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海空大戰

塞施密特109和颶風之間的戰鬥,對張海諾而言絕不務,但第一次親眼看到真正空戰場面,依然感覺比看紀錄片和文字記載更具震憾力。

24架德國BF9T對戰由18英國颶風式戰鬥機和17架箭魚式魚雷攻擊機組成的英國攻擊機羣,戰鬥發生在蘇格蘭西北方600公里的海上,距離德國主力艦隊完成對英國船隊QB-32屠戮剛剛過去不到4個小時。這是一個豔陽高照的日子,海面上能見度非常高,雙方都輕而易舉的發現了對方,戰鬥很快開始了。

使用颶風式戰鬥機的英國一方,採用的是令他們大爲吃虧的“V”型編隊——英國人制定這種密集戰術隊形的初衷,是希望達到最大的觀察角,同時利用僚機掩護長機後方。然而在實際作戰中,採用這種編隊的僚機飛行員必須飛得十分小心,他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與長機保持編隊距離上,反而無暇注意後方;長機以爲後方有僚機保護,大可放心,往往到已被對方戰鬥機咬住開火時才發現後面的尾巴。

當作急轉彎等機動動作時,英軍長機得加倍小心,飛行員必須花在空戰中足以定勝負的數秒鐘時間提示僚機作準備。因爲以如此近的間距,一不留神就會兩機相撞。當大機羣在帶隊長機帶領下機動時,雖然看起來煞是壯觀,卻是純粹的花架子,不堪一擊。

德國戰鬥機飛行員最早也是採用“V”型編隊,但在西班牙內戰期間的經歷令他們摸索出另一套更爲先進和使用的戰術編隊——兩機間間隔約二百米的雙機一字橫隊。

這場發生在海上的空戰,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德國艦隊地命運,因此雙發飛行員都格外賣力。負責高空攔截的BF9和在高空護航的“颶風”之間首先展開對決。起初兩個回合,德國飛行員們還略顯拘謹,但他們很快看出了英國戰鬥機編隊在戰術隊形上的弱點,第2載戰鬥機中隊趁着對手轉彎地機會。一口氣擊落了英國機羣中4“颶風”而自身無一損失,緊接着,第1艦載戰鬥機也如法炮製,3架“颶墜入大海。

初戰失利後,英國人這邊失去長機的僚機和失去僚機的長機便只能孤軍奮戰,這卻給了英國飛行員發揮“颶風”火力優勢的機會。空戰場面從這時候真正好看起來,在德國艦隊側後方的空域中。精彩的空中翻滾和俯衝隨處可見,或長或短地嘶鳴聲與機槍射擊聲交雜在一起,雙發戰鬥機已經顧不上隊形,最原始的捉對廝殺成了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式。每隔幾十秒便有一架戰機拖着濃煙墜入大海。而在快速飛行中不斷改變方向的戰機也令海面上觀戰地德國艦員們看得眼花繚亂。

雙發戰鬥機激烈爭鬥之時,速度緩慢的“箭魚”在由6架BF的低空攔截編隊面前碰到了大麻煩。雙發彷彿完全就是不同時代的產物——全金屬承力蒙皮、全封閉式座艙、收放式起落架和直列式水冷發動機,梅塞施密特在各個方面都優秀得令只比自己早一年首飛的“箭魚”無地自容。雙翼的箭魚在攜帶炸彈或者魚雷時,只能以稍快於公里的時速飛行,它們所裝備的兩挺7.7毫米機槍在德國人的戰更是猶如小孩的玩具。不到一刻鐘地時間裡,16架箭魚便已被擊落過半,剩下的不要說攻擊德國戰艦,連疲於奔命都顯得非常勉強,他們如今唯一地指望,就是護航而來的颶風能夠壓制住德國戰鬥機羣。

然而當駕駛“箭魚”地英國飛行員再一次仰起頭時。卻發現高空只看到颶風被追得四處亂竄地情景,高下已分。殘餘的“箭魚”匆匆拋下機上掛載地魚雷便調頭返航,但最終能夠脫離交火的僅有區區

戰鬥至上午9時許。國攻擊機羣已被擊落13颶風。德國艦載戰鬥機這邊4被擊落、3架被擊傷,損失比英國人小很多。但英國空軍可以從他們的陸上基地派出一波又一波的機羣,“格拉夫.齊柏林”號在海上作戰時艦載機損失一架就少一架。所幸的是,被擊落4戰鬥機中,有3飛行員先後被己方驅逐艦和Ar6載水上飛機救起,這些優秀飛行員對於德國海軍而言意義遠大於艦載機本身。

第一波攻擊所遭受的慘痛損失,並未令英國空軍就此退卻,他們反而利用作戰飛機數量上的優勢打起了車輪戰。就在“颶風”和“箭魚”落荒而逃後不40分鐘,第二批英國戰機便出現在了德國戰幕上,密密麻麻的小點令德國軍官們不禁爲自己剛剛降落的艦載戰鬥機捏了一把汗——如今艦隊上空僅有6架BF9在執行警戒護航任務,之前返航的20架有3需要進行搶修,能夠再次升空還未可知,完好無損的17架也需要一定時間重新補充燃料和彈藥。

人們的擔心有時候超過了事實本身,就在“沙恩霍斯特”號發出防空警報後幾分鐘,6架最先完成補充的BF

==兵紛紛從各自軍艦上向這些出征的空中勇士們送揮手致意。

由於英國機羣規模龐大,艦隊旗艦“沙恩霍斯特”號的艦橋內氣氛嚴峻,唯有一人除外,那便是這支艦隊的第一指揮官張海諾。對着大幅海圖,他知道如今艦隊距離蘇格蘭北部英國空軍基地的距離已經超過了700裡,除非對方戰鬥機飛行員打算返航,否則以“颶風”740裡的戰鬥半徑,飛到這裡已經沒有多少油料供他們作戰之用了。

由16架颶風護送的23架“戰爭”式~號航母上起飛迎擊的十餘架梅塞施密特便從高處發動攻擊。有了之前戰鬥的經驗,德國飛行員們紛紛選擇在英國戰鬥機編隊轉彎時發動進攻,這一戰術對於尚不及作出調整的英國飛行員來說是致命地。幾個回合下來他們的編隊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雙方戰鬥機在中高空交纏着,英國人的輕型轟炸機則利用這一空當直逼德國艦隊上空。作爲單發轟炸機,英國“戰爭”式的特色之一就是輕便靈巧,它於1937年開始在英國空軍~u.產作爲空軍制式轟炸機之一,通常可以攜帶1000炸彈轟炸近地目標,被英國人看作是“先進的空中打擊力量”,然而它們機體脆弱、載彈量有限的弱點早年就曾遭到英國內部人士的批評。

海面上,三艘大型德國戰艦以及護航的5驅逐艦以高過30節的航速疾速朝着遠離蘇格蘭海岸的方向疾速行駛,同時艦隊中地各種防空武器皆已做好隨時射擊的準備。英國轟炸機剛一進入射程範圍,兩艘沙恩霍斯特級以及航母齊柏林號上的雙聯裝105米高炮便連連開火。這種大口徑高炮在防空作戰中最突出的作用就是驅散來襲地敵方機羣,令敵人無法以預先編排好的隊形威脅水面目標。接下來,戰列艦、航母以及驅逐艦上的37毫米高炮和20毫米機關炮也/逐艦緊緊環繞在航母周圍,以彈幕形成一個較爲嚴密的防禦圈。兩艘戰列艦則一前一後的實施策應。

在德國大中小口徑防空槍炮的聯合打擊下,突防的英國輕型轟炸機有兩架當場被德國戰艦的防空炮火打爆,另外一架則在發動機受損後匆匆在水面迫降,不一會兒便被德國驅逐艦的炮火炸成碎片。

德國艦隊展現出來地強大防空力量已經超出了英國轟炸機飛行員們的預測,儘管如此,他們仍不顧一切地飛臨艦隊上空投下炸彈。稍有常識的指揮官都會命令他們地飛行員優先攻擊對方地航空母艦,但這一次英國人卻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兩艘身材“偉岸”地德國戰列艦上,全然沒有替“皇家方舟”號復仇的念頭——或許,英國高層太迫切的希望一戰而挽回顏面,而沙恩霍斯特級不論在德國海軍戰略系統還是德國政府的宣傳中。地位都遠遠高於“格拉夫.齊柏林”號。

即便如此4“戰爭式”的攻擊還是令這艘重型航母上的艦員們驚出一身冷汗。距離最近的一枚航空炸彈。竟在右舷不足3米彈揚起的水花輕而易舉的濺落到飛行甲板上。彈片還造成了艦舷位置一座防空炮戰位炮手損傷。值得慶幸的是。“格拉夫.齊柏林”號雖不是有史以來防禦最強的航母,卻能夠憑藉厚實的裝甲和嚴密的艙室結構抵禦來自近失彈的攻擊。

與此同時。沙恩霍斯特姊妹艦也在極力抵禦來自英國輕型轟炸機的攻擊,它們像規避魚雷攻擊一樣拼命以大轉角進行水面機動,艦上的防空炮火更是一刻不停的咆哮着。然而,英國人投下的炸彈仍時不時的威脅到甲板露天戰位的艦員們。漸漸的,就連旗艦“沙恩霍斯特”號上的救護人員也忙碌起來,某處戰位一傳來戰鬥減員的消息,後備人員便會及時補充上去。在一些戰鬥崗位上,就連年輕的見習軍官們也開始擔當重任。

德國水面艦艇的“孤軍奮戰”並未持續太久,大約一刻鐘之後,英國人所剩不多的颶風式戰鬥機紛紛調頭返航,得以抽身的BF9們迅速加入到低空的戰鬥中來。爲了防止誤傷,德國艦隊的105米高炮隨即停止射擊,艦上的37毫米炮也有意降低了射速,唯有近戰的20米機關炮仍在時時驅趕那些不顧一切靠近戰艦的英國轟炸機。

輕型戰鬥機與輕型轟炸機之間的戰鬥並無太多的懸念,但由於這一戰發生在艦隊上空大約600高度,艦上官兵得以在較爲近的距離上一睹空戰之精彩場面。在單純的追擊戰中,德國飛行員們很好的發揮出機首兩挺同步機槍在射擊精度上的優勢。開始的時候,爲防戰艦炮火誤擊,他們還有意隔着一段距離以長射擊落對方,當德國艦隊地火力大爲減弱時。他們便利用航速和機動性能的優勢不斷拉近和對方的距離,有時甚至在不足50米的距離上以短射打擊

”式輕型轟炸機地駕駛室和油箱等薄弱部位。

面對德國戰鬥機的凌厲攻勢,殘留的英國轟炸機只好匆匆拋下尚存的炸彈調頭返航,然而趁着戰鬥間隙。剛剛補充完彈藥的第3艦載機中隊6BF9適時出擊,他們旋即替代下苦戰半個多小時的同僚們執行艦隊防空和警戒任務,並順道一路追擊,直至距離艦隊已有10海里方纔得勝而回。

經過這兩場激烈而艱苦的防空作戰之後,令張海諾感到高興地是艦隊安然無恙,艦載機雖有損失但情況樂觀。艦隊繼續全速行駛,隨着與英國本土之間距離的拉大。英國陸基戰鬥機飛臨艦隊空域的可能性大大減少——就張海諾所知,英國空軍目前雖然已經批量裝備了噴火式戰鬥機,但數量遠不及颶風,而且作戰半徑也同樣侷限於740裡以內。不管怎樣。今天沒有遭遇到噴火戰鬥機羣已屬於好運氣了。

英國空軍的第三波空襲,果然已經不見護航戰鬥機地蹤影,同時一個半小時的間隔也給了德國艦隊艦載機部隊非常寶貴的喘息時間。梅塞施密特9T以嚴陣以待的姿態升空迎擊,這一次他們的對手是由19架“戰爭”式輕型轟炸機和33架“維克斯-威靈頓”組成的大轟炸機羣。

輕型戰鬥機攔截中型轟炸機,是這場戰爭初期最常見的空戰模式之一,一方有着靈巧無比的機動性能和充足的火力,另一方有着龐大的機身和數量佔優地防禦武器,這種矛與盾的對抗往往不像人們想象地那樣缺乏懸念。1937年入役的“維克斯-威靈頓”;挺米機槍,可以搭載2炸彈轟炸3500裡外地目標,最高時410裡。在戰爭爆發之初。作爲英國中遠程轟炸主力的威靈頓式已被生產了超過1000架,足見英國空軍對這種轟炸機地

另外一邊。由BF9E-1爲藍本生產的BF9-T由於加長了機翼,機動性能不遜於德國空軍目前的主力機型。在戰爭爆發前的初期型號上。不論機首的兩挺同步機槍還是機翼中部各一挺機槍。採用的皆是7.92米機槍,但隨着20毫米和30毫米航炮技了相應改進,機翼下的MG機槍被換成了備彈.:.米航炮,爲了彌補彈藥上的不足,機首的7.92米同步機槍備彈量增加到了

見對方轟炸機羣數量龐大且來勢洶洶,張海諾遂下令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結伴北行,“格拉夫.齊柏林”號則有5驅逐艦的護衛下高速朝西北方行駛。張海諾這一調整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艦隊防空力量,就連他自己也清楚的意識到,此舉含有相當大的冒險成份。一旦英國人改變目標,以“格拉夫.齊柏林”號和51936年級驅逐艦有限的防空火力難以應付如此多的英國轟炸機,只要有一枚炸彈直接命中它平直的甲板,戰鬥力減損是難免的,若情況糟糕的話,連已經派出的戰鬥機都有無法收回的可能。

如此級別的戰鬥,令張海諾絲毫不敢大意,儘管就常理而言,中型轟炸機本身並不善於對水面目標尤其是大型戰艦進行精確打擊上,但他沒有將希望寄託於這一方面。待本方戰鬥機在遠距離上利用20毫米機炮開火之後,他便令“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使用雙聯裝米高射炮開始對空射擊,意欲儘可能的吸引英國飛行員的注意。

20架梅塞施密特109猶如20條獵豹拼命嘶咬着面前的獵物,不一會兒便有好幾架“戰爭”式輕型轟炸機中彈墜落,對方的密集陣型卻未因此而大亂,可見這一編隊由經驗豐富的人員負責指揮。

英國轟炸機的密集編隊沒有給德國戰鬥機見縫插針的機會,這些BF109只好繞着機羣利用20米機炮和MG17機槍實施外|||注意規避由“威靈頓”從機首、機尾以及中部射來的7.7毫米機種武器雖然威力有限,卻足夠對梅塞施密特一些相對薄弱的部位構成威脅。到目前爲止,德國戰鬥機還沒有被英國轟炸機擊落的正式記錄,沒有人希望自己成了這樣的“第一個”。

德國戰鬥機在空中伺機攻擊,海面上兩艘德國戰列艦的高炮也熱情如火,炮彈不斷在距離英國機羣還有數千米遠的地方綻放黑色禮花。儘管以“維克斯-威靈頓”式的機體根本不需要擔心氣浪行員們還是注意到了那兩個在海面上快速北行的“大傢伙”。

如張海諾所願,英國機羣緩緩改變了飛行方向。歷史上各國多有主力艦被敵方轟炸機重創和擊沉,作爲“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的指揮官和負責人,張海諾接下來所面臨的壓力依然不小。

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22章 大戰略(4)第19章 威悉演習之前傳第22章 懸崖勒馬第20章 天災人禍第51章 拯救埃德文第11章 爭鋒相對第38章 薩爾瓦多風情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38章 “君子協定”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17章 冬季演習第2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4章 大小都是麻煩第40章 聲音第10章 猶太聯盟(4)第26章 鳥槍換炮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41章 夢迴日德蘭(4)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11章 珠寶商第31章 遭遇強敵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19章 厄運纏身第17章 新的抉擇第12章 塞翁失馬第38章 “君子協定”第35章 重炮危機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57章 戰魂(5)第32章 時代最強音(5)第38章 王子復仇記(3)第44章 聖.施奈德第34章 自由之海第11章 亡羊補牢第21章 愛琴海財團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48章 大航母之戰(4)第34章 驚世之聞第8章 偷天陷阱(7)第7章 海諾的日記第6章 年輕一代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11章 亡羊補牢第40章 前程幾何第51章 拯救埃德文第24章 意外的援手第28章 時代最強音(1)第19章 “好人”赫森第17章 鷹日(4)第24章 失去的戰鬥夥伴第24章 簡單而複雜的戰術第12章 攻心爲上(5)第16章 海諾的目標第10章 激戰第48章 混世魔王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41章 夢迴日德蘭(4)第27章 瞭望者第20章 亦幻亦真第48章 大航母之戰(4)第31章 時代最強音(4)第11章 你沒那個命第11章 爭鋒相對第54章 心有所屬第21章 愛琴海財團第2章 新對手第9章 安娜之吻第41章 難以跨越的距離第22章 關鍵位置第55章 與海搏鬥第16章 瞭望者第54章 心有所屬第46章 搏戰北角(2)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23章 潛在威脅第17章 固執的上將第10章 猶太聯盟(4)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27章 意志的對決(2)第25章 冷箭第4章 恐怖預言第45章 大航母之戰(1)第8章 動員第57章 戰魂(5)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41章 紅鷹勳章第5章 領海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5章 在獄中第34章 鐵道炮第23章 塞利姆一世的戰利品第16章 養雞場主與金髮惡魔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32章 發現第13章 “新手”上路第3章 暴戾第1章 未雨綢繆第26章 機會主義者
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22章 大戰略(4)第19章 威悉演習之前傳第22章 懸崖勒馬第20章 天災人禍第51章 拯救埃德文第11章 爭鋒相對第38章 薩爾瓦多風情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38章 “君子協定”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17章 冬季演習第2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4章 大小都是麻煩第40章 聲音第10章 猶太聯盟(4)第26章 鳥槍換炮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41章 夢迴日德蘭(4)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11章 珠寶商第31章 遭遇強敵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19章 厄運纏身第17章 新的抉擇第12章 塞翁失馬第38章 “君子協定”第35章 重炮危機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57章 戰魂(5)第32章 時代最強音(5)第38章 王子復仇記(3)第44章 聖.施奈德第34章 自由之海第11章 亡羊補牢第21章 愛琴海財團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48章 大航母之戰(4)第34章 驚世之聞第8章 偷天陷阱(7)第7章 海諾的日記第6章 年輕一代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11章 亡羊補牢第40章 前程幾何第51章 拯救埃德文第24章 意外的援手第28章 時代最強音(1)第19章 “好人”赫森第17章 鷹日(4)第24章 失去的戰鬥夥伴第24章 簡單而複雜的戰術第12章 攻心爲上(5)第16章 海諾的目標第10章 激戰第48章 混世魔王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41章 夢迴日德蘭(4)第27章 瞭望者第20章 亦幻亦真第48章 大航母之戰(4)第31章 時代最強音(4)第11章 你沒那個命第11章 爭鋒相對第54章 心有所屬第21章 愛琴海財團第2章 新對手第9章 安娜之吻第41章 難以跨越的距離第22章 關鍵位置第55章 與海搏鬥第16章 瞭望者第54章 心有所屬第46章 搏戰北角(2)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46章 忠誠與榮耀第23章 潛在威脅第17章 固執的上將第10章 猶太聯盟(4)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27章 意志的對決(2)第25章 冷箭第4章 恐怖預言第45章 大航母之戰(1)第8章 動員第57章 戰魂(5)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41章 紅鷹勳章第5章 領海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5章 在獄中第34章 鐵道炮第23章 塞利姆一世的戰利品第16章 養雞場主與金髮惡魔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32章 發現第13章 “新手”上路第3章 暴戾第1章 未雨綢繆第26章 機會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