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戰爭劇場(2)

(xue很難想象,外表醜陋的“海象”式水上飛機和大名鼎鼎的“噴火”式戰鬥機竟同是秀潑馬林公司的產品。該機型從早期的“海鷗”式水上飛機發展而來,1936年投產,到戰爭爆發時英國海軍已經裝備了100多架。這種可軌道彈射起飛的水上飛機儘管看起來十分笨拙,卻被廣泛裝備於皇家海軍的各種大型戰艦,在戰爭中前期發揮着相當重要的作用。

“左前方海面上發現紅色煙霧!”

位於機身正上方的那臺發動機既爲這架飛機提供了唯一的動力,也在不停製造着噪音,正因如此,處於機鼻位置的觀測員只得儘量大聲的與身後機艙裡的駕駛員進行交流。爲了儘可能擴大目測範圍,這種水上飛機前後各配有一名觀測員兼機槍手,他們的座位像坦克艙蓋一樣可以開合,並通過內部通道與駕駛艙相連。在遇到敵情時,他們還可以移出半固定的7.7毫米“維克斯K”型機槍用於自衛儘管這種武器在如今的空戰中顯得作用微弱。

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飛行員們的視線,從數百米高的空中向下看去,昏沉沉的海面上隱隱飄着小小一抹紅色,這情景就像是一筐子黑豆中間放了一顆紅豆,不用力看,好像還很難看出來。

用望遠鏡繼續對着那個方向觀察了一會兒之後,位於機鼻的觀測員繼續拉扯着嗓子喊道:“海面上有一隻小艇!”

儘管穿着雨披,造型很是拉風,但在風雨交加的天氣坐在這樣的位置上,顯然要比坐在封閉機艙裡的駕駛員遭罪沒準他連內褲和襪子都溼透了,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駕駛員沒有任何的表示,飛機很快開始下降,一邊以海面上的那抹紅爲中心在空中盤旋了小半圈。

“那估計是英國船員!”觀測員又喊道,他手裡有一副雙筒望遠鏡,只是根據望遠鏡的原理,放大倍數越高。觀察時的平臺就必須越穩定,否則很有可能什麼都看不清楚。

年紀不大但看起來很拽的駕駛員在語言上依然沒有任何地表示,不多時,飛機便已降低到非常接近海面的高度。在這波濤起伏的海面上降落確實是件考驗技術的活兒,笨拙的“海象”小心翼翼的試了試水,這種船型地機身看起來對複雜海況的適應力不錯。經過了兩三次降落嘗試,飛行員成功將它降落在海面上。這時候,除了寬大的機翼和高速運轉的發動機,它簡直就是一艘快艇,並以遠遠超過普通船隻的速度向着發出紅色煙霧信號的小艇駛去。

“英國人?”

距離小艇尚有幾十米,機鼻位置上的觀測員便操着他那挺機槍大聲朝對方喊話,這裡畢竟是敵我雙方都有可能出現的交戰區域,一艘英制救生艇和一羣穿着並不統一服裝的人並不完全等於一羣等待救援地英國船員。這時候,那船人顯然已經認出了這架飛機的身份。他們站起來用力揮動雙手、大聲呼喊,看起來十分激動。

海象式水上飛機地設計用途雖然是偵察搜索。可它有限地機艙加上貨艙容納不下太多地人。何況飛行員們這時還有重要地任務需要執行。在靠近小艇之後。機鼻位置地觀測員手裡仍然把着機槍。他高聲問:“你們是誰?有多少人?發生了什麼事情?”

艇上地一個渾身溼透地中年人以濃重地蘇格蘭口音答道:“先生。我們這裡一共15個人。大都是遠洋貨輪赫姆號地船員。幾個小時前我們地船遭到德國潛艇襲擊!我們還在途中收留了另外幾個英國人。他們也是不幸遭到德國潛艇襲擊地輪船上地船員!”

觀測員稍稍放鬆了警惕。這時候。駕駛員一臉嚴肅地從機艙裡探出頭來。“嘿。你們中有重傷員嗎?”

那名答話地船員左右看看。然後搖了搖頭。“沒有。但我們中很多人都受了輕傷!”

“諾曼。把飛機上地罐頭和藥品給他們!”駕駛員轉過頭衝着後面地機槍手喊道。然後又把頭轉回來。對那艘小艇上地船員們說:

“實在抱歉。我們現在還有非常重要地任務。我們會將你們地位置和情況向上級報告。你們用不了多久就會得救了。祝你們好運!”

船員們臉上顯露出不解地表情,他們要的顯然不是罐頭和藥品,孤立無助的在大海上漂泊的滋味並不好受,燃起希望後被重新拋棄的感覺更是糟糕,可事情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們只得默默的接受了這樣的結果。在從飛行員們那裡得到一布袋罐頭和些許藥品之後,落魄的船員們眼巴巴地目送這架飛機重新滑行、飛離海面最終消失在他們地視線之中。然後。帶着無比失落的心情。開始清點隨身物品、收集可以飲用雨水,並期盼下一個希望早點到來。

風雨中。另一架“海象”上地飛行員們也在認真觀察着海面,但在茫茫大海上尋找目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何況是在這天公不作美的的情況下。好在,這架飛機上搭載了一種“秘密武器”,它的存在能夠解決飛行員們在觀測和預警方面的主要問題即便是在茫茫黑夜,只要目標體積不至於比浮上海面的潛艇還小,並且處於大約10海里的範圍之內,它就能夠找出目標並將其反映在特定的儀器上。

這便是英軍最爲驕傲的軍用設備之一,ASVMk1型機載雷達。作爲老牌的工業強國,英國雖然由於太平洋沿岸國家的崛起以及上一場戰爭的巨大消耗而出現衰弱,但在許多方面仍佔據技術優勢,雷達就是其中一樣。在不列顛戰爭期間,英國利用大量的陸基雷達進行防空預警,進而挫敗了佔據數量優勢的德國空軍,這一事實已爲大多數人所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機載雷達以及裝備雷達的夜間戰鬥機在這場重要戰役中同樣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早在1939年末、40年初,採用納米波段的ASVMMk2型機載對海搜索雷達和A1型機載夜間載擊雷達就已經開始裝備英隊,它們也成爲世界上首批實用機載雷達。當不列顛空戰漸入之時,裝備雷達的“英俊戰士”式雙發重型戰鬥機及時加入英國空軍的作戰序列,並很快在一系列的戰鬥中表現出良好的作戰性能,爲最終挫敗德國人對英倫三島的第一次空中攻勢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機載雷達的體積雖然在不斷減小,造價卻依然令人咋舌,加上一些早期設計的飛機由於結構等方面的原因難以承載,而飛行人員也需要假以時日方能完全掌握技術,目前雷達在英國海空軍中的普及性還是很有限的。例如在英國海空軍的400餘架“海象”式水上飛機中,就只有百餘架加裝了Mk1型對海搜索雷達,而“管鼻藿”式艦載戰鬥機就沒有這樣的運氣了。由於飛行速度原本就低於“颶風”和“噴火”,加裝雷達又需要進行結構性的調整,因此完全被排除在改裝範圍之外。

即便是加裝了Mk1型對海搜索雷達的“海象”,除了造價較其他飛機有大幅增長之外,命運未必好到哪裡去,因爲目前交戰各國隨便一種戰鬥機都可以輕鬆將其擊落,而且對海搜索雷達似乎在對空警戒上沒有任何的幫助,以至於當兩架深色的飛機悄然迫近時,飛行員們竟然沒有任何的反應,等到機背位置的觀測員目光聞“聲”而去的時候,自己已經處於對方的攻擊範圍之內了!

噠噠噠噠……

連串的7.92毫米子彈準確而兇猛的撕碎了“海象”脆弱的機體,毫無防護的發動機瞬間被打得起火,笨拙的水上飛機往旁邊一歪,旋即無可挽回的向海面墜去,一息尚存的飛行員甚至來不及向其他人發出警告!

沒過多久,另一架裝備有Mk1型雷達的“海象”順利找到了目標。爲了進一步確定對方的身份,飛行員大膽靠近對方,這一冒險的付出很快換來了收穫,機上的觀測員也在波濤起伏的大海上找到了那兩艘結伴而行的戰艦。從空中向下看,它們就像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同樣簡潔流暢的艦型,同樣配置的三聯裝火炮,還有艦首艦尾上同樣醒目的鐵十字徽標!

“發現德國戰艦兩艘,均以不超過10節的航速向東行駛,初步斷定它們爲沙恩霍斯特級!”機背觀測員、機槍手兼通訊員迅速用無線電將這一段簡短而重要的報告發送出去。不過,機組成員們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在這目測完全可以觀察到的距離上,德國戰艦卻並沒有向他們開火雖然雙聯裝的105毫米高炮想要擊落這樣高度的偵察機並不輕鬆,但至少能給對方造成心理震懾,從而擾亂對方的偵察行動!

當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時,聰明而又具備大局觀的人通常會試着思考這背後所隱藏的東西,可惜這樣的人少之又少,等到這架海象上的英國飛行員感到不妙的時候,已經沒有機會逃脫德國Bf109T型艦載戰鬥機的攻擊了……

第29章 革命,革誰的命第7章 超遠炮擊第22章 啓航,德意志第14章 柴油第9章 攻心爲上(2)第16章 瞭望者第11章 冰海初戰第19章 大戰略(1)第22章 一線之間第26章 擴大戰果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60章 歷史的分叉點第6章 年輕一代第13章 攻心爲上(6)第20章 北海怒濤第2章 德式陰謀第1章 開場秀第25章 伊斯坦布爾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13章 南美三強的海軍競賽第46章 大航母之戰(2)第20章 長劍出鞘(4)第1章 大洋之局第10章 不死之身第2章 生命之重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55章 飛行時代第35章 披星戴月第10章 猶太聯盟(4)第15章 出港之機第11章 冰海初戰第46章 大航母之戰(2)第14章 鷹日(1)第19章 “好人”赫森第5章 爭論第35章 分號之後第4章 偷天陷阱(3)第45章 重返德國第32章 黑色流冰(1)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13章 “新手”上路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50章 搏戰北角(6)第21章 不鬥不相識第36章 爲海而戰(4)第26章 另類王牌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39章 暗色晨曦第48章 搏戰北角(4)第1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32章 幸福時光第30章 潘多拉之盒第21章 大戰略(3)第14章 重返德國海軍第51章 聖誕節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32章 時代最強音(5)第57章 佈雷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57章 艱難的重逢第36章 召喚羣狼第21章 刀鋒所向第14章 回家第11章 攻心爲上(4)第15章 鷹日(2)第54章 遠航美洲第24章 突變之舉第37章 幸運日第21章 在逃的聲望號第4章 大膽的穿越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32章 再訪紐約第23章 鏖戰納爾維克第31章 意外的收穫第15章 老友第40章 艱難回航第3章 磐涅之旅第4章 時過境遷第9章 訓練潛艇美國造第27章 淘寶計劃第13章 神之暗語(2)第17章 固執的上將第5章 偷天陷阱(4)第15章 重炮聲威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13章 “新手”上路第50章 後第三帝國時代第28章 時代最強音(1)第8章 特隆赫姆第4章 時過境遷第49章 潛艇專家第24章 角鬥場第58章 戰魂(6)第10章 華爾街教父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38章 “君子協定”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37章 戰前部署第27章 情報陷阱
第29章 革命,革誰的命第7章 超遠炮擊第22章 啓航,德意志第14章 柴油第9章 攻心爲上(2)第16章 瞭望者第11章 冰海初戰第19章 大戰略(1)第22章 一線之間第26章 擴大戰果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60章 歷史的分叉點第6章 年輕一代第13章 攻心爲上(6)第20章 北海怒濤第2章 德式陰謀第1章 開場秀第25章 伊斯坦布爾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13章 南美三強的海軍競賽第46章 大航母之戰(2)第20章 長劍出鞘(4)第1章 大洋之局第10章 不死之身第2章 生命之重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55章 飛行時代第35章 披星戴月第10章 猶太聯盟(4)第15章 出港之機第11章 冰海初戰第46章 大航母之戰(2)第14章 鷹日(1)第19章 “好人”赫森第5章 爭論第35章 分號之後第4章 偷天陷阱(3)第45章 重返德國第32章 黑色流冰(1)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13章 “新手”上路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50章 搏戰北角(6)第21章 不鬥不相識第36章 爲海而戰(4)第26章 另類王牌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39章 暗色晨曦第48章 搏戰北角(4)第1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32章 幸福時光第30章 潘多拉之盒第21章 大戰略(3)第14章 重返德國海軍第51章 聖誕節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32章 時代最強音(5)第57章 佈雷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57章 艱難的重逢第36章 召喚羣狼第21章 刀鋒所向第14章 回家第11章 攻心爲上(4)第15章 鷹日(2)第54章 遠航美洲第24章 突變之舉第37章 幸運日第21章 在逃的聲望號第4章 大膽的穿越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32章 再訪紐約第23章 鏖戰納爾維克第31章 意外的收穫第15章 老友第40章 艱難回航第3章 磐涅之旅第4章 時過境遷第9章 訓練潛艇美國造第27章 淘寶計劃第13章 神之暗語(2)第17章 固執的上將第5章 偷天陷阱(4)第15章 重炮聲威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13章 “新手”上路第50章 後第三帝國時代第28章 時代最強音(1)第8章 特隆赫姆第4章 時過境遷第49章 潛艇專家第24章 角鬥場第58章 戰魂(6)第10章 華爾街教父第49章 搏戰北角(5)第38章 “君子協定”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37章 戰前部署第27章 情報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