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逆風飛揚

泊在弗吉尼亞漢普頓錨地的“伯明翰”號軍艦鋪設的特製甲板上起飛;次年1月18,伊利又駕駛寇蒂斯飛機成功降落在了“賓西法尼亞”號的甲板上,這一起一降爲航空母艦的誕生脆響了序曲。

在這衆所周知的歷史事件背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當初是因爲得知了德國在研究可從軍艦上起飛的飛機後,美國的錢伯斯海軍上校才說服當時的美國海軍高層領導進行這兩次試驗,尤金.伊利則通過自己精湛的技術和大無畏精神讓美國搶在了德國人之前完成這項壯舉。

德國曆史上有沒有在一戰之前完成他們的艦載機試驗,人們已經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在二戰期間雖然建造了“齊柏林”號航空母艦,卻因爲戈林的阻撓遲遲不能入役,也就是說德國海軍從未真正擁有過航空母艦。

不過這一切在張海諾所處的這個時代即將發生改變。192511月是德國戰敗7週年的日子,一次大膽的嘗試就選擇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進行。

清晨的海面上依然灰濛濛的一片,厚厚的雲層暫時隔絕了陽光,在薩爾瓦多以東約110裡的地方,一艘體積龐大的貨輪正緩緩前行。它是施奈德造船廠向德國不萊梅威塞爾造船廠訂購的第二艘萬噸級貨輪,1萬噸的“勇氣”號。和其他遠洋貨輪一樣,它的煙和主建築位於船體中後部,前部相對寬敞的甲板下是主貨艙,而今天它的船體前部格外的平整——人們用木板在它煙之前的位置搭建了一條45米飛行甲板,甲板上等距排列着30根兩端拴40斤沙袋的繩子作爲阻攔索。

在最後檢查過船上地飛行甲板和阻攔索之後,船上的人員紛紛退到煙兩側的安全位置,而此時在貨輪的舵室和船橋上站着許多人,他們的心情無不是興奮和忐忑的。

要觀看甲板上即將發生的一切,貨輪的舵室無疑是最佳角度。而如今佔據這個艙室的,除了船長和掌舵人員之外,還有今天這項試驗地策劃者和主導者海諾.馮.芬肯施泰因、羅德里克.馮.赫森、奧托.馮.格倫布考。此外,在張海諾身旁還站着另外一個穿着黑色燕尾服的神秘人物。自從上船之後,他除了和幾位負責人小聲交談之外,基本上都只是默默的看着周圍地人忙碌。

“這樣的天氣會不會影響到飛行員的飛行狀態?從薩爾瓦多出發能準確找到這艘船嗎?”

距離預定的時間還有十來分鐘,這位鬍鬚颳得乾乾淨淨、一身整齊禮服就像是去參加重要一般的年輕男子又一次小聲向旁邊地張海諾提出問題。

“別擔心,少校先生,今天駕駛飛機的是我們最好的飛行員。他曾在里希特霍芬飛行中隊擔任戰鬥機飛行員,在我們的航空公司擔任首席飛行員、航空部總監,5中駕駛飛機在這巴西沿海飛行了不下兩百次。除非機械故障,他的飛機從來沒有出過差錯!”

張海諾稱他少校,因爲他是德國海軍的現役軍官,而他之所以會來到這裡觀看這次試驗,完全是因爲另一個人——如今擔任波羅地海軍區司令的埃裡希.雷德爾海軍中將。

在雷德爾的親筆信中。康拉德.帕齊希被描繪成一個值得信賴、無限忠於德國的正直軍官,兩人早年就曾在基爾共事。雷德爾在信中還提到自己擔任“塞德利茨”號參謀官初期常常和帕齊希一起到馮.勞倫茨將軍在基爾郊區的別墅做客,有一次恰好海諾也在他這位表舅家做客,四人相談甚歡。

對於那段往事,張海諾很遺憾的並沒有從真正的海諾那裡繼承。且不說他是相信雷德爾的眼光還是相信這個長着一雙明亮藍眼睛地德國波羅的海軍區諜報處長,他的計劃從一開始就是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的。因此不可能一直遊離於德國海軍之外。雷德爾是個素來穩重的人,既然他選擇了這位帕齊希作爲使者,至少說明他已經有能力在一定範圍內掌控局勢,而這也是張海諾一直等待着的“契機”——在他的預想中原本是要等到1928年雷德爾升任海軍總司令

在原來的歷史上,雷德爾擔任海軍負責人之後就曾任命康拉德.帕齊希爲海軍諜報組負責人,帕希奇工作認真負責且精力充沛,他的寬厚正直讓他無法和國家秘密警察共處,後來因爲海軍偵察機越界偵察一事而遭到希萊姆地抨擊。最終被無奈解職,他轉而擔任袖珍戰列艦“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艦長,在戰爭爆發之前又迴歸本行。

幾分鐘之後,瞭望臺上的哨兵報告說西面發現飛機,不一會兒,張海諾他們通過肉眼就已經能夠看到那三個黑點,那是一架經過改裝地寇蒂斯Jenny教練機和兩架HS-2L型水上.弗雷德將駕駛尾部帶有鉤子的教練機進行甲板着陸試驗,然後再從甲板上起飛——這一點借鑑了美國人最初的成功嘗試,而另外兩架水上飛機則在附近海域擔任警戒。必要時可以執行救援任務。

“保持航向,慢速航行。升綠色信號旗!”作爲這項試驗的總負責人,張海諾向這艘遠洋貨輪的船長塔布.羅薩斯下達了命令,而按照預先的約定,桅杆上的綠色信號旗對飛行員來說意味着“甲板就緒,隨時可以降落”。

隨着距離的拉近,兩架隨行的水上飛機一左一右離開,只剩那架雙翼的陸基教練機徑直朝這邊飛來。爲了確保降落試驗順利進行,弗雷德他們事先已經將這架飛機上的多餘部件拆去,只留下升空所必備的核心部件,油箱裡也只保留能夠供它在薩爾瓦多和貨輪之間作往返飛行的油料。

遠遠的,弗雷德搖搖機翼示意他已

降落準備,但他的舊式雙翼機並沒有急着進行着艦嘗先從貨輪上方低空略過。在距離最近的時候,船上的人能夠清楚地看到穿着飛行夾克、戴着擋風眼鏡的弗雷德在朝這邊揮手,人們隨即報以一陣熱烈的歡呼。

此時置身於這艘貨輪上的。皆是經過篩選的可靠人員,包括u21和u148艇組的艇員、37名有過在德國海軍服役經歷的造船廠僱員以及30名德籍司爐工。

熱烈的掌聲並未持續太久,因爲弗雷德和他的雙翼機很快就遠離了貨輪,大45分鐘之後,他和他地飛機轉到了貨輪的正前目光漸漸從仰視轉爲平視,這時候沒有人再說話,整個舵室裡甚至可以聽到大家緊張地呼吸聲。只見那架雙翼機繼續平穩的下降,貨輪順風。也就意味着迎面而來的飛機出於逆風狀態,每當它的機翼因爲氣流晃動一下,人們的心就會不由得提到嗓子眼。時間幾乎因此而停止。但最後地時刻還是到來了,飛機距離貨輪只有不到20米的時候,人看到飛速轉動的螺旋槳後面那張同樣嚴肅和緊張的臉。

在薩爾瓦多簡陋的機場上,有一塊和這艘貨輪完全相同的模擬飛行甲板,就在過去地幾個星期時間裡。弗雷德和飛行員們已經進行過不下百次降落練習,成功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在進行真正的甲板降落嘗試之前,弗雷德顯得信心飽滿。儘管如此,張海諾還是提醒他,如果降落之前位置不理想。可以拉起飛機重新來一次,實在不行也不用勉強。

“願仁慈的上帝保佑我們的勇士……”

這個聲音雖然很低,但張海諾確確實實聽到了,他無暇去想這是誰在祈禱,相比於之前相對漫長的等待,弗雷德和他老邁的雙翼機在人們的思維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之前降低到了幾乎和甲板平行的位置,兩個橡膠質地地前輪在靠近甲板盡頭的地方就接觸到了飛行甲板,理想的開局之後。飛機照例像在平地上降落那樣輕輕蹦起,但飛機尾部的掛鉤很快勾住了一條又一條的阻攔索。在飛機巨大的慣性作用力下,前面幾條繩索兩端的沙袋以極快的速度從甲板兩側移到了飛機正後方,隨着被掛上的阻攔索越來越多,飛機的速度也越來越慢,雖然它還沒有最終停穩,但張海諾心裡已經徹底鬆了一口氣。

在第22道阻攔索地位置,飛機終於停住了,“咕嚕咕嚕後,發動機停止了運轉。當弗雷德高高舉起自己的雙手並將拳頭握緊地時候,等候在甲板後面的人羣才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整個降落過程還不到半分鐘。但在前所未有的忐忑和緊張之後,人們開始盡情的宣泄。

張海諾給了自己在u148的副官沃納.斯塔爾德一個眼神,沃納隨即跑出舵室,不多時,簇擁在弗雷德周圍的人開始高唱“德意志高於一切”。

“祝賀您,馮.芬肯施泰因先生!”在飛機降落過程中一直目不轉睛的盯着前方的帕齊希主動伸出自己的右手,臉上雖然禮貌多過於喜悅,那雙明亮的藍色眼眸裡卻閃爍着積極向上的內容。

“謝謝!這樣的降落其他國家雖然已經進行過不下千次,但對我們來說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張海諾話語中喜悅、謙遜和中肯兼而有之,如今英國已經擁有“百眼巨人”、“競技神”、“鷹”號這三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而美國海軍的“蘭利”號、日本海軍的“鳳翔”號也讓這兩個國家在1923年之前加入了面至今還一無所有!

帕齊希一臉深沉的點點頭,在情報部門任職的他比這裡的任何人都清楚這方面的情況,德國人並非完全處於保守纔沒有發展屬於自己的航空母艦,可是看看現在的德國海軍,連一艘像樣的大型戰艦都沒有,政府財政拮据,每年撥給海軍的預算非常有限,《凡爾賽和約》更像一把沉重的大鎖牢牢束縛住了德國海軍的手腳。直到今年(1925)1月份,德國海軍戰後建造的第一艘軍艦——“埃姆登”號輕巡洋艦纔在威廉港下水,這還是一艘有着種種缺陷、技術非常不完善的輕型艦艇。

“之前聽埃裡希說你能夠讓德國海軍復興的時間縮短至少還有些疑惑,但是親眼目睹這裡的一切之後,我意識到了我當初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

帕齊希來到巴西還不到一個月,但已經在張海諾的陪同下參觀了施奈德造船廠的生產設備、雄鷹航空公司的飛行陣容和生產線以及沃克水下旅遊公司的潛艇俱樂部,這些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直言不諱的告訴張海諾,德國海軍通過在荷蘭註冊公司、在德國各個造船廠分散經營的方式重新開始了潛艇研究和製造工作,並在基爾秘密建立了潛艇學校,但這個計劃一方面得小心翼翼的規避《凡爾賽和約》以及協約國的耳目,同時還要擔心國內反擴軍的保守派抵制,可謂是如履薄冰!

相比之下,位於巴西東海岸的施奈德造船廠,不論物質還是政治條件都十分的理想,代表第二帝國海軍潛艇最高技術水平的u148及大批來自德國的潛艇專家、技術人員同樣是這個造船廠的“先天優勢”。除了K1和u148,.u潛艇——uB901號,雖然德國海軍的秘密潛艇公司也在建造新潛艇,但目前還只能通過設計和建造潛艇來重新積累技術經驗,這些新潛艇在建成後將出售給阿根廷、土耳其、芬蘭等友好國家,德國海軍只能利用調試潛艇和爲這些國家培訓艇員的機會培養自己的潛艇人員。

第13章 酒鬼船長第4章 恐怖預言第21章 揚帆起航第28章 時代最強音(1)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46章 大航母之戰(2)第53章 戰魂(1)第17章 鷹日(4)第35章 分號之後第7章 偷天陷阱(6)第15章 趕赴現場第12章 以變應變第33章 黑色流冰(2)第23章 大有可爲第38章 夢迴日德蘭(1)第9章 猶太聯盟(3)第47章 不如放假第5章 危險的盟約第14章 回家第3章 海上蛟龍第59章 丹納曼公主第33章 胡德第31章 折翼之鷹(4)第29章 衝擊警戒線第31章 遭遇強敵第20章 難以逾越的障礙第28章 赫森的秘密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1章 “沉沒”的U148第35章 開張大吉第12章 塞翁失馬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20章 難以逾越的障礙第21章 脫險第43章 騎士精神第7章 魔術第5章 偷天陷阱(4)第5章 戰場先鋒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49章 大航母之戰(5)第27章 日耳曼的孤傲第25章 塞翁失馬第25章 海空大戰第48章 混世魔王第24章 直面強虎第27章 情報陷阱第10章 激戰第17章 意外託孤第3章 血火日德蘭第4章 時過境遷第37章 爲海而戰(5)第25章 艱難的伏擊第22章 懸崖勒馬第2章 陸軍將帥第32章 再訪紐約第23章 大有可爲第29章 折翼的雄鷹(2)第55章 與海搏鬥第15章 寶刀未老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15章 出港之機第24章 海戮第29章 折翼的雄鷹(2)第17章 新的抉擇第18章 禮物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23章 噩號第14章 值得尊敬的對手第23章 大有可爲第1章 魔鬼的邀約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15章 戰爭劇場(3)第4章 患難“真情”第34章 驚世之聞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20章 大戰略(2)第56章 快樂的狩獵第3章 旁觀者清第52章 約定第40章 艱難回航第54章 戰魂(2)第20章 長劍出鞘(4)第21章 不鬥不相識第27章 日落之前第27章 意志的對決(2)第8章 未雨綢繆第13章 整裝以待第12章 領悟時局第45章 搏戰北角(1)第32章 窮寇第32章 再訪紐約第9章 澳海追逐第39章 戰俘第19章 “好人”赫森第9章 沉船ABC第8章 夜戰第37章 與時間賽跑(4)第26章 意志的對決(1)
第13章 酒鬼船長第4章 恐怖預言第21章 揚帆起航第28章 時代最強音(1)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46章 大航母之戰(2)第53章 戰魂(1)第17章 鷹日(4)第35章 分號之後第7章 偷天陷阱(6)第15章 趕赴現場第12章 以變應變第33章 黑色流冰(2)第23章 大有可爲第38章 夢迴日德蘭(1)第9章 猶太聯盟(3)第47章 不如放假第5章 危險的盟約第14章 回家第3章 海上蛟龍第59章 丹納曼公主第33章 胡德第31章 折翼之鷹(4)第29章 衝擊警戒線第31章 遭遇強敵第20章 難以逾越的障礙第28章 赫森的秘密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1章 “沉沒”的U148第35章 開張大吉第12章 塞翁失馬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20章 難以逾越的障礙第21章 脫險第43章 騎士精神第7章 魔術第5章 偷天陷阱(4)第5章 戰場先鋒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49章 大航母之戰(5)第27章 日耳曼的孤傲第25章 塞翁失馬第25章 海空大戰第48章 混世魔王第24章 直面強虎第27章 情報陷阱第10章 激戰第17章 意外託孤第3章 血火日德蘭第4章 時過境遷第37章 爲海而戰(5)第25章 艱難的伏擊第22章 懸崖勒馬第2章 陸軍將帥第32章 再訪紐約第23章 大有可爲第29章 折翼的雄鷹(2)第55章 與海搏鬥第15章 寶刀未老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15章 出港之機第24章 海戮第29章 折翼的雄鷹(2)第17章 新的抉擇第18章 禮物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23章 噩號第14章 值得尊敬的對手第23章 大有可爲第1章 魔鬼的邀約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15章 戰爭劇場(3)第4章 患難“真情”第34章 驚世之聞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20章 大戰略(2)第56章 快樂的狩獵第3章 旁觀者清第52章 約定第40章 艱難回航第54章 戰魂(2)第20章 長劍出鞘(4)第21章 不鬥不相識第27章 日落之前第27章 意志的對決(2)第8章 未雨綢繆第13章 整裝以待第12章 領悟時局第45章 搏戰北角(1)第32章 窮寇第32章 再訪紐約第9章 澳海追逐第39章 戰俘第19章 “好人”赫森第9章 沉船ABC第8章 夜戰第37章 與時間賽跑(4)第26章 意志的對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