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利刃與發電機

國,威廉港。

西線戰事正酣之時,作爲德國海軍的兩大軍港之一,設施齊備的威廉港同樣是一片忙碌,港灣內停泊着數十艘大小艦船,航道中不斷有各式艦艇進出,只不過相對於英國海軍的那些“巨無霸”,在這裡活動的艦艇大都屬於輕量級和超輕量級:隸屬於德國海軍第1驅逐艦分隊的8驅逐艦負責在德國近海巡航以及不定期前往英國海域佈雷,而魚雷艇支隊麾下的高速魚雷艇亦是近海防禦和中近程突襲的好手,此外還有爲數衆多的掃雷艇和非戰鬥艦船。

剛剛升起的朝陽灑滿海面,港灣的入口處出現了數條長長的艦影,威廉港的老水兵們老遠就辨認出那是由輕巡洋艦“科隆”號、“萊比錫”號和三艘驅逐艦組成的佈雷艦隊,戰爭期間德國海軍經常派出這樣的編隊前往英格蘭東南部海域佈雷。從威廉港出發到目標海域僅有多海里,這些輕型艦艇通常都是黃昏時分出發,午夜過後抵達泰晤士河口並趁黑布下各種水雷——執行佈雷任務的通常是驅逐艦,而輕巡洋艦主要用於遠程護航,這樣看似本末倒置的戰術雖然爲部分將領所詬病,但自開戰以來,德國海軍已經通過佈雷戰術取得了擊沉擊傷數十艘英國艦船的戰績,而自身竟無一損失。

在人們的注視下,5線條簡潔明快的德國輕型戰艦依次駛入港灣。儘管剛剛渡過了一個不眠之夜,艦上的德軍官兵們卻無不精神抖擻。甲板上那高高挺起地胸膛裡充滿了豪情壯志,桅杆上醒目的勝利旗更是讓這裡的每一個人感到驕傲。

相比於德國輕艦隊的活躍,自挪威作戰歸來之後,德國海軍的主力戰鬥艦隊則要沉默許多。早在戰爭爆發之前,威廉港的防空系統早在戰爭爆發以前就得到了儘可能的加強,港口周邊林立的高炮陣地和長期駐紮地戰鬥機部隊都令敵人望而卻步,但由於地處德國東北部、北海東南角,威廉港距離英國僅400公里。這大大方便了英國偵察機活動。而德國海軍在實力上地劣勢令他們不得不強調己方主力艦行動地隱蔽性。位於波羅的海西西南部的基爾軍港和但澤港顯然更符合這一要求。因此除非有重要的軍事行動,德國海軍的主力艦一般都會選擇基爾或者但澤港駐泊。

不過凡事也有例外,眼下在威廉港的另一側,德國海軍造船廠的造船區內就停泊着兩艘令人矚目地大傢伙:不久前駛入船塢大修的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4剛剛下水並處於緊張~.茨”號。前者是德國海軍目前噸位最大的戰艦,後者將成爲歐洲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戰列艦,不過現如今兩艘戰艦都只能耐心等待自己出港的日子早點到來——“沙恩霍斯特”號預計將進行爲其三個月的修理,包括修繕其一直毛病不斷的動力系統。而“提爾皮茨”號至少也要到初方能列入現役。

威廉港一如往常地忙而不亂,而在毗鄰威廉港地海軍第2空隊基地內,偵察機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們也在緊張有序的準備着。作爲德國海軍最重要的航空力量,這支航空隊轄有近200軍用飛機,其中有近三分之一是各種型號地水上飛機,從海軍中近程的新銳偵察力量阿拉多Ar6到多用途的亨克爾He115,以及德國海軍最新式的.38遠程水上偵察機應有盡有,而在距港口一步之遙的陸地機場上同樣不缺乏德國空軍各種現役機型的身影。梅塞施密特、亨克爾、道尼爾以及容克公司製造的多款軍用飛機或剛剛離開機庫。或在場地上例行檢修,或於跑道旁進行起飛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時不時的還有幾架戰鷹在跑道上快速滑行最終升入空中。1940年夏天之前德國在整個西線的空中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作爲德國本土守備等級最高的基地,威廉軍港安全措施之嚴格是衆所周知的,儘管如此,當大批黨衛隊士兵出現在港口和機場附近時,氣氛的變化再明顯不過了。與此同時,整個航空隊不論飛行員還是地勤人員都得到取消休假、立即前往機場報道的緊急通知,戰爭期間沒有人會質疑大規模作戰行動的可能性,有人爲此感到興奮,有人緊張,亦有人表情深沉。緊接着,航空基地內那些把守最嚴密、防護設施最堅厚的彈藥倉庫厚重的大門被緩緩打開,一輛輛拖車忙不迭的從裡面拖運整車整車的彈藥,但令人好奇的是今天這些拖車後面的彈藥全部被帆布所遮蓋,即便如此,經驗豐富的地勤人員還是能夠從它們的體形上作出判斷。

到中午前後,整個航空基地

飛機已經被充分動員起來,成排的He1、JuDo充滿期待,它們的數量雖然遠沒有任何一個空軍航空隊所裝備的多,但當這些擁有兩臺或者三臺發動機且表面散發着金屬光澤的作戰飛機排列在一起的時候,同樣會給人帶來一種熱血沸騰之感。此外,和空軍現役主力無異的Bf9E、Bf0成隊的排列在機場的副跑道旁,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空軍現任司令雨果.施佩勒的正直和海軍元帥雷德爾等人的爭取。

在旁人看來,若是英國空軍趁這個機會來一次偷襲,德國海軍自身的航空部隊將遭到災難性的打擊,然而英國空軍連法國戰場都顧不上,更不要說大規模轟炸德國守備嚴密的軍港了!話雖如此,但當威廉港附近的警戒雷達發現一架由西而來“不明身份”的飛機時,整個航空基地仍是一副如臨大敵地狀態。在短短一刻鐘之內。梅塞施密特109和架接着一架騰空而去,部署在機場附近的高炮陣地也全力運轉起來,一門門88毫米高炮粗直的炮管昂首指向天空,大量37毫米和20米口徑的中近程高炮也同樣嚴陣以待。

“不明身份者”很快被證明是一架英制偵察機,大概是爲了迴應德國空軍頻頻偵察英國港口,英國皇家空軍近來也時不時派出偵察機“視察”一下德國北部沿海港區域的防空情況,這樣的任務通常由改裝成爲照相偵察機的噴火MK-I型飛機,在拆去機槍之後。這種飛機的時速要比其原型機快上50公里。而超過600裡地時速在大多數時候能夠保證英國飛行員從德國戰鬥機地眼皮地下溜走。這一次也不例外。也許是發現德國戰鬥機及時升空攔截,英國偵察機還沒靠近德國海岸便掉頭飛走,倒是德國戰鬥機飛行員們非常“較真”地追出百多公里,直到對方遠離了德國海域海這才返航。

從下午開始,隨着一架架He1、Do和Ju從其他機場飛來,原本就算十分忙碌的海軍第2空隊基地變得更加熱鬧。這些飛機有的在原來的基地就已裝好“貨物”,有的則是空“腹”而來。而速度偏慢的J52則大都在裝好“貨物”後提前飛往已經爲德軍所佔領的荷於地勤人員而言,往飛機上裝運彈藥和油料是件普通而不簡單地工作,由於海軍部要求所有裝運必須在晚上7點之前完成,繁重的任務讓許多人甚至沒有時間稍作休息,好在到了黃昏來臨之時,200架可用於執行空投任務的轟炸機和運輸機都已在機場上整裝待發。

晚上7時,行動開始的命令終於從海軍司令部傳來,霎時間整個航空基地都爲發動機的吼叫聲充斥着。遠遠聽去猶如萬馬奔騰。但當這些體形相對龐大的飛機一架接着一架進入跑道並開始滑行時,場面才真正變得壯觀起來。頭半個小時就有近50架Do和Ju之後又有一批He1離開航空基地。喧鬧的場面就這樣持續下去直到深夜……

英國,倫敦。

5末的帝國之都和數月之前已是完全不同地景象,由於擔心德國空軍地轟炸,整座城市實施了有限的***管制。德國人還未像上一次戰爭時期那樣對英國的政治經濟中心發動襲擊,倫敦人卻早已是如臨大敵,許多平民和衣而睡,爲地就是在空襲警報響起的時候能夠儘快趕到防空洞去。昏暗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各個路口都有憲兵和警察值守。

在查爾斯國王街和白廳街相交處有一棟斯巴達式的樓房,別看它外表普通,下面卻有着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地下指揮所,這裡便是英國戰時內閣所在地。自從5月;|.丘吉爾就入住這座堅固的掩體之中,而這裡也成了內閣成員和英國聯合作戰司令部日常辦公地點。

坐在燈光通明的會議室裡,英國三軍最高級別的指揮官們以及戰時內閣的主要成員此刻卻覺得前路黯淡,從法國傳來的消息是令人絕望的:由於戰略上的巨大失誤,英法盟軍如今所處的局面已經不能再糟糕了,法軍統帥部沒有預備隊,戰場缺乏制空權,就連前線盟軍將士們也處於一種極度缺乏士氣的狀態,甚至大半個法國都被失敗的悲觀氣氛所統治!

對於大英帝國而言,失去法國這樣一個大陸盟友無疑是災難性的,與此同時,超過20萬裝備精良的英國遠征軍依然受困於法比區域,這更加讓英國

層如坐鍼氈。

“現在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同意戈特將軍的建議,將遠征軍撤離法國!此舉雖然有拋棄盟友之嫌,但我想我們的法國朋友會理解我們的決定。失去這支部隊,英國將無力保衛本土,屆時整個歐洲都將陷入德國的統治之下!”

在英國軍界和政界摸爬滾打多年的丘吉爾,此刻坐在“有史以來任務最艱鉅地首相”位置上。上一場戰爭發生在馬恩河的奇蹟並沒有再次上演,原本實力佔優的英法盟軍如今已是潰不成軍,張伯倫長期綏靖政策帶來的嚴重影響絕不是一個溫斯頓.丘吉爾短時間內可以扭轉的。爲了挽救大英帝國岌岌可危的命運,這位新首相不介意採用任何方法。就在剛剛過去的那個下午,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了一個簡短地祝願儀式,丘吉爾和政要們在此默默祈禱,祈求上帝保佑二十萬英國遠征軍將士能夠免遭厄運。

不久前還是丘吉爾地第一海務大臣、如今已經在戰時內閣中擔任海軍大臣地達德利.龐德以積極的口吻說道:“只要經過充分動員,海軍完全有能力在兩週之內將受困的遠征軍士兵全部撤回英國本土!我們需要的是空軍和陸軍的全力配合。我們的盟軍也應該在這危急關頭髮揚戰士的無畏精神!”

“法國人在投降之前也應當做點貢獻!”會議室裡不知是誰說了這麼一句。雖然反映地是當前的趨勢。在一片積極的聲音中卻顯得有些刺耳。

“我相信我們的盟友會理解這一點的!”丘吉爾適時的站出來說道,“困守那裡的每一名戰士都不甘心向德國人屈服,我們應當給他們繼續戰鬥下去的機會!因此,我認爲發電機行動也應儘量將法軍和比軍士兵撤走!”

在這個問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丘吉爾地“寬懷”,但眼下最重要地已經不在於此了。

“請下達這個能夠拯救大英帝國的命令吧,首相先生!”

這時從會議桌旁站起來的是一位白髮蒼蒼地老將。雖然身體已經不再強壯,但他的語氣卻異常堅決。在如今的英國陸軍中,幾乎沒有誰的資歷能夠和70歲的揚.克里斯蒂安.斯末茲相提並論,他不僅是英國.帥,同時又是一位活躍在南非的政治家。他早年參加過布爾戰爭,並在上一次戰爭中指揮南非軍隊和德國人作戰,他從1939年開始擔任南非總理一職,如今又在丘吉爾的戰時內閣中任職。如此經歷在這個會議室裡恐怕很難找到第二個。

丘吉爾倍感欣慰看着斯末茲。那種特有的堅毅表情顯示他無懼於肩上的千斤重擔,他鄭重其事的說道:

“在德國空軍鼻子底下撤走部隊是一件看起來難以完成的任務,我們的目標不是撤走幾個團的士兵。而是儘可能多的撤走困守法國北部的盟軍官兵,英國人、法國人和比利時人都要撤走,他們將是我們未來進行戰略反擊的關鍵力量!發電機行動從現在起正式啓動,皇家海軍、陸軍和皇家空軍都將是這次行動的主角!各位,大英帝國的命運將繫於此,請務必竭盡全力!”

支持聲迅速主宰了這間地下會議室,在情勢最危急的關頭,驕傲的軍官們也顧不上什麼面子不面子了,他們很清楚英國一旦失去了這20訓練有素的遠征軍士兵,能夠阻擋德國進逼英國本土的就只有英吉利海峽和英國皇家空軍以及皇家海軍,可是看看德國空軍在西線的瘋狂,這裡又有幾個人對皇家空軍和海軍的實力充滿信心?

僅僅半個小時之後,大撤退的命令就傳達到了英國遠征軍司令戈特將軍那裡,丘吉爾還親自打電話給法國總理雷諾告知其英國政府的決定,並保證在大撤退中法軍將擁有和英軍平等分享撤退的權力,失魂落魄的法國人對此沒有任何反對的理由——他們的命運早已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發電機行動”成功與否確實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到整個英國的命運,但是丘吉爾和他的將軍們此時卻還沒有意識到僅憑藉英國軍隊的力量是不夠的。作爲這次行動的組織者,英國海軍迅速調動手中力量,英格蘭南部各港口的運輸艦、輕型軍艦以及一些政府船隻統統被列入行動計劃,本土艦隊主力也將開赴泰晤士河口實施掩護,並阻擊可能進入海峽的德國艦隊,而多弗爾港務司令、海軍中將波特倫.拉姆齊則被指派爲此次行動的直接負責人,考慮到行動的艱鉅性和危險性,許多民船最初並沒有被髮動起來參加這場海上大撤退。

第3章 暴戾第26章 意志的對決(1)第9章 利刃與發電機第13章 厄運?幸運?第35章 開張大吉第52章 約定第47章 大航母之戰(3)第20章 世界風暴第23章 人造危機第2章 德式陰謀第18章 長劍出鞘(2)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39章 針尖對麥芒第27章 拐點第26章 另類王牌第39章 商會主席和副市長第26章 另類王牌第28章 馳援柏林第36章 王子復仇記(1)第20章 亦幻亦真第33章 胡德第29章 意志的對決(4)第43章 離奇的境界第59章 關鍵人物第48章 搏戰北角(4)第40章 移民與國籍第36章 以變應變第30章 撞擊!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11章 亡羊補牢第9章 歡迎參觀第40章 英式機密第25章 艱難的伏擊第8章 偷天陷阱(7)第29章 是去是留第1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4章 大小都是麻煩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31章 孰高孰低第31章 孰高孰低第2章 路在何方第2章 重歸故里第17章 鷹日(4)第23章 進入戰場第10章 最後的會面第60章 展翅的雄鷹第14章 神之暗語(3)第30章 挑戰馬耳他(4)第17章 新夥伴第26章 多事之秋第31章 彼岸第16章 艱難的拉鋸第37章 初到巴西第17章 新夥伴第16章 隨風而來的艦隊第35章 爲海而戰(3)第8章 新角色第21章 愛琴海財團第8章 動員第26章 鳥槍換炮第35章 重炮危機第36章 以變應變第8章 特隆赫姆第37章 王子復仇記(2)第33章 歸航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26章 沉默期的新戰略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25章 艱難的伏擊第52章 沉重的抉擇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5章 前行之路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19章 厄運纏身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19章 威悉演習之前傳第17章 固執的上將第26章 危機來臨第1章 “沉沒”的U148第12章 領悟時局第35章 披星戴月第58章 恐慌瀰漫的大都市第34章 驚世之聞第15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11章 航向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12章 以變應變第36章 召喚羣狼第30章 折翼的雄鷹(3)第16章 隨風而來的艦隊第28章 意志的對決(3)第26章 危機來臨第1章 “沉沒”的U148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35章 與時間賽跑(2)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5章 不沉之艦第13章 戰爭劇場(1)
第3章 暴戾第26章 意志的對決(1)第9章 利刃與發電機第13章 厄運?幸運?第35章 開張大吉第52章 約定第47章 大航母之戰(3)第20章 世界風暴第23章 人造危機第2章 德式陰謀第18章 長劍出鞘(2)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39章 針尖對麥芒第27章 拐點第26章 另類王牌第39章 商會主席和副市長第26章 另類王牌第28章 馳援柏林第36章 王子復仇記(1)第20章 亦幻亦真第33章 胡德第29章 意志的對決(4)第43章 離奇的境界第59章 關鍵人物第48章 搏戰北角(4)第40章 移民與國籍第36章 以變應變第30章 撞擊!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11章 亡羊補牢第9章 歡迎參觀第40章 英式機密第25章 艱難的伏擊第8章 偷天陷阱(7)第29章 是去是留第1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4章 大小都是麻煩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31章 孰高孰低第31章 孰高孰低第2章 路在何方第2章 重歸故里第17章 鷹日(4)第23章 進入戰場第10章 最後的會面第60章 展翅的雄鷹第14章 神之暗語(3)第30章 挑戰馬耳他(4)第17章 新夥伴第26章 多事之秋第31章 彼岸第16章 艱難的拉鋸第37章 初到巴西第17章 新夥伴第16章 隨風而來的艦隊第35章 爲海而戰(3)第8章 新角色第21章 愛琴海財團第8章 動員第26章 鳥槍換炮第35章 重炮危機第36章 以變應變第8章 特隆赫姆第37章 王子復仇記(2)第33章 歸航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26章 沉默期的新戰略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25章 艱難的伏擊第52章 沉重的抉擇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5章 前行之路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19章 厄運纏身第34章 黑色流冰(3)第19章 威悉演習之前傳第17章 固執的上將第26章 危機來臨第1章 “沉沒”的U148第12章 領悟時局第35章 披星戴月第58章 恐慌瀰漫的大都市第34章 驚世之聞第15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11章 航向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12章 以變應變第36章 召喚羣狼第30章 折翼的雄鷹(3)第16章 隨風而來的艦隊第28章 意志的對決(3)第26章 危機來臨第1章 “沉沒”的U148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35章 與時間賽跑(2)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5章 不沉之艦第13章 戰爭劇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