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難以抑制的憂心

和顧老太君等人一樣,匆匆把浙東家鄉事務處理完之後,杜夫人裘氏抵達京城不過也就是這幾天的事。由於家中不像英國公府那樣廂房連廂房,跨院套跨院,女兒杜綰又是心靈手巧能管家的,因此她到了之後也不曾大動干戈,倒是好生休整了一陣子,就是有客也都是讓杜綰代爲接待。畢竟,這江南過來水路雖說便當,終究還是走了將近一個月。

北方本不是多雨的天氣,昨日還是春雨連綿,今兒個一早就雲收雨散,這會兒溫暖的春光透過窗櫺和窗紙照射進了屋子裡,卻也敞亮。裘氏正帶着丫頭收拾那些穿不了的舊衣裳,在炕上五顏六色的擺了一摞。因這都是年輕時候的衣裳,盡是大紅鴉青蔥綠銀紅,她如今自也穿不了,給丫頭卻也爲難,若再壓箱底更是浪費,當下她不由得有些發愁。

“太太!”

小五掀簾一進來就發現這滿炕上都是衣服,不禁訝異地挑了挑眉,走上前一瞅便笑道:“這麼多衣裳,太太是準備給小姐麼?小姐之前還說該怎麼省儉花銷,要是她看到這些,一準說今年她的衣服都不用裁了。”

因小五不是家中使出來的人,又知道道衍不是尋常人,因此裘氏平日也不把小五當成丫頭看,一聽到這話頓時醒悟了過來。她笑吟吟地把小五拉了過來,拿起一件衣裳在那身上比劃了一番,倒是覺得正合適。

“綰兒的身量和我年輕的時候不一樣,她比我高挑,這些衣服卻也穿不上,倒是你正合適。都是些舊衣裳,小五你若是覺着好就隨便挑上幾件,若是不要,就拿回去讓綰兒那幾個丫頭分了,反正我如今是穿不了這些。”

小五被裘氏擺弄了一番,只覺得奇怪。聽見這話頓時大吃一驚。低頭一瞥炕上那幾件顏色鮮豔的衣裳,再想想杜綰的針線活一向不錯,她卻沒把裘氏的話放在心上,心裡盡算計着能改出什麼花樣來,忙不迭地連連點頭。正當她吩咐幾個丫頭拿起包袱皮一件件包起來的時候,外頭忽地傳來了一個管事媳婦的聲音。

“太太。陳留郡主來了,如今徑直去西邊尋小姐說話了。張公子也剛好來了,這會兒正在小花廳等着。”

雖然是郡主,但來得多了,裘氏也就沒有太往心裡去,也知道人家未必樂意自己去摻和。倒是她先前知道張越正在參加會試,還曾經唸叨過好幾回,聽說他來了自是高興,吩咐了幾個小丫頭繼續收拾。便帶着兩個大丫頭往前頭去了。小五此時也顧不上那些銀紅的大紅的杭綢潞綢衣裳,裘氏一走她也跟着閃了,卻不是往前頭去。而是徑直去西邊廂房尋杜綰。

一進門,看到陳留郡主朱寧和杜綰在那兒擺開了黑白棋子預備開戰,她頓時頭大了。她伺候道衍那老和尚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早知道老和尚愛好這口,可問題是,周王愛這個就罷了,陳留郡主和杜綰這兩位爲什麼也老喜歡來一場黑白大戰?

“小姐,您還下棋?太太都到前頭去見他了!”

朱寧這時候先落下一子。聽到這話頓時側過頭來。笑吟吟地衝着小五眨了眨眼睛:“喲。好久不見。小五你說話竟是賣起關子了。什麼他?哪個他?是你家小姐地那個他。還是你地那個他?”

杜綰正在尋思佈局。不想聽到朱寧這麼一句。頓時沒好氣地笑罵道:“郡主你打趣小五也就罷了。扯上我做什麼?你可別惹惱了我。我若是火起來。在棋盤上殺你個片甲不留就罷了。到時候少不得也在你地親事上使使壞!我娘也是地。竟是沒看見爹無可無不可地模樣。非得忙前忙後撮合。卻不想人家有沒有那意思!”

朱寧這時候又佈下一顆棋子。促狹地問道:“莫非你如今還在惱他搶走了你爹爹?”

杜綰沒好氣地瞪了小五一眼。見某人無辜地直搖頭。她方纔醒悟到是陳留郡主只是隨口一說。頓時一下子紅了臉。想要敷衍過去。卻不料朱寧正死盯着自己地面上看。她乾脆直截了當地說:“他受教於爹爹門下地時候。我和娘卻在家鄉苦苦等着。還得忍受那些三天兩頭找上門打秋風地親戚。我惱他那是自然地!我從記事到現在。見到爹爹也就是打從前年末到現在地事。可爹爹在開封足足教了他四年!”

“既然你惱他。那你上次還求着姚少師見他們一面。白白浪費了一個人情?”

“姚少師最有分寸地人。早就淡出不管國事。我以後也沒什麼可求他地。這個人情可有可無。再說。現如今欠人情地已經變成他了。”杜綰沒好氣地丟了個白眼。把朱寧到了嘴邊地打趣打了回去。因又嘆了一口氣。“爹爹回來之後雖從來不提之前地那十幾年。可我能看得出來。他一直都在彌補對娘地虧欠。可是誰又能想到他居然又去了山東?”

朱寧面色微微一變,趁着杜綰看向別處,她立刻將這一絲情緒很好地掩飾了起來,卻又笑道:“別老是說你爹爹,若是你娘真的一心把你許給他,你真不願意?”

朱寧見杜綰皺了皺眉,乾脆丟下棋子把話說開了:“綰兒妹妹,我不是說你,你平日聰明絕頂,在這種事情上偏生想不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乃天經地義。張越那人我瞧着倒是不錯,只我父王沒怎麼留心他,若是留心,指不定也忙着把我這個女兒嫁出去。別看皇伯父也還算寵我,父王將我捧在手心,到時候選一個所謂的才俊當作儀賓,我這一生也就算是定了。”

杜綰見朱寧一臉地意興闌珊,倒有些後悔自己勾起了人家的心事,最後也嘆了一口氣:“郡主你都這麼說,那天底下別的女兒家就更不用提了。哪怕是西廂記裡頭的崔鶯鶯,也不過是私定終生後花園,待張生金榜題名之後再回去迎娶,又有什麼意思?縱使是賢內助,也得將來的良人可堪扶助才行。看到我娘當初苦守,我竟有些怕了。”

小五在旁邊聽得傻了眼。一時之間倒是有些鬧不明白。她畢竟度過一段漫長的流浪日子,曾經很是羨慕那些千金小姐錦衣玉食,到時候還能嫁個如意郎君,怎知道還有那麼多煩惱?

小花廳中,張越拜見了裘氏,又陪着說了好一陣子話。因着杜楨啓程赴了山東和裘氏抵達北京都是他進了貢院之後發生的事。因此直到現在,他方纔知道杜楨和裘氏竟是來不及碰上一面。想到那一次杜楨的吩咐,他忍不住端詳了一眼師母,見她兩鬢掩不住地霜白,眉眼間卻依舊流露出慈和之色,心中着實欽佩這位賢妻良母。

“老爺去了山東,到時候你就算中了進士他也瞧不見,依我看這纔是最大地遺憾。”裘氏說着說着便漸漸不再拘泥那些關切的話,藏在心裡好些天的擔憂也不知不覺顯露了出來。“說起來我聽說山東那地方如今不太平,還有什麼盜匪……唉,我這些天眼皮子老是亂跳。總有些不安。元節,你見識大些,山東那地兒究竟如何?”

山東那地兒如何?要是盛世年間自然是好,但這年頭最大的不好處就是漢王在那裡,既然裘氏都已經說有盜匪,那盜匪自然是貨真價實地存在着。這布政使又不掌軍政沒有兵權,若是真遇上有什麼事那真是着實不好辦!

心裡雖轉着這樣的念頭,可張越怎敢對裘氏點明,忙笑道:“師母放心。外頭有些話不過是以訛傳訛,未必可信。先生素來穩重,想必在山東爲官也是如此,應該不會招來什麼禍端。至於這眼皮子亂跳,我想師母這些天舟馬勞頓,多多休息就好。”

裘氏本就是心中擔憂,張越這麼一說,她再想想丈夫蹉跎十幾年,如今高升恰是前途正好地時候。漸漸也就放開了懷。又留張越坐了一會,她忽地想到丈夫這回去山東一任就是三年,這女兒也脾氣古怪,她試探過幾回都是無果,若是再拖延不知要等上多久。

“元節,聽說你們全家人都從開封搬到了北京?”見張越點了點頭,她心中立時便有了主意,當下就笑道,“既然這麼着。過兩日我也該去拜訪一下你祖母和你娘。當年老爺在開封的時候。憑着他那古怪脾氣,若不是你們張家照應。只怕他還不知道要吃多少苦頭,我早就該去拜謝的,如今恰有了機會。”

張越剛剛一點頭就看見裘氏如釋重負,心中頓時咯噔一下,哪裡還不知道師母的意思。可知道歸知道,他難道還能阻攔人家到家中去?顧氏那兒暫且不提,就只單單是一個母親孫氏,今兒個早上他就已經被嘮叨得頭也大了。早飯過後出門地時候,他還看到母親叫了琥珀和秋痕,多半也是耳提面命外加盤問他這一年多的行蹤,少不得還有些別的算計。

從杜府告辭出來時,張越看到門前不僅有人牽出了自己的幾匹馬,還有正在上馬車的陳留郡主朱寧以及十幾個隨從護衛。此時此刻,他心中不禁有些犯嘀咕,心想世界上竟有這麼巧地事,他來的時候和這位郡主同來,走的時候居然也是同走。

“張越,你等等,我有話對你說!”

聽到這一聲,見正在上馬車地朱寧忽地轉身,居然又從那支撐地小杌子上跳下往自己這邊走來,張越只得上前了幾步。此時,就只見一羣周王府地護衛呼啦啦散開了一邊,兩個侍女也退得遠遠的,彷彿生怕朱寧之言被第二人聽見。

朱寧卻沒有立刻開口,而是猶猶豫豫好一會,又深深吸了一口氣,這才低聲說道:“剛剛有些話我不好對杜夫人說,也不好對綰兒妹妹講。山東如今很有些亂象,先頭地布政使原是平調湖廣,結果因出了紕漏,如今正在大理寺蹲着。杜大人雖說清廉能幹,但很多事情並非人力能及,若是可能,麻煩你讓英國公和某些地方打個招呼,比方說都指揮使司。”

Ps:推薦天子同學新書《鐵骨》,書號1307256,嗯,比較鐵血的架空歷史文。

第74章 朋友第191章 日久生情第23章 這世上最多的就是趁火打劫第743章 小人物的廝殺第54章 送行之人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394章 就這點小樣還想謀反第769章 入交第23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669章 自信第860章 膳單奧妙,兒子傳話第779章 大捷後的喜訊第563章 何謂盟友,何謂親友第715章 求名求利,爲官之道第771章 只悔少輕狂,不悔離家遠第55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閒第603章 脅迫手段不如恩義情意第140章 難以抑制的憂心第477章 不進長城非好漢第180章 辦案公正錦衣衛?第439章 長策,挑唆第596章 春懷,關切第219章 雪上加霜的困境第522章 好人有好報第72章 機緣第837章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506章 接踵而來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54章 送行之人第796章 “妄言”國本,上門堵截第850章 天子恩威,變起肘腋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第588章 人生在世須得一搏第444章 死不悔改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412章 勿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778章 將門隱憂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105章 賭鬥第700章 樹倒猢猻散?樹倒算總賬第828章 震怒第864章 真正的緣由第168章 窮進士變身貴公子第332章 各逞心機第473章 大局爲重第585章 意料之外的相遇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175章 佛母會上遇佳人第197章 罪證確鑿?第30章 做好人難第331章 婆媳溫情相依,杜綰善意留人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627章 借刀殺人第206章 禮多人就壞第730章 喜臨門第330章 大捷和善後第22章 日益壯大的逃難行列第819章 請纓,交接第524章 誰監查誰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第49章 家族第380章 分寸第93章 羣英匯聚棲霞寺第376章 紛亂第467章 惜壯士三百四十八章 下輩子記着不要當漢奸第647章 連環好手,早謀去路第657章 此亦失勢,彼亦失勢第418章 從容對暴怒第139章 心思忙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42章 恰是雙雙衣錦還鄉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511章 圓滿第393章 皇帝的外孫不值錢第605章 不可救藥第260章 識大體知進退第459章 時不我與,時不我予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139章 心思忙第500章 這買賣誰也不虧第567章 彎弓射大雁,野味衆人嘗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620章 求醫不爲問藥第576章 失去方知彌足珍貴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510章 天寒地凍人心浮動第648章 惡訊第134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855章 臘八節上臘八粥,部衙之內軍令狀第913章 金枝玉葉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94章 桃花林中的紛爭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262章 膽大包天不如老實怕事第147章 殿試
第74章 朋友第191章 日久生情第23章 這世上最多的就是趁火打劫第743章 小人物的廝殺第54章 送行之人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394章 就這點小樣還想謀反第769章 入交第23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669章 自信第860章 膳單奧妙,兒子傳話第779章 大捷後的喜訊第563章 何謂盟友,何謂親友第715章 求名求利,爲官之道第771章 只悔少輕狂,不悔離家遠第55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閒第603章 脅迫手段不如恩義情意第140章 難以抑制的憂心第477章 不進長城非好漢第180章 辦案公正錦衣衛?第439章 長策,挑唆第596章 春懷,關切第219章 雪上加霜的困境第522章 好人有好報第72章 機緣第837章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506章 接踵而來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54章 送行之人第796章 “妄言”國本,上門堵截第850章 天子恩威,變起肘腋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第588章 人生在世須得一搏第444章 死不悔改第738章 不領情,農爲本第412章 勿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778章 將門隱憂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105章 賭鬥第700章 樹倒猢猻散?樹倒算總賬第828章 震怒第864章 真正的緣由第168章 窮進士變身貴公子第332章 各逞心機第473章 大局爲重第585章 意料之外的相遇第693章 英國公府的說客第175章 佛母會上遇佳人第197章 罪證確鑿?第30章 做好人難第331章 婆媳溫情相依,杜綰善意留人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627章 借刀殺人第206章 禮多人就壞第730章 喜臨門第330章 大捷和善後第22章 日益壯大的逃難行列第819章 請纓,交接第524章 誰監查誰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第49章 家族第380章 分寸第93章 羣英匯聚棲霞寺第376章 紛亂第467章 惜壯士三百四十八章 下輩子記着不要當漢奸第647章 連環好手,早謀去路第657章 此亦失勢,彼亦失勢第418章 從容對暴怒第139章 心思忙第333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42章 恰是雙雙衣錦還鄉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511章 圓滿第393章 皇帝的外孫不值錢第605章 不可救藥第260章 識大體知進退第459章 時不我與,時不我予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139章 心思忙第500章 這買賣誰也不虧第567章 彎弓射大雁,野味衆人嘗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620章 求醫不爲問藥第576章 失去方知彌足珍貴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510章 天寒地凍人心浮動第648章 惡訊第134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855章 臘八節上臘八粥,部衙之內軍令狀第913章 金枝玉葉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94章 桃花林中的紛爭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262章 膽大包天不如老實怕事第147章 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