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心思忙

下着綿綿春雨的夜晚很容易讓人憶起煙雨江南。在這春雨之中,有人已經疲憊地呼呼大睡,也有人正在牀上輾轉難眠思量心事,更有人在激情纏綿後緊緊相擁。

燈臺上點着一支蠟燭,微黃的火苗正上上下下輕輕跳動着,映照着梅花式雕漆几上的那隻邢窯白瓷花瓶愈發剔透。靠牆的描金螺鈿雕花大牀上,青幔帳子已經垂落於地,內中隱約可見兩個人影,還能聽到竊竊私語聲。

“操辦完超哥兒的婚事就該輪着起哥兒,之後便是咱們家越兒。我聽說老太太已經給二姑娘張羅婚事,可咱們家越兒的婚事究竟怎麼個打算,老太太說還要聽英國公和夫人的意思。今兒個夫人也和我提過,說是她和晴丫頭看中了好些……這齊大非偶,咱們家越兒若是能真的平步青雲也罷,可若是真的配公侯家的千金或是什麼高門頭,我只怕……”

“放心,晴丫頭自從嫁到保定侯府便一直管家,如今是一等一的精細人,看人的時候也並不是首選家世,超哥兒未過門的媳婦便是性情品格都好。嫂子就更不用說了,她二十年的當家主婦當下來,這眼力終究是不差的。我如今擔心的倒不是這些,而是……唉!”

孫氏被丈夫這深深一聲嘆息鬧得心裡發毛,忙一個翻身半撐着身子問道:“這北京雖好,可我初來乍到畢竟是人生地不熟,休說什麼權貴人家,就是親戚那一頭我也認不全。你若是有什麼擔心的千萬別瞞着我,咱們可就只有越兒一個兒子!”

“看你急的!”張倬苦笑着將妻子攬入懷中,這才嘆了一口氣,“嫂子和晴丫頭看的幾戶人家都是好的,尤其是孟家那位四姑娘和杜家小姐。一邊畢竟知根知底,又有晴丫頭看過,越兒自己也見過兩回,印象大約不錯;另一邊是他授業恩師的女兒。這有其父必有其女,大約也是落落大方的閨秀。只是杜大人如今高升去了山東,很多事情都沒個準,至於孟家……”

“保定侯家又有什麼不妥?晴丫頭將來可不就是保定侯夫人?”

“保定侯那邊自然是沒什麼,但孟家那位四姑娘的父親孟賢卻是常山中護衛指揮。常山護衛是趙王的護衛,那彪悍在北地也是有名的。漢王如今被趕到了山東樂安州。這趙王早年也曾經……天家事務從來就是最難測地,怕只怕孟家會攪和那趟渾水。”

孫氏雖不懂朝廷大事,但早年的靖難之役她還是經歷過的,那時候朝廷大軍和朱棣的靖難軍在北方打了一次又一次硬仗,如今想起來也讓人心驚肉跳。想到皇太子素來便不是身體康健的主兒,再想到一早就立了皇太孫,若是一個不好,竟是極有可能又是靖難時那般格局。她的臉唰地一下白了,兩隻手忍不住緊緊抓住了丈夫的雙肩。

“既然不是非孟家不可。不若那一頭就推了?”

“好了好了,我不過是隨口一說,看你急得這般模樣!”張倬此時倒有些後悔說起這些。連忙岔開話題道,“再過些時日咱們就要搬了,那院子我曾經去看過,雖不如英國公府,畢竟昔日也是朱門甲第,比咱們家在開封城那座老宅更大更寬敞。我挑中了裡頭一處清靜的院子,你有空了不妨帶着丫頭去看看,雖有公中添置東西,但細巧擺設總得自己來。”

雖然還想問問兒子地婚事。但丈夫既然擺出一副胸有成竹地模樣。孫氏也就安了心。說起以後地住處。她不禁微微皺了皺眉:“如今大嫂和二嫂還不曾挑。老太太纔來也沒去看過。你先選了。是不是不太恭敬?”

“放心。那裡頭東西南北有四個敞亮地院子。老太太和大嫂二嫂地地方我都讓高泉看過。她們那兒應當不會有異議。畢竟。咱們那個院子略小一些。卻勝在清靜。離着老太太那兒也稍遠一些。你看過之後就明白了。”

張倬卻知道妻子謹小慎微地習慣因何而來。心中便有幾分歉然。斟酌片刻便又說道:“今兒個在貢院門口。有人好心借了兩把傘給咱們。是一位貴氣凜然地公子。我瞧着不認識。看越兒地模樣應當是見過地。我估摸着不是安陽王就是皇太孫。總之。皇上如今任人用事往往隨心所欲。所以越兒這一科大約能中。至於我已經決定了。若是今科不中。今後便不再考。”

“這是爲何?”

“越兒資質在我之上。機緣更是在我之上。若是今次得天之幸一起考中也就罷了。若是不能。我便要又耽誤三年。哪怕是之後僥倖考中。這父親品秩若在兒子之下自然是不妥。我才幹平平。若是不得升遷。豈不是要連累他一輩子?我只恨自己沒早些想明白。若是早想通了這理兒。我倒是寧願今科不考。以後也不考……”

第二天一大清早。張越起牀洗漱後去父母房中請安時。卻發現張倬和孫氏精神頭都有些不濟。眼圈更是隱隱發黑。他滿心以爲他們久別重逢纏綿了一晚上。面上便帶出了幾分笑意。卻並不知道這下半夜張倬完全沒睡好。孫氏更是失眠了。

一家人旋即又去顧氏處請早安,之後又去見了張輔和王夫人,回到自己房裡已經過了大半個時辰。此時有管事媳婦送來了早飯,一家人自是一起用了。

用過早飯,張越便想起如今會試已畢,殿試少說還有半個多月,這榜單還不曾出來,溫書卻也無用。他在貢院中憋了好些天,之前又有小半個月不曾出門,想到杜楨已經在他會試期間去了山東,他便打算往杜府走一趟。張倬對此自無異議,孫氏心中也樂意,只是猶自不放心,囑咐了一大通才放了他走。

到了南院馬廄,張越剛看着連生連虎從中牽出馬來,卻聽見有人喚着三弟,扭頭就瞧見張超也帶着隨從過來。兄弟倆昨日沒來得及說上幾句話,這會兒碰見。他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張超就笑呵呵地走過來,一如從前那般抱住他地肩膀使勁拍了拍。這一拍之下他才駭然發覺,這長兄此趟從金鄉衛歸來,氣力愈發見漲,那臂膀猶如鐵箍。那手猶如鐵掌。

嬉鬧了一會,他便笑問張超可是去拜訪未來的大舅子,卻不想張超面色一黯,旋即搖了搖頭道:“婚事既然已經是定下了,這會兒我上門去也不好。之前倭寇大舉來襲,雖說咱們將其擊潰,但衛所卻死了好些軍士。雖大多都是軍戶,但其中有一個總旗在我剛到金鄉衛時常常照應提點我的。他臨死前還有一口氣的時候託我送些東西到他家裡,說是他那母親帶了妹子改嫁。如今那妹子在北京,算是民戶。今日有空,我便準備上門一趟。”

心感張超重情重義。張越又詢問張超那一頭住在何處,得知就是離清水衚衕很近的泗水街,他便說正好順道,索性便充了張超的嚮導。這一路上,張超說着金鄉衛抗倭時的慘烈,忍不住連連嘆息,提起倭寇打不過就跑,金鄉衛卻沒法用海船追擊時,他更是咬牙切齒。

張越聽者有心。此時免不了心想,倭國之前已經和大明交惡,如今大明航海發達,這海船揚威西洋之外,何不設法也到東洋去逞逞威風?要說這倭寇本來就是打東邊過來,騷擾的又是大明沿海,這藉口簡直是天經地義再完美不過了。

“海門衛、鬆門衛、盤石衛、金鄉衛……但凡浙東和福建沿海,這倭寇是打都打不完,因爲誰都不知道他的小船是打哪兒登陸。這次倭寇攻陷鬆門衛。皇上殺了浙江按察司僉事……要我說,我們金鄉衛這一年多來殺地倭寇少說也有數百人,可畢竟是治標不治本。我現在才知道,空有一身武力在戰場上着實無用,畢竟這出拳也得你打得到人才行。”

張越對張超的說法極其贊同,更驚異的是這一年多來,自己這位初時還極其莽撞的大哥如今盡顯沉穩。兩人因着說話,這一路上自然走得慢,約摸大半個時辰纔來到了泗水街。

清水衚衕那邊住着清貴的翰林院都察院等臺閣官員。而隔開三條大街的泗水街卻本來就是貧民聚居地地方。

街兩側清一色是絕對談不上體面的房子。那一色低矮的房檐。那斑駁掉漆地院門,只有路中央十幾個追逐嬉戲的孩子還能給這裡帶來一絲活潑的生氣。而這些身穿舊衣裳的孩子一看到張越等人就鬨然散開。倒是幾個屋檐上抱着手沒事幹的閒漢眼睛一亮望了過來。

張越一看見這地方的光景就知道找人不是件容易事,坐在馬上四處一打量,他便用馬鞭指着一個瘦小地漢子道:“你過來,我有話問你!”

那個被點名的瘦小漢子毫不猶豫地一溜小跑上前來,畢恭畢敬地把腰彎成了大蝦米:“公子可是要找人?這泗水街上的人家,小地都是一清二楚,只要……”

他這一個要字才落地,眼角餘光就瞥見馬上那位公子輕輕一彈指,一道銀光倏地朝自己拋過來。他敏捷地縱身一躍將那銀光納入手中,見是一個銀角子登時大喜,那臉上佈滿了諛笑,信誓旦旦地說:“公子爺您要找誰?那怕是把這泗水街給翻過來,小地也一定幫您找到人!”

看到這情形,周遭另幾個動作慢的頓時捶胸頓足。可看見內中有好些人腰佩刀劍,人們知道佔不得便宜,方纔打消了某些不切實際地心思。既然找到了嚮導,張越瞅着張超身邊幾個五大三粗的健壯家將,知道接下來的事情自不用他再操心,笑呵呵吩咐了一聲,又和張超打了個招呼,他便帶着自己的人往杜家方向去了。

PS:最近脾氣不好老是給大家添麻煩,真是不好意思。看到書評區那麼熱鬧,大夥都在安慰我,實在是感激不盡。碼字不就是爲了求個認同麼,有反對總比沒反對的好,謝謝大家的批評指正。月票眼看就要破千了,俺非常高興,非常興奮,非常……以下省略一千字,總之也請大家繼續支持^^

第686章 崩第859章 虛張聲勢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467章 惜壯士第865章 又到夜深人靜時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827章 刺客第884章 燈市第668章 大亂第912章 盛氣而來,倉皇而走第579章 其情可憫,其人可交第532章 年關亦是團圓日,苦盡甘來終有時第25章 扮孩子累,扮好人更累第285章 聖心難測?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644章 父子君臣第562章 危言聳聽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701章 血雨腥風,論功行賞第632章 世英名第244章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第453章 吃硬不吃軟第704章 天底下最惡的買賣第56章 抵達南京第354章 天恩浩蕩,洪福齊天第342章 危在旦夕?第427章 秉燭屋中坐,天子不期來第888章 弘文閣第350章 不止脈脈是溫情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15章 茶聯第832章 龍鳳兒,查蹊蹺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532章 年關亦是團圓日,苦盡甘來終有時第87章 面聖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308章 天子的偏心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615章 秋風掃落葉第340章 小丫頭拜師,周王府來人第162章 前倨後恭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93章 羣英匯聚棲霞寺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719章 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94章 桃花林中的紛爭第234章 做人就得認命?第153章 忍無可忍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795章 芍藥不遜牡丹芳第165章 有眼不識縣太爺第198章 風波迭起第304章 郡主傳訊息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361章 家事國事,無一省心第828章 震怒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706章 爭與不爭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187章 無冕欽差第212章 衝着升官,一丁點風險算得了什麼第659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第655章 目光長遠第142章 三喜臨門第203章 升官要爲民做主第288章 風風光光把家回第888章 弘文閣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247章 塵埃落定?風雲再起第354章 天恩浩蕩,洪福齊天第229章 悲中作樂,笑面將來第590章 寇仇第524章 誰監查誰第623章 佛前叩拜求心安,桂花林中會白蓮第880章 不是火藥桶,勝似火藥桶第812章 家人相見,小別勝新婚第416章 雷火驚天下第273章 灰飛煙滅第280章 半路上的火星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775章 殺人見血第798章 卯上了第811章 大棒子和給甜棗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80章 赴約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560章 家主母第532章 年關亦是團圓日,苦盡甘來終有時第923章 衣錦還鄉第889章 利之所在,殊不動心?第747章 名聲和學生第378章 又聞喪報第799章 下獄和上任
第686章 崩第859章 虛張聲勢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467章 惜壯士第865章 又到夜深人靜時第568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827章 刺客第884章 燈市第668章 大亂第912章 盛氣而來,倉皇而走第579章 其情可憫,其人可交第532章 年關亦是團圓日,苦盡甘來終有時第25章 扮孩子累,扮好人更累第285章 聖心難測?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644章 父子君臣第562章 危言聳聽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701章 血雨腥風,論功行賞第632章 世英名第244章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第453章 吃硬不吃軟第704章 天底下最惡的買賣第56章 抵達南京第354章 天恩浩蕩,洪福齊天第342章 危在旦夕?第427章 秉燭屋中坐,天子不期來第888章 弘文閣第350章 不止脈脈是溫情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15章 茶聯第832章 龍鳳兒,查蹊蹺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532章 年關亦是團圓日,苦盡甘來終有時第87章 面聖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308章 天子的偏心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615章 秋風掃落葉第340章 小丫頭拜師,周王府來人第162章 前倨後恭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93章 羣英匯聚棲霞寺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719章 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第320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第94章 桃花林中的紛爭第234章 做人就得認命?第153章 忍無可忍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795章 芍藥不遜牡丹芳第165章 有眼不識縣太爺第198章 風波迭起第304章 郡主傳訊息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361章 家事國事,無一省心第828章 震怒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706章 爭與不爭第11章 恰是不學無術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187章 無冕欽差第212章 衝着升官,一丁點風險算得了什麼第659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第655章 目光長遠第142章 三喜臨門第203章 升官要爲民做主第288章 風風光光把家回第888章 弘文閣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247章 塵埃落定?風雲再起第354章 天恩浩蕩,洪福齊天第229章 悲中作樂,笑面將來第590章 寇仇第524章 誰監查誰第623章 佛前叩拜求心安,桂花林中會白蓮第880章 不是火藥桶,勝似火藥桶第812章 家人相見,小別勝新婚第416章 雷火驚天下第273章 灰飛煙滅第280章 半路上的火星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775章 殺人見血第798章 卯上了第811章 大棒子和給甜棗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80章 赴約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560章 家主母第532章 年關亦是團圓日,苦盡甘來終有時第923章 衣錦還鄉第889章 利之所在,殊不動心?第747章 名聲和學生第378章 又聞喪報第799章 下獄和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