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反擊

十月初七,西京城中的宋水軍突然從水門殺出對大同江兩岸的金軍營寨展開炮擊,一時間炮聲震天,江面上硝煙滾滾。在猛烈的炮擊的掩護下,自東門衝出一隊人,他們手拿鋤鎬,肩扛柴草,直奔金軍爲了鎖城挖出的深壕。金軍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了,有心阻攔,可猛烈的炮火炸的他們根本擡不起頭,無法衝過這條火線,只能眼看着費了半天勁兒挖出的壕溝被一點點的填平。

待炮火停止,城外金軍的寨牆已經被轟塌幾道缺口,壕溝上填出了數條通路,西京東城主城門和四個副門齊開,宋軍萬餘騎兵從城中衝出,越過壕溝後排出鋒矢陣便向金軍營寨發起衝擊。金軍守將大驚,急忙領兵迎戰,可未等他們排出陣勢宋軍前鋒已然殺到,在連珠槍的攢射下剛剛聚起的金軍紛紛落馬,慌亂中哪裡還能列出陣型。

宋軍的龍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破了金軍還未成形的大陣,躍馬從被轟塌的寨牆殺入,一陣橫衝直撞後將大營折騰的是慘不忍睹,寨子中死屍橫藉,火光沖天,儼然是人間地獄。塌營而過的宋軍在號聲的指揮下迅速分成左右兩軍又從營外兜了回來。

圍困東門的是金軍的一個萬人隊,領軍的萬夫長曾跟這支軍旗上繡着飛奔疾馳的金錢豹的宋軍交過手,知道他們最擅長分割包圍的戰術,折返之後便會將全軍圍住,像豹子一樣將他們撕成一片片的吃掉。可看看被糟蹋的不成樣子的大營,慌亂的四處亂竄的士兵。他知道在沒有列陣和寨牆依託的情況下自己是無法擋住宋軍的,爲今之計只有快跑。

但是想跑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往東跑那邊是高麗的腹地,即便宋軍讓開道路讓他往那邊走他也不會去。那是條絕路,不被恨他們入骨的高麗軍民殺了,也得餓死困死;往南跑那邊是大海,他們又不是水軍,更沒有船,只能跳海餵魚了;往西跑,宋軍艦隊十多艘最大個的戰艦在江上飄着呢,絕不會看着讓他們過去;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向北渡過大同江上游回到北岸。與大軍會合。

想明白了後,金軍萬夫長吹響號角召集被打散的軍兵繞過西京城牆向北逃去,欲從那裡的兩座浮橋上過江。可智者千慮或有一失,他忘了大同江是從西京城中穿城而過,宋軍的戰艦能從這邊進去當然也能從那邊出去,等他千辛萬苦領着四、五千敗軍衝破宋軍的阻擊來到江邊有點傻眼。

此時江上的浮橋已經被宋水軍出動小舟燒燬斷了江那邊金軍的退路,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便祭起了看家本領——浮馬渡江。可當他們紛紛驅馬下水半渡之時,宋水軍卻趁人之危。從水門中駛出了三艘中型戰艦,後邊跟着幾十艘走舸。那些戰艦也不開炮,只是在江中往來衝撞。

船雖然是木頭做的,可也比肉和骨頭硬。人和戰馬甚至經不起他們的剮蹭,一時間金軍紛紛落水,人馬在江面上沉浮。而宋軍這時又裝起了好人。駕着走舸小舟過來,反抗的一槍了結。投降的則被撓鉤搭上了船,捆的死豬似的扔在船上。只是落水的人太多,宋軍準備不足,水也涼點,很多金軍等不到他們的‘救護’便沉了底兒!

金軍萬夫長打仗衝在前頭,逃跑當然也衝在前邊,他憑藉着完美的人馬配合,左突右鑽,躲過戰艦的衝撞,小船的追捕,過了江心已經能看到對岸接應他們的兄弟們焦急的面孔,他們是又蹦又叫,還不住的向江中敵艦放箭,想將他們趕走,可惜他們的弓太軟了,根本射不到,還離着挺老遠便落入水戰隨江流飄走了。

“不要放箭!”金軍萬夫長衝着對岸喊道,他倒不是心疼箭矢的來之不易,勸他們節約,而是擔心自己被流矢所傷,現在他既要躲江中的宋軍戰船,還要瞅着從天上掉下來的箭矢,很是辛苦。要不說做事要一心一意呢,他這麼一分心,一個沒瞅到,被船槳一下擊中了馬屁股,戰馬吃痛往後一沉,他滑下了水,剛掙出水面,又一支船槳落下,把他拍回了水中,緊接着是兩下、三下、四下…直到戰艦駛過,這時人腦袋已經被拍成爛西瓜了!

一個上午戰事結束,東城金軍戰敗,封鎖解除,打通了西京與開京之間的通路。而金軍一個萬人隊只有不足五百人躲過了宋軍水陸追殺逃回了西岸大營,兀朮震驚之餘,惱羞成怒揮兵攻城,卻被打得頭破血流敗回大營…

………

剛一交戰,自己便損失了一個萬人隊,折了一員大將,更令人氣憤的是自己鎖城的計劃失敗,兩軍成了隔江對峙的局面,這讓兀朮十分氣憤。但生氣歸生氣,兀朮還沒有被氣糊塗,畢竟也不是頭一次敗了,比這更慘的都經歷了好幾次啦,早鍛煉出了堅強的承受力。

兀朮分析了一番,自己的計劃之所以失敗,還是敗在了水軍上,宋軍有戰艦助陣,而且炮火兇猛,給了步軍有力的支援,所以要勝他們首先就要想辦法殲滅宋軍的水師。

順着這個思路,兀朮發現自己還是有機會的,宋水軍的中小型戰艦可以通過西京城的水門在城內駐泊,有了城池的庇護自己一時拿他們沒有辦法,但是那些大型戰艦身寬體胖無法通過水門,只能泊在江面上。而這段江面狹窄,戰艦迴旋餘地小,簡直就是活靶子,只要擊沉一艘,便能封鎖整個江面,把大同江上的戰艦都困在城中,等到一結冰就成了廢物一堆,想動都動不了了。

最簡便易行最經濟的辦法就是派出水鬼在船底鑿出一個窟窿,使江水灌進船艙,使戰船沉沒。於是兀朮便從軍中選出了一隊精通水性的士兵許以重賞,派他們前去鑿船。可這個計劃還未實施就夭折了,因爲一直被他視爲朋友的嚴寒成了他的敵人。

水鬼們要想鑿船必須得先遊過兩百步寬的江面,而招募的那些水鬼們沒有人能在冰涼的水中堅持那麼長時間,即便能逃過戰艦上的哨兵以小船送他們到戰艦邊上,可要在水裡鑿穿兩尺厚的木板,還要足夠大的讓船上的人來不及堵上的窟窿,也不是一會兒半會的功夫能完成的,全身泡在冰冷的水中的人早就凍的手腳抽筋,拿不住斧鑿了。

一計不行,兀朮再生一計,近戰不行就實施遠程攻擊。金軍沒有火炮,常用的弓箭射不到,即使射到船上威力也不足,唯一的選擇只剩下殺手鐗拋石機了。金軍裝備的拋石機原來多是繳獲宋軍的,多年來在戰爭中幾乎損耗殆盡,不過在使用中學會了仿製。

其中威力最大的重型砲車有七梢砲,要一百五十人至二百五十人拉砲索,發七十至百斤重的石彈,射程可達五十步。因爲宋軍戰船距離較遠,在減輕發射的石彈的情況下,射程還是有保證的,即便使用三十斤的石彈砸在船上也能造成很大的破壞,而且宋軍戰艦停泊在江面上,體積又大回旋躲避困難,幾乎是固定靶,命中的機率還是不小的。

兀朮是說幹就幹,命人暗中製造石砲,他也明白自己的石砲射程比不上宋軍的火炮,因此同樣在其射程之內,如果在白日很容易被宋軍搶先發現,給予摧。所以只能偷偷的趁着黑天的幹活。這種重型炮十分笨重,使用時須固定炮架,多數是將炮架固定在地面上或底座埋在地下施放,機動性差,安裝費時費力,平日多用於攻守城池。其中的困難就不說了,兀朮親自督陣,一夜之間便在宋軍的眼皮子底下豎起了四十多架拋石機。

清晨,江面上籠罩着薄霧,宋軍的瞭望哨沒有發現對岸的變化,而金軍可能也是因爲看不清目標,爲保證一擊必中也未貿然攻擊。待太陽升起,金軍突然撤去陣前的門旗,開始了攻擊。因爲拋石機是採用目視概率瞄準的方法,也需要通過試射的彈着點來調整石彈的大小和所需拉索的人數保證準確性,所以最先發炮是單砲射擊。

而宋軍這邊起初並沒有意識到金軍玩起了新花樣,當看到一顆石彈掠過船舷落到水中濺起的水柱時才發現遭到了算計。他們反應也很快,立即發出了警報,泊在江面上的戰艦立刻拔錨,疏散隊形,減少被命中的機率,同時尋找敵軍的拋石機位置,準備發起反擊。

兀朮發現宋軍戰艦開始移動躲避攻擊,也顧不上在一門接着一門的試射了,命令向江上最高大的旗艦集火射擊。雖然拋石機發射不如火炮發射那般驚天動地,但是場面也足夠壯觀,四十多架投石機在數千人的吼聲中一起發力射出了第一波彈雨,看着空中的數不清的石彈如飛鳥投林般撲面而來也夠嚇人的……(未完待續。。)

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494章 無計可施第446章 整軍備戰第202章 矛盾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130章 勸行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53章 ‘東南王’第464章 何去何從第50章 考慮第179章 騷擾第29章 話頭第77章 京中無將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第52章 徵用官船第61章 討論第315章 形勢所迫第44章 親王第170章 戰和又起第314章 妥協第400章 遷都之議第409章 必然第203章 迎鋒而上第200章 貓捉老鼠第152章 煩憂第378章 下一個目標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374章 觸發第186章 移駕平州第240章 排兵佈陣第151章 教訓第112章 這是命第156章 海陸齊進第375章 威壓第481章 反敗之計第519章 應對之策第1章 奉旨回京第220章 舊情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188章 力戰或生第110章 孤注一擲第37章 完顏兀朮第74章 隱憂第224章 運輸線第129章 神兵天降第180章 離間第48章 代價第81章 必爭之地第443章 突破第123章 隱蔽待機第60章 和親第62章 經濟戰第231章 發威第473章 和戰兩難第499章 抉擇第282章 遭遇戰第350章 誘敵深入第144章 路難行第258章 風中之竹第23章 共商第110章 打不打?第336章 漫漫西征路(一)第310章 少年意氣第183章 爭取第215章 自作孽第222章 另一場革命第262章 單挑第70章 逼婚第74章 金使來訪第77章 崛起第126章 擴編第3章 官道第114章 勸降第30章 陌刀神威第54章 神仙伴侶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22章 欺負官去第55章 根據地第115章 夜談第31章 巧合還是天意第68章 驢脣馬觜第36章 下落第290章 巧取第25章 王爺的日子也‘難過’第237章 看個夠第127章 強手如林第214章 狹路相逢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445章 兀朮的憂慮第38章 拉他一把第391章 烽煙迭起第70章 逼婚第102章 爲了早飯而奮鬥第22章 幽怨第82章 整軍第160章 真真假假第十三章第110章 傳詔第109章 玩笑第34章 相契
第337章 漫漫西征路(二)第494章 無計可施第446章 整軍備戰第202章 矛盾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130章 勸行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53章 ‘東南王’第464章 何去何從第50章 考慮第179章 騷擾第29章 話頭第77章 京中無將第475章 不平靜的河面第52章 徵用官船第61章 討論第315章 形勢所迫第44章 親王第170章 戰和又起第314章 妥協第400章 遷都之議第409章 必然第203章 迎鋒而上第200章 貓捉老鼠第152章 煩憂第378章 下一個目標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374章 觸發第186章 移駕平州第240章 排兵佈陣第151章 教訓第112章 這是命第156章 海陸齊進第375章 威壓第481章 反敗之計第519章 應對之策第1章 奉旨回京第220章 舊情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188章 力戰或生第110章 孤注一擲第37章 完顏兀朮第74章 隱憂第224章 運輸線第129章 神兵天降第180章 離間第48章 代價第81章 必爭之地第443章 突破第123章 隱蔽待機第60章 和親第62章 經濟戰第231章 發威第473章 和戰兩難第499章 抉擇第282章 遭遇戰第350章 誘敵深入第144章 路難行第258章 風中之竹第23章 共商第110章 打不打?第336章 漫漫西征路(一)第310章 少年意氣第183章 爭取第215章 自作孽第222章 另一場革命第262章 單挑第70章 逼婚第74章 金使來訪第77章 崛起第126章 擴編第3章 官道第114章 勸降第30章 陌刀神威第54章 神仙伴侶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22章 欺負官去第55章 根據地第115章 夜談第31章 巧合還是天意第68章 驢脣馬觜第36章 下落第290章 巧取第25章 王爺的日子也‘難過’第237章 看個夠第127章 強手如林第214章 狹路相逢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445章 兀朮的憂慮第38章 拉他一把第391章 烽煙迭起第70章 逼婚第102章 爲了早飯而奮鬥第22章 幽怨第82章 整軍第160章 真真假假第十三章第110章 傳詔第109章 玩笑第34章 相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