軍雲集,幾次小規模的前哨戰都打贏了,這更支撐了張廷麟和馬紹榆等人的決心。

不過在此之前,主戰派算是勢單力孤,此次若是皇帝和兵部尚書都一力主戰的話,局面自然就會不同。

而如果力戰得勝,張廷麟等人的仕途就截然不同了!

因此他信心滿滿,油然道:“請本兵放心,學生自關寧返回,親見我大軍雲集,勝兵無數,甲仗遮天蔽日,兵將士氣俱旺,只要洪制臺下定決心,揮戈擊鼓而進,斷然沒有不能戰勝的道理。”

“好,既然如此,由我親自手書一封,由你帶去寧遠!”

陳新甲終下決心,現在山東鎮用不上,在河南戰場上楊嗣昌把握並不大,壓力全集於一身,他和楊嗣昌常有書信還往,知道對方已經有頂不住的感覺,楊閣老一倒,陳新甲自覺是衆矢之的,很難立足。

雖然他的願望也是入閣,但絕不會是現在這個時候。

當下便是親自手書

一封,措詞自是不再如以前那樣用商量詢問的口吻,更多的是隱約的責備和催促。

洪承疇老於世故,自然知道陳新甲已經到了忍耐的邊緣。

“但願如張某人所說吧……”

看到張廷麟意氣驕橫,志得意滿的從兵部正堂昂然而出,陳新甲隱絕感覺到一陣後悔。

眼前此人,當然是第一等的聰明人,但惟其聰明,所以才容易自以爲是!

一場潑天般要緊的戰事,在張廷麟看來似乎無甚要緊,這也太過兒戲。

但此人是楊嗣昌親自任用,是未來十年的本兵人選,也是入閣的熱門人選,此人的求功心切,自然也是可以理解。

加上被張守仁折辱後,也是一心想在軍務上有所建樹……

“總之,山東鎮十分可惡。”陳新甲一臉陰鬱的想着,但心中也是明白,未來數年之內,朝廷根本騰不出手來,也只能由張守仁爲所欲爲了。

從現在看來,張守仁一心經營自己山東的地盤,此番不出兵雖然可惡,但也說明了此人無甚野心,固步自封?

這麼一想,陳新甲也是釋然,顧盼之時,終是又恢復些許自信。

……

新年之時,從遵化到密雲,通州到山海關這一路上,所有州府都遭遇大雪,一路上雪深過膝,官道都是大雪遮蔽,由此十分難行。

兵部派出的專差,還有皇帝派出的信使前後相隔了幾天出發,後來都是困在遵化,十餘天后,雪雖未化盡,但勉強可以騎行,這時候,京師又派出幾隊人馬出來,張廷麟也是帶着自己的僕人和幾個親隨,乘着幾輛大車和十幾匹騾馬,在泥濘稀爛的官道上艱難前行。

由京師到山海關不到三百里,快馬一天飛速可至,但這麼一耽擱,又是半個月光景下來,大家才前後趕到寧遠,此時已經是崇禎十四年的三月初了。

若在江南,已經是草長鶯飛的季節,但在遼東,仍然是一片酷寒。

寧遠城建造的十分堅固,就城防工程來說,當今天下,無有幾個能相比的。城強高而險固,各種輔助設施齊全,更叫人心生敬畏的就是城頭上那幾十門紅夷大炮。

這種大炮,是朝廷花費巨資辛苦鑄成,每一門都重在數千斤,每發炮彈,都有十幾二十斤,這樣的巨炮放在城頭,且有數十門之多,當敵靠近在數裡開外時就能轟擊了,根本無法靠近城池來紮營,也就是說,只要城頭的這些大炮在,任何軍隊,都無法用強攻或是圍城之法來攻破這座城池。

終明之世,亡國之後寧遠仍在手中,只是吳三桂盡撤軍民之後棄守,這才落後清國一方,否則的話,此城是無法以強攻之法攻克的。

待張廷麟等人到寧遠城下時,雖然已經多次抵達此城,但當看到城堞高聳入雲,城頭大炮昂然俯視四周時,衆人仍然有一種自豪和安全之感。

也怪不得洪承疇一頭扎進此地,幾個月不肯向前行

一步。

此時寧遠已經成爲一座軍城,原本百姓就少,現在放眼看去,到處都是一片片扎的如大片蘑菇般的營地,到處都是留着的給軍馬奔馳的道路,不少傳騎奔馳於其中,急馳之時,身後的令旗不停的飄揚擺動着。各營之間,都豎着不同高低的大旗,正中的是洪承疇的三軍司命總督大旗,然後是巡撫旗,兵備旗,監軍旗,丈六總兵旗,丈二副將參將旗,種種大旗在各營間隙中豎立着,放眼看去,就是一片旗幟的海洋。

除此之外,就是連綿不絕的帳篷和營地中往來不絕的人頭,放眼看去,猶如一羣羣的蟻羣一般,令人一見之下,豪氣頓生!

而寧遠城頭之上,更是有數不清的大小火炮聳立着,此番除了固有的大炮之外,朝廷還派出了京師神機營,雖然神機營已經不復大明成祖年間的勇猛,二百年下,只剩下一堆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但這幾十年來,朝廷兵事連接,兵部和工部對火器的製造十分上心,再怎麼廢物也得先滿足神機營的需求,所以大炮雖然沒有幾門,但從佛郎機到盞口炮,大小將軍炮,還有神機箭,神火飛鴉等火器應有盡有,此次戰事十分要緊,連這些天子腳下的火器部隊也是都給派了出來。

城頭之上,自然也遍佈着神機營和遼東各鎮的官兵,整個城頭,刀槍劍戟閃爍寒光,將士的鐵甲披縛在身,更顯威武雄壯。

放眼看去,到處都是戴着折上巾,或是戴着鐵盔的邊軍將士們,他們中當然也有一些面黃瘦弱的普通營兵,擠在大鍋前吃一些雜糧餅子充飢,但也有相當的魁梧雄壯的軍兵,多半有馬,就算無馬,也是穿着皮扎靴,腰間挎刀,手中持有長短斧等利器,身形健壯,在人羣中昂然而過。

一等的是將領家丁,有肉菜有精糧可食,還能把馬食賣了換銀子,所以還能有酒喝,這些人都是面色陰沉,身形特別強壯,眼神中帶有彪悍狂野之氣。

這些家丁都是將領的心尖子,也是保命的最後的倚仗,所以軍法不能約束,縱是殺人行兇,總兵官等將領也會替家丁們扛下來,所以家丁們在寧遠一帶,不敢惹的人着實很少,而平民百姓遭殃者,真是不計其數。

第二等,便是各總兵副將參將們的正兵營援兵營奇兵營遊兵營中的精兵,特別是總兵正兵營,是全軍精銳所在,他們雖不及家丁雄壯彪悍,但也是選的精壯漢子,張廷麟等人經過營地時,一羣正兵營將士正在路邊不遠處休息吃飯,皮甲或是對襟棉甲脫在一邊,鐵盔都脫了下來,大冷的天,光着腦袋吃的滿頭大汗,他們的鍋子裡只有一些肥肉片子,精糧粗糧各半,但好歹能吃飽,所以士氣看起來也不弱。

就算是最下等的營兵和輔兵們,也是有粗糧和醃菜可食用,所以一路過來,歡聲笑語,馬匹嘶吼,是一副士氣騰滿的模樣。

見此情形,在君前和陳新甲面前都打了包票的張廷麟自是十分高興,他捋須微笑,眉宇之間,充滿着自得之色。

(本章完)

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二百一十九章 屯田第六百零二章 教導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巡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首千級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感謝您的支持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四百七十章 莊園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一百九十四章 計議第七百七十章 戰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七百七十五章 威勢第七百六十五章 參觀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五百一十九章 狂言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七百一十五章 買船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五百章 圖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第三十七章 夜宴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二百六十二章 前哨戰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八百二十章 問鼎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三百零四章 商談第七百七十九章 新編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海潮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八百章 怒吼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九十四章 刺!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四十章 訓練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有喜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爭鹽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
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二百一十九章 屯田第六百零二章 教導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巡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一百三十二章 斬首千級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感謝您的支持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四百七十章 莊園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一百九十四章 計議第七百七十章 戰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三百三十六章 視傷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七百七十五章 威勢第七百六十五章 參觀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五百一十九章 狂言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七百一十五章 買船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五百章 圖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第三十七章 夜宴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二百六十二章 前哨戰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八百二十章 問鼎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三百零四章 商談第七百七十九章 新編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海潮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八百章 怒吼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棍子第九十四章 刺!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四十章 訓練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有喜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爭鹽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