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出逃

靖康元年元月初四,陳過廷和陳東二人在一隊近衛的護送下風塵僕僕的回到了汴京,他們受王爺差遣恭賀新皇登基的,但是太原被圍,兩河失守他們只能繞道陝西回京,日夜兼程的趕路可還是未能在年前趕到。

一行人剛到城邊就發現城門處車水馬龍,其實這場景在汴京十分平常,但是往日都是從城外向城裡拉,今日卻是從城裡往外拉,而且一個比一個牛氣,不是尚書就是侍郎,成羣結隊的出城,開始兩人還以爲是過年了到城外遊玩呢,可人都是一個個面帶惶恐,根本就沒個喜慶勁兒,再看車上的東西簡直就是搬家。

等他們進了城,城內沒有了過去張燈結綵的熱鬧景象,人的臉上更多是迷茫和惶恐,大街上到處是巡邏的軍士。不用問他們也明白了,大戰就要來臨,女真人已經逼近了開封,兩人到了驛館後一打聽,果然河北戰局惡化,黃河天險失守…

趙佶登基後,馬上就要過年了,也該更換年號,趙佶根據《詩周頌我將》中的“日靖四方,永康兆民”一句,分別取一個字,合起來就是“靖康”,圖個好口彩,但好運似乎沒有伴隨他。

趙佶下詔遣樑方平領四萬禁軍駐守黃河北岸的浚州,何灌防守黃河南岸。而樑方平這不男不女的傢伙到那過年去了,未採取任何措施積極應敵,整日只是和手下飲酒作樂。元月二日,樑方平接到探報說金兵已近城下。

樑方平沒想到金軍來得這麼快,登上城頭,提心吊膽地一望,只見遠處塵土飛揚。兇悍的女真騎兵正朝這邊衝殺過來,被嚇得肝膽俱裂,也不管來了多少敵人,有無後續部隊,丟下手下兵將一人一騎倉皇出城向南逃跑。

他過河時爲阻止金軍追擊。便放火燒燬河橋,城中守軍見連主帥都跑了,哪還有心思守城,都爭相棄城逃亡,但因爲橋樑被毀,宋軍散兵只能蜂擁下河希望游到對岸。可是天寒水冷加上金軍在後面追殺,導致數千宋軍被凍死淹死殺死在河岸邊上,而金軍此役僅死了三個人。

南岸的何灌見對岸跑來大量逃兵,知道浚州已經失守,連忙命將逃兵全部編入自己部隊。他估計自己手下的部隊根本不是金軍對手,便命部隊後撤到汜水關防守。金軍得到這個消息後。便跟在何灌軍隊後方也趕往汜水關。等到何灌軍隊好不容易跑到汜水關,剛想鬆一口氣,突然發現金軍追上來了,宋軍上至武將,下至士兵,各個都被嚇得魂飛魄散,拼命逃亡後方。金軍跟在後面拼命追殺,宋軍死傷不可計數,何灌帶着一幫殘兵敗將跑回了東京汴梁。

何灌再向朝廷彙報戰況時,把失利原因全都歸在樑方平不戰而逃身上,並告知朝廷現在金軍以郭藥師爲先鋒,眼看就要到東京城下了。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炸得宋朝舉國震動,每一個宋人都突然意識到大宋有亡國的危險。

三日,欽宗下詔親征,以新任兵部侍郎李綱爲親征營使。自己仿真宗澶淵故事,似乎欲與社稷共存亡。

趙桓雖然決定暫時留在京城,但太上皇趙佶卻已經決定南逃了,他下詔說準備到毫州太清宮進香,理由是自己前幾日染疾現在已經康復。所以去燒香感謝上蒼眷顧。詔書下後,負責宮內禮儀的太史說第二日也就是初四日是個適宜出行的日子。

本來太史擇時是靖康元年正月初四辰時出發,哪知道趙佶一刻也不敢耽擱,等不到天亮,剛剛過了二鼓時分就摸黑出通津門乘舟東去,而隨他出逃的只有蔡攸和十幾個內侍衛士,連太上皇后和兒女們都來不及帶領。太上皇后隨後才帶着孩子們緊急追趕。

童貫和新皇關係很糟糕,早就把得罪了。趙桓上臺,童貫趕緊前去討好,可臨時抱佛腳不好使了,吃了閉門羹。於是他盤算着趙佶難免要秋後算賬,還是跟着老東家比較保險,於是童貫帶領三千精銳的勝捷軍,急急忙忙地追趕道君,前來護駕。高俅跟他想法差不多,也領着三千禁軍尾隨而去。

太上皇一走,城內百官聽說了,也幾乎都逃離京城避禍去了,宗廟社稷等就全交待給新皇帝了。如此一來,讓趙桓這個從來沒有主見的年輕人更是措手不及,於是趙桓召集羣臣到福寧殿,議論如何應該如何應付當前危局,宰相白時中、李邦彥建議西巡襄陽避敵。

這時趙桓懦弱多疑,缺乏歷練的短板立刻顯現出來,忘記了自己昨天才做出的誓與社稷共存亡的諾言,決定暫時避敵,西巡襄陽。宮中上下又是一陣忙亂,不過比趙佶準備的充分,太廟神主請出來暫厝太常寺,金銀細軟都打包裝箱,宮中侍衛也裝束齊整,備齊車馬只等皇上出宮。

其實朝廷得到的金軍已經渡過黃河的情報並不準確,三日金軍只是剛剛開始渡河。金軍延河岸上下尋找,勉強找到了十餘艘小船,每次每隻小船隻能運載六七個金兵過河,還有不少金兵走到半路因爲翻船而被淹死。後來金軍又找到幾隻大船,纔開始安排騎兵渡河,而金軍即便日夜不停用船運兵,把軍隊全都運到南岸也得用幾天功夫…

陳過廷兩人很快打聽清楚了這幾日發生的事情,也不免憂心忡忡,他們也沒想到看似強壯無比的大宋卻如此羸弱,本以爲新皇即位之後,朝中會面目一新,可沒承想現實是如此的殘酷,將他們的幻想擊得粉碎。

“不知王爺的賀表還能否送到聖上手中?”陳東苦笑着說道,皇上準備走了怎麼會顧得上看一封賀表,看樣子兩人是要白跑一趟了。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言易行難,能力挽狂瀾而不倒者只有王爺了!”陳過廷所答非所問的冒出了這麼句感慨。(未完待續。。。)

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404章 山中老人第489章 內憂外患第238章 猛人再現第364章 警惕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218章 明暗相互第263章 誓言第3章 倒黴透了第19章 殺光燒光第224章 運輸線第73章 頂牛第270章 完勝第112章 這是命第492章 爲今之計第104章 巡邊(二)第252章 陰謀第207章 撤兵第323章 技高一籌第422章 難堪第527章 釜底抽薪第419章 解讀第21章 任務第15章 齋戒(二)第173章 費盡心機第168章 嚴峻第400章 遷都之議第513章 銀樣蠟槍頭第12章 闖宮第61章 財路第213章 反伏擊第3章 官道第447章 忙亂第293章 遏制第437章 金赫之死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138章 轉機第456章 無法決斷第99章 有驚有險第324章 敲山震虎第259章 都着急第310章 少年意氣第221章 不可避免第206章 冷處理第393章 另有它意第138章 婁室殞命第155章 亂象已生第369章 拒絕和談第213章 兵戈暫休第416章 一擊必中第250章 共識第536章 作死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230章 不期而遇第264章 如坐鍼氈第243章 地緣政治第184章 居高臨下第180章 離間第178章 出海第64章 意料之外第79章 多事之秋第197章 選擇第196章 休休休第90章 不同政見者第80章 出塞第99章 螳螂捕蟬第18章 聰明愚魯第143章 望京門(二)第214章 父子鬥第41章 蔣幹盜書第346章 北庭第458章 密立儲君第416章 一擊必中第242章 攻似雷霆(一)第285章 難逃第395章 敲詐第70章 萬事俱備第386章 炮火顯威第147章 新生活第29章 陣斬敵將第72章 以錢爲天第84章 兵敗撫夷第43章 女掌門第90章 不安第57章 忍不住第53章 他沒出現第41章 忙碌第312章 回馬槍第225章 夜襲第39章 算計第17章 威脅第304章 截擊第33章 托出第98章 親軍第185章 追夢第59章 早有打算第322章 利益薰心第49章 隱於市第117章 戰原州(二)
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404章 山中老人第489章 內憂外患第238章 猛人再現第364章 警惕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218章 明暗相互第263章 誓言第3章 倒黴透了第19章 殺光燒光第224章 運輸線第73章 頂牛第270章 完勝第112章 這是命第492章 爲今之計第104章 巡邊(二)第252章 陰謀第207章 撤兵第323章 技高一籌第422章 難堪第527章 釜底抽薪第419章 解讀第21章 任務第15章 齋戒(二)第173章 費盡心機第168章 嚴峻第400章 遷都之議第513章 銀樣蠟槍頭第12章 闖宮第61章 財路第213章 反伏擊第3章 官道第447章 忙亂第293章 遏制第437章 金赫之死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138章 轉機第456章 無法決斷第99章 有驚有險第324章 敲山震虎第259章 都着急第310章 少年意氣第221章 不可避免第206章 冷處理第393章 另有它意第138章 婁室殞命第155章 亂象已生第369章 拒絕和談第213章 兵戈暫休第416章 一擊必中第250章 共識第536章 作死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230章 不期而遇第264章 如坐鍼氈第243章 地緣政治第184章 居高臨下第180章 離間第178章 出海第64章 意料之外第79章 多事之秋第197章 選擇第196章 休休休第90章 不同政見者第80章 出塞第99章 螳螂捕蟬第18章 聰明愚魯第143章 望京門(二)第214章 父子鬥第41章 蔣幹盜書第346章 北庭第458章 密立儲君第416章 一擊必中第242章 攻似雷霆(一)第285章 難逃第395章 敲詐第70章 萬事俱備第386章 炮火顯威第147章 新生活第29章 陣斬敵將第72章 以錢爲天第84章 兵敗撫夷第43章 女掌門第90章 不安第57章 忍不住第53章 他沒出現第41章 忙碌第312章 回馬槍第225章 夜襲第39章 算計第17章 威脅第304章 截擊第33章 托出第98章 親軍第185章 追夢第59章 早有打算第322章 利益薰心第49章 隱於市第117章 戰原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