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楚囚

“二爺,兩河宣撫使李大人他們來了好一會兒了,要不要改變下計劃!”見喜進到大帳中輕聲說道,今日本來是計劃開祝捷大會,然後犒軍,準備開拔,可見喜發現聽到李綱等人到來,王爺卻忽然陷入了沉思,一臉的迷茫。

“哦,他們現在做什麼呢?”趙檉擡頭問道。

“二爺,他們在趙恥等人的陪伴下參觀我們大營!”見喜回答道。

“他們說了些什麼嗎?”趙檉又問道小說章節。

“還能有什麼,講的都是王爺治軍有方,河中軍訓練有素之類的好話!”見喜輕笑着說道。

“嗯!”趙檉站起身在帳中踱起了圈子,見喜知道王爺這是遇到了難事,可這些人到軍中慰問有什麼好犯難的呢?他想不明白。

“楚囚?!”趙檉邊轉邊喃喃自語,前兩天他接到母后的一封信,通篇只有唐代趙嘏《長安秋望》詩一首:雲物悽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趙檉捧着這封信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甚至將信火烤水浸想從中發現點什麼,可結果令他失望了。他靜下心來又讀了幾遍,母親肯定是用這首詩暗示着自己什麼,但趙檉是暗暗叫苦,他媽以爲自己剽竊了幾首詩詞就把他當成了大家,其實卻是個半瓶子醋,幾經分析最後他將重點放在了‘楚囚’二字之上。

“難道是母親是意在阻止自己回京?”趙檉琢磨着。皇上連下數道聖旨請自己儘快赴任,有心人都能看出來。皇上明着是求賢若渴,其實是將自己變相軟禁。免得形成能與他對抗的割據勢力,威脅到自己的皇位。以鄭紅梅的聰明和政治鬥爭經驗不會看不出來,而楚囚在現代的意思就是囚犯,意指處境窘迫、無計可施的人。

“可詩中南歸之雁、東籬之菊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兩句似乎也在給人以暗示,趙檉知道他媽既然選擇這首詩定然有其深意,可以趙檉的水平實在想不透了。

“見喜,你去將許宏暗自找來,我與他有事相商!”趙檉決定還是請個文化人來幫自己參詳一下,許宏經過這麼年的磨合。可以說是他的鐵桿粉絲,有些心裡話與他說也無妨。

“是,二爺!”見喜答應一聲出去了。

趙檉坐下來喝了口茶,他此時心中其實也矛盾的很。前邊的坑大哥已經挖好了,就等他回去了,明知是坑自己往裡跳是不是有點二啊!當年嶽武穆的例子就擺在那裡,雖然岳飛按照歷史上應該就在劉鞈的軍中當個小隊正,也許他正拿着長槍虎視眈眈的瞅着自己隨時準備爲國除奸呢!

趙檉也想到過乾脆單幹,自己有幫好兄弟。有絕對忠於自己的軍隊,可他也想到過,以流血奪得帝位在什麼時候也不得人心。即便是開創了貞觀盛世的李世民殺兄誅弟逼宮奪位後,可以用大義滅親。周公誅管蔡來遮掩,但是難掩其行之惡劣。更讓李世民終身愧疚,時時遭受良心的譴責。他晚年變得殘暴好殺,扶軟弱怯懦的李治爲帝。就是想兄弟相殘的事情不再重演,但是也留下了武后篡位的惡果。使大唐經歷了數十年的動盪局面,導致大唐的數次傳位都會變成血淋淋的慘事。

現在要在儒家思想佔據統治地位大宋,士人廣泛參政的時代,如果要舉旗造反,必會被‘衛道士’們認爲是叛逆,而遭到拋棄,別看這些人可以投靠異族,但絕不會放過自己這個皇族中的叛逆的,必會跟他死磕到底。所以即使奪位成功,可沒有了士人階層的幫助是無法維持國家運轉的,也必會經歷一場血雨腥風的屠戮,使國家陷入更危險的局勢之下。

無論是自己深陷圇圄,還是國破家亡,這些是趙檉不願看到的。現在一些部下對朝廷排擠自己和賞罰不公的做法深表不忿,雖然還沒到公然違抗,但這股暗流洶涌,隨時都可能爆發,尤其是在最忠於自己的忠勇軍中很有市場。

剛剛到達營中的河東一夥人更讓他們摩拳擦掌,只要拿下這些人幾乎就將河東所有高級文武官員一網打盡,控制整個河東,再加上河中和掛名的西京路,就擁有了足夠的基礎,而相鄰的陝西路精銳在伐遼和抗金中精銳盡失,完全不是忠勇軍的對手。控制了關中,那麼大宋的整個西北就盡在他們的掌握之中,而這都只待王爺的一句話。

趙檉在左與右的徘徊中掙扎飽受煎熬,這簡直比打一場大戰還讓人疲憊,此時他希望有人幫他拿個主意,可這種事情又不能拿出來說,他擔心的是那些忠心的部下會把這個當做自己的暗示,從而貿然動手,那自己真是連回頭路都沒有了。

恰好母親給自己捎來這麼一封信,不管趙檉是否承認,深陷迷茫中的他都希望能從中找到答案,可以說這封信已經決定了他下一步的方向…

“王爺,招屬下何事?”許宏急匆匆走進大帳施禮問道。

“本王有一事不懂,想向先生請教!”趙檉讓他坐下,親手給他斟了杯茶說道。

“王爺請講,屬下定當盡力!”許宏謝過說道。

“先生,‘楚囚’出於何處,作何解釋?”趙檉看向許宏問道。

“哦,楚囚一詞出自《左傳》中的一個典故!”許宏十分納悶,王爺突然將自己找來就爲了這麼點小事兒嗎,雖然疑惑,可還是詳細解說,這點事兒對於中過進士的他來說太簡單了。

“楚共王七年,共王興兵伐鄭國,晉景公出兵援鄭,大敗楚軍。楚官員鍾儀被俘,囚禁在軍需庫中,他每天戴着楚國的帽子面南而站,思念自己的祖國。兩年後,晉景公發現了他,請他彈琴,感其忠義,親自釋放他回楚國,讓他爲兩國和平出力,大事乃成,便有了南冠楚囚之說。”

“嗯,願聞其詳!”趙檉說道。

“晉侯回宮後將偶遇鍾儀之事說以範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稱先職,不背本也;樂操土風,不忘舊也;稱大子,抑無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舊,信也;無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雖大必濟!”許宏說道。

“嗯,我明白了!”趙檉沉吟片刻道,這楚囚和自己所知卻有差異。

“王爺可是遇到難解之事?”許宏看王爺好像放下了件心事,緩聲問道。

“先生請看!”趙檉笑笑將母親寫給自己的信箋遞給許宏道。

“這可是太后手筆?”許宏接過一看驚問道。

“正是!”趙檉點頭道,母親的意思他此刻已經理解,是讓自己回京歸隱,以做個忠孝信義之人。

“唉,太后真是大義之人!”許宏感嘆道,“王爺這些日子違詔逗留於此,亦是難以決斷吧?”

“先生猜到了,這事關忠勇軍衆兄弟與諸位的前程,本王的身家,踏錯一步便是萬劫不復啊,不得不仔細斟酌!”趙檉無奈地苦笑道。

“現在王爺可有決斷?”許宏捋着鬍鬚看向王爺微笑道。

“呵呵!”趙檉會心一笑,提筆賦詩一首。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許宏吟道,“王爺已經決定歸京,以全忠孝!”許宏說道。

“天若不滅我,定不負天下!”趙檉悵然道。

“推誠待物,物亦歸心;若用猜忌,去霸業遠矣!王爺誠爲天下,大業必成,但有驅使,屬下萬死不辭!”許宏撩衣跪倒叩首道。

………

大勢已定,趙檉出帳會同李綱等人出席河中軍祝捷大會,會場此刻已經由近衛旅佈置下警戒,黑色軍服讓表情冷峻的近衛旅士兵不怒自威,難掩其身上濃重的殺氣,滴血的骷髏更是奪人心魄!

校場外各軍威嚴肅立,除了軍旗的飄舞發出的聲音,聽不到一絲雜音,河東衆人也不由的放輕了腳步,閉上了嘴,唯恐驚擾了場上的煞神們!三聲炮響,各軍整軍依次入場,軍旗獵獵、蹄聲得得、鼓聲如雷、號聲淒厲,此景讓人無不熱血沸騰,精神振奮。

“兄弟們…”趙檉三個字出口,情難自禁眼圈紅了,話音哽咽,面前的這支軍隊從五十個人起家,自己爲之奮鬥了近二十年終於打造出了這麼一支精銳之師,但自己卻要離開他們了,卻不知道能不能還有機會再站到他們面前,怎麼能不讓他百感交集。

“我們今日爲何而戰?”趙檉高聲問道。

“驅逐金賊,保境安民!”衆軍齊聲吼道。

“我們爲誰而戰?”

“爲大宋而戰,爲百姓而戰!”

“我們如何戰?”

“精忠報國,死而無憾!”…

“精忠報國!”數萬人的嘶吼聲如滾滾雷聲,震撼人心,李綱等人也扯着嗓子喊着,他們突然感到這纔是真正的軍隊,真正的軍人…(未完待續。。。)

第246章 稍縱即逝第411章 亂象已生第41章 討人嫌(二)第403章 ‘菲達伊’第70章 萬事俱備第92章 軍號第70章 奢望和平第452章 尋釁第90章 不同政見者第24章 知府請客第143章 望京門(二)第223章 囚徒第162章 城破在即第2章 忠心第141章 虛實第64章 護商第93章 翼騎兵第28章 凡心第39章 詭異第249章 險些中招第140章 歸京路(六)第41章 蔣幹盜書第36章 下落第334章 瞎猜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108章 一戰大河堡第159章 魔高一尺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183章 夏州城第16章 齊家第39章 詭異第184章 各顯其能第240章 排兵佈陣第197章 炮戰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45章 宣諭使第476章 開動腦筋第274章 高手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46章 欽差也得掏錢第409章 必然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520章 挑撥離間第74章 金使來訪第19章 殺光燒光第255章 強權既是公理第114章 勸降第60章 根本問題第151章 大練兵(三)第10章 脫扣第292章 進退之間第261章 私下交易第271章 望眼欲穿第93章 總管機宜文字第172章 保泰軍的毀滅第3章 倒黴透了第54章 血案第53章 衝突第83章 大買賣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63章 插曲第225章 帝王心計第64章 護商第308章 拳來腿往第354章 欣慰、心酸第47章 ‘盜’也有道第344章 分兵拒敵第139章 歸京路(五)第67章 一條藤上的瓜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275章 反擊第104章 巡邊(二)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340章 漫漫西征路(五)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36章 下落第81章 緊鑼密鼓第257章 金水軍第53章 他沒出現第168章 嚴峻第7章 兩難第142章 情分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52章 徵用官船第98章 齊備第66章 冬雷行動(二)第116章 拯救計劃第239章 佈置第465章 出其所料第384章 碰撞第536章 作死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530章 各有算計第401章 等待時機第279章 耍心機第22章 欺負官去
第246章 稍縱即逝第411章 亂象已生第41章 討人嫌(二)第403章 ‘菲達伊’第70章 萬事俱備第92章 軍號第70章 奢望和平第452章 尋釁第90章 不同政見者第24章 知府請客第143章 望京門(二)第223章 囚徒第162章 城破在即第2章 忠心第141章 虛實第64章 護商第93章 翼騎兵第28章 凡心第39章 詭異第249章 險些中招第140章 歸京路(六)第41章 蔣幹盜書第36章 下落第334章 瞎猜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108章 一戰大河堡第159章 魔高一尺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183章 夏州城第16章 齊家第39章 詭異第184章 各顯其能第240章 排兵佈陣第197章 炮戰第77章 母親的戰爭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45章 宣諭使第476章 開動腦筋第274章 高手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46章 欽差也得掏錢第409章 必然第415章 守株待兔第520章 挑撥離間第74章 金使來訪第19章 殺光燒光第255章 強權既是公理第114章 勸降第60章 根本問題第151章 大練兵(三)第10章 脫扣第292章 進退之間第261章 私下交易第271章 望眼欲穿第93章 總管機宜文字第172章 保泰軍的毀滅第3章 倒黴透了第54章 血案第53章 衝突第83章 大買賣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189章 戰涿州(三)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63章 插曲第225章 帝王心計第64章 護商第308章 拳來腿往第354章 欣慰、心酸第47章 ‘盜’也有道第344章 分兵拒敵第139章 歸京路(五)第67章 一條藤上的瓜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275章 反擊第104章 巡邊(二)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340章 漫漫西征路(五)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36章 下落第81章 緊鑼密鼓第257章 金水軍第53章 他沒出現第168章 嚴峻第7章 兩難第142章 情分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52章 徵用官船第98章 齊備第66章 冬雷行動(二)第116章 拯救計劃第239章 佈置第465章 出其所料第384章 碰撞第536章 作死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530章 各有算計第401章 等待時機第279章 耍心機第22章 欺負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