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做人



左良玉自己疑心生暗鬼,因爲打了兩次敗仗,對比人家的大勝成績實在難看,加上懷疑楊嗣昌和皇帝會藉此機會來收拾他……畢竟左鎮現在實力大損,有賀人龍和張守仁等部,加上三邊總督鄭崇儉的督標有勁兵,勳陽和湖廣還有數萬兵馬,流賊剛剛潰敗,朝廷要是有心的話,正好能騰出手來收拾他!

以左部這些年來犯的累累過惡,說將左良玉滿門抄斬也不爲過!

“嗯……咦?還真是……奇怪,奇怪……哈哈,張徵虜果然胸襟博大,嗯,他請我去赴宴,我不好不去,嗯,我這幾天好好將養身子,年後就親自帶人去給他賀喜,哈哈,就是這樣辦好了!”

左夢庚在房外聽的出奇,自家老子的脾氣他是十分了解的,想要叫左良玉在短時間內轉變態度,簡直就是癡人說夢,想也不想敢的事情。

“這張徵虜用的什麼法子,簡直是奇了……”

帶着疑問,左夢庚又匆忙進屋。

左良玉一見他,劈頭便是罵道:“這幾天老子病了,一個個都鑽沙子,你也不管?立刻召集總兵官,告訴他們,老子沒死,這一場病也不算什麼,叫他們一個個小心着,要是半個時辰後我再聽不到操練兵馬的聲音,叫他們仔細着!”

“是,兒子這就去辦。”

左夢庚還是一頭霧水,但暴怒狀態的老子是他不敢惹的存在,當下匆忙答應了,急急出門,令中軍傳將,一大票副總兵和參將、遊擊趕到,他不免將左良玉的話傳達到了,衆將不敢怠慢,連忙都是趕緊換了袍服披掛,親自到練兵場上去訓練新軍去了。

每次戰敗,左軍都沒有傷到根基,只要老兵和大將都在,抓幾千壯丁充實部曲是很容易的事,現在全軍又恢復到兩萬人以上的規模,只是甲仗難得,新軍只能穿着尋常襖服,手中一柄粗陋的鐵矛,或是乾脆就拿着削尖的木棍……總得幾個月後,仰仗湖廣和勳陽的財力物力源源不斷的接給補充,這才能漸漸回覆元氣。

但訓練也是必不可少,最近因爲張守仁獲得的決定性的勝利,整個左營上下的心都懈怠了……有登州鎮在,還有他們什麼事?無非就是拾遺補漏,給人家打下手當小夥計罷了。

從湖廣一帶的決定性力量,淪落到幫閒小夥計的存在,左營上下都提不起精氣神,現在左良玉下了嚴令,衆將知道必然有變化,於是都是精神抖擻,吆喝着斥罵着,將那些無精打采的新軍和老卒都攆到一塊兒訓練去了。

搞定此事,左夢庚才跑回父親房間,一進門,就是瞪大雙眼。

左良玉倚在牀邊,正在一口一口的喝着藥湯,雖然因爲藥苦而大爲皺眉,卻是堅持把一碗藥都喝了下去。

昨兒個,左良玉還一邊喝一邊罵,最後把半碗藥全給潑在了丫鬟臉上。

“真是神了……”

在心裡這麼嘀咕着,左夢庚溜到父親房前,將張守仁的書信拿過來看。

換了別人做這樣的事肯定不行,見是兒子,左良玉斜了一眼,也就罷了。

“怪不得,怪不得!”

看了信之後,左夢庚纔是恍然大悟:“徵虜還真是大度啊,登州鎮不動,兩三月後就返回山東,這是把諾大功勞留給我們湖廣鎮啊!”

“嗯,他吃肉,我們喝湯也不壞。”

左良玉居然有點紅光滿面的感覺,他最擔心的就是登州鎮明年繼續剿賊,把羅汝纔等部全部剿滅,他沒有功勞不說,還一定會被清算。

現在張守仁不僅沒有對付他的意思,還主動提出會盡速離開,在呆在湖廣的這段時間內,登州鎮也是以防範爲主,不再主動進擊了。

西營還有三四成的力量,曹營還有七成力,雖然沒有擒斬張獻忠,不過如果能砍了羅汝才或是王光恩惠登相等巨賊的首級,對左營和左良玉也是不壞的選擇了。

“徵虜果然是武人,不會完全被楊督師這樣的文官牽着鼻子走,對別的軍鎮,有幾分鄉火情,爲人仗義的很。”

聽了兒子的話,左良玉首肯道:“花花轎子人擡人,你懂這個道理就好,左營將來是你的,打仗是小事,這做人麼,是要真的好好想想的!”

……

……

崇禎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晨。

天一亮,京城四郊的菜農就打豐臺一帶過來,還有賣柴火的,賣各種土物的,附近幾個縣做買賣的,昨個兒沒趕上進城的駱駝客們,還有南上從漕運路線過來的商人,夥計們,還有進京遊學等下一界科舉的舉子們秀才們……這座京城,在當時是不折不扣的政治乃至經濟的中心……畢竟在商業上,北京的購買力是任何一個城市都無法比擬的,哪怕是當時十分繁富的南京或是蘇州,松江,都是差的老遠。

一座城池,有幾十萬達官貴人和勳戚,還有依賴皇室爲生的太監集團,宮人,再加上有錢的僧道黃冠,大量的駐軍和統領軍隊的武官集團,加上普通的市民百姓,商人,還有大量的貧民和流民,整座城池,正常年景的人口就是在一百五十萬人以上!

在當時而言,這座城池無疑是地球上最雄偉壯闊,最繁華和人口最密集的超大城市之一。雖然它不如盛唐時的長安在歷史上的地位,而且本時代已經有歐洲的城市正在趕上來,很快甚至在各方面都超過它,但毫無疑問,這座城市仍然是本時代最雄偉最光榮的城池之一!

在清晨時分,大量的城外居民開始往城內涌入,而城中有不少人出是從各城的城門涌出來,往南方的,無非是外城從永定門走,往內城,就得從東便門進崇文門。

今年夏天,皇帝宣佈徵加關稅,包括崇文門在內的天下八關都加徵了商民的稅額額度,相對於前朝兩宋或是蒙元,或是後世的清朝,明朝的商稅經過幾次加徵仍然是在很低的額度上,整個數額,八個關卡的商稅只是在二十萬兩左右。

這個數字,清

朝一個稅關就完暴了它。

但在當時,士大夫的筆下就是記錄着皇帝的重徵和殘暴,說是“商民益疲”,這自然是以屁股立場來說的話了。

現在熙熙攘攘的人羣就是從東便門裡涌入涌出,進城的多,出城的少一些,守備的是京營兵馬,一看到進來的以城外居民及北邊來的駱駝客爲多,南來的士子商民少,頓時便是有人大發議論:“聽說沒有,漕運叫人給堵啦。”

“聽說了,消息一到京,白米從三錢一石立刻漲了一錢上去,我家那口子悔死了,說是沒趁着低價多買一些。”

“上回是張獻忠打了左良玉,京裡物價漲了一成半,湖廣一帶不保,米就保不齊不夠吃……湖廣熟,天下足麼,這兩湖現在是專出米的地方,這好地方,眼看也得叫人給糟蹋嘍。”

“你說咱們京營不打仗也就得了,這些地方軍鎮都幹什麼使的,一打就是一準的敗仗,活活能氣死我!”

俗話說,京油子,衛嘴子,當時的天津衛民風可還是十分淳樸,沒有後世的那些嘴皮子功夫,這話說的,非得淮軍入駐,給天津衛帶來不同的風俗文化,生生扭了口音之後的事了。

但京油子這話,放在這會也是毫無壓力,說話的這些禁軍大爺,一個個都是呵欠連天,站都站不穩的模樣,早晨起來開個城門對他們都是件苦差事了,但這也不妨着這些禁軍大爺抱怨連天。

最近湖廣張獻忠連敗官兵,確實如這些禁軍所說的,南方漕糧現在大部份都仰賴湖廣,特別是江南一帶都可能到湖廣買糧,一旦戰火擴大,物價騰貴是必然的事。

打仗對他們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事,只有東虜入侵京營纔會上城牆,但物價就關係到每一個人人了。

湖廣吃敗仗,山東的李青山又造反,截斷漕運,這事兒成了一樁大事,京師到百姓這個階層都是議論紛紛了。

一旦漕運隔絕超過數月以上,京師裡糧價到十倍以上,到幾兩一石也不是稀奇的事。到那時,七成的人就只能等着餓死了。

人心惶惑,自是不在話下。

南來的客商和士子們數量變小,已經是漕運隔絕的明顯標誌。

守門禁軍的話,很快也是如石子投在池中,激起一圈圈的漣漪,很多京城內外的百姓都是開始議論和抱怨起來。

“養那麼多兵,又有何用?”

“完糧納稅,養活這麼多的廢物。”

“朝廷多殺幾個不聽話的總爺,嚴明一下綱紀,怕還要好些兒。”

“難,就看咱們眼前這些當兵的……”

抱怨歸抱怨,人們還是繼續向前行進着,雖然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已經是多到叫人麻木,但生活仍然是得繼續下去。

“讓開,讓開,督師輔臣報捷,湖廣巡撫報捷,登州鎮報捷!”

馬蹄聲中,一隊騎兵背插紅旗,如風馳電掣一般,向着城門方向,疾馳而來!

(本章完)

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超出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二十章 分配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船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六百零七章 荒唐第七百七十九章 新編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七百四十四章 明細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四章 海盜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四百一十九章 保定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七百二十六章 奏疏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六百二十八章 漢道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三百九十六章 封賞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一百章 論政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六百五十章 耀眼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髮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二百四十八章 編書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三十六章 助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瞬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中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
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超出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二十章 分配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船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六百零七章 荒唐第七百七十九章 新編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七百四十四章 明細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四章 海盜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四百一十九章 保定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七百二十六章 奏疏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六百二十八章 漢道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三百九十六章 封賞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四百八十九章 剷平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一百章 論政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六百五十章 耀眼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髮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二百四十八章 編書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三百六十章 大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三十六章 助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瞬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中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二百九十章 開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