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各顯其能

在趙檉率領大隊人馬在營州登陸的同時,其它兩路宋軍也按照約定向各自目標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西部戰線上,兀朮在‘擊退’定州路宋軍後立刻移師居庸關,此次他集中了平州、檀州、順州、景州和薊州五州兵馬並居庸關守軍八個萬人隊,總兵力近十萬之衆,號稱二十萬集結到居庸關沿線。但是他也沒有對燕京方面放鬆警惕,對於宋軍慣用的兩路並擊戰術,他命完顏宗輔帶領所部回師燕京,沿界河佈置防線,以防宋軍的進攻。

面對氣勢洶洶而來的金軍,西部宋軍前敵總指揮趙恥根據當前形勢由進攻轉爲防守,在石門關設防與金軍展開激戰。兀朮揮兵晝夜不停攻打了三天三夜,宋軍據險拼死防守,金軍傷亡甚重,他見強攻不下,便遣一支奇兵出檀州向宋軍背後迂迴到可汗州。

接到偵騎報告,趙恥大驚,如果金軍得逞那麼大同軍和獅翼軍將被包圍在儒州的三角地帶,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於是他令兩軍交替掩護退出戰場,向西轉移,在金軍完成合圍之前撤出了戰場,退到奉聖州重新建立防線。

兀朮雖然未能將宋軍包了餃子,但是成功收復儒州和石門關還是讓他高興,而他同時也發現宋軍在重新整編後,戰鬥力似乎下降很多,遠不及當年的‘西京軍’,這讓他產生了一個新的設想,不若趁宋軍戰力恢復之機西進,轉爲全面進攻,即便不能收復失地。也能趁機發筆橫財,緩解下日漸困難的財政危機。

戰事發展果如兀朮所料。在金軍大舉越過長城後難以招架,節節後退。失了歸化州後,將兵力集中於奉聖州準備死守,而幾次得而復失的大同城已經在望。兀朮豈能放過這個大好時機,集中兵力開始猛攻奉聖州永興城,打開繼續西進的通路…

“都統,我們已經向西退了三百餘里,再退便要進入大同府了!”耶律餘覩在堂上皺着眉頭說道,如今他們的行動已經偏離了預定的吸引金軍主力作戰計劃,他不得不再次提醒趙恥。

“耶律大人不要着急。皇帝已經在營州順利登陸,奪取了平州,向燕京方向進攻!”面對金軍氣勢洶洶的攻勢,趙恥卻顯得很淡然,他將最新的情報遞給耶律餘覩說道。

“陛下既然已經成功進入營州,我們就應按照計劃在居庸關發動不間斷的進攻以拖住金軍主力,爲陛下在敵後方站穩腳跟爭取時間,而不是一退再退,讓金軍深入腹地!”耶律餘覩看罷鬆了口氣道。他深知自己的一切都是皇帝所給,朝中依然有人對他們這些‘蠻夷’心存芥蒂,一旦失去皇帝的支持,他的處境將會變得十分艱難。所以起初並不同意皇帝涉險深入敵後,但是他拗不過皇帝,只能極力配合行動。可趙恥的行爲已經偏離計劃。

“耶律大人慢慢聽我解釋!”趙恥十分理解耶律餘覩的心情,同樣十分擔心皇帝的安危。他倒了杯茶給耶律餘覩說道。

“都統大人,現在你正需要給我們大家一個解釋。否則我將上奏朝廷,參你違旨擅自行動,貽誤戰機!”耶律餘覩看看茶水語氣雖然緩和,但是明顯仍然不滿。

“不錯,都統你這次擅自修改既定的作戰計劃,丟失了兩個州,如果沒有合理的解釋,到時誰也幫不了你!”坐在一邊的龍翼軍統領徐彪說道,他從西安趕到此一仗未打,光跟着部隊後撤了,心裡也憋悶。

“現在金軍過了長城後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他們的目標是大同,如果我們在放棄奉聖州,後邊無城可守,不能再退了!”獅翼軍統制竇俊也提醒趙恥道。

“嗯,大家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但是皇帝發動此次戰役的目的想必大家也很清楚!”趙恥坐下喝了口茶點頭說道,“一是收復幽雲地區藉以改善中原地區的防禦態勢;二是消滅金國的有生力量,削弱他們的軍事實力。現在宗翰的西路軍已經名存實亡,東路軍的兀朮部是金國最爲重要的一支武裝力量,他們也是對大宋威脅最大的軍隊,如果將其重創必使金國實力大損!”

“可現在是我們在不斷後退,更談不上重創兀朮部了!”耶律餘覩呲笑着說道,這些事情大家都瞭解,老調重彈不能解釋後退的原因。

“呵呵!”看着幾個人的表情,趙恥就知道大家在等他進一步的解釋,“居庸關易守難攻,即使傾力攻下關關隘,但是城關兩旁,山勢雄奇,至南口中間有長達四十里的溪谷,以現在金軍的兵力必會層層設防,我軍若想打通此路付出巨大的代價不說,金軍主力也可從容逃脫,無法達到重創敵軍的計劃,而且陛下在敵後登陸的事情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兀朮得知,他必會領兵回援,從而給陛下一路帶來極大的壓力!”

“那都統的意思是詐敗將金軍引出關口,然後以奉聖州爲戰場將敵人聚殲於此!”耶律餘覩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趙恥的計劃,但還是覺得不妥,“此戰關係重大,一旦失誤便會引狼入室,而且陛下能否同意呢?”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陛下現在遠在營州請示已經來不及,且臨行前陛下業已授予我機斷之權,而戰機稍縱即逝,我們不能放過!”趙恥決然地說道,顯然他已經下定決心。

“這穩賺不賠的買賣我打賭陛下肯定會同意的,我幹了,出了事情算我一個!”徐彪是個痛快人,立刻表示贊同。

“誘敵深入,聚而殲之,我以爲可以實施,奉聖州這一帶我們地形熟悉,又背靠大同,補給便捷。比之強攻居庸關不但可以減少傷亡,同樣也可以達到調遣敵軍的目的。而且能殲滅金軍!”竇俊也點頭道。

“耶律大人的意思呢?”趙恥看向耶律餘覩問道,這裡是耶律餘覩的地盤。雖說自己是一面總指揮,但是沒有其配合也是件麻煩事兒,所以還是希望取得他的支持。

“嗯…事已如此,還能如何,出了事情一併承擔便是!”耶律餘覩沉吟片刻笑笑說道,他曾是一方大將深知戰機的重要,而其趙廉的計策並無不妥,且皇帝也不是糊塗人,不會爲此苛責他們的。

“好。那咱們就詳議下一步的行動!”趙恥舒了口氣道,畢竟此戰也要冒着風險的,如果他們不聽將令,堅持要等聖旨,自己也毫無辦法,好在老兄弟們都很給面子…

下來,趙恥開始調整部署,他命對奉聖州各州縣百姓向大同府方向撤退,帶走一切物資。無法帶走的一律破壞掉,放火燒燬牧場,不給金軍留下可用之物,以此增加金軍的後勤壓力。與此同時。卻命雲中府州軍在永興城中囤積物資,擺出在此堅守的姿態,其中卻暗伏龍翼軍兩個步兵旅於城中。

趙恥接着調動各部軍馬。以獵騎旅爲餌打着獅翼軍的旗號向西佯裝敗退,做出向大同撤退欲建立二道防線的樣子。吸引金軍繼續西進;其實獅將三個騎兵旅並河中軍所部已經偃旗息鼓向東機動,迂迴到金軍的右翼;而已經暗進到蔚州的龍翼軍則出松子口向敵後穿插。截斷敵軍的後路;河東軍伏於桑乾河上游待機,陝西州軍負責押運糧草,守衛交通線。一張大網暗中張開,引着兀朮一步步向前!

………

宗澤接到皇帝已經在明州登船的消息後,便自汴京出發快馬加鞭趕往前線,這次他是以三軍都帥的身份統領宋軍收復燕京。雖然他十分明白自己這個總指揮是虛的,躲在幕後的皇帝纔是真正主兒,他的職責作爲一個監軍和協調者才更爲合適。

但並沒影響宗澤的情緒,人老了,活的不僅是身體,更是心情。宗澤在困境中掙扎、抗爭了多年,曾面對過皇帝對自己的冷漠,同僚對自己的排擠和嘲弄,他的報國熱情變成了憂國傷痛。如果是常人必是懷着滿腔的憂憤或是退隱,或是消沉,成爲一個常人。可惜的是,宗澤永遠不會這麼做,他的力量來源於內心的操守,而這操守,就代表着絕對忠誠於他的君主。

先是金軍滅宋,投靠大元帥府,接着便是在排擠中獨自抗爭,欲進開封城恢復兩河,這些不僅是勞累,更讓宗澤心情動盪、震驚、激憤、各種尖銳的情緒紛至沓來無止無休,卻徒勞無功。有幸的是他碰到了趙檉,對宗澤信任有加,委以重任,他的心可謂之前有多麼的冷,這時就有多麼的熱。

皇帝制定收復燕京之策時,考慮到宗澤人老體衰讓他留守京師,協調各軍,以趙仁爲都帥指揮三軍比較合適,但是他毫不領情,聲言‘率軍北伐,收復燕雲,迎回蒙塵先帝是吾所願,雖死也無憾!’宗澤說得到,做得到,數次上奏皇帝表明心跡,最後皇帝不得已同意其所求…

宗澤行了五日便到了真定,這時從南方趕來的信使將‘討金檄文’送交其手上,這標誌着北伐之戰正是拉開了帷幕。他接旨後立刻前往雄州約見金使銀術可,同時依命將副使秦檜囚禁,斷絕他與外界的一切聯繫。

按照約定,皇帝將於十月十六日晚登陸營州,宗澤掐着點於十六日會見了金使銀術可,按照趙檉的想法,打就打了,只要打得勝,管他什麼不宣而戰,還是小人行徑呢!可他的想法立刻遭到了李綱和宗澤的嚴厲批評,說大宋是禮儀之邦,豈能行鬼祟之事,必須要師出有名,興正義之師,絕不能偷偷摸摸地開戰。因此趙檉不得不妥協,加上‘宣戰’這個程序,而宗澤就承擔了此項重任。可其實大軍以動,至於趕上趕不上就要看天意了!

兩軍這時已經交鋒數次,可沒有正式宣戰,也只能說是衝突,依然能夠談判解決。銀術可以爲現在金軍剛剛擊退過境的宋軍,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按照過去的慣例,捱了打的南朝接下來就會服軟,因此對這次會見心理毫無壓力。可兩邊一見面,銀術可發現來的卻是南朝樞密院使宗澤,馬擴成了跟班,副使秦檜壓根就沒露面,這讓他心頭一緊。

果然,雙方剛一坐定,宗澤便是劈頭蓋臉的一頓訓斥,一直從聯金伐遼開始直至現在,痛斥金國種種違背誓約的行爲,聲討其擅起邊釁,擄掠中原,屠殺百姓的惡性,要求其立刻歸還燕京,送還被虜的百姓,交還遼王。

銀術可開始被宗澤一頓聲色俱厲的狠批弄得有些懵了,暗想這南朝的樞密院使是老糊塗了,還是吃錯藥了,怎麼這麼大脾氣,明明這次是他們先過了界河犯境,怎麼倒成了自己這邊的錯,己方打了勝仗怎麼他們比自己還橫呢!他想插嘴,可老頭兒人老嘴皮子挺厲害,滔滔不絕根本不容他插話!

ωwш ●Tтká n ●C〇

好不容易聽老頭說完了,銀術可舔舔嘴脣剛想發言,沒想到老頭回身請出一道詔書,展卷一讀,這是討金檄文送給他們的戰書,他徹底懵了,怪不得這老頭今日如此蠻橫,原來南朝這次是玩兒真的,趙二要起兵北伐,此時終於露出了獠牙!

到了這個地步,銀術可知道已經沒有迴旋的餘地,也無心在和宗澤鬥嘴,只撂下了幾句‘走着瞧’‘等着看’‘早晚會後悔’的狠話匆匆離去。他現在要做的最緊要的事情就是馬上將消息傳回國去,以便早做應對。而他的心中恨死了秦檜,早將他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這小子哪裡是大金的內應,分明是南朝的臥底,檄文都到了,他還說趙二沒過長江呢,這怎麼可能啊!

宗澤待讀完檄文,驅逐了金使,即可擂鼓聚將,宣讀了討金北伐的聖旨,然後排兵布將,分遣諸軍。次日凌晨,宋軍便在炮火的掩護下渡過白溝河,發起了進攻…(未完待續……)

第210章 不能放過第100章 宣誓就職第89章 隱情第203章 話中有話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103章 網中魚第53章 ‘東南王’第479章 不謀而合第317章 風波起第98章 覆滅第96章 大變第145章 勇謀之將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155章 各有所第458章 密立儲君第210章 不能放過第65章 冬雷行動第230章 事變第63章 蔡九第141章 虛實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50章 伏兵第316章 歸來第138章 轉機第449章 舉國同慶第118章 馴服第432章 節外生枝第255章 強權既是公理第242章 攻似雷霆(一)第275章 反擊第14章 齋戒(一)第25章 王爺的日子也‘難過’第318章 捧殺第412章 以暴制暴第26章 掃興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101章 這只是開始第174章 大買賣第122章 做好事第25章 藉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易守難攻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15章 齋戒(二)第336章 漫漫西征路(一)第54章 各打算盤第10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1章 人才第74章 隱憂第53章 讓我們飛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228章 意外之‘喜’第45章 宣諭使第174章 傷心人第176章 蟄伏待機第40章 能力第139章 比武第10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68章 散財第510章 偶發事件第340章 漫漫西征路(五)第57章 是誰?第316章 歸來第20章 衝突第97章 夜宿荒野第166章 斜也死了第54章 血案第242章 攻似雷霆(一)第97章 仇恨第177章 靜中有動第302章 不妙第200章 在即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387章 炮灰軍第15章 好計第43章 皇上上火了第211章 別有目的第243章 地緣政治第117章 行動第445章 兀朮的憂慮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212章 誰稀罕你第424章 空中突擊第25章 把戲第99章 妄言立廢第209章 來者不善第159章 魔高一尺第237章 看個夠第459章 取巧填壕第335章 憂心第119章 文重武輕第249章 權力交替第193章 鴻雁南歸第35章 讓賢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9章 清洗第82章 世事難料第36章 下落第59章 早有打算
第210章 不能放過第100章 宣誓就職第89章 隱情第203章 話中有話第157章 保障有力第103章 網中魚第53章 ‘東南王’第479章 不謀而合第317章 風波起第98章 覆滅第96章 大變第145章 勇謀之將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155章 各有所第458章 密立儲君第210章 不能放過第65章 冬雷行動第230章 事變第63章 蔡九第141章 虛實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50章 伏兵第316章 歸來第138章 轉機第449章 舉國同慶第118章 馴服第432章 節外生枝第255章 強權既是公理第242章 攻似雷霆(一)第275章 反擊第14章 齋戒(一)第25章 王爺的日子也‘難過’第318章 捧殺第412章 以暴制暴第26章 掃興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101章 這只是開始第174章 大買賣第122章 做好事第25章 藉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易守難攻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215章 鄉間高人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15章 齋戒(二)第336章 漫漫西征路(一)第54章 各打算盤第10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1章 人才第74章 隱憂第53章 讓我們飛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228章 意外之‘喜’第45章 宣諭使第174章 傷心人第176章 蟄伏待機第40章 能力第139章 比武第10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68章 散財第510章 偶發事件第340章 漫漫西征路(五)第57章 是誰?第316章 歸來第20章 衝突第97章 夜宿荒野第166章 斜也死了第54章 血案第242章 攻似雷霆(一)第97章 仇恨第177章 靜中有動第302章 不妙第200章 在即第251章 帶壞孩子第387章 炮灰軍第15章 好計第43章 皇上上火了第211章 別有目的第243章 地緣政治第117章 行動第445章 兀朮的憂慮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212章 誰稀罕你第424章 空中突擊第25章 把戲第99章 妄言立廢第209章 來者不善第159章 魔高一尺第237章 看個夠第459章 取巧填壕第335章 憂心第119章 文重武輕第249章 權力交替第193章 鴻雁南歸第35章 讓賢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9章 清洗第82章 世事難料第36章 下落第59章 早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