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都不耽誤

都說磨刀不負砍柴功,趙檉既然打定主意要建立一支新型的軍隊,就要裝備火器,自己那支使用壽命只有二十多發子彈,射程三十來米小左輪就不能夠勝任了,那就必須造出射程遠,使用壽命長的火槍和火炮,而這些都是以鐵的質量爲基礎的,所以他這些日子沒事就往工坊裡的冶煉廠跑。

‘隔行如隔山’趙檉對鋼鐵的冶煉從沒有接觸過,上學時課本里也只是有那麼兩章簡單的介紹,至於具體操作可能還不如工坊裡的小學徒,可不瞭解也不行啊,自己現在只能‘米下鍋’。由於他們這裡不產鐵礦石,所以冶煉廠裡用的都是買回經過初級加工的生鐵,然後經過再次冶煉加工成適用於鍛造的熟鐵,最後再製成各種配件。

趙檉泡了幾天,終於明白沈括《夢溪筆談》中提到‘灌鋼法’鍊鋼,就是把海綿狀的生鐵和柔鐵片捆在一起,用泥封住,入爐冶煉,等兩者融合到一起後,弄出來冷卻經過鍛打後,再入爐冶煉,經過幾次折騰後,就變成均質熟鐵了。趙檉對這個倒是沒啥意見,要好的就多費點功夫,多燒點錢唄,反正自己現在也造不出無煙火藥,只能用黑火藥,黑火藥發射的槍彈速度低,鍛鐵槍管足以滿足要求。鋼質槍管當然更好,但是沒那個必要,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再說能加工鋼材的刀具能不能找都說磨刀不負砍柴功,趙檉既然打定主意要建立一支新型的軍隊,就要裝備火器,自己那支使用壽命只有二十多發子彈,射程三十來米小左輪就不能夠勝任了,那就必須造出射程遠,使用壽命長的火槍和火炮,而這些都是以鐵的質量爲基礎的,所以他這些日子沒事就往工坊裡的冶煉廠跑。

‘隔行如隔山’趙檉對鋼鐵的冶煉從沒有接觸過,上學時課本里也只是有那麼兩章簡單的介紹,至於具體操作可能還不如工坊裡的小學徒,可不瞭解也不行啊,自己現在只能‘米下鍋’。由於他們這裡不產鐵礦石,所以冶煉廠裡用的都是買回經過初級加工的生鐵,然後經過再次冶煉加工成適用於鍛造的熟鐵,最後再製成各種配件。

趙檉泡了幾天,終於明白沈括《夢溪筆談》中提到‘灌鋼法’鍊鋼,就是把海綿狀的生鐵和柔鐵片捆在一起,用泥封住,入爐冶煉,等兩者融合到一起後,弄出來冷卻經過鍛打後,再入爐冶煉,經過幾次折騰後,就變成均質熟鐵了。趙檉對這個倒是沒啥意見,要好的就多費點功夫,多燒點錢唄,反正自己現在也造不出無煙火藥,只能用黑火藥,黑火藥發射的槍彈速度低,鍛鐵槍管足以滿足要求。鋼質槍管當然更好,但是沒那個必要,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再說能加工鋼材的刀具能不能找到還不知道。

槍管是一支槍的核心,趙檉決定用塊好鐵造幾根試試。工坊掌櫃的鄭福一聽王爺又要搞創造,立刻抽調了工坊裡技術最好的人組成專門的班子隨時聽候調遣,現在他也是府裡炙手可熱的人物,不比過去當大管事的差,手底下管着六七百人,每年也能創造二三十萬貫的利潤,是王府創收的主力。

等趙檉到這些工匠按照自己的要求造槍管的時候,他不僅是蛋疼了,簡直渾身都疼,工藝太複雜了。首先準備一根長約三十公分,直徑約七毫米的圓柱體的鋼芯做冷骨,然後將熟鐵燒至紅熱,工匠用錘把熾熱的熟鐵敲在鋼芯外,捲成一根鐵管。並在包鐵的過程中不停的抽出鋼芯用水冷卻,防止內裡的鋼芯和外層的熟鐵焊在一起。最後將鋼芯抽出,就成了一根圓形的鋼管。可是三十公分的鋼管做槍管太短,按趙檉最低的要求也需要焊接兩根這樣的鋼管才能成爲一支槍管。由於槍管既不是無縫的,又是一節節焊合的,這種槍管很容易炸膛,可也沒辦法,只能先湊合着,挑好的用唄。

敲出了十多根鐵管,趙檉了,除了彎的,扁的,湊合用的就剩下八根,可這時的槍管還只是粗胚,還需要修整。因爲槍管不直,槍管內也粗糙不平,需用鑽頭與挫刀將槍膛打磨光滑,用的工具就是宋朝最先進的‘旋作’,這東西轉到全靠手動,一天也磨不了多少,而且穩定性太差抖的厲害,做出的東西不同心,槍口有點像雞蛋,他還是忍着,誰讓自己倒黴,穿越的時候沒帶個機械加工廠來呢。

工匠們出王爺着急了,立刻分成兩班,晝夜趕工,忙了小二十天終於做出了五根槍管。趙檉賞了幾位工匠,拿着槍管回去的路上就又扔了兩根,不用尺子,自己的眼睛都不過去。回到家把剩下的三根裝上點火藥,做了個破壞性試驗,幾聲爆響之後,還好有全毀嘍,一根還能接着使。趙檉異常沮喪,自己的建軍之路剛剛開始,就蒙受了這麼大的挫折,氣得他午飯都沒吃,當然晚飯多吃了點!

作爲一個經歷過殘酷訓練,經歷了無數次生死考驗的特種兵,趙檉絕不會就此放棄。第二天他吩咐冶煉廠做出更好的鍛鐵,自己在書房裡憋了三天,發揮自己學過機械的特長,拿出了一套設備的改進方案。又忙活了十來天做出了一臺新式的旋作車牀,而且將鍛打和打磨由手動操作改成了水車帶動,不但改善了設備的穩定性,而且節約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再次實驗沒有讓趙檉太失望,用五天時間又造出了五支槍管,但是破壞性實驗還是造成了兩根焊縫開裂,廢品率高達百分之四十,如果加上前一個工序,已經過半,不過好歹算是造出來了。

接下來的日子大家發現王爺好像折騰夠了,不再往工坊跑,卻把府裡匠坊的幾個人忙壞了,他們時不時的會接到個活兒,要求他們按圖加工個小玩意兒,而且都由內院的兩個小黃門盯着,做完了立刻就會連圖帶東西拿走送回去,中間不許出門,飯都是送過來的,工匠都理解,王爺要的急嗎。

這些東西當然是趙檉讓他們做的,他作爲一個曾經學過機械的穿越者,知道一支槍的製作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這種標準化生產,卡具,量具都是專門製作的,準備工作繁瑣而細緻。現在他已經完成了設計工作,有了前邊設計製作農機的經驗,他將腦子裡槍的樣子勾絡出來以後,然後在將零件一個個繪製出來,再經過多次計算,完成初步設計,然後讓工匠們作出一個個零件,組裝成樣槍,經過試驗,屢次修改才能定型,等第一支合格的樣槍射出子彈,趙檉覺得這段日子自己比在宮前設靈堂那幾天還難熬。

“王爺,王爺,好消息···”忙碌中時間彷彿也變短了,現在已是四月,這天趙檉剛剛鍛鍊完身體,黃經臣就大喊着小跑着衝進了他的院子。

“黃伯,怎麼天上掉下金元寶啦?跑這麼快,也不怕閃了腰!”趙檉急忙扶住他坐下。

“差不多啊!”黃經臣笑着說道,興奮勁兒還沒過去,“早晨我接到京裡的消息,蔡京那小子終於要復相了,皇上昨天設了鹿鳴宴款待他啦!”他說着將一張字條遞給了趙檉。

“蔡京那小子回來啦?”趙檉問道,雖然他知道蔡京會在今年復相,但是卻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時間。

“回來了,二月皇上就已經下詔,說蔡太師兩次任宰輔,前後共八年,建議紹述熙寧新政,勤勞辛苦,功勳卓著,應該受到優待,准予回到汴京原來所賜的府第居住,仍然享受以太子太師、楚國公退休的待遇,三月初派榮州防禦使童師敏,帶着詔書去杭州召蔡京回京城,這個月初已經到了。”黃經臣回答道。

“四月初八,太清樓聖上設鹿鳴宴,款待蔡京,奏《詩·小雅·鹿鳴》,什麼意思,這裡邊一個字沒提蔡京復相的事情啊,你高興什麼?”趙檉了字條,疑惑的問道,而蔡京早在一個月前就回京了。

“王爺,這你就不懂了吧!”黃經臣笑着說道,“《詩·小雅·鹿鳴》是說的周初君王禮賢下士的正在歡宴佳賓,彈琴鼓瑟表示歡迎,座中有德高望重的大臣,他是君子仿效的典型,君王以美酒敬佳賓,賓主和樂齊盡興。而皇上即位之後共舉行過兩次鹿鳴宴,上一次是在大觀元年正月蔡京復任左相時,這一次偏偏正逢他重新回來···”

“哦,那意思就是說蔡京復相就在眼下啦!”趙檉點點頭,父皇做事真夠雅的,任命個宰相還繞個彎子讓人猜,也許他也對自己出爾反爾感到不好意思了,拿首曲子讓大家都明白,做做輿論準備。

“對啊,蔡京回京後,朝中就有人在說他一定會復相,重新主政,現在已經有人料到他必改鹽鈔之法,開始四處收購舊鈔,我們是不是也該出手再收點!”黃經臣問道,現在他有點後悔了,當初沒有再多收點,想再補補倉。

“千萬不要再收了,您馬上進京,只要蔡京一上臺,改了鹽鈔法,你就立刻把舊鈔全部兌換成新鈔,能加價最好,平價出也行,就是千萬不要貪,速度要快,換成的東西不要出手,先拉回來等等再說!”趙檉想了想下了兩條指示。

“好,我立刻去按照王爺的吩咐去辦!”黃經臣沒有再問,現在他是對王爺的判斷力無比信任,這事就是他提出來的,自己就是跑腿的。

事情不出趙檉預想,蔡京一上臺,就開始修改鹽鈔法,恢復舊制,爲招來鹽商到京城購買鹽鈔,除了重申過去所制訂的優待鹽商的各種規定外,又擬訂了新的舉措,其中一條最厲害,那就是以能不能招來鹽商,作爲地方官員考績的主要準則,對鹽政每季有評比,每年有考覈。凡是不執行新鹽法的不得晉升,還要從嚴治罪,這和當今很多地方把招商引資做爲政績考覈簡直是雙胞胎。

政府的好政策,當然吸引來了大批腰纏萬貫的鹽商們,他們都想從中撈一筆,卻發現自己來晚了,大部分的配額已經落入那些有後臺有靠山的人手裡了,正當他們無比沮喪的時候,卻發現有人在賣新鹽鈔,雖然加了點價,可是還能接受,仍然有利可圖,立刻紛紛出手搶購···

第184章 緊迫第104章 宣泄第138章 轉機第151章 蛛絲馬跡第108章 一戰大河堡第467章 策反第6章 青山不改第197章 選擇第29章 陣斬敵將第97章 仇恨第127章 強手如林第80章 名動京城(一)第28章 鬥將第62章 怎麼辦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372章 二打一第11章 和議使第371章 抉擇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61章 稱王第12章 新家第158章 皇家族事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169章 截殺第132章 是友非敵第140章 凱旋第272章 入城第137章 收緊口袋第223章 一箭雙鵰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105章 各自盤算第201章 取關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102章 事出突然第112章 這是命第182章 兵臨城下第3章 倒黴透了第59章 早有打算第60章 鬥智鬥勇第483章 萬炮如雷(一)第35章 難題第14章 世態炎涼第45章 志願軍第362章 皇帝的‘報復’第170章 戰和又起第517章 悍勇之將第266章 起航第466章 有心算無心第143章 驚喜第91章 情深義重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122章 做好事第139章 比武第186章 移駕平州第70章 逼婚第301章 圍捕第41章 過年(二)第140章 都在等第20章 插曲第136章 大局已定第31章 財源滾滾第158章 隱患第387章 炮灰軍第513章 銀樣蠟槍頭第113章 二戰大和堡第1章 鬱悶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108章 插曲第144章 錢不能少第182章 兵臨城下第95章 媚骨難消第185章 應州第87章 挖出來第67章 一條藤上的瓜第124章 虛虛實實第282章 遭遇戰第1章 奉旨回京第140章 凱旋第12章 新家第91章 因勢利導第384章 碰撞第10章 頑童愛武裝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257章 金水軍第72章 亂局第15章 齋戒(二)第324章 敲山震虎第40章 過年(一)第22章 幽怨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64章 護商第87章 異類第48章 縛虎第61章 稱王第179章 羣狼嘯月第72章 亂局第286章 決戰第91章 因勢利導
第184章 緊迫第104章 宣泄第138章 轉機第151章 蛛絲馬跡第108章 一戰大河堡第467章 策反第6章 青山不改第197章 選擇第29章 陣斬敵將第97章 仇恨第127章 強手如林第80章 名動京城(一)第28章 鬥將第62章 怎麼辦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372章 二打一第11章 和議使第371章 抉擇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61章 稱王第12章 新家第158章 皇家族事第11章 絕望中的轉機第169章 截殺第132章 是友非敵第140章 凱旋第272章 入城第137章 收緊口袋第223章 一箭雙鵰第269章 趙信的心事第105章 各自盤算第201章 取關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102章 事出突然第112章 這是命第182章 兵臨城下第3章 倒黴透了第59章 早有打算第60章 鬥智鬥勇第483章 萬炮如雷(一)第35章 難題第14章 世態炎涼第45章 志願軍第362章 皇帝的‘報復’第170章 戰和又起第517章 悍勇之將第266章 起航第466章 有心算無心第143章 驚喜第91章 情深義重第153章 將才蠢材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122章 做好事第139章 比武第186章 移駕平州第70章 逼婚第301章 圍捕第41章 過年(二)第140章 都在等第20章 插曲第136章 大局已定第31章 財源滾滾第158章 隱患第387章 炮灰軍第513章 銀樣蠟槍頭第113章 二戰大和堡第1章 鬱悶第217章 悵然若失第108章 插曲第144章 錢不能少第182章 兵臨城下第95章 媚骨難消第185章 應州第87章 挖出來第67章 一條藤上的瓜第124章 虛虛實實第282章 遭遇戰第1章 奉旨回京第140章 凱旋第12章 新家第91章 因勢利導第384章 碰撞第10章 頑童愛武裝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257章 金水軍第72章 亂局第15章 齋戒(二)第324章 敲山震虎第40章 過年(一)第22章 幽怨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64章 護商第87章 異類第48章 縛虎第61章 稱王第179章 羣狼嘯月第72章 亂局第286章 決戰第91章 因勢利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