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



崇禎十四年的冬天很快過去了,接近年末時的開封大戰的餘波也漸漸過去了。從北京到南京,再到海南,百姓們連討論的熱情也快失去了。

畢竟李自成還是在河南開封,雖然收復了洛陽和許昌等在此前放棄的城池,不過也僅只限於此。

在黃河河北,官兵重新集結,鄣德和懷慶等河南地界仍然駐有官兵,義軍一直也沒有攻擊的打算。

在歸德府,陳永福仍然守備着,暫時看來還沒有投降的打算。

在唐、鄧、新野方向,戰敗的京營兵和張任學等部彙集了五六萬人的殘餘,從陳留一路到汝寧,再到唐鄧之間,就是他們駐守着。

左良玉縮的更遠,直接退到了襄陽,並且開始四處拉壯丁,補充在河南戰場的損失。

在這樣的舉動下,被焚燒的房子,搶掠的士紳,百姓當然不在少數。不過現在的左良玉有近十萬大軍在手,連監軍太監他也不買帳了,楊嗣昌已死,丁啓睿等向來統馭的是秦軍,方孔昭資歷夠,但叫他來約束左良玉,這隻能是笑話,所以在襄陽等地,遭受荼毒的百姓官紳頗不在少數。

這種行徑當然爲人所不恥,這也是後來天下太平,不少將領得以封爵,左良玉也立下一些功勞,幾次清軍的招攬都被他嚴辭拒絕了……可惜,仍然不得封伯,後人評述,這是張守仁覺得左良玉行事太過有虧于軍人操守,所以故意在此事上給了老左一些教訓的原故。

在年尾的時候,官兵消停的多,李自成和其部下們,卻是沉浸在一片洋洋喜氣之中。

和往年的河南一樣,今年的冬天仍然是雪下的很早,等進了臘月之後,反而無雪了。

這樣的天時,就是說明過冬前後天不太冷,而且降雪量少就意味着來年開春後降雨也少,就說明乾旱仍然將繼續下去。

同時,因爲乾旱,天不曾降大雪,導致蝗災也會繼續這幾年的十分嚴重的傳統,在新的一年裡頭,吃光僅有的一點青苗。

人們抱怨着,哀嘆着,哪怕是心裡高興着李闖打敗了官兵,短時間內不再有兵災,可是想想來年的光景,人們還是止不住的心情沉重。

“多打幾眼井,不要惜力,老百姓心向着咱們,咱們現在也沒有甚事,多做些活計累不着你們。”

仗打勝之後,李過算是首功,他也並不居功自傲,而是一頭腦扎進農事裡頭來了。

開封已經定下來當根本,來年開春就四處出擊,北上打鄣德,東南打歸德府和陳留、杞縣,再南下打汝寧府和南陽,半年之後,再視情形而定,下襄陽,沿江下南都。

這個路線,是經心謀劃過的。朝廷在北邊還有一些力量,北京這樣的城池也不是容易一攻而下的,萬一受挫就不好了。現在這樣的情形,往南打,奪湖廣產糧地,得南都財賦地,和河南聯成一片後,再取北京,把握就大了。

不過與其說是對朝廷這樣小心,不如說是李自成不想早早

面對山東。

現在想打北京,不把山東拿下來是不可能的,只有河南和山東聯成一片,才談的上去北伐京師,不然的話,無疑是癡人說夢。

短期內沒有戰事,諸將分頭練兵和打造器械,李過領了督促農事的差事,他的兩三萬人的騎兵,除了留下一些操練新軍之外,大半叫他攆到了地裡頭。

看到大家有點懶洋洋的模樣,不怎麼上心,李過有些焦燥起來,他用馬鞭在半空虛抽一下,厲聲喝道:“耕戰耕戰,沒有耕,哪來的戰?”

“嘿嘿,將爺,咱們這麼多年,不是一直都只練兵麼。”

“就是,老百姓還能不種地?”

“等夏初時,好歹會有收成,到時候咱們去徵糧就對了。”

“到時候徵糧出隊子,咱頭一批報名,徵不到糧,將爺你打我的板子,打多少都沒有二話可說。”

“挖井實在不是咱能做的,這是手藝活,將爺還是差我去做別的吧。”

能夠膽在“一隻虎”面前說這些話的,肯定都是些夠資格也夠膽氣的,他們要是接了令陰奉陽違,李過反而真的會抽他們鞭子,但當面這麼頂回來,反而是長期跟着夠義氣也實誠的,一時間氣的他沒有話說,只是眨着眼不語。

“將爺,我的好將爺!”

一個跟隨多年,也是同寨的本家李姓老部下最爲敢言,見李過這樣,又仗着膽子道:“這些天你老督農,咱們吃點苦沒有啥,將士們有怨氣可不是小事!大夥兒走出來趟,無非就是想過好日子,不想再吃地裡頭的苦了。現在不少人都和我說怪話,說要是知道現在比在家務弄莊稼還辛苦,又何必提着腦袋出來?說起來,咱們闖營比起人家曹營已經夠苦啦,要是再弄下去……”

這個部下也不敢把話說圓全了,不過李過心裡一片冰冷,他清清楚楚的明白,這些話都是實情,是部下們的一片好心。

這些天怪話不少了,不過都是來自別的部將,闖王身邊的軍師們是很支持的,用宋金星的話來說,明太祖就是靠的練兵和屯田,就是這兩手得了天下,現在闖王要得天下,練兵這一塊不差了,屯田這一塊卻是差的太遠。

李自成尚不怎麼堅決,劉宗敏不大感興趣……他是一直想回關中,想在西安建立基業,富貴不回故鄉,對劉宗敏等陝西籍的大將來說,都不是什麼高興的事。

李過卻是大爲贊同,他的兵馬執行屯田的命令最爲堅決,現在看來,無形之中就得罪了不少人。

他看着這些部下,見多是關切的目光,心中感動,一時就想把在山東看到的情形告訴大家。

除了在萊蕪買鐵,他還暗中潛到過膠州,只是沒敢往浮山核心地帶去。

李自成對山東的事十分好奇,劉體純也曾經親自潛入過去,亦是沒有敢往核心地帶去。畢竟越是往裡頭,盤查越嚴,唯恐露餡。

就算是在外圍,見到的東西也是足夠叫他們膽戰心驚

了。

那些碩大的風車,整齊平整的道路,碩果累累的農田,興盛的農莊,高達數層樓的巨大水車和星羅棋佈的深井,加上治安,水師,商船,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叫李過深深明白,爲什麼張守仁的軍隊裝備那麼好,士氣又是那麼高昂。

所以牛金星的屯田之議,立本之議,他纔會那麼贊同!

可是,話到嘴邊,他又是嚥了回去。

和張守仁一直替將士掃盲學習不同,李自成的部下當初全是不識字的農民,就算到現在,士兵們仍然是幾乎全部是文盲,而將領中,只有少數幾個爲了看懂兵書和文告開始學習,多半將領識字仍然十分有限。

就是李自成本人,前幾年還不注意這些,這兩年纔開始惡補,開始跟着牛金星等文人學習通鑑等史書。

把自己看到的那些,就算全盤說出,又有何益處?

一時間,李過亦是有些心灰意冷,只揮手道:“該做的屯田之事還是得做……不過,也不必逼將士們太緊了,年節時候,該歇就歇幾天吧。對了,酒不準喝,但多拿些銀子買些肉,我們現在不比當年了,肉總歸是吃的起。”

衆將聞言大喜,都是深深躬下身去,齊齊道:“遵令!”

越是這樣,李過心中越是難過,只是他做戰時勇猛如虎,平時卻十分精細,能把情緒藏住,並不出聲。

等他回到開封城外接近城門處時,看到有幾百人在地裡做着活,冬天活少,不過就是翻翻土,這些人卻是做的熱火朝天。

李過心中一動,策馬靠前看看,果然見着是田見秀在地裡。

大冷的天,田見秀卻是光着背在農田裡,背上拉着繩,身邊還有兩個漢子,都是一樣打着赤膊,大冷的天,都是汗流浹背的樣子。

這是因爲沒有牛,三個人拉着犁來翻地,人力不能和畜生比,自然是十分吃力了。

李過下馬走過去,笑道:“玉峰哥,你也是一營大將,麾下有五六萬人了吧?闖王還都給你精壯,你做這樣的事,叫他看到了,說你什麼是好啊。”

“這有什麼!”田見秀停住腳步,擦擦額角的汗水,很溫和的笑道:“將來天下太平了,總歸是要歸農的。”

“不是侯就是伯,還有公,能歸農?”

“再大再多的官,也得吃飯。打仗是打仗,屯田是屯田……”田見秀向來是屯田派,在商洛山時,數他對種地最熱心,此時眉宇間滿是憂愁,對着李過道:“現在大夥不願在政務農事上分心,一心都只想着打仗練兵,感覺都呆不住,這怎麼是好?”

李過如遇知音,苦笑道:“我也正在爲這事發愁……大家趟慣了,十年來沒落過腳,最多隻能在一個地方呆幾個月,在商洛山,算是咱們呆最久的地方了,那是沒有辦法,就算這樣,大山裡也轉過好些個地方,現在得了開封,都說要好好經營,不過看樣子,從闖王到下頭,都有點浮躁,沒有定性啊。”

(本章完)

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六百五十六章 沙盤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三百八十二章 報捷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七百九十二章 潛入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五百六十九章 粉碎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瞬第四百零七章 立木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六百二十七章 土壤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六章 準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四百九十三章 菸草第四百三十八章 東暖閣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拉練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四十六章 反制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山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第五百零七章 圍攻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三章 煮鹽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第七章 報功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四百零七章 立木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五百零四章 戒備
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六百五十六章 沙盤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三百八十二章 報捷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七百九十二章 潛入第五百二十章 供銷第五百六十九章 粉碎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瞬第四百零七章 立木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六百二十七章 土壤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五百四十七章 左鎮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六章 準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四百九十三章 菸草第四百三十八章 東暖閣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拉練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四十六章 反制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山正文_章 節發佈錯誤聲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第五百零七章 圍攻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三章 煮鹽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第七章 報功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四百零七章 立木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五百零四章 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