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請纓,交接

照慣例,廷議的結果仍然是楊士奇楊榮二人聯袂奏報。聽到巡邊一事羣臣已經沒了異議,不過是在人選上需要斟酌,朱瞻基頓時眉頭舒展,心情愉快了許多。等到楊士奇提起麓剛軍務的調兵事宜,他微微一點頭就算認可了。但對於杜禎提議派文官前往輔佐,他不由得躊躇了起來,人也不由自主地往前坐了坐。

武將帶兵文官參贊,這本是歷來用兵的常法。先頭太宗皇帝朱妹北征,楊榮金幼放此次隨行左右,張輔南征交趾,亦是帶了黃福以及其他一些文官,但是,小小的麓川用得着這麼興師動衆?而且,交南用兵剛剛停止,如今主持滇中軍務的又是黔國公沐員,若是讓人認爲朝廷對他已經失去了信任,並不是什麼好法子。

昨日廷議之後,楊榮徹夜輾轉反側,到天亮才迷迷糊糊睡了一個時辰,這會兒見天子正在斟酌,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終於下定了決心。

“皇上,沐氏久鎮雲南。這帶兵主將仍是黔國公無疑。但麓川若是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南疆也不得安寧。再者,據臣所知。思任法不過是垂死掙扎,一來是自洪武年間開始的析地納降深有成效,二來就是緬甸莽氏崛起,麓川腹背受敵。緬王雖稱臣屬,但進貢等等都有缺失,不能任其坐大。臣不才,願意前往南疆,佐黔國公克敵。”

此話一出,不但楊士奇詫異,朱瞻基也不由得愣了一愣,楊榮自己卻是神態自若。心裡卻有些苦。這些天來,由於之前都察院的動盪以及清查天下田畝之事,朝堂之中頗有些波瀾,內閣以及六部都察院等要緊衙門的大員們無不是紛紛寫信派人往家鄉詢問刮誡,而楊榮也不例外。然而,算算往家鄉的信應該還沒送到,卻有老鄉找上門來,苦勸他一定要力諫阻止此事,言談間不無暗示。

內閣部堂諸大員之中,楊士奇出身落拓書香門第,幼時卻極貧,夏原吉抄家時都沒找出什麼值錢東西。賽義金幼救楊浮也都是家境尋常,唯有楊榮原本就是富家子,當官這麼多年,一直就沒虧待過自己最愛的就是輕裘名馬。如今他食三俸都入不敷出,更不用說永樂年間那微薄的俸祿,於是大多數錢都是福建老家的老管事年年送上來的。他一向不理會這些,於是竟才知道。他入仕這二十多年,家中原有的百頃良田如今增加了何止一倍!

而且,因爲之前明知帝幸北鎮撫司,他卻只是由得杜損一人前去,自己紋絲不動,事後內閣同僚們倒是不說什麼,其他人卻頗有微詞,而且他也敏銳地察覺到,天子待自己彷彿不如從前親厚,相熟的宦官更是私底下對他透露,皇帝曾經對楊士奇提過,說是他常常笑納邊將所贈的良馬,而且還說過楊士奇和夏原吉的不是。

儘管這都是開玩笑,但一樁樁一件件若是都累積了起來,那便是了不得的大事。而如果他在軍務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好歹還能挽回一些,總比這幾年66續續勒令致仕的那些大臣強。

“勉仁乃是聯的腦骨大臣。麓剛不過彈丸之地,黔國公率軍親征之外,還要勞聯的大學士前往,外人豈不是要笑聯殺雞用牛刀?”

“昔日交阻胡氏父子叛亂,太宗皇帝遣人送陳氏王歸,繼而卻被其劫殺,這便是小亂釀成大患。臣只在軍務上嫺熟些,如今天下太平,爲皇上分憂也是應當的。”

楊榮既然擺出了這樣堅決的態度,原本要勸兩句的楊士奇頓時沉默了。而朱瞻基沉吟良久,最後仍是沒有立刻表態。畢竟,張太后對楊榮昔日調護東宮的情分頗爲看顧,總得問問張太后的意見,況且,那是祖父重用過的老臣,即便楊榮自己提出,他也得提防外人說是他喜新厭舊。

於是,等到兩人告退離去,他立刻帶着王謹前去仁壽宮見張太后。

午休之前,張越就得到了內閣轉來的硃批公文。上頭不但定下了楊榮前往麓川佐黔國公沐員主持麓川軍務,而且也定下了北征的幾個要緊隨行大臣。勳貴之中是英國公張輔和成山侯王通,而文官則是金幼孜杜禎,塞義夏原吉以及禮部尚書胡淡,其餘的低品官員則是待定。

前來送公文的乃是曹吉樣。司禮監乃是範弘金英掌總,兩人隨侍朱高熾多年,深得張太后信賴,但卻沒什麼太大的野心,因此帝后屢次賜賞,他們也只是要房子和金銀錢財,其餘的東西卻不沾手。可即便沒野心,王謹塞了一個人到司禮監,兩人仍是不無警惕,可那畢竟是張謙身邊呆過的人,索性就調在文淵閣聽差,既是要緊差事,又不涉及各司的內務。

曹吉祥見張越低頭看那公文。便低聲笑說道:“這名單是皇上前去見太后的時候,太后親自定下來的。不過,皇上向來愛重張大人,王公公說,到時候必定要點您扈從”

話沒說完,張越就淡淡地打斷道:,“扈從不扈從都出自上裁,留守未必就不是重任。”

碰了這麼一個不軟不硬的釘子,曹吉樣頓時有些訕訕的,但仔細一琢磨,他不免覺得張越話中有話,但也不敢多問。眼見張越寫了回執交給自個,他卻不願意就這麼迴文淵閣,眼珠子一轉就低聲說:“小的出來時還見着了6公公,氣急敗壞的,不知道又出了什麼事。”

“東廠管着偵緝,有什麼事也不奇怪。”

因見張越埋頭只顧寫字,曹吉祥忖度這是兵部衙門要地,也就沒多言語,躡手躡腳地退出了門去。他一走,張越就擡起了頭來。房陵昨晚走的時候雖說是有消息會知會一聲,但這種事情不好做得太留癮跡,總不會那麼快。他正尋思着。外頭突然傳來了一個皁隸的聲音:“大人,胡千戶來了?說是有要緊大事卓報。”

如今張越已經不管武官關領上任事宜,能來見他的胡千戶自然只有唯一一個,聞聽此言。張越立刻出聲吩咐人進來。不一會兒,身穿青色熊黑補子雖綢官服的胡七就進了門來,施禮過後說了兩句北邊的軍事,他就拿眼睛往四處膘了膘。然後疾步走到了張越的案桌旁邊,聲音低得微不可聞。

“大人,仇,剛得到消息,說是錦衣衛調兵尖杳丫豐城衚衕的永平曬蹙…一盧,結果叫開門進去之後,如今住在裡頭的主人,李讓的庶子李茂青堵住了房間的門窗。在屋子裡自縊身亡。錦衣衛把家裡所有的下人都押去了東廠,隨即把那座宅子封了。聽說是在那座大宅中抄出了黃金兩千餘兩,要知道,李茂芳身死,永平公主自縊,這一家早就敗落,李茂青能保住那座宅子都已經是萬千之恩,又哪裡來的黃金?”

昨夜從那個黑衣小賊那裡得知黃金的來源時,張越就覺得匪夷所思,此時胡七把事情原委一一道來,又說到李茂青的死訊。他更是眉頭大皺。當初李茂芳是被他設計,之後朱猛大怒之後甩了一句讓他自生自滅的話,由是自縊西宮;後來永平公主也是自縊,他雖斷定是漢王府指使得人下手,但這已經是一樁無頭公安了;如今又多了這麼一個李茂青,若在民間看來,簡直是彷彿那一家人全都撞了鬼似的,也不知道那座豪宅此後有沒有人敢再住進去。

“李茂青”…這怎麼也應該是微不足道的人。”

“是,富陽侯一脈的誥券已經被奪,只不過授了指揮企事,再加上永平公主當日的人緣並不好,李茂青已經淡出視線很久了,無論錦衣衛還是東廠,亦或是我手底下的那些人,都不曾注意他。我是覺得,此人一死。哪怕再拷打那些下人。只怕也問不出什麼來,這竟是一樁完完全全的無頭公案,只怕會不了了之。”

張越最痛恨的就是事情動態失去掌握,這是因爲他正好撞見了一個人,若不是撞見這麼個人,誰知道後來會演變成什麼光景?左思右想。他就看着胡七說:“你既然知道錦衣衛和東廠衙門裡頭的事情,想必是在裡頭有內線?”

胡七想起來之前去見了某人時得到的吩咐,忙躬了躬身說:“的原本是沒那個能耐,是那邊給我透的消息。我如今是官身,所以這方面的事情從來都是那邊知會我。只此次傳話的人讓我儘快來見大人,又吩咐我捎句話,說是宣武門夫街德生記的菜不錯,掛花糕也不錯,大人不妨晚上散衙的時候買些回去給家裡人嚐嚐。”

這麼清晰的提點,張越一聽就明白了過來,當即點了點頭。最要緊的話說完了,胡七方纔回到本該自己站的地方站定,又平穩地彙報了一番瓦刺勒鞭兩部的近期戰況。繼而把一封文書雙手呈上,這才垂手告退。有了這個,自然沒有人能質疑他所報的事情是否緊急??一在皇帝即將巡邊的前提下,只要是和蒙古人沾邊的事情,一概都是緊急的!

事實證明,永平公主和富陽侯一脈確實是已經被人遺忘,傍晚散衙時分,當錦衣其下午一度出動,封了豐城衚衕長達兩個時辰這個消息傳來的時候,大多數官員還以爲是住在豐城衚衕的現任豐城侯李賢出了什麼岔子。待聽說是李茂青自縊。人們都有些茫然,直到有記性好的人說起永平公主和李茂芳都是自縊,這才引來了一片嘆息。

“先是李茂芳,然後是永平公主,如今又添了這麼一個,這一家人還真是鬼上身了!”

“誰說不是?那家裡的人都不知檢點,這次出動錦衣衛,準是又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不管是不是見不得人,我看豐城侯都得思量一下挪地方吧?好端端的隔壁老是死人,住得不憋氣?英國公成國公定國公他們全都在什剎海周圍造了園子,豐城侯也搬過去算了。”

路過江米巷前軍都督府門前的時候,張越就看到有人簇擁着豐城侯李賢出來,還有人高聲嚷嚷了這麼一句。李賢如今三十出頭,此時正眉頭緊鎖,想來也正惱怒得緊。他無意與人照面,沒停留就帶着人走了。等從西長安街拐到了宣武門大街,找到了那家德生記,他就打人回去對家裡說不回去吃飯,徑直入了其中。他報上姓氏之後,那掌櫃立刻滿臉堆笑,先是讓人帶了張布去用飯,隨即就又喚來一個夥計帶他上了三樓。

進了拐角處一間不起眼的包廂,他就看見有人背對着他再牆而立,彷彿正在看上頭的一幅松下採藥圖。他也沒出聲,上前和人並肩站着,看了一會那幅畫就笑道:“袁伯伯莫非是羨慕松下採藥的悠閒自在?”

“自魏晉之後,天下幾無隱士。到了本朝更是如此,再說隱士也要衣食住行,哪來的悠閒自在?否則,也就不會有大隱隱於朝的俗語了。”

袁方莞爾一笑轉過頭來,端詳了張越一眼,隨即就示意他坐下,這才說道:“如今我是貨真價實的榮養,逢年過節的賞賜卻從不曾少過,偶爾也會往四處走動走動。頭一年還會有十個八個人在巷子附近轉悠,後來就是小貓兩三隻,如今乾脆就只一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也能見見你。今天讓你過來,其實只有一件事。我也和你爹說過了,今後那條線完全交給你去掌管,我徹底撂開手,頂多和你爹謀劃着怎麼多賺點錢。”

張越本以爲袁方是有要事告知,聽了這番話方纔大吃一驚。他正要說什麼,袁方卻擺擺手說:“不用勸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已經賦閒好幾年,對於朝堂大勢的把握必定不如你這個官運亨通的部堂,既然如此,還不如一體交給你。你能夠讓胡七過了明路。自己再掌握一條暗路,這一明一暗就能保你立於不敗之地。這兩樣東西你拿着,但玉佩你帶着走,冊子上的東西卻得在這裡記下,然後毀了。我也是剛剛纔記下來,這東西記在心裡比紙上牢靠。

接過那枚溫潤卻只是中上品的白玉佩,還有那本薄薄的小冊子。張越擡頭看了看袁方,見他只是中欣慰地笑着。他這才點了點頭:”那好,這事情以後我就接下尹??”

“你也不必有什麼負擔,青樓楚館酒樓飯莊多有各家勳貴的生意,他們的消息渠道往往就是這麼來的,只不過我這條線更加縝密罷了。這年頭要做官,最怕的就是耳目閉塞,關鍵時刻沒個預備。”,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心?。

第615章 秋風掃落葉第81章 更大的疑問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42章 恰是雙雙衣錦還鄉第597章 攔駕者何人第63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130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172章 官高十級砸死人第818章 深夜的賊盜第40章 婚事決不是心想事成第746章 名臣氣度第838章 深挖不放過,冬至日的禮單第339章 江南好第641章 見微知着,有備無患第468章 不鹹不淡,欲哭無淚第482章 這興和丟不了第96章 提問和回答第721章 你能釜底抽薪,我會借力打力第522章 好人有好報第817章 廷議第537章 如火一般的激情第357章 昔日共患難,如今可能共富貴?第624章 冷麪紅顏第806章 積憤,射藝第897章 煙花地,帝王裔第686章 崩第690章 不甘心!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8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467章 惜壯士第891章 軍戶第142章 三喜臨門第250章 生死榮辱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167章 不殺雞也能儆猴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555章 雞鳴驛中的殺機第29章 人心叵測第468章 不鹹不淡,欲哭無淚第235章 臨陣脫逃,觸目驚心第355章 六部直房中的侃侃而談第708章 民生民計第526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第488章 皇上萬歲萬萬歲和爲了活着拼了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510章 天寒地凍人心浮動第335章 太子妃的召見第53章 臨危受命,臨行準備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86章 梅林第634章 崢嶸歲月老第69章 除夕夜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454章 混賬男人第57章 初入第一名門第332章 各逞心機第288章 風風光光把家回第777章 火光中的末日第710章 爲虎作倀,痛心疾首第339章 江南好第118章 蠢人和聰明人的區別第164章 渡口起紛爭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648章 惡訊第731章 狠辣的殺意第290章 下定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129章 遇到貴人好辦事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711章 龍舟疾,驚變起第729章 雷厲風行第522章 好人有好報第231章 九天雷霆爲我臂助第285章 聖心難測?第177章 奇妙的一家人第614章 箭!打!第6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727章 育人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611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917章 天下公心有幾人第91章 兄弟各有途第893章 兄弟厚望第478章 敵襲和第一場雪第770章 張越探病,老臣苦心第681章 大變在即第604章 兄弟第719章 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68章 信物第688章 萬般設計空歡喜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
第615章 秋風掃落葉第81章 更大的疑問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42章 恰是雙雙衣錦還鄉第597章 攔駕者何人第63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130章 勇士揚威,刻意籠絡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172章 官高十級砸死人第818章 深夜的賊盜第40章 婚事決不是心想事成第746章 名臣氣度第838章 深挖不放過,冬至日的禮單第339章 江南好第641章 見微知着,有備無患第468章 不鹹不淡,欲哭無淚第482章 這興和丟不了第96章 提問和回答第721章 你能釜底抽薪,我會借力打力第522章 好人有好報第817章 廷議第537章 如火一般的激情第357章 昔日共患難,如今可能共富貴?第624章 冷麪紅顏第806章 積憤,射藝第897章 煙花地,帝王裔第686章 崩第690章 不甘心!第638章 勇入虎穴第83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467章 惜壯士第891章 軍戶第142章 三喜臨門第250章 生死榮辱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167章 不殺雞也能儆猴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555章 雞鳴驛中的殺機第29章 人心叵測第468章 不鹹不淡,欲哭無淚第235章 臨陣脫逃,觸目驚心第355章 六部直房中的侃侃而談第708章 民生民計第526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第488章 皇上萬歲萬萬歲和爲了活着拼了第44章 粗中有細的二伯父第510章 天寒地凍人心浮動第335章 太子妃的召見第53章 臨危受命,臨行準備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86章 梅林第634章 崢嶸歲月老第69章 除夕夜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454章 混賬男人第57章 初入第一名門第332章 各逞心機第288章 風風光光把家回第777章 火光中的末日第710章 爲虎作倀,痛心疾首第339章 江南好第118章 蠢人和聰明人的區別第164章 渡口起紛爭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648章 惡訊第731章 狠辣的殺意第290章 下定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129章 遇到貴人好辦事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711章 龍舟疾,驚變起第729章 雷厲風行第522章 好人有好報第231章 九天雷霆爲我臂助第285章 聖心難測?第177章 奇妙的一家人第614章 箭!打!第6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727章 育人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611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917章 天下公心有幾人第91章 兄弟各有途第893章 兄弟厚望第478章 敵襲和第一場雪第770章 張越探病,老臣苦心第681章 大變在即第604章 兄弟第719章 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68章 信物第688章 萬般設計空歡喜第561章 喜氣,啞謎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