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應變之計

何慄去城外和金人斡旋,趙桓也沒有偷閒,已經是龍困淺灘,未來如何,他也不敢去多想。女真人城破兩天來,基本上是軍紀嚴明,沒有軍兵下城劫掠百姓,更沒有妄殺一人。城中這幾天紛亂,盡是亂軍與亂民所爲。安撫民心也是十分緊迫的要事,於是他頂風冒雪,兩次駕登宣德門與城中士民見面。

每天生活在無盡的恐懼與不安之中的士民也在積極地想要知道趙皇如何面對這種滅頂之災,百姓聞訊紛紛從四處趕來,跪倒在積雪之中哀哀哭泣。觸景傷情,可趙檉能怎麼辦,只能陪着百姓們落淚,好言安撫。

“寧害寡人一個,勿妄殺城中百萬百姓。”此時趙桓突然看到進城議和的金使,語帶悽慘地說道。

“召集兩國通好議和,城中秋毫無犯,請皇帝寬心。”金使見趙桓在城中士民心中仍極有凝聚力,也溫言安慰道,心中卻也有了計較,這宋朝的皇帝不能留。而趙桓卻像是得了聖旨,立刻命人在城中出榜安民:兩國已議和,只等何慄還朝,請城中軍民稍安勿躁,藉以穩定人心,他也明白城中的百姓纔是他最後的依仗。

對於宗翰咄咄逼人的質問,何粟乾脆當起了鴕鳥,頭一紮你愛說啥說啥,我給你來個罵不還口。教訓了大宋宰相半天,宗翰可能累了,慢慢的也想通了,從某種意義上自己還得感謝眼前的這位,正是他的短視與愚蠢,才成就了自己的赫赫戰功。他也知道宋人雖弱,可是自己率軍南犯,就此百萬軍兵束手請降,豈非是咄咄怪事?如果不是其主政,自己率軍千里奔襲,怕也難有收穫。

宗翰接下來又是一番投石問路試探何粟,他現在心中也知道宗翰話裡話外水分太大。卻也只能虛以爲蛇,與其周旋。宗翰於是命何慄回城中告知趙皇,必須要“太上皇”趙佶出城議和,其他人免談。何慄哪裡敢做這種主,拍這種板兒,基本上就是無辭以對。說同意,那是越職僭越;直接否了。又怕觸怒粘罕,事情又再生波瀾,於是假意拜謝唯唯而退…

人說起來就這麼奇怪,何粟經過金營一行,不但性子變了,連政治觀點都變了。其從前是堅定不移的主戰人物,一下成爲一個力倡和議的鴿派人物。這也許是客隨主便吧,君王喜反覆,在他影響之下,臣子也盡是如此,只是這種角色的轉換之快,深愛與至恨之間的切換之快讓人一時無法適應。

當何粟回到京中。身上才輕鬆起來,總算逃過了一場大難,可看到城中遍地血紅,屍體狼藉,心中更覺淒涼,長嘆一聲進宮覆命。何慄向趙桓請示是否允諾金帥,由趙桓親自去金營議和,趙桓堅決地搖了搖頭。用手指了指腰間的衣帶:“萬不得己之時,有此而己。”那意思是寧可懸樑自盡,也不願落到金人手裡。

次日早朝時趙桓再問大臣們有何良策。

“臣斗膽請陛下去金營議和。”李若水出班跪倒在地泣道。

“朕爲一國之君,豈可輕動?”趙桓面帶憤怒地看着腳下的李若水說道。

“陛下,臣乞求陛下顧念一城的無辜生靈。”李若水雙眼滾落了兩行淚水,“陛下,生民何罪?遭此塗炭!五百里內全是金兵。不與金國議和,糧米如何運得進來?不與金國議和,金兵如何肯放百姓出城樵採?京城裡還有幾十萬百姓在風雪之中忍飢受凍啊!”李若水已是泣不成聲。

“陛下,國家到如此境地。都是臣等無能,臣等粉身碎骨都無從贖罪塞責,百姓何罪?百姓何罪啊?”李若水再次叩首道。

趙桓聞言不禁動容,他看了看一旁的何慄、孫傅、秦檜等人:“衆卿之意以爲如何?”沒有人回答,只聽見他們中有人發出了啜泣聲,隨之這七個大臣一齊跪在了趙桓面前。

看着諸位大臣無言地跪在了殿上,趙桓知道,那是在請求他儘快出城議和,此刻內外交困,他已經沒有退路,昨日他逼何粟出城議和,今日便輪到了自己,這真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下午,開封府又貼出了一張黃榜,告諭東京百姓:皇帝明日出城。元月三十日黎明時分,皇宮的門打開了,趙桓騎着御馬向金營出發,隨行的有宰相何慄和大學士孫覿等大臣,還有一個三百人的衛隊隨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三百人都沒有帶兵器。

從皇宮的宣德門到裡城的朱雀門再到外城的南薰門,路兩邊的雪地裡跪滿了百姓。他們都痛哭流涕不住地叩首,口裡山呼萬歲,此時他爲救蒼生百姓要親自入虎口,京城百姓不由得由衷感到他是一個仁義之君,內心裡都萬分祈盼和議能成,皇帝能平安歸來…

趙桓一行人到了青城,卻吃了閉門羹,到了黃昏時分依然沒有到,這纔來人通知通知二太子在劉家寺,明日方能趕來。這讓宋廷君臣一撥人如坐鍼氈,不知道女真人是什麼意思,此行所帶的被褥甚少,給趙桓安排好臥榻之後,就所剩無幾了,宰相何慄等大臣都睡在地上,衛士們夜不解衣靠着打盹。其實這一行人誰也睡不着,在忐忑中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第二天,金國二帥仍然不來相見,只派遣使者前來商議和談條件,並要求趙桓先草擬降表。投其所好是宋人拿手絕技,只是這四六體駢文非等閒之輩可做。幸好幾位伴駕大臣都是飽學儒生。幾人似乎覺得降表這種文章萬一傳之後世,爲人所恥定是逃不脫的,所以,幾人相互推讓,一時僵在那裡不肯動筆。

於是趙桓命隨行的大學士孫覿起草,孫覿推避不下筆。趙桓變了臉色:“朕豈能在此地久留?卿速寫來。”孫覿不敢抗命,起草了一份降表,表示宋朝願意請和稱臣。趙桓看過之後,交給金國使者給完顏粘罕送去。

過了一會,金國使者又回來了,說宗翰覺得有些文字欠妥,請重新改寫。趙桓嘆了一口氣,對孫覿說:“事已至此。不得不卑辭盡禮,不必再用空洞之言搪塞了。”那意思是不能再顧及國家尊嚴了,趕快按人家的意思寫,早點獲准好早點離開此地,這裡是人家的軍營,是虎口!

孫覿只好又改寫了一份,但宗翰還是不滿意。無奈之下。趙桓命宰相何慄等人一起商量,共同執筆。此刻趙桓君臣除了依從之外,還能做什麼呢?既然不要臉了,再裝清高的話就沒有必要了!反正已經決定認栽了,至於字眼兒,誰還會去多做計較呢?只要金人滿意。一切都可以允從。

如此反覆寫了四、五次,宗翰總算是勉強接受了,但天色也已經晚了。金國二帥又派人來通知,明日相見。這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幾人無可奈何,只得枯坐等待,降表也繳了,如何發落降人那是戰勝方的事情了。其實宗翰等人早已探知現在東京城裡缺乏糧米薪柴。拖一天就要耗一天的柴米。圍而不攻,利用議和把他們拖得油幹燈盡,到時候不怕南朝不束手投降…

一直到了三日,趙桓君臣終於等到了金軍二帥的邀請,他們雖知是筵無好筵會無好會,但是人在金營,便是肉在俎上,已經由不得他們了。金國二帥在齋宮門前迎接趙桓入內。裡面已經設好了香案。投降儀式就在這裡舉行,趙桓朝着北邊金國的方向跪拜,呈遞降表。

而隨行的衆臣子和先期議和到金營中的臣子與親王人等,扭過頭去不忍去看趙桓受辱,心下黯然神傷,唏噓不已。在這個時候,天空中忽然又飄起了雪花。說來也奇怪。那雪下得極是怪異,汴京城裡外四處都是晴朗的天,只有在青城這個地方雪花飄飄然不期而至,讓宗翰也覺得不爽!

接了降表。宗翰的態度馬上有了很大的轉變,客客氣氣地請趙桓上馬,金國二帥騎馬跟在後面入殿宴飲。入席時,完顏粘罕和完顏斡離不禮讓再三,一定要講賓主之禮,堅持請趙桓在主位就座。

酒過三巡,粘罕先從趙佶背信棄義說起,繼而是趙桓。罵了老子罵兒子,總之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子二人一丘之貉,寡信薄倖,忘恩負義,正因爲如此,女真軍不辭千里兵臨城下,興師問罪,也是堂堂之師,義正辭嚴。一番話說的趙桓只能唯唯喏喏,戰戰兢兢的恭聽。官家這樣,宋臣子們也是低頭不語,不敢據理力爭。這些話粘罕娓娓說來,雖然沒有疾顏厲色,卻也如刀槍箭雨一樣戳在宋人心間。

趙桓在大庭廣衆之下,尤其是當了自己臣民的面受責辱,直恨不得地面開了縫,好讓自己鑽進去。一邊面紅耳赤地聽着粘罕的數落說教,一面偷偷去打量四周,見臣子們都是低了頭裝聾作啞,也只得強自忍受。既然接了父親的帝位,對於父皇的歷史遺留問題和罪責也只好一力承擔了。

說完這些話,粘罕見趙桓臉色略微舒緩下來,知道剛纔自己的話已經在趙桓心中起了作用,於是又進一步寬慰他道:“天生華夷,地分南北,中國並不是我們想要佔據的,況且天下人心未厭趙皇,如果天下豪傑起兵響應就勢作亂,從此兵戈不休,征戰不已,對於兩國都不是好事,這並不是女真人想要的結果,到現在女真人也只是想要劃黃河爲界。”

如果宗翰說金人對宋並沒有領土要求,估計這種騙人的鬼話連孩子也不會相信了。他之所以這樣的說,也是要趙桓放心,他並不是沒有了存在的價值,當趙桓聽到宗翰說仍許他用金人正朔的時候,眼前一亮,險些激動地失聲笑出來。眼前粘罕這張疲臉也變得生動好看了許多,心中竟騰起一種感激之情,儘管自己受了這小子的‘凌辱’,但總算保住了皇位,留下了命在…

………

自從趙桓出城議和後,第二天就有數萬百姓捧了金銀玉帛之物前往女真軍前勞軍,希望女真軍兵看在宋人一片至誠的情份上,不要爲難趙皇。可等到晚上也不見趙桓君臣一行人返回,城中士庶人情洶洶,都是憂懼不定,不清楚官家君臣這一去吉凶如何。

直等到更晚些時候,有人來傳報,御駕平安。和議大事未了,官家留宿城外,衆人多少散去,但更加讓人心中不安,有的人乾脆搬來被褥等露宿於南薰門左近禱告,爲皇帝祈福,祈求和平曙光快快降臨。第二天拂曉。城中百姓又齊聚在南薰門等待趙桓各方後歸來,估計又是一夜不敢閤眼,官吏們也是彷徨無計,不知事情到底如何。

第三日天剛亮,城中便哄傳今天趙皇御駕回城,人們頂風冒雪立於南薰門之內翹首等待。忽然見門開,大家還以爲趙桓安然歸來,一擁而上想要撫慰君王,卻是左右隨從回城中取酒果飲食之物,雖然失望,卻知聖上依然平安,多少放下心來。卻聚在城門不肯散去。

可就在大家翹首以盼的時候,卻有一人嘆了口氣,緊了緊身上的大氅從人羣中退了出去,順着御街進了朱雀門,瞅瞅左右無人注意,拐進了甜水巷中的一條衚衕。衚衕不寬,僅能容一輛車出入,那人來到一處宅院外沒走正門。從一個角門進了院子,直奔正堂。

“外邊情況怎麼樣?”外邊雖冷,但是堂上卻很暖和,現在城中沒有薪柴可砍,更沒有石炭可買的城中絕對是個特例,堂中的人輕聲問道。

“都司,官家還沒有回來。我們是不是該動了?”那人解下大氅,抖了抖上面的雪花說道,那人正是順子。

“都安排好了?”李峻問道。

“嗯,但是老頭子和老太太那邊依然難以打進去!”順子在火籠上烤着手說道。

“是啊。這是個意外,沒想到他先咱們一步將他們弄進了大內,而他們身邊全部換成了心腹,咱們的人連邊都靠不上去,更不要說傳遞消息了,只能再想辦法啦!”李峻嘆口氣道。

“那我們就先完成乙字號行動吧,我擔心他們再被收入大內,整個行動就都泡湯了!”順子不無擔憂地說道。

“再等等!”堂上的人轉過身說道,卻是王府情報司司長李峻。

“都司,如果官家不回,女真人勢必大舉入城,恐怕那時就真得出不去了!”順子有些着急的說道。

“如果妄動,恐怕打草驚蛇,一旦和議達成,我們豈不更加被動!”李峻沉聲說道。

“都司,那今日是不是將城中事情報知老大,請他定奪!”順子有些急了,擡出了王爺,在城破之夜他們已經將王府舊人,失勢的許宗衡、何去非及黃經臣、王妃的家人等都趁亂送出了城。這幾天家屬也都陸續出了城,其中艱險自不必說,但是王爺的兄弟姊妹們卻一個都沒有出城。

“此次行動王爺已經授權我全權指揮,如何做不用你操心,若再多言小心家法!”李峻忽然沉下臉來說道。

“都司,你可知老大最重孝道,講究兄弟之情,若是因你遲疑而失手,後果你該明白!”順子聽了一愣,自己也算是府中的老人了,資歷並不比李峻差,而且多年來一直主持京城事務,深受王爺的信任,李峻對他也頗爲倚重,今日卻說了重話,讓他有些意外,但是想想事關重大還是勸道。

“順子,我如此正是爲了王爺,你也是王爺身邊的老人了,王爺爲何隱姓埋名遠避塞北,大宋落得如此地步又是爲何,難道你真得不知嗎?還不是拜那位所賜!王爺念及親情,可誰又拿他當做兄弟呢?君辱臣死,看着王爺一次次的忍辱負重嗎?我們做屬下的難道就袖手旁觀。”李峻沉吟了下說道,下一步的行動還需順子配合,所以索性今天和他攤了牌,如果他拒絕也只能當機立斷了…

“都司的意思…是有的人可以救,有的人就得顧不得了?”順子的腦子也不是白給的,立刻就聽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

“嗯,你意下如何?”李峻盯着順子的眼睛問道。

“這…”順子只覺得有股熱氣順着胸口往上冒,手心全是汗,這事情太大了,皇帝被扣,老皇帝也難保,那些龍子龍孫女真人也不會輕易放過,能倖存下來的趙氏子孫便順理成章的登上寶座,而其中最有實力的非王爺莫屬,又有誰能和他爭鋒。這誘惑力太大了,可想想其中的風險,王爺的憤怒,又讓順子感到從未有的緊張。

“這件大事完成,不只是我等之福,也是萬民之福!”李峻看出了順子心中的糾結,緩緩說道,“事畢後我自會向王爺請罪,一切由我承擔,我也算報了老大知遇之恩,死也無憾!”

“都司不怕,我又有何懼!”順子也想明白了,決絕地說道…(未完待續。。。)

第115章 欲擒故縱第61章 財路第128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40章 歸京路(六)第91章 因勢利導第173章 費盡心機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151章 大練兵(三)第156章 添亂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143章 望京門(二)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94章 怎麼會第66章 冬雷行動(二)第34章 收心第192章 死戰難脫第238章 猛人再現第97章 夜宿荒野第116章 痛苦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194章 固若金湯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71章 大事件第158章 皇家族事第403章 ‘菲達伊’第212章 勝算幾何第107章 目的第103章 巡邊(一)第160章 真真假假第333章 不惜代價第451章 改變第2章 較勁第156章 添亂第6章 青山不改第263章 誓言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478章 毛遂自薦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21章 也許是真相第279章 耍心機第52章 天清寺第309章 難以取捨第41章 討人嫌(二)第365章 專制第205章 靜待第19章 暗度陳倉第163章 偷人第6章 金蟒第37章 一擲千金第259章 都着急第177章 各懷鬼胎第264章 鎩羽第386章 炮火顯威第276章 不罷休第11章 分化第42章 過年(三)第460章 取長春第10章 頑童愛武裝第55章 ‘死’後哀榮第411章 亂象已生第224章 拭目以待第7章 陷阱第5章 做戲第73章 玻璃第70章 萬事俱備第92章 初試第128章 空降龍山第345章 趙檉的打算第452章 尋釁第518章 失和第93章 翼騎兵第105章 紛亂第113章 又見紅顏第471章 困獸猶鬥第27章 反擊第207章 備戰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119章 餘波第227章 亂中取勝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62章 經濟戰第61章 稱王第172章 兩手抓第118章 戰原州(三)第86章 不簡單第111章 臨戰第87章 這就是大宋的禁軍第373章 駛入波斯灣第78章 危機第314章 妥協第179章 羣狼嘯月第94章 神靈再現第11章 和議使第249章 權力交替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30章 陌刀神威第184章 緊迫第21章 任務第55章 ‘死’後哀榮第407章 追查
第115章 欲擒故縱第61章 財路第128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40章 歸京路(六)第91章 因勢利導第173章 費盡心機第246章 王爺要出手第151章 大練兵(三)第156章 添亂第453章 沒事找事第143章 望京門(二)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94章 怎麼會第66章 冬雷行動(二)第34章 收心第192章 死戰難脫第238章 猛人再現第97章 夜宿荒野第116章 痛苦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194章 固若金湯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71章 大事件第158章 皇家族事第403章 ‘菲達伊’第212章 勝算幾何第107章 目的第103章 巡邊(一)第160章 真真假假第333章 不惜代價第451章 改變第2章 較勁第156章 添亂第6章 青山不改第263章 誓言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478章 毛遂自薦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21章 也許是真相第279章 耍心機第52章 天清寺第309章 難以取捨第41章 討人嫌(二)第365章 專制第205章 靜待第19章 暗度陳倉第163章 偷人第6章 金蟒第37章 一擲千金第259章 都着急第177章 各懷鬼胎第264章 鎩羽第386章 炮火顯威第276章 不罷休第11章 分化第42章 過年(三)第460章 取長春第10章 頑童愛武裝第55章 ‘死’後哀榮第411章 亂象已生第224章 拭目以待第7章 陷阱第5章 做戲第73章 玻璃第70章 萬事俱備第92章 初試第128章 空降龍山第345章 趙檉的打算第452章 尋釁第518章 失和第93章 翼騎兵第105章 紛亂第113章 又見紅顏第471章 困獸猶鬥第27章 反擊第207章 備戰第228章 兵逼靈州第119章 餘波第227章 亂中取勝第146章 無可挽回第62章 經濟戰第61章 稱王第172章 兩手抓第118章 戰原州(三)第86章 不簡單第111章 臨戰第87章 這就是大宋的禁軍第373章 駛入波斯灣第78章 危機第314章 妥協第179章 羣狼嘯月第94章 神靈再現第11章 和議使第249章 權力交替第123章 攻虛擊弱第30章 陌刀神威第184章 緊迫第21章 任務第55章 ‘死’後哀榮第407章 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