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拉攏分化

“大理雖小,但也是有一國之號,可段和譽卻不惜自降身份一力主持向我大宋納貢稱臣,你不覺的蹊蹺嗎?”趙檉看金赫一臉的不相信,笑笑問道

“段和譽自幼隨漢僧學習,必聽說我朝之繁華,心存仰慕。且這樣做更大的好處,就是打通和大宋的商路,西南一隅的大理,從此兩國通商,緊靠中原他們可以將其所產刀劍鎧甲、戰馬和百般巧物,通過榷場流進大宋。白花花的銀子,也會隨之水一樣流入大理!”金赫想了想答道。

“呵呵,也可以算作理由,大理國主肯定也是如此和高氏如此說的。”趙檉瞅着金赫就知他還沒有想明白接着問道,“他們君臣達成了默契,看似內部平和,一派昇平,其實也可想見暗流涌動,段氏自知時刻處於危險之下,可內無接應,如果是你如何去做呢?”

聽着金赫的介紹,趙檉想也想的出高氏的嘴臉,他們雖然沒有用刀劍指着段和譽的鼻子說,肯定也已經用行動暗示出來了:老段,皇帝是你的,你乖乖地做,乖乖地玩,隨意喝酒聽音樂,享盡皇帝尊嚴,但權力歸我,你別染指,不然,我們可不客氣。

“他難道是想借大宋冊封之名鉗制高氏,以保大理國主之位,免遭其毒手!”金赫沉思片刻說道。

“嗯,不錯!內部難以平衡時,往往都會從外邊尋找支持,大理急於和我朝交好這一點,可以說和大遼,還有西夏的目的都不一樣。大遼和西夏,和我建交的目的實質是爲了學習我朝,然後藉此侵略、挾制我朝;段和譽不是這樣,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利用中原的力量,來制約和威懾權臣,保持一個和平局面。從這點看毫無疑問他做到了。”趙檉滿臉笑意地點頭道。

以趙檉的分析。段和譽這樣做並不是心血來潮,也不是趕時髦。他是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爲了穩固自己的君主身份,才採取這樣的策略。他的行動,還有大宋的任命,無疑的向大理國所有人,尤其有野心的人發出警告,別盯着段某的寶座。本寶座,是受到聯合國秘書長大宋皇帝的任命的,是受到聯合國保護的,誰敢動自己。就是和大宋過不去,就是對大宋進行挑戰,那樣的結果,是不言自明的。

“得中國土地,役中國人民。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籍,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是二寇所爲,皆與中國等,而又勁兵驍將長於中國,中國所有,彼盡得之;彼之所長,中國不及,以致遺禍。”金赫往來各國之間,當然明白皇帝所說不假,搖頭嘆道。

而大理向大宋稱臣後的變化金赫也是看在眼裡的,內政外交一系列變化,使得大理國昂首闊步,高奏凱歌,大步向前,收入快速增長,牛馬成羣,羊兒遍野,五穀阜盛,笙歌處處。臨近小國不再去中原,而是不顧車船勞頓,路遠難行,一個個坐着馬車,帶着禮物,趕來大理。

尤其靖康之亂前後,中原大地,烽煙蔽天、戈矛映日、屍橫遍野,金人的鐵騎所向,田地爲墟,血流成河。而西南的大理國,卻一派昇平、歌舞歡笑、四方來朝,各種珠寶陳列,各種動物上場,人歡馬叫,熱鬧非凡,其繁榮景象,一點兒有也不亞於中原都市,沉浸在一片和諧中。這種和平,當然是有段和譽的心血在內的,也和他運籌思謀密不可分。

“也正是因爲段氏威望日漸,使高氏心存警覺,因此他們拒絕我朝使臣和國君會面,也不肯讓出產銅之地,擔心其在我們的支持下奪回大權!”想明白了其中道理,金赫看向皇帝說道。

“正是如此,可也給我們出了個難題。世上皆知大理國對我朝恭順,卻不知高氏跋扈,如果我們爲此出兵討伐必會引起羣臣阻止,也使其它藩國驚恐,對我們心存芥蒂!”趙檉摸摸下巴面帶難色說道。

“嗯,我朝自太祖以來朝臣一直對大理心存警惕,且存畏夷之心,一開朝議衆人必會極力阻止出兵討伐!”金赫點頭道,對皇帝的看法十分同意。

“前日,我曾在廷議中略透口風,李綱認爲大理乃是無用之地,興兵討伐,將導致勞師動衆,得不償失的後果,其他老臣也深以爲然,我大宋的血勇之氣已經早不如當日太祖之時了!”趙檉嘆道,連李綱這種‘好戰’分子都覺不宜爲‘被拒’而興兵,可見‘守內’之心已經在大宋臣民心中根深蒂固了,支持北伐金國不過是兔子急了也咬人的表現。

大理國與宋的關係也是如此,他們之間雖建立了宗藩從屬關係,但由於宋朝朝臣有意疏遠,這種關係並沒有得到正常的發展,兩國也有通商,可多是在與西夏和遼關係緊張時,不得不從大理收買戰馬之時。靖康年間雖未斷絕可也長期處於極爲冷淡的狀態。此種心態除了錯誤的認爲唐朝的滅亡是緣於與南詔有關的桂林兵變而將大理國與南詔類比深爲防範以外,還有大宋立國之初定下的重內輕外的治國方略方面的深層次原因。

再有就是趙檉所說,宋建國後在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進行的戰爭中屢敗,失敗造成的屈辱在歷代皇帝和士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陰影,使他們對邊疆少數民族的偏見進一步加深,先輩開疆拓土本來就不多的勇氣逐漸消失殆盡,只需慎守祖宗留下的疆土,而開疆拓土或經營邊徼是貪‘無用之地’。在他們看來大理國已屬徼外,與交趾等化外之國並列了…

“老大,屬下有一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金赫看着走來走去的皇帝突然說道。

“但講無妨,只要有用,不必拘泥常理!”趙檉站住腳扭臉說道。

“老大,屬下想如果大理國發生內亂,危及社稷,我們大宋受其邀出兵鎮壓,能否可行呢?”金赫說道。

“按理屬國發生內亂或是遭受外敵入侵,宗主國出兵理所應當介入,也合情合理,這事關大國之臉面,在他國前的威信,應該不會有人阻攔!只是大理國高氏主政,賞罰政令皆出其門,國人稱之爲高國主,諸蠻末貢者皆先謁相國,段譽只怕沒有那個膽兒!”趙檉又走了兩步說道,印把子牢牢掌握在高泰明手中,段皇帝坐着冷板凳,實力懸殊,奪權豈不是雞蛋碰石頭,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去做。

“老大,如果有人看高氏擅權心中不平,願意爲段氏討回公道呢?”金赫笑着說道。

“清君側?!可大理*隊盡在高氏一族手中,即便他們族中有人想借此奪取國相之圍,但其行爲危及了家族利益,必然得不到族中支持。而高氏專政,已經穩固,多年積習,勢難挽回,百姓皆以視若平常,恐怕也不會輕易爲此揭竿而起反對高氏,操作起來難度有些大!”趙檉摸摸下巴說道。

“老大不知,大理並不是中原,改朝換代是朝廷的當權者說了算,可大理各部世族的領主們勢力很大,能與官府平起平坐。現在高氏獨大,打破了部族間的平衡,尤其是侵佔了各族的經濟利益,他的號令各家都不買賬,其也無可奈何。”金赫言道。

“大師的意思是挑撥南蠻諸部與高氏的關係,同時誘之以利,讓關係本已不合的雙方起爭端,導致大理國內戰,然後咱們以維護大義出兵予以鎮壓,左右其朝政,則大事可成!”趙檉眼睛一亮說道,原來大理還有這麼一方勢力,而邊民民風彪悍,敢於反抗不公,導致大理一直上演的是三國演義,那就有機可乘了。

“老大聖明,屬下以爲可行!”金赫點頭稱是道。

“阿彌陀佛,世間怎麼有你如此‘惡僧’禍亂人間,不怕佛祖將你打入阿鼻地獄嗎?”趙檉雙手合十高宣佛號說道。

“佛法分大小乘,有人信來世佛,有人信現世佛,老大貴爲天子乃是下界的現世佛,前來拯救衆生,便是小僧心中的佛祖。小僧衷心侍佛,佛祖一向慈悲,如何肯將小僧打入地獄受那輪迴之苦,他日定是與佛祖同升天界的!”見皇帝開自己的玩笑,金赫也一本正經地答道。

“哈哈,將來咱們這一對惡人同升天界,也有個伴兒!”趙檉沒想到一向正經的金赫會說的如此有趣,禁不住大聲笑道。

“最好,最好…”金赫也大笑着應和道。

“既然如此,那就煩請大師走一趟,爲大宋百姓祈福,也好消消咱們的罪業!”趙檉說道,金赫熟悉那邊的情況,又身份特殊,主持大理之事正合適。

“阿彌陀佛,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小僧求之不得…”金赫俯首施禮應下道,其實他心中早已將皇帝奉爲真神,認定其纔是拯救天下百姓的真佛……

第256章 嗣子風波第203章 難決第41章 忙碌第270章 詭辯第153章 波折第35章 你死我活第164章 左右爲難第247章 護短第108章 插曲第423章 疑兵之計第173章 費盡心機第51章 辦差第313章 破局第115章 夜談第156章 添亂第231章 師出大理第119章 戰原州(四)第136章 大局已定第345章 趙檉的打算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111章 人在城在第35章 你死我活第301章 圍捕第469章 竹籃打水第44章 親王第165章 若有所思第147章 新生活第281章 水陸齊進第12章 新家第493章 投鞭斷流第77章 接受第33章 托出第443章 突破第161章 攻城第516章 兵臨黃龍第479章 不謀而合第76章 出人意料第64章 護商第538章 天涯末路第96章 社團第104章 宣泄第161章 攻城第131章 又一年第37章 一擲千金第24章 ‘私’縱第71章 大事件第109章 變故第161章 不覺明歷第30章 談判第228章 意外之‘喜’第152章 精兵簡政第30章 陌刀神威第381章 前進第192章 無可奈何第16章 逃吧第210章 炮火焚營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37章 一擲千金第316章 歸來第233章 禍福相依第17章 必殺令第109章 共籌大業第39章 算計第100章 我是蛇第99章 妄言立廢第430章 代理人戰爭第94章 小題大作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124章 買官第232章 心動不如行動第101章 洛陽第440章 臨危受命第112章 這是命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302章 不妙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465章 出其所料第429章 麻煩和機會第113章 智取第141章 混戰第255章 強權既是公理第286章 決戰第99章 有驚有險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27章 可惜第389章 殲其一路第501章 定議第38章 拉他一把第449章 舉國同慶第14章 齋戒(一)第147章 決心已下第52章 協議第94章 擴張第150章 屠虎第144章 錢不能少第4章 遵詔第488章 授首第63章 蔡九
第256章 嗣子風波第203章 難決第41章 忙碌第270章 詭辯第153章 波折第35章 你死我活第164章 左右爲難第247章 護短第108章 插曲第423章 疑兵之計第173章 費盡心機第51章 辦差第313章 破局第115章 夜談第156章 添亂第231章 師出大理第119章 戰原州(四)第136章 大局已定第345章 趙檉的打算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111章 人在城在第35章 你死我活第301章 圍捕第469章 竹籃打水第44章 親王第165章 若有所思第147章 新生活第281章 水陸齊進第12章 新家第493章 投鞭斷流第77章 接受第33章 托出第443章 突破第161章 攻城第516章 兵臨黃龍第479章 不謀而合第76章 出人意料第64章 護商第538章 天涯末路第96章 社團第104章 宣泄第161章 攻城第131章 又一年第37章 一擲千金第24章 ‘私’縱第71章 大事件第109章 變故第161章 不覺明歷第30章 談判第228章 意外之‘喜’第152章 精兵簡政第30章 陌刀神威第381章 前進第192章 無可奈何第16章 逃吧第210章 炮火焚營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37章 一擲千金第316章 歸來第233章 禍福相依第17章 必殺令第109章 共籌大業第39章 算計第100章 我是蛇第99章 妄言立廢第430章 代理人戰爭第94章 小題大作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124章 買官第232章 心動不如行動第101章 洛陽第440章 臨危受命第112章 這是命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302章 不妙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465章 出其所料第429章 麻煩和機會第113章 智取第141章 混戰第255章 強權既是公理第286章 決戰第99章 有驚有險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27章 可惜第389章 殲其一路第501章 定議第38章 拉他一把第449章 舉國同慶第14章 齋戒(一)第147章 決心已下第52章 協議第94章 擴張第150章 屠虎第144章 錢不能少第4章 遵詔第488章 授首第63章 蔡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