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戰涿州(一)

完顏宗輔是在平州失陷多日後纔得到消息,但此時卻無法脫身。這些日子他可謂是往來奔波,鬧得人困馬乏。先是在儒州,宋金兩國的邊民因爲幾匹馬引起了衝突,接着沿邊成兩軍大戰,宋軍一度佔領儒州,克石門關,兵臨居庸關下,他不得不率軍增援。

可等宗輔快馬加鞭剛剛趕到居庸關,又接到消息,兩國談判的使者翻了臉,宋軍打過了界河,攻陷新城,他又急忙向南京求援。等兀朮率軍到了燕京兩戰便將宋軍趕回了河北,可其野心也因這場勝仗急劇膨脹,竟想借此機會攻取大同,從燕京揮師居庸關,打發他回了燕京。

兀朮繼任東路元帥後,這兩年的實力不斷擴張,脾氣也隨着大了起來,越發將宗輔這個當副帥的哥哥不當回事兒。宗輔勸了幾句便領軍回返,路上就接到銀術可五百里加急送來的急報,兩國和談徹底破裂,南朝皇帝發表討金檄文,要親征燕京。而宗輔還未緩過神兒來,第二份急報又送到,宋軍在次日凌晨便發起大規模進攻,越過界河,再陷新城,銀術可領兵死守岐溝關,讓他速領兵回援!

宗輔又急忙領兵一路小跑的用了兩天時間回到燕京府,椅子還未坐熱乎,‘南朝皇帝領軍在營州跨海登陸,平州失陷,灤州危機’的消息就到了他的案頭。宗輔看着急報,身上一陣發冷,宋軍這是早有準備,兩國和談,皇帝南巡。兵犯居庸關,還有秦檜送回的情報。都是趙二使的詭計放得煙霧,藉以掩護宋軍從營州登陸。抄他們的後路。

金軍此時陷入四面受敵的危局,西面,宋軍從居庸關緊逼燕京。東面,大批宋軍從海上登陸。南面,宋軍則在涿州與他們對峙。在居庸關兀朮大敗宋軍,緩解了對西面的威脅,但大戰局仍處於頹勢。燕京在兩面夾攻下危如累卵,面對危局,這真是前門是虎。後門是豹,窗戶外邊還蹲着只狼!

“穀神,現在是救平州,還是保燕京?”宗輔進退兩難,好在還有監軍完顏希尹可以商量。

“保燕京!”完顏希尹馬上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爲何?”宗輔見他這麼快就做出了決斷,驚異地問道。

“趙二兵分三路進攻,其實他是意在燕京。如果我們現在前往平州,那麼燕京守備空虛,定然被南路宋軍所乘。而我們只要守住燕京,宋軍兩路便被分成兩處無法會合。趙二一路自海上來,兵力必然羸弱,物資補充困難。卻要兩面作戰,只要我們守住燕京,集中兵力搶先擊敗南路宋軍。然後與都帥大軍合擊,趙二必定難逃。”完顏希尹分析道。

“趙二詭計多端。現在南京大軍都在居庸關,後背空虛。他若趁我們與南路宋軍決戰之機攻打燕京,又如何應對呢?”宗輔想了想說道。

“趙二從海上而來,看似是一支奇兵,卻也是行險,他就是想利用攻佔南京之事引起我們的慌亂,急忙去救,給南路宋軍攻取燕京製造機會。如果宋軍攻陷燕京,我們卻一時無法收復南京,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狀況,被他們兩軍吃掉,結果兩處皆失,徹底丟掉了山後九州!”完顏希尹說道。

“嗯,穀神之言有理。”聽着完顏希尹的一番分析,宗輔覺得眼前一亮,“現在平州失陷的消息既然已經送到燕京,都帥定也知曉,他不會坐視不理。而關外也必然得知消息,也會發兵來援,那時趙二自顧不暇,哪裡還抽出手來攻打燕京,只怕他自保還來不及!”

“即使我們未能擊敗南路宋軍,還可退守燕京城,憑堅城據守待援!”完顏希尹笑道,其實還有半句沒有說,多次的失敗給了他深刻的教訓,與趙二在平原野戰他是真怕了。

“好,就依穀神之計,我們即刻起兵前往涿州先敗宋軍南路,再回頭生擒趙二!”宗輔充滿豪氣地說道。

計議已定,宗輔決定即可出兵,現在燕京府有五個萬人隊的常備軍,加上兀朮留在涿州的一個萬人隊,共有六萬餘衆。但這場戰鬥事關燕京的生死存亡,當然是兵越多越好,於是盡徵燕京青壯爲兵。當時,南京城已是個大型都市,僅城中漢、契丹、奚、渤海、女真等族居民就有三十萬人,所以短時間內便聚起五萬餘衆。

就當宗輔整頓兵馬出城時,又有消息傳來,在宋軍的猛烈攻擊下,岐溝關失守,銀術可率三千殘軍退到范陽城據守,請副帥速發兵救援!

………

趙勇的名字中不愧有個勇字,他作戰勇猛,自從軍後就一直在一線衝鋒陷陣,打過党項人、契丹人,也打過女真人。當年奉命率一支降軍組成的軍隊秘密進入大同,苦戰經年創建了根據地,穩定了西北的形勢,將一支不足萬人的部隊擴編成可以和忠勇軍想媲美的克虜軍。

趙檉對趙勇也是喜愛有加,給予了他最大的信任,隨皇帝入主中原後又參加過奪取京城,平定內亂,清剿盜匪的戰鬥,可以說是他麾下作戰經驗最爲豐富的將領。且其登基後便將最爲重要的北部防務重任交給了趙勇,而一旦京師有變,他也可以迅速領兵南下勤王,可以說是京外的另一支近衛軍。

皇帝決心北伐後,趙勇便在河北練兵備戰。他可以說是宋軍高級將領中與金軍作戰最早、最多的,經驗也最爲豐富,習慣了獨自面對強敵,對此毫不畏懼。不過,戰略上可以藐視對手,戰術上一定要重視。

對此,趙勇在戰前就進行了精心的準備,派斥候詳細調查了燕京地區的地形水文,戰前又有針對性的進行了演習,熟悉情況,因此在戰鬥開始便佔盡先機。就在宗澤向銀術可遞交了戰書的當夜,完成戰爭準備的宋軍便在趙勇的指揮下全線越過白溝河,一日向前突進了六十里,收復新城、歸義、永清三城,兵至岐溝關下。

岐溝關卻是宋軍的傷心之地。雍熙三年,宋太宗趙光義集舉國精兵北伐契丹,欲收復燕雲十六州。宋軍分三路進擊,東路以曹彬任幽州道行營前軍馬步水陸都部署,崔彥進爲副,率兵十餘萬,由地形平坦開闊的雄、霸地區北進,趨固安、涿州;另以米信爲幽州西北道行營馬步軍都部署,率一部兵力經新城並趨涿州。

遼將耶律休哥在援軍未到之前,知寡不敵衆,避免與宋軍爭鋒,晝出精銳虛張聲勢,夜遣輕騎襲擾,暗潛部分兵力設伏宋軍側後,斷其糧道,疲憊宋軍。曹彬部據涿州僅十餘日,即因糧草不繼欲退兵雄州,至白溝被宋太宗傳令阻止,嚴令其沿白溝河與米信部會合攻佔新城,養精蓄銳,待機北進。

曹彬率軍抵新城後,由於部衆求功心切,未待中、西路會師,即再次孤軍冒進,往攻涿州。適值酷暑,又遭耶律休哥沿路阻擊,進展遲緩,復抵涿州時,部衆已疲乏不堪。時蕭綽已率軍進抵涿州東,與耶律休哥形成鉗擊之勢。曹彬見勢不利,引軍冒雨撤退。

五月初三,耶律休哥率精騎追至岐溝關,大敗宋軍。曹彬領軍退至拒馬河,連夜搶涉,慌亂中人馬相踏,傷亡甚衆。退至易水之南又被契丹軍追及,士卒驚潰,被殺數萬,餘衆退至高陽才止住腳步,至此便有了‘岐溝之蹶,終宋不振’之說…

幽燕地區西部是太行山山脈餘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現在人們稱之爲“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爲北京小平原。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這也說明幽州的南部雖然多是平原,但是河流衆多,並不利於大軍大規模的運動。因此趙勇率軍渡過界河後,並沒有像當年太宗一樣分路進擊,而是將張所率領的高陽路州軍佈置在大軍的右翼,沿永定河設防,一是防止金軍利用騎兵襲擊側後,另一個便是保持糧道的暢通。他則率主力向涿州攻擊前進。

面對宋軍大規模的入侵,金軍連連失地向北退去,保護大軍左翼的中山府路州軍在岳飛的率領下勇猛向前,漸漸超出了大隊,搶先到達岐溝關外,不等中軍到達便發起了攻擊,卻一腳踢在了鐵板上。

岐溝關在岐溝河東岸設關,因水得名,四周築土城,土城南北寬一百三十丈,東西長,北城一百三十丈,南城一百五十丈,高三、四丈,形式險要,更有岐溝河爲天然屏障,可謂之雄關險隘,是兵家必爭之地。

金軍在趙檉的連番打擊下,損失慘重,衆多戰將隕落。但是金軍畢竟是一支勁旅,麾下戰將如雲,戰鬥力雖不比全盛時期,可也不是一顆誰都能捏的軟柿子。此時在關內的守將更是赫赫有名的完顏銀術可,他在談判中是溫文爾雅使者,現在披上戰甲就是員猛將…(未完待續……)

第434章 自己的路第185章 一箭雙鵰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218章 明暗相互第1章 鬱悶第149章 吳乞買第77章 崛起第64章 意外第84章 一念之間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8章 貴妃的憤怒第76章 手足無措第189章 奇兵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244章 攻似霹靂(三)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367章 兵臨城下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92章 軍號第401章 等待時機第156章 海陸齊進第21章 貴公子第177章 艱難的旅程第493章 投鞭斷流第205章 靜待第450章 不能想當然第189章 兵來將往第395章 敲詐第175章 從容佈局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101章 洛陽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310章 少年意氣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237章 宗翰死了第53章 他沒出現第4章 不爭第107章 謀劃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106章 謀劃第18章 謠傳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115章 欲擒故縱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71章 沒想到第359章 面子工程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491章 當機立斷第401章 等待時機第18章 警告第45章 宣諭使第253章 天意第205章 意躊躇第168章 造化弄人第196章 休休休第472章 晚了第412章 以暴制暴第266章 求同存異第363章 挑戰第343章 兵進高昌第166章 怎麼辦第331章 危險第5章 善後第225章 帝王心計第233章 善闡城第158章 危城第466章 有心算無心第227章 都不提第177章 艱難的旅程第190章 圍三厥一第98章 覆滅第91章 康王趙構第63章 插曲第126章 毫釐之差第176章 翁立西和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106章 步騎會戰第97章 挺進中原第122章 做好事第210章 炮火焚營第86章 困難第22章 欺負官去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42章 五姑娘第217章 資源危機第64章 意料之外第9章 清洗第153章 波折第417章 震動第302章 不妙第283章 混戰第346章 北庭第131章 做‘大事’第10章 惡人第485章 城破第110章 打不打?第331章 危險第162章 亂套啦
第434章 自己的路第185章 一箭雙鵰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218章 明暗相互第1章 鬱悶第149章 吳乞買第77章 崛起第64章 意外第84章 一念之間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8章 貴妃的憤怒第76章 手足無措第189章 奇兵第121章 借力打力第244章 攻似霹靂(三)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367章 兵臨城下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92章 軍號第401章 等待時機第156章 海陸齊進第21章 貴公子第177章 艱難的旅程第493章 投鞭斷流第205章 靜待第450章 不能想當然第189章 兵來將往第395章 敲詐第175章 從容佈局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101章 洛陽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310章 少年意氣第215章 修根固本第237章 宗翰死了第53章 他沒出現第4章 不爭第107章 謀劃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106章 謀劃第18章 謠傳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115章 欲擒故縱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71章 沒想到第359章 面子工程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491章 當機立斷第401章 等待時機第18章 警告第45章 宣諭使第253章 天意第205章 意躊躇第168章 造化弄人第196章 休休休第472章 晚了第412章 以暴制暴第266章 求同存異第363章 挑戰第343章 兵進高昌第166章 怎麼辦第331章 危險第5章 善後第225章 帝王心計第233章 善闡城第158章 危城第466章 有心算無心第227章 都不提第177章 艱難的旅程第190章 圍三厥一第98章 覆滅第91章 康王趙構第63章 插曲第126章 毫釐之差第176章 翁立西和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106章 步騎會戰第97章 挺進中原第122章 做好事第210章 炮火焚營第86章 困難第22章 欺負官去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42章 五姑娘第217章 資源危機第64章 意料之外第9章 清洗第153章 波折第417章 震動第302章 不妙第283章 混戰第346章 北庭第131章 做‘大事’第10章 惡人第485章 城破第110章 打不打?第331章 危險第162章 亂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